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中考常考文言文虚词讲解(全面必备!).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中考常考文言文虚词讲解(全面必备!).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温习 中考 文言文 虚词 讲解 讲授 全面 必备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15 页 2022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中考常考文言文虚词讲解 之之 一、用作代词一、用作代词 1 “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 、 “她(们)” 、 “它(们)” , 在句中作宾语。 例如:(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它, 他们不好的地方就 改正它。 2 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 、 “你(们)” 。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 、 “这样的
2、” 、 “那” 、 “那样的” 。 例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 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等 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二、用作助词二、用作助词 1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 例如(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 里面,再不医治,将会更 加严重。 (2)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永州的百姓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2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
3、有与此相当的词, 可以不译。 例如: (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活着呀。 (2)而两狼之并趋如故。(狼)但是两只狼一起追赶(仍然)像先前一样。 3 “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 当的词,可以不译。 第 2 页 共 15 页 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有什么简陋的呢? (2)惟弃秋之为听。(弃秋)只听弈秋的讲解。 4“之” 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 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 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 例如:(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好一会儿,(狼的)眼睛好象闭上了, 神情悠
4、闲得很。 (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庄公将要击鼓进军。 三、用作动词三、用作动词 “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 、 “往” 、 “到” 。 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 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我想去南海,(你看)怎么样? 者者 一、用作助词一、用作助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动宾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有指代作用。相 当于“的人” 、 “的事物” 。 例如:(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这不是离我们远的东西 看着就小,离我们近的东西看着就大吗?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5、(醉翁亭记)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徒步行 走的人在树下休息。 2“者” 跟它前面的词语组成比况性结构, 用在句末, 表示相似于某种状况, 常与 “若” 、 ” 似”配合使用,相当于“象样子” 。 “象似的” 。 例如:(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但是(老虎)来回观察毛驴,觉得(毛 驴)象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2)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他说着这些话,脸上好象很悲伤的样子。 3、用在数词的后面,一般指几种人或事物。 例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唉!我曾经探求过 古代仁人的心理,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理活动。 第 3 页 共 15 页 二、用
6、作语气词二、用作语气词 1用在判断句中的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2用在叙述句或描写句的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有时:语前加一“有”字,形成“有 者”的格式。一般可不译也可译为“的” 。 例如:(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 (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有(个)姓蒋的独享那(捕蛇的)利益三 代了。 3 用在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句末, 把结果或现象提示出来, 后一分句申述原因或理由。 例如:(1)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虽然如此),但是却不 能取胜,这是因为占有天时不如占有地利
7、(更重要)。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活板)不用木料做字模,是 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了。 所所 一、用作助词一、用作助词 1“所”字经常用在动词、动宾词组或形容词之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有指 代作用。一般充当主语或宾语。相当于“的(人、事、地方)” ,或“所的(人、事、地方)” 。 例如: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这个(打渔)人一件一件地为(桃花源中 人)详细地说出了自己听到的事。 (2)衣食所安。(曹刿论战)衣物食品这类安身的东西。 2 “所”用在动词前,后面再加上“者”构成“所者”格式,译法与不加“者”同。 例如:(1)舟止
8、,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船停下来了,就从他刻记 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2)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冯婉贞)傍晚的时候,所杀死的敌人大约百 十来人。 3 “所”用在介词“以,从、为、由”等之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一般可 充当主语、宾语或判断句的谓语,可分别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人物、处所、原因以及方式方 法等等。相当于“的人” 、 “的地方” 、 “用方法”和“的原因” 。 第 4 页 共 15 页 例如:1)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这儿(是)我的剑掉入水中的地方。句 中的“所从” ,即“从所” ,表处所。 (2)行拂乱其所为。(孟子二章)(上天)用种种行为使他所做的事
9、情颠倒错乱。 句中的“所为” ,即所做的事情,表动作行为。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和尽 忠陛下的职责。句中的“所以” ,即“以所” ,表凭借。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 先汉兴盛的原因。句中的“所以” ,即“以所” ,表原因。 4 “所”与介词“为”配合,组成“为 。 。 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所”不译, “为” 可译作“被” 。 例如: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毕升死后,他的那些印模 被我的弟侄们得到了,至今还(一直)保存着。 5 “所”常与“有、无、何”结合,组成“有所” 、
10、“无所” 、 “何所”的格式,相当于 “有什么” 、 “无什么” 、 “所什么” 。 例如:(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 有一种没有的。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未兰诗)问姑娘思念的 是什么?问姑娘想念的是什么?姑娘没有什么思念的,姑娘也没有什么想念的。 6 “所”用在数量词之后,表示概数。相当于“左右” 、 “上下” 。 例如:从弟子女十人所。(西门豹治邺)跟随的女徒弟约十人左右。 二、用作名词二、用作名词 表示处所、方位。 例如: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一定能使军队内部团结一致,好的 差的各得其所。 而
11、而 用作连词。是文言文中起关联作用的虚词,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用作连词。是文言文中起关联作用的虚词,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 它连接的两个部分,或表示并列、相承的关系,或表示转折、递进的关系。有时也表示修它连接的两个部分,或表示并列、相承的关系,或表示转折、递进的关系。有时也表示修 饰的关系饰的关系。 “而而”偶尔还可用作代词,但在初中文言课文中尚未出现过,故此项不作例释偶尔还可用作代词,但在初中文言课文中尚未出现过,故此项不作例释。 第 5 页 共 15 页 1 “而”表示前后相承关系,相当于“就” 。 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一次击鼓,官
12、兵的士气就 上来了;第二次击鼓,士气就逐渐衰退;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2 “而”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 、 “而且” ,有时也可不译。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永州的郊野出产(一种)奇异 的毒蛇,黑色的身体,带有白色的花纹。 3 “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 、 “可是” 、 “但是” 。 例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千里马(是会)常常有的,可是(识马 的)伯乐(却)不(会)常常有。 4 “而”表示条件、因果关系,连接的两项,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相当于“那 么就” 、 “因而就”等。 例如: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
13、名称和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 已经明白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就弄清楚了。 5 “而”表示假设关系,一般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 。 例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各位如果有(这个杀敌的)想法,看 我的马头(所向)就可以了。 6 “而”表示修饰关系,它所连接的两项,具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即前项是后项 的状语。相当于“着” 、 “地” 。有时也可不译 。例如;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河曲的智叟笑着劝阻他。 (2)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清晨前往,傍晚返回。 则则 一、用作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 、 “便” 、 “那么” 。 例如: (1)沾水则高低不平。
14、(活板)沾上水就会高低不平。 (2)吾恂恂而起,视其击,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我提心吊胆地 爬起身,看看那瓦罐,我的蛇还在里面,就放心地睡觉了。 2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 、 “可是” 、 “反而”等。 第 6 页 共 15 页 例如: (l)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反而非常快速。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 这件差役上,(我的死)比起我乡邻的死来,却已经在后边了 3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相当于“假如” 、 “如果” 。为与前一分句的“苟若、如、向” 等假设词相呼应,可以译作“如果就”或“假如那么
15、。 ”例如: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 病矣。(捕蛇者说)如果从前我不做(捕蛇)这种差役,就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4表示选择关系,与非”组成非则”句式,相当于“不是就是” 例如: 非 死则徒尔。(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搬迁了。 二、用作副词 “则” 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 加强判断语气, 相当于 “是” 、 “就是” 、 “原来是” 。 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这就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 以 一、用作介词 “以”作介词用时,跟后面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工具、凭借、原 因和依据等。 1、表示工具时,相当于“拿” 、 “用” 、 “把” 。 例如;(1)咨、臣以当世之事
16、。(出师表)拿当代的大事询问我。 (2)以草火烧,瞬息可成。(活板)用柴火烧烤,一会儿就可制成。 2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事物,相当于“凭” , “按照” 、 “根据” 。 例如:(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你 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 (一一)明察(它的是非),也一定按照实情(去处理)。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以”多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相当于“因” 、 “因 为” 、 “由于”等 例如:(1)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可是我由于
17、捕蛇独自活了下采。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他们)不因客观环境(称心)就高兴,也不 因个人(失意)而悲伤。 第 7 页 共 15 页 二、用作连词1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原因, ,相当于“因” 、 “因为” 。 例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皇帝) 的缘故,皇上就派(他)到外面去带兵。 2连接两个动词或词组,表示目的,相当于“来” 、 “用来” 、 “以便”等。 例如,(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一只狼正在柴禾堆中掏 洞,打算将钻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 (2)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 3连接两个动
18、词或词组,表示结果,相当于“以致” 、 “因为”等。 例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陛下)不应当随 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下臣)忠心进谏的言路啊。 4。 “以”用在偏句开头,表示假设,相当于“假如” 、 “如果” 。 例如: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如果咬了人,(谁都)没有防治它的办法。 5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行动的方式,相当于“而” ,可不译。 例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贵州没有驴,有好事的人用船 装着运进去。 6 “以”与“是”组成顺承连词,构成“是以”或“以是”的格式,相当于“因此, , 。 例如:(1)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19、 (扁鹊见蔡桓公)(桓侯的病)现在已深入到 骨髓,我因此不再说话了。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因此大家公议推举向宠作中部总督, 7 “以”连接“上” 、 “下” 、 “往” 、 “来” 、 “东” 、 “西” 、 “南” 、 “北”等词, 表示方向,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作“以” 、 “往”等。 例如: (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我)接受任命以来,日夜忧愁叹息。 (2)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陈胜)就命令符离人葛婴率领军 队攻取蕲县以东的地区。 三、用作副词 “以”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极高,相当于“太” 、 “甚” 。 例如: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