五、表内乘法和除法(二)-6-9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50016).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五、表内乘法和除法(二)-6-9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编号:50016).doc》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数学 乘法 除法 _6 口诀 教案 教学 设计 省级 公开 配套 课件 编号 50016 下载 _二年级上册_北京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1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倍的认识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小学数学学段: 第一学段年级二年级 相关 领域 数与代数 教材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 年 7 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 设计者林蕊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13501121656 实施者林蕊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13501121656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林蕊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13501121656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 中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
2、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 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 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 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京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 单元倍的认识 “倍”是小学数学里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产生源于比较,在小学阶段,最初对于两个数量的比 较通过比多、比少来实现的,接着对于两个数的比较又可以通过倍实现,之后,还可以通过分数来 表示
3、两个数量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到了六年级,则出现了用比来表示两个数量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的 比较,从“比多少”这种绝对数量的比较到“倍的认识”这种相对数量的比较是学生对比较关系的 认识的一个飞跃,因为虽然他们都是通过一个量去说明另一个量,但他们关注的点不同,比多少关 注的是多出的部分,是直接看的见的,而“倍”关注的是多倍量中有几个一倍量,这需要分析、圈 2 画之后才能发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倍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理解的概念,倍与分数、比有 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对于倍的理解是后面继续从两个量的关系的角度学习分数、比的基础。 倍的学习是建立在乘法意义的基础之上的,要比较的两个量,一个为标准量,那么另一
4、个量里 面有几个标准量,这个量就是标准量的几倍。教材编排是借助实物图,帮助学生在比一比、数一数、 圈一圈等活动中,认识倍,意在让学生借助形凸显隐性的数的关系。看来,数形结合的直观体验对 于学生理解“倍”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对二年级一个班的 48 名学生进行了课前调研: 调研题目: 1.桃子和苹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圈一圈,画一画) 2.你知道倍是什么意思吗?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调研结果: 第一题:68.8%人只从比多少的角度发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说出苹果比桃多 3 个,或者 桃比苹果少 3 个,还有 6.3%学生关注到苹果多出来的部
5、分和桃子同样多。有 25%学生能够从“倍” 的角度解读苹果和桃子之间的关系,其中 10.4%学生能够正确表述苹果是桃子的 2 倍,6.3%学生能 够说出苹果比桃多 1 倍或是桃比苹果少 1 倍。还有 8.3%学生对倍的认识存在偏差,4.2%学生认为苹 果是桃的 1 倍,2.1%学生认为桃是苹果的 2 倍,2.1%学生认为桃是苹果的 3 倍。 第二题:有 58.3%的学生不知道倍的意思,29.2%的学生表示知道倍,但是解释不清倍的含义, 12.5%的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实例正确解释倍的含义,其中有 6.3%的学生能够将“倍”初步与“几个 几”建立联系。 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加法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头脑
6、中的建构比较深入,对于两个数量之间的 比较,多数学生还是停留在比多少的层面,对“倍概念”没有认知。只有少数学生知道两个数量之 间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倍比关系,但是他们对倍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比如弄不清谁是标准量, 认为倍是多出的标准量的个数等等,只有极少数学生对“倍”的真正含义有所认识。 我的思考:从绝对数量的比较到相对数量的比较,对于学生来说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如何帮 助学生实现由关注多出部分数量的加法认知结构过渡到站在整体的视角看待两个数量之间相对的关 系,关注到比较量中有几个标准量的乘法认知结构,从而建构起“倍”概念呢? 1.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是比多少,如果巧妙地利用原有认知经验,不仅能够引
7、出新知“倍” ,还能 将已有经验与新知建立起联系,站在整体的视角看待比较的这两种情况,沟通他们之间的关系,促 进对新知的理解,不失为一举两得之举。 3 2. 小学低中年级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足够的具体直 观材料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学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例以及直观材料,让学生充分借助 直观体验来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建构“倍”概念。 3.倍是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相对” ,加强对比,在 变与不变中,抓住“倍”的本质,建构基本模型,深化认识与理解。 教学方式:观察对比、自主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1.情境引入,
8、观察对比,引出新知。 2.动手操作,数形结合,建构倍概念基本模型。 3.加强对比,在变与不变中,深化对“倍”的认识与理解。 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花图片 教学目标 1.在圈一圈、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数形结合,理解“倍”与“几个 几”的联系,建立“倍”概念。 2.在变与不变中,感受“倍”的本质,深化对“倍”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渗透函数思想。 3.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学 习习惯。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情境引入 今天,森林公园里召开鲜花盛会,小动物们纷纷把自己种的花拿到了盛会上。 1.快看看,小山羊拿
9、来了什么花? 红花和黄花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黄花比红花多一朵。 虚线左边部分是黄花和红花同样多的部分,右边的 1 朵黄花是多出来的。 2.小白兔也带来了一些黄花和红花,各有多少朵? 4 红花和黄花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黄花比红花多 2 朵。 3.这是小花狗带来的花,再比一比,你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黄花比红花多 3 朵。 4.将小山羊、小白兔、小花狗带来的花放到一起观察观察: (1)有什么相同点吗? 预设:黄花多、红花少 (2)哪一组比较特殊、与众不同呢?为什么? 预设:第三组,黄花多出来的部分也和红花朵数同样多,黄花有 2 个 3 朵。 师结:真是这样,第三组中不仅虚线左边
10、的部分黄花和红花同样多,虚线右边的部分黄花和红花也 同样多,也就是黄花有 2 个红花那么多,即有 2 个 3 朵。我们把它贴到黑板上,重点研究这种情况。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对接学生已有认知经验,从比多少的直观比较关系入手,并在对比中,使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对接学生已有认知经验,从比多少的直观比较关系入手,并在对比中,使 学生发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除了相差关系,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即几个几的关系,从而引出隐性学生发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除了相差关系,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即几个几的关系,从而引出隐性 的倍数关系,沟通比较关系的两种情况的倍数关系,沟通比较关系的两种情况差比和倍比,凸显出倍比关系的特殊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87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