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乡土中国.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土 中国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1 乡土中国乡土中国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 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 解具体的中国社会。费孝通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 ,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1936 年赴英 留学,1938 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 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 长。1949 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 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 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
2、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 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 家人类学会的赫青黎奖章、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奖、日本福冈市亚洲文 化大奖、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桨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 拼朱民族与社会 、 生育制卿 、 行行重行行等。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 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 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乡土中国 、 生育制度 、 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神权四篇著作, 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 学术的道路是清贫的,学术的道路同样也是艰辛的,但是真 正的学者
3、从来都是安于清贫,在艰辛的学术道路上披荆斩棘,传承人 类宝贵的知识财富。费孝通先生用他的一生见证了一代学人的风范, 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使社会学这门外来的学科真 正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本书收录的都是费老学术上的 成功之作,更是使后学者领略了社会学的魅力所在,进而使社会学在 中国真正做到了面向大众,为学术推广铺平道路! 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这本小册子的写作经过,在后记里已经交代清楚。这里收集 的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 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 四篇文章。 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
4、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 2 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 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 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 域。我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我是一 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 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 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 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 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 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 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 知
5、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至于攻关的结果是否获得 了可靠的知识,那是另一个问题。实际上在新闯的领域中,这样要求 也是不切实际的。 在教室里讲课和用文字传达,公开向社会上发表,当然不能看作 一回事。在教室里,教师是在带领学生追求知识,把未知化为已知。 在社会上发表一种见解,本身是一种社会行动,会引起广泛的社会效 果。对实际情况不正确的反映难免会引起不良的影响。我是明白这个 道理的,在发表这些文章之前,犹豫过。所以该书初次出版时在后 记中向读者恳切说明:由于刊物的编者“限期限日的催稿,使我不 能等很多概念成熟之后才发表” 。“这算不得是定稿, 也不能说是完稿, 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
6、。尝试什么呢?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 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这书出版是在 1947 年,离今已有三十七年。三联书店为什么建 议我把这本小册子送给他们去重刊,我不知道。我同意他们的建议是 因为我只把它看成是我一生经历中留下的一个脚印, 已经踏下的脚印 是历史的事实,谁也收不回去的。现在把它作为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 些年轻人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拿出来再看看,倒另有一番 新的意义。至于本书内容所提出的论点,以我现有的水平来说,还是 认为值得有人深入研究的,而且未始没有现实的意义。 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 、 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 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
7、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 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 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支配着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 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 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 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 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3 我这种尝试,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在英文中可 以用 Ideal Type 这个名词来指称。 Ideal Type 的适当翻译可以说是观 念中的类型,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它并不是虚构,也不是理想,而 是存在
8、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 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 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既然是从具体事物里提炼出来的,那就得不断地 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我称这是一项探索,又一再说 是初步的尝试,得到的还是不成熟的观点,那就是说如果承认这样去 做确可加深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那就还得深人下去,还需要花一 番工夫。 这本书最初出版之后,一搁已有三十七年。在这一段时间里,由 于客观的条件,我没有能在这方面继续搞下去。当三联书店提出想重 刊此书时,我又重头读了一遍。我不能不为当时那股闯劲所触动。而 今老矣。回头看,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我愿意把 这不成熟的果实贡献给新的一代年轻人。这里
9、所述的看法大可议论, 但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看来还是值得观摩的。让我在这种 心情里寄出这份校订过的稿子给书店罢。 费孝通 1984 年 10 月 11 日 乡土中国之乡土中国之(1):乡土本色: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 是乡土性的, 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 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 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 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 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 他们才是中国社会 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 土字却用得很好。
10、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 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 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 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 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 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 4 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 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 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 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 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象
11、是向土里一 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 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 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 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 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 视乡下人,但是乡下, “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 的神,无疑的是“土地” 。 “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 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 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 下。后
12、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 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 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 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 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 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 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我遇见过一位在 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 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 语的影响。他摇了摇
13、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 少。他接着说: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 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 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 ”这结论自 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 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 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象抗战这样大事件 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 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
14、 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 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 这些宣泄出外的人,象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 5 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 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 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 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 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 ,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 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 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 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来看,许多人群居在 一处是
15、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 工,好象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 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 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 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 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 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 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 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 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 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 能有这类情形,大
16、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 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 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 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 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 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 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 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 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
17、,从三家村 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 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 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 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 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6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 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 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 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 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 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
18、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 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 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 Tonnies 的话说:前者是 Gemeinschaft,后 者是 Gesellschaft,用 Durkheim 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 ,后者 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 理社会。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 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 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 人物,正象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 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
19、的亲密的感 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 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的最初接触, “习”是陶炼, “不亦 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 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 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 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 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 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 发生的。
20、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 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 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 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的交了 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 对契约的重视, 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 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 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 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 象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 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
21、达的意思来。 7 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 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 的认识是个别的, 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 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 不需要这种原则, 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内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 的个别关联。 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 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的 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的答覆了他的学生。最后 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 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
22、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 处的基本办法。 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 在我们社会的激 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 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 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 “乡”也不 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乡土中国之乡土中国之(2):文字下乡:文字下乡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 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侯。关 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 ,却是 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
23、喇叭,慌了手脚, 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 司机拉住闸车, 在玻璃窗里, 探出半个头, 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 “笨蛋! ”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 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 说: “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 ”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 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 。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 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 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 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 ,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 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 不
24、可及”了。 “愚”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 我们 称之曰“文盲” ,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 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 8 难甘服。 “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 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 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是不是说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 且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 说到这里我记起了疏散在乡下时的事来了。 同事中有些孩子 送进了乡间的小学,在课程上这些孩子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 好。教员们见面时总在家长面前夸奖这些孩子们有种、
25、聪明。这等于 说教授们的孩子智力高。我对于这些恭维自然是私心窃喜。穷教授别 的已经全被剥夺,但是我们还有别种人所望尘莫及的遗传。但是有一 天,我在田野里看放学回来的小学生们捉蚱蜢,那些“聪明”而有种 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那些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 得。回到家来,刚才一点骄傲似乎又没有了着落。 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 和教授们的孩 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我并不责备 自己孩子蚱蜢捉得少,第一是我们无需用蚱蜢来加菜, (云南乡下蚱 蜢是下饭的,味道很近于苏州的虾干)第二是我的孩子并没有机会练 习。教授们的孩子穿了鞋袜,为了体面,不能不择地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