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1841496
  • 上传时间:2021-11-02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58.3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期中 复习 文学 文本 阅读 专项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下载 _必修 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26 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怀念麦子怀念麦子 彭家河 麦子,是乡下最顾家的媳妇。 农历十月,水稻已装进了仓,踏实的农民们便早早地忙碌着麦子的婚礼了。光亮的犁铧、黑色的钉耙、 带着农药气味的耧斗是麦子千百年来简陋的陪嫁,其实也不完全算是陪嫁,农家计算好的那些碳铵、尿素、 农家肥才是麦子最好的嫁妆。在麦子离开家的前夜,老农便点起烟锅,叨念着哪块地肥,哪块地薄,平衡 起麦子陪嫁的多少,掂量起麦子出嫁以后的日子的

    2、舒服与艰涩。丰盛的早餐过后,一家老少便扛上犁耙、 炊具,连同孩子、耕牛、黑狗,一路浩浩荡荡,送小麦出门。小麦要远嫁到村外的山上、山下去了,农民 就是小麦的娘家人。新犁过的田散发着纯朴的芳香,每一个畦埂都像用墨线量过那样的笔直,每一垄土都 被铁耙细细地平整过,每一块大一点的坷垃都被敲碎,那是小麦的婚房,它们将隆重地迎接小麦的到来。 一粒粒饱满的褐色的小麦马上就将成为这片整侍妥贴的土地上的新媳妇了。远离村庄,农户在田野垒起锅 灶,露天生火做饭,袅娜的炊烟是麦子最后华丽的转身。这顿午餐,是为麦子摆设的婚宴。 嫁过去了,小麦深入土地,度起了蜜月。蜜月过后,她慢慢探出了头,害羞地出现在自己的院落,那 望

    3、穿秋水的村庄便远远地成了她的娘家。在新的土地上,小麦越长越滋润,腰身越来越苗条。微风过处, 麦子们在自己的家里不断地忙碌,有时也会在田野里载歌载舞,以细细的绿色绸带舞起秧歌。娘家的亲人 会不时地过来走走,帮助麦子理理家事,拔一拔麦子的院子里生的几棵荒草;看到麦子生活幸福,也乐得 吼几声山歌,于是山外的云就飘得更加悠然。 麦子守护着自己家园,默默担负着自己的责任。农夫的儿子打工去了,农夫的媳妇也打工去了,娘家 的亲人基本上全到广东、深圳了,只有麦子仍生活在朴实的村庄。麦子独自顶风挡雨,养家糊口,是村庄 最后的村姑。在乡下,她们没有私奔,逃离这个贫困的地方;她们没有绯闻,败坏村庄的名声。纷繁尘世,

    4、 麦子是乡下最忠诚的妻子,是土地最贤惠的媳妇。 麦子的亲人们都到远方追逐梦想去了。有的带回了成扎的钞票,有的带回了时髦的衫裤,还有的把尸 骨抛在了异乡。然而,麦子们仍坚守着自己的家园,默默地尽着自己的妇道。 麦子居住的村庄时常干旱,往往会长达半年没有雨水。村子没有自来水,没有空调,没有雪糕,村里 第 2 页 共 26 页 的水分似乎被某种强大力量全吸到了城市,村庄更加干涸了。麦子仍顶着烈日,顽强地生活。纵然看上去 如一个个村庄的弃妇,然而麦子还是无怨无悔,张罗着生儿育女。 所有麦子肤色的男女,都是小麦健康的后代。不管走到哪里,他们都继承着小麦遗传的色彩,这或许 是小麦最大的安慰。小麦的子女一个

    5、接一个地来到都市,有的头发被染成红色、黄色、蓝色,有的脸上擦 着雅芳、资生堂、欧莱雅,但总掩饰不住小麦的烙印。小麦惦念着四处散落的儿女,便以馒头、饼干、方 便面的形式进城探望自己的儿女。那些工地上的苦力、流水线上的女工还亲腻着乡下的麦子,深深地想念 着老家并仍然与馒头为伴,有的却早已恋上了生猛海鲜、麦当劳或雀巢咖啡,他们更愿意撕开面包,涂上 牛油,过与霓虹灯相伴的更加洋派的日子。 进城的面粉有的时常出入烤箱,与各种香精、防腐剂甚至苏丹红一起,敷着厚厚的各型粉脂粉墨登场, 在灯红酒绿中占据或者洁白的或者印着各色花纹的碟子。它们也许忘记了小麦的嘱咐,有的已经面目全非。 没有人听到麦子的叹息。深山里

    6、的麦子孤独地坚守着自己的家园。当城市在污染中变得越来越神经质 的时候,才想起乡下的麦子,便四处呐喊着小麦的色彩。于是绿地、绿色食品、绿色水果、绿色软件、绿 色建材等新词如雨后的麦苗拔地而起。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记不起乡下的麦子,只是记得乡下的绿色。 麦子在尘世间沉浮,麦子仍旧安然地生长。 村子里的男女一个一个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都市新贵或者都市盲流等。村庄也随之半个或整个地 搬进城,镶嵌在城市与郊区的夹缝里。村庄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儿了,麦子也被抛弃在一旁。 山里山外的土地上全长出了野蒿,麦子失去了自己曾经坚守的家园。麦子,只得躲在村庄的粮仓里哭 泣,直至死去。 野蒿疯长,让人忘记了麦子的家。然而

    7、,我却时刻惦念着乡下的麦子。 其实,麦子是最值得深爱的乡下女人。 (有改动)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对麦子的评价开头,奠定感情基调;主体部分以时空为序,以麦子的出嫁过程及其子女进城以后 的变化为主要内容展开叙述。 B. 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描写小麦在土地上的自然生长,短句与长句交相运用,用清新的语言写出农村乡野间 的一派美好与祥和。 C. 文章中说麦子“没有私奔,逃离这个贫困的地方”“没有绯闻,败坏村庄的名声”,含蓄地表现出留守 家园的农民对土地的忠诚与恪守本分的淳朴。 第 3 页 共 26 页 D. 文章写“进城的面粉忘记了小麦的嘱咐,有的已经面目全

    8、非”,借物写人,意在表现对假冒伪劣产 品堂而皇之占据市场的隐忧。 8. 本文在写麦子的出嫁上花费了一定的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9. 本文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案】7. D8. 本文花费一定笔墨写麦子的出嫁,表现出农民对麦子的深情(展现了耕作、播种的农 耕过程,表达了对乡村文明的依恋) ;与下文写麦子的后代忘本、麦子的痛苦和死亡形成对照,借此表达 对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明走向没落的感伤、叹惋。 (意思对即可) 9. 将麦子当作人来写,赋予麦子以人的情感,借对麦子出嫁及麦子儿女进城的描写,表达了对农耕文明 的深厚情感,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麦子的生长

    9、过程,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使文字变 成画面跃然纸上;拟人化地描写麦子的生长过程与写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生活及思想变化相映成趣,使 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意思对即可)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D.“意在表现对假冒伪劣产品堂而皇之占据市场的隐忧”错误,文意曲解,文章写“进城的面粉忘记 了小麦的嘱咐,有的已经面目全非”,意在表现对进城农民迷失于名利、违背本真的隐忧。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作用、体会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如何理解文章在写麦子出嫁上花费一定笔墨的做法。 首先要到文中找到作者写麦子出嫁的内容,主要在第二段,

    10、第二段先写农民们忙碌麦子的婚礼,给麦子准 备陪嫁,如“早早地忙碌着麦子的婚礼了”“光亮的犁铧、黑色的钉耙、带着农药气味的耧斗是麦子千百 年来简陋的陪嫁,其实也不完全算是陪嫁,农家计算好的那些碳铵、尿素、农家肥才是麦子最好的嫁妆”, 接着写麦子离开家的前夜,老农掂量麦子出嫁以后的生活,如“点起烟锅,叨念着哪块地肥,哪块地薄, 平衡起麦子陪嫁的多少,掂量起麦子出嫁以后的日子的舒服与艰涩”,然后写第二天给麦子送嫁,如“丰 盛的早餐过后,一家老少便扛上犁耙、炊具,连同孩子、耕牛、黑狗,一路浩浩荡荡,送小麦出门”“新 第 4 页 共 26 页 犁过的田散发着纯朴的芳香,每一个畦埂都像用墨线量过那样的笔直

    11、,每一垄土都被铁耙细细地平整过, 每一块大一点的坷垃都被敲碎,那是小麦的婚房,它们将隆重地迎接小麦的到来。一粒粒饱满的褐色的小 麦马上就将成为这片整侍妥贴的土地上的新媳妇了。远离村庄,农户在田野垒起锅灶,露天生火做饭”,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农民对麦子的深情,表现出在耕作、播种的农耕过程对乡村文明的依恋; 接着分析这一内容与下文内容之间的关联,从文章后文来看,作者写麦子的后代忘本,“小麦的子女一个 接一个地来到都市,有的头发被染成红色、黄色、蓝色,有的脸上擦着雅芳、资生堂、欧莱雅”“它们也 许忘记了小麦的嘱咐,有的已经面目全非”,写麦子的痛苦和死亡,如“麦子失去了自己曾经坚守的家园。 麦子,只得

    12、躲在村庄的粮仓里哭泣,直至死去”,由此可知,作者在开始所写麦子出嫁隆重的场面与后文 这样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表达对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明没落的感伤。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写作手法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本文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首先回顾拟人的手法特点以及效果,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 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 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然后看文中把什么当作人来写,文章标 题“怀念麦子”以及第一段“麦子,是乡下最顾家的媳妇”就提示

    13、考生,本文写作的对象是“麦子”,主 要写了麦子的出嫁,麦子儿女进城以及麦子的痛苦死亡,这完全是把麦子当作人来写,这“麦子”代表农 耕文明,而“怀念”则是直接表达作者对农耕文明的情感;文章表面是写麦子境遇的变化,实际是写农民 的生活思想的变化,写麦子的遭遇,实际是写农耕文明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遭遇,作者借助拟人化把这些内 容结合到一起,读起来更有趣味,让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同时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 麦子的出嫁、麦子儿女的进城,这就可以激发阅读者的想象,更有趣味。 ( (二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8,8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下面小题 批评 (德)丹尼尔克尔曼 瓦根巴赫慢慢穿过一排排座椅之间的过道,找到自己的座位,从邻座的腿前挤过去,坐了下来刚坐下 就闭上了眼睛这是他一向的习惯,这个习惯和半小时前吞下的镇静剂能帮助他克服恐惧感 第 5 页 共 26 页 “对不起,”他的邻座放下了报纸,开言道,“您是不是瓦根巴赫呀?”这是个大胖子,蓄着黑胡子, 眼镜片后面的黑眼珠瞪得老大 “是” “啊”这个男人继续看着自己的报纸瓦根巴赫向窗外看,明亮的光线让他不舒服 “我经常看到您,”邻座说,“在剧场里,还有电视上那个节目, 音乐时代 ,是您主持的吧?” “音乐时刻”瓦根巴赫避开他的目光他不想跟他谈天他压根儿就不想说话,更不想跟粉丝

    15、说话 “啊,对,是音乐时刻我太太经常看两个星期前我们还去看了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真 巧,是不是?” “您是,”瓦根巴赫问,“想要签名?”口气很冲,似乎是有意的他的手自然而然地伸向外套口袋, 去掏签名照片 “啊不,谢谢。不要” 瓦根巴赫僵住了 “您要知道,”那男人说,“我并不是粉丝” “请恕我直言,”那男人说,“我觉得您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里的表演太表面化了您根本 演不了这个角色,不是吗?有几次您索性演不下去了,大家都发现了还有您的手势干什么要那样胡乱 挥舞?对不起!” 他又去看报纸了,舔舔嘴唇,翻看着瓦根巴赫揉着眼睛,微咳了一声声音很奇怪 那男人抬起头:“对不起!我这样说很没有礼貌!” “没

    16、事”瓦根巴赫说,“每个人都有这是他的权利自己的品位,是不是?” 那男人耸耸肩膀,又去看报纸瓦根巴赫闭上了眼睛他感觉自己闭锁在温暖的黑暗中 “太业余了,”那声音又说,“我是说两星期前的华伦斯坦老天,您知道吗?您把他演成了一个 小丑,您是怎么想的呀?还有您的出场” “怎么了?”瓦根巴赫喊起来他睁开了眼睛那个出场时让他非常得意的, 他排练了很久, 也因此而被 交口称赞 “没什么,”那男人说,“没什么对不起”他舔舔嘴唇,翻看报纸 第 6 页 共 26 页 “那个出场是我表现最好的一瞬间!不管您信不信!” 瓦根巴赫闭上了眼睛他一动也不想动,他要装出睡熟的样子他并不想跟人讨论他并不想与这个人吵 架他只想扛

    17、过这次飞行恐惧感越来越强烈他感到头晕 “您不舒服吗?” “不我很好!”瓦根巴赫转头去找空中小姐,想要一杯咖啡或是别的提神的东西但是不知怎的空 中小姐连个影儿也不见 “您究竟为什么要主持音乐时刻那个节目呢?您挣的钱够多了呀太多太多了,是不是?我的意思 是,何必如此贪心,以声誉为代价,以您知道您在那里面显得多么可笑吗?在那弱智的节目里” “嘿!”瓦根巴赫叫道 空中小姐站住了 “一杯咖啡!” “对不起,我们正在降落,我不能给您提供任何东西” “拜托,”瓦根巴赫说,“给我一杯咖啡吧!” “对不起,这是规定” “您知道,”瓦根巴赫的声音是沙哑的,“我是谁吗?” “不知道”她转身走了 瓦根巴赫摸索着把安全

    18、带扣好他感觉到飞机在下降,他看到窗下玩具般的景物越来越接近,房屋在长 高,显现出更复杂的形状,发动机的声音似乎更响了,一架直升机在他们下方飞过,飞机摇摆起来恐惧感 扼住了他的呼吸飞机停住了他知道自己还活着他解开安全带,猛地站起身来地面似乎在摇摆他头晕得 厉害他的邻座抬头看他:他的胡子闪着湿润的光,他的头发乱糟糟的,他的眼睛又黑又圆“请您,”邻座 说,“请原谅!” “什么?” “您知道吗,”他说,“我是因为害怕我害怕坐飞机真可怕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所以我有 时您能理解吗?其实我觉得您很不错没那么差劲比如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里面当然算不 上有多好,不过在第二幕里您的表演就不是那么讨厌!尽管” 瓦

    19、根巴赫转过身,举起一只手但是没有出租车停下他觉得很热,他出了汗 第 7 页 共 26 页 一辆出租车停下了他拉开车门跳上去,说出了酒店的名字酒店房间太小,也不舒服他放下箱子,想 了想,拿起了电话听筒迟疑了几秒,他拨了号,凭记忆拨的,是他的助理的号码 “喂,”他说,“是我我到了我们的日程是怎样安排的?” 他听了一分钟对他说话的是一个兴奋的被电流扭曲的声音 “好的,”他说,“我明白了有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毁约?”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多次描写男人“舔嘴唇,翻看报纸”,瓦根巴赫“闭上眼睛”,这是运用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细微 的心理变化

    20、 B. 瓦根巴赫“被交口称赞”的出场在这个男人眼中一无是处,可见瓦根巴赫的周围大都是赞美之音,突然 的批评让他愤怒不已 C. 文中的“男人”因自身坐飞机的恐惧而不停地与瓦根巴赫交谈,甚至不惜污蔑与诋毁,表现了他的怯懦 与卑鄙 D. 小说以“批评”为题,不仅指文中的“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表演艺术与价值追求的评判,更引发我们对 现实生活的思考 5. 本篇小说叙事都以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4. C5. 对话形式简洁直接,描写生动传神,凸显人物性格这种形式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 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两人当时的口吻神态及心理等突出矛盾冲突,情节引人入胜文中邻座男人喋喋

    21、不休的批评, 瓦根巴赫一再沉默克制, 让情节在紧张有序中向前发展照应题目, 突出主题小说以“批评” 为题,文中大量的对话都是邻座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表演艺术的批评之语,而结尾处以瓦根巴赫与助理的对 话收束全篇,让人们看到那些在金钱与名利中穿梭的人内心的觉醒,深化小说主题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 C 项,“甚至不惜诬蔑与诋毁,表现了他的怯懦与卑鄙”表述有误,文中这个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评价有很 强的客观性,虽出于恐惧而言,但并非完全是诬蔑与诋毁,因此谈不上“卑鄙”。 第 8 页 共 26 页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表现手法作用能力。 本题要

    22、求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叙事都以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有怎样的作用。其实文学作品中的“对 话”是人物描写的一种主要手法。通过人物语言的描绘,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好的对话描写,能使读者从 特定的内容、各具特色的说话腔调、惯用的词汇及表达方式中,体会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出身经历、习惯爱 好、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从而产生闻其声、知其人的艺术效果。本文的以对话的形式记叙了巴赫乘坐飞 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对话和神态描写,特别是对话描写简洁直接而又生动传神刻画了巴赫的形 象,比如在邻座的男士与他搭讪时,他认为是他的粉丝,回答口气很冲;对于空姐没有给他拿咖啡,他认 为报上自己的名字对方会破例,用沙哑的声音问

    23、空姐“您知道,我是谁吗?”简洁直接而有生动传神地表 现了巴赫是一个自负而有傲慢的人,给人一种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的主要矛盾和情节都是在对话中展 开,巴赫等上飞机,坐下,打算闭上眼睛来克服他的恐惧感。可是他的邻座的那人认出他是瓦根巴赫,是 音乐时刻的主持人。巴赫认为自己遇到了粉丝,不想理睬,直接问是不是先更要签名,且把手伸向外 套口袋。可是邻座男士马上表示“啊不,谢谢。不要。”巴赫僵住了。然后邻座的男人喋喋不休地对他的 表演和主持进行了批评,且问巴赫“您究竟为什么要主持音乐时刻那个节目呢?您挣的钱够多了呀。 太多太多了,是不是?我的意思是,何必如此贪心,以声誉为代价,以您知道您在那里面显得多么

    24、可 笑吗?在那弱智的节目里”,而巴赫一再沉默克制自己,让故事情节在对话中紧张而有序向前发展,且这 里邻座男人的喋喋不休的批评正好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批评”。还有文章的结尾以巴赫和助理之间的对话 来结束文章,文章的结尾巴赫对助理说“我明白了。有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毁约?”说明巴赫接受了邻座 男士的批评,在金钱与名利中觉醒过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 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

    25、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 色概括不当,散文手法主要集中在表达技巧,特别是修辞手法上,主要考核赏析句段表达效果,某种手法 作用等;小说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 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 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第 9 页 共 26 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玉米 侯发山 早晨四五点,天空的脸还没洗干净,老贵就已经挑着一担水到了地头。他不敢歇息,提着水桶来到田 里。玉米已经有五六片叶子了,他看了看,都比昨天多了一片

    26、,昨天是四片的,今天五片;昨天五片的, 今天六片他把水瓢对准玉米的根部,缓慢地浇着如果浇得快了,水流就会把玉米根部那儿的土浇 跑了;如果浇得过猛,容易把土溅起来糊到玉米的叶子上。水遇到土壤,转瞬即逝,还是留下了湿漉漉的 蛛丝马迹。水流的“嗞嗞”的声音,在老贵听起来,是那么的美妙,那么的入耳。 水塘距离玉米地不远,老贵差不多挑了三四十担水,等到 7584 棵玉米全部浇完,日头刚好爬到东山嘴 那儿了。老贵一屁股蹲到地头,手掌胡乱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掏出旱烟袋,挖了一锅烟,点上火,很享 受地嗞溜起来。给玉米浇水,就得趁日头睡觉那会儿,要不,日头晒着,再去浇水,玉米会受不了。 五年前当地政府分地的时候

    27、,老贵抢先要了这块地。这里是中越边境,当年的战争曾遗留下大量的地 雷,部队排除雷后再把土地交给政府。其实不用抢,这年头根本没人愿意种地。政府把其他几块没有人要 的地都种上了树。这块地有九分六厘,老贵用脚步丈量了无数次。他接管后,有人劝他种果树,他说还是 庄稼顺手,他种了一辈子的庄稼,有经验;有人让他种药材,说药材值钱,他说一个人花不了多少钱,要 那也没有用。有了这块地,老贵就把原先的责任田转让给了邻居。他说土埋到脖子那儿了,顾不了那么多。 也是,老伴病逝多年,他今年 58,人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这块地到手后,老贵拿上头深耕了一遍, 捡出里面的石头什么的,然后施一遍农家肥,当年就种上了玉米。

    28、有了水分的滋润,玉米苗在日头的照射下,尽情地舒展着身子,茁壮,精神。看着一棵棵玉米苗,老 贵的脸上溢满了笑容,那眼神,那表情,好像那些玉米苗就是他的孩子。日头越爬越高了,空气中有着明 显的燥热。老贵喜欢这样的天气,有墒,玉米就长得格外快。老贵下意识地抽了一下鼻子,似乎闻到了玉 米成熟的馨香。 这时候,二宝带着大全过来了。这两人老贵不陌生。二宝是村主任,大全也是本村人,如今在城里盖 房子,是个大老板。 二宝说:“贵叔,跟您商量个事。” 大全掏出一支烟递过去,老贵下意识地接过。 “就是这块地的事。”二宝迟疑了一下,说出了口。 第 10 页 共 26 页 老贵盯着大全:“你也想要?” 大全点点头。

    29、“没门!”老贵把手里那根纸烟甩了。去年,村里有人要用这块地当墓地,给多少补偿老贵都没答应。 大全又掏出一支烟递过去,说:“贵叔,你要多少补偿都中。” 老贵没有接大全手里的烟,指着地里的玉米,说:“你得先问问它们答应不答应!” 二宝说:“贵叔,若是玉米知道,也会答应的。” “二宝你啥意思?”老贵一时给搞糊涂了。 二宝说:“贵叔,我知道您对这块地的感情,但你也得想想村里那些孩子们,跑到十几里外的镇里上 学,刮风下雨,孩子不受罪?一年要穿坏好几双鞋子呢。” 老贵梗了一下脖子,说:“我不是把每年卖玉米的钱都捐给了那些孩子们,让他们买鞋” 大全有点哭笑不得,说:“贵叔,我在村里建个小学岂不更好?” “啥

    30、?建学校?”老贵懵了。 “人家大全要无偿给村里建个小学,就打算在这块地上建!”二宝补充道。 “真的?”老贵似乎不相信。 几乎同时,二宝和大全点了点头。 那些玉米苗随风摆动,不知道是拒绝还是同意。老贵一脸的难色,不知道该怎样和它们交流。 大全说:“贵叔,不急,等您收了这季玉米再说。” 这还差不多。老贵的脸像雨后的彩虹,亮丽而有色彩。 一年后,一个崭新的学校建成了,学校的名字就叫“玉米小学”。老贵的儿子叫玉米,是一名军人, 早在六年前因为排查学校这块地上的雷时,发生了意外。 (原载山西文学2019 年第 11 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贵不愿出

    31、让玉米地,是基于对土地的热爱、对教育的支持、对儿子的怀念,最终老贵支持了建设新小 学的计划。 第 11 页 共 26 页 B. 小说通过丰富的人物对话,把二宝、大全与老贵对立起来,使情节发展更加波澜起伏,使老贵形象更加 鲜明突出。 C.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老贵这样一位支持教育的农民形象,注重从小人物身上体现大时代精神,让人感受到 新时代背景下农民的新思想。 D. 小说以“玉米”为题,立片言以居要,体现了作者精巧的构思,既揭示文本的内容又暗示主题,有写实 的一面又有象征的一面。 5. 小说中老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小说结尾写老贵儿子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32、答案】4. B5. 热爱土地,勤劳细心,恬然自安。老贵选择没人愿意种的地,并把先前的田地转让给 邻居,过着精心耕种、恬淡自适的生活。 支持教育,顾全大局。老贵平日将卖玉米的钱捐给孩子们上学用,最后同意在自己物质财富的来源上建 学校,都反映了他在教育上的付出。 重视亲情。老贵照顾土地上的庄稼就像是在照顾自己的儿子,像是在同儿子交流,这是他精神的寄托。 6. 使情节更加完整,照应前文。小说的结尾既补叙了老贵儿子玉米因排雷而意外牺牲的情况,又照应了 前文老贵抢要这块中越边境无人要的土地并执意种植玉米的情节。 丰富了人物形象。老贵儿子的事情使读者明白了老贵的倔强,重新认识了老贵。 丰富了小说主题。老贵

    33、儿子的事情让读者看到两代人以国为重的人生选择。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 项,“把二宝、大全与老贵对立起来”错,小说写老贵与二宝、大全的对话,让老贵误解二人买地的意 图,最终点明真相,并非是对立,而是采用的小说一波三折的构思方法,使小说读来波澜起伏。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第 12 页 共 26 页 在小说中老贵是一位农民,种着中越边境上的一块土地。从“早晨四五点,天空的脸还没洗干净,老贵就 已经挑着一担水到了地头”“他把水瓢对准玉米的根部,缓慢地浇着如果浇得快了,水流就会把玉米 根部那儿的土浇跑了;如果

    34、浇得过猛,容易把土溅起来糊到玉米的叶子上”“水塘距离玉米地不远,老贵 差不多挑了三四十担水”“给玉米浇水,就得趁日头睡觉那会儿,要不,日头晒着,再去浇水,玉米会受 不了”“这块地到手后,老贵拿上头深耕了一遍,捡出里面的石头什么的,然后施一遍农家肥,当年就 种上了玉米”中可以看出老贵热爱土地,勤劳细心;从“掏出旱烟袋,挖了一锅烟,点上火,很享受地嗞 溜起来。”中可以看出老贵对生活恬然自安;“我不是把每年卖玉米的钱都捐给了那些孩子们,让他们买 鞋”“一年后,一个崭新的学校建成了,学校的名字就叫玉米小学”中可以看出老贵支持教育, 顾全大局;从“看着一棵棵玉米苗,老贵的脸上溢满了笑容,那眼神,那表情,

    35、好像那些玉米苗就是他的 孩子”“老贵的儿子叫玉米,是一名军人,早在六年前因为排查学校这块地上的雷时,发生了意外”可以 看出老贵重视亲情。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一般要从内容、结构、人物形象和主旨几个方面来思考回答。要考查的情节在小说 的结尾部分,小说结尾交待老贵儿子叫玉米,是在这块土地上排雷时意外牺牲的。这就在内容上补叙了老 贵儿子牺牲的原因;结构上照应了前文老贵执意要抢这块地的情节,让读者明白老贵抢这块地的原因;补 叙的内容也丰富了老贵的人物形象,让读者知道老贵不仅是一位勤劳的农民,更是一位爱儿子的倔强的父 亲;就在中越边境的这块土地上,老贵

    36、的儿子因排雷而牺牲,老贵又执着地在这块土地上种庄稼,最后为 了顾全大局支持教育而捐出土地,这里两代人都奋斗在这块土地上,关键时刻都选择了舍已为国,这正是 小说主旨所在,以小见大,以小人物的经历反映以国为重在大时代精神。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战士 孙犁 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 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 第 13 页 共 26 页 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

    37、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疾军人,打伤了右臂和 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疾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 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是弄 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候不放盐。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 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 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壶小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 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 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 一样。谈

    38、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 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 “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 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又来了,” 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 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 伙计干脆地说:“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 “怎样?”我问他。 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 “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

    39、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 “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有毛病了。” 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 “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他沉默了。 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照顾这位同 志吃吧。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 那个女子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和小孩尿,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头上睡着一个 孩子,放着一个火盆。 女人多话,有些泼。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 第 14 页 共 26 页 不中用,得她来帮忙。 我对她讲,她丈夫的

    40、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这不是一个十分妥当的女人。临 完,她和我搅缠着一毛钱,说我多吃了一毛钱的肉。我没办法,照数给了她,但正色说:“我不在乎这一毛钱, 可是我和你丈夫是很好的朋友和同志,他回来,你不要说,你和我因为一毛钱搅缠了半天吧!” 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 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 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 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 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 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

    41、!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 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 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 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临别他说:“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描写了抗日根据地石桥村冬季河边村妇淘菜、小战士捉鱼的场景,场面祥和、有趣,富有生活气 息,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B.

    42、小说讲究叙事策略,以“我”为叙述者,巧妙地串联几次对话,将几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片段链接在一起, 叙事灵活自由,节奏明快流畅。 C. “一毛钱的搅缠”,刻画了掌柜女人的泼辣和小气,与掌柜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闷, 从侧面表现掌柜一家生活的艰难。 D. 小说讲述抗战中几位受伤的“战士”的故事,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讴歌了抗日 根据地军民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8. 小说中“伙计”的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9. “战士”故事的讲述者最后变为“村干部”,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8. 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追敌受伤;指挥民兵打贏伏击战。义烈不挠

    43、。身受重伤,渴望 再上战场杀敌报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爱恨分明。枪林弹雨中救助班长,不放走一个敌人。自立自信。 第 15 页 共 26 页 受伤后和残疾战友开合作社谋生,相信自己还有能力杀敌。率直急躁。对掌柜言语粗砺,不能上战场急坏 了眼睛。 9. 【示例】增加叙述视角,扩大了叙述空间,使叙述富于变化,更有张力。进一步强化“战士”英勇善战 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立体。增强了故事的传奇色彩,使主题意蕴更丰厚。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 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

    44、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 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 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 项,“突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闷,从侧面表现掌柜一家生活的艰难”曲解文 意,“一毛钱的搅缠”只能说明掌柜女人的泼辣和小气,与掌柜形成对比,突出掌柜的热情。这一情节并 不能说明“英雄不被理解”。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来说,要理清故事情节,抓住了故事情节就抓住 了分析人物的突破点;要分析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通过典型环境可以揭露人物的典型形象;要分析小说 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小说人物的语言、

    45、动作和心理活动都是用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要分 析小说中各类人物之间的联系,作者常常会刻画一些次要人物以突出人物的形象。此外,还要注意人物形 象的衣着、外貌、神态等外在形象。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中“伙计”的性格有哪些特点。筛选有关伙计 的情节梳理概括即可。伙计“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并且说“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 有了”,可见他虽然身受重伤,却渴望再上战场杀敌报国,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一个铮铮铁汉;从掌柜望 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 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可以看出,他爱憎分明

    46、,对同志无比的爱和对敌人无比得 很统一在一起;从他受伤后还追击敌人和指挥民兵伏击敌人,可以看出他英勇善战;从他负伤后和战友一 起开合作社谋生和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可以看出,他自立自信;从他对待掌柜言语“,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 样”和因为不能上战场急坏了眼睛,可以看出他脾气急躁,性格直率。 【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小说中叙述角度转换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白各种叙事角度的基本 作用,然后围绕小说的几个主要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小说主题、给读者的感受等等角度深入思考, 接下来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具体文本中的作用,最后按照题干要求作答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战士”故 事的讲述者最后变

    47、为“村干部”,这样处理的作用。首先从叙述角度上,由“我”变为“村干部”,变化了 第 16 页 共 26 页 叙述视角,扩大了叙述的空间,叙述视角的增加使叙述更加富有变化,更加富有艺术张力;从人物形象方 面说,借“村干部”的叙述,描述那个伙计,进一步表现了“战士”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形象,让人物形 象更加丰满立体,真实可信;从主题方面讲,这样描述增加了小说的传奇色彩,丰富了小说的主题意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求答案的叩问 陈益 时光漫漫似水。至今回想起来,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母亲并没有给我留下金钱和尊荣,甚至从没说过一 个“爱”字,但我始终感受

    48、着。这令我明白,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最难忘的情景,是一灯如豆的夜晚, 她在缝纫机旁默默劳作,而我们在饭桌上写着作业。忽然发觉空气中有焦臭味,原来是灯火燎到了我的头 发。偶尔,母亲也会抱怨,也会唠叨,可是手脚从来也不肯停歇。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到了晚年,右 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 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 我为母亲做过一件事,写了一篇散文十八双鞋 。自幼,我们兄妹四人就习惯于穿母亲做的布鞋。千 针百纳的布鞋,凝聚着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记忆,历久弥新。散文是由此引发的岁月与亲

    49、情的写实,没 有一点儿虚构。记得 20 世纪 90 年代初,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来中国,为了翻译十八双鞋 ,特意从上海 去往锦溪古镇访问母亲。分手时,她向母亲讨了一只买菜用的竹篮带回日本。她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 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这没有故意夸赞的水分。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 重。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 机,为我们缝缀衣服的声音。然而命运弄人,多年来,我偏偏不能给脚弓畸形的母亲买到一双合适的鞋, 令人无法言说的疼痛 平心而论,我们并非上一辈人的复制,没必要,也没可能。时代给了我

    50、们不同的人生岁月。若干年以 后,我也会像母亲一样走完最后一步,消逝得无影无踪。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每一天作为最后一天, 珍惜它,不浪费,度过余生。我不再有挥霍的资本。远离那些虚名假誉,似是而非,妄想攫取,烦嚣纷扰, 让自己脱离桎梏,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还能做点事,对社会有用。 第 17 页 共 26 页 过分地强调自我,仿佛是给自己设置了一具牢笼,人的一生都可能局促在这难以突破的牢笼里。理智 扰乱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陷入无边的忧虑,最终却告诉我们行为的指归。正是在精神与肉体的冲突间, 我们品尝到了忧虑与痛苦的真实内涵。 可惜,往往很晚才懂。 当年,子贡对孔子诉苦说,自己一直在如此艰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841496.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