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doc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1820289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格式:DOC
  • 页数:22
  • 大小:17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运算定律 人教版五 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三 单元 运算 定律 教学计划 教案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学计划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简析 在运算方面的一系列定律,称之为运算定律。本章的内容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 律、加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等。本章 内容在学习“数与代数”这一板块的知识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教材一般都不出现 计数公理,但无论是通过直观还是借着具体情节内容来说明这些运算定律,无形之中都用 上了计数公理。其实,计数公理所反映的事实,学生早就有所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应遵 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

    2、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 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认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能运 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四、课时安排:9 课时 1.加法交换律1 课时 2.加法结合律1 课时 3.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简便计算1 课时 4.减法的性质及应用1 课时 5.乘法交换律1 课时 6.乘法结合律1 课时 7.乘法分配律1 课时 8.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计算1 课时 9.除法的性

    3、质及应用1 课时 运算定律知识树运算定律知识树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17 页例 1 及 18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2.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说理、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谈话导入: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都称作运算。 上面这几组都属于哪种运算? (加法运算) 在加

    4、法算式 30+20=50 中,30、20 和 50 分别叫什么? 二、新课讲授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外出旅行的好时节,李 叔叔准备骑车开始一个星期的旅行。 李叔叔今天上午骑 了 40 千米,下午骑了 56 千米。 (出示课件)根据所给 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解答?请 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解答一下吧? 谁起来说一下你是怎么解答的? 还有其他方法吗? 那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第一个是上午 和下午的路程和是多少?第二个是下午和上午的路程 和是多少?得数是一样的。 )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 呢?(等号) 观察每组算式等号两

    5、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数没变,符号没有变,只是加数位置发生了变化。 ) 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 交换位置, 和都不变呢? 这只是我们的猜想, 还需要我们来验证, 先请同桌之间 30 和 20 叫做加数、 50 叫做它 们的和。 生在本子上解答 40+56 或 56+40 仔细观察并小组讨论 相互举例。哪些同学能写出像上面一样的算式来呢? 这个式子也是等式吗?数不变, 位置发生变化不影 响计算结果。 观察这几个算式, 把你观察到的可以用文字来描述 一下吗?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我们给这条规律起了个名字叫加法交换律, 把加数 换成其他任意数,交换律还成立吗?(成立) 请你与同桌交流一下

    6、, 用自己喜欢方式表示加法交 换律。 (+=+) 通常我们数学上可以用字母表示数。 今天我们就选 字母 a 和 b 来表示两个加数。a 表示第一个加数,b 表 示第二个加数。用字母就可以表示成:a+b=b+a 用文字表示和用字母表示你们觉得哪种更一目了 然,更简洁?(用字母更简洁) 。 等式左边的 a 和 b 就是等式右边的 b 和 a, 也就是 数没有发生变化。刚才我们的猜想验证了加法交换律, 现在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阶段练习: 返回课前复习, 让学生观察左右两排得 数,并把相同得数的用线连起来。 30+20=5028+72=100 38+50=8820+30=50 72+28=10

    7、050+38=88 学了这么多的知识, 每个同学都信心十足。 敢不敢 接受挑战? 三、课堂作业 1.应用加法交换律在下面中填上适当的数。 29+17=+29128+=15+ +=323+18654+x=+ 2.填空。 (1)一个数加 0,还得() 。 (2)两个加数()位置, ()不变,这叫 做加法() 。 3.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 例如:8+6=6+8 等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举 例。 (2)全班交流。 说出结论,并举出例子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巩固加法交换律的概念的理 解和试记。 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进行 辨认。 “” 。 (1)276+

    8、124=180+220() (2)a+20=400+a() (3)550+240=240+550() (4)a+c=c+a()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上,同学们个个表现都很棒,积极思 考, 踊跃回答问题, 想一想我们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 你有什么收获呢? (2)看来这节课同学们对加法计算的规律了解了 不少,在加法的计算过程中还有很多的规律,比如说 25+32+75 怎样计算更简便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的 思考来迎接下一节课吧!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18 页例 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

    9、法结合律。 2.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经历运算定律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概括规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 那么什么是 加法交换律?强调: 加法交换律中只是交换了两个加数 学生回顾,汇报 的位置,但这两个加数不变。 师: 加法除了交换律外, 还有没有其它的规律性知 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这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 师:这里有三组算式,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12+13)+1412+(13+14) (30+28)+60 30+(28+60)

    10、(320+150)+230320+(150+230) 师:观察这三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 但它们的结果怎样?从以上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大家发现的这个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加法结合 律。师板书出课题。如果用字母 a、b、c 分别表示三个 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怎样表示出来呢? 课件出示练习: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 当的数。 (2568)32 25() 130(704)(130) 64+37+163 64+() 师:运用加法结合律可以观察到第 1、3 小题,后 两个数相加凑成了什么数?第 2 题前两个数相加凑成 什么数?(整百数)在计算时

    11、怎么样?(较简便) 师: 所以我们应用加法结合律有时可以使一些计算 简便。 出示例 2:88+10496 8810496 192+96 288 8810496 88(10496)指出应用加法结合律。 88+200 =288 学生先计算然后填出适当的 符号 针对问题, 小组进行讨论, 相 互说出自己的发现。 自己总结,然后全班交流 (a+b)+c=a+(b+c)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在图中找出关键信息, 让 学生列出算式,用不同方法计算。 订正时让板演的学生说出怎 师:上边两道题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生: 第一道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而第二道应 用了加法结合律。 师: 第一道没有调

    12、换加数的位置, 先把前两个数相 加不可以使计算简便。而第二道题要先加后边的两个 数,再加前边的数才能使计算简便。 师: 加法结合律不止限于三个数相加, 可以把它们 推广到四个和四个以上的数相加。 三、课堂作业 1.你来当小判官: (1) 85+150=150+85() (2)269 与 141 相加可以凑成整百数。 () (3) (26+8)+32+7=26+(8+32)+7 应用了加法结 合律。 () (4)27+46+73=46+ (27+73) 只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 2.下面各题计算中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283+152+48 =283+(152+48) =283+200 =

    13、483 (2)154+87+246+13 =154+246+87+13 =(154+246)+(87+13) =400+100 =500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运用了 什么运算定律? 指名学生板演, 其余学生在练 习本上试做。 同桌相互说说是怎么 做的? 学生先思考,然后指名回答。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加法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20 页例 3。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运算简便。 2.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对某些算式进行

    14、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 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能正确迅速找出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两个加数。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2.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恰当的数。 (1)528+217+172=(528+)+ (2)56+47+44=47+(+) 3.用语言叙述什么叫加法交换律, 什么叫加法结合 温

    15、故而知新, 根据学生的汇报 板书。 律? 二、新课讲授 出示例 3。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 ABAB115 千米 第五天城市 BCBC132 千米 第六天城市 CDCD118 千米 第七天城市 DEDE85 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进行汇报。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教师可以正确引导, 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 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我 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

    16、算定律?通常在简便计算中,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教师集中评讲并板书: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运用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运用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 20 页“做一做” 。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 利用加 法运算定律很快计算出它们的和, 重点是让学生找出结 对的朋友。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提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和问 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 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自己先思考同桌再交流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减法的性质及应用减法的性质及应用

    17、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21 页例 4。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相应规 律进行简算的过程。 2.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重点难点难点 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灵活运用减 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具准备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竞赛:出示两组题,男女生比赛。 (1)136-65-35(2)136-(65+35) 362-87-113362-(87+11

    18、3) 545-149-251545-(149+251) 第二组获胜,为什么? 2.发现、猜想: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 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3.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 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4.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 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 5.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 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利用这 些规律使计算简便。 (板书:简便)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情境图。 师:李叔叔在外出旅行前,他仔细的查阅了资料。 从图上,你能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9、学生同桌回顾,教师巡视。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 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 学生举例验证。 寻找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2.尝试各种算法 师: “还剩多少页?”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自己先列式算算看,计算好后把你的思路跟小 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算法最多。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们都是怎样计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 一下。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234-66-34234-34-66234-(66+34) =168-34=200-66=234-100 =134(页)=134(页)=134(页) 思路 1: 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昨天看的 66 页, 再减去今天看的

    20、34 页,就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即 234-66-34 思路 2:总页数里减去今天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的 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 234-34-66 思路 3: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再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 就是剩下的页数, 即234- (66+34) 哪一种简便? 4.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 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5.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 算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才能选择具体的算法来 计算,我想下面的这道题你们也一样能根据具体情况具 体解决。如:将例 1 的总页数改为 266 页,让学生自己 选择算法,使计算更简便。

    21、 (1)独立列式计算; (2)指名板演 6.那“145-34-86”这道算式可以简便计算吗?(不 能) 看来,在今后计算时,我们要观察算式数据有什么 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7.用字母表示今天所学的运算规律: 学生先自己列式计算,然 后和同学互相交流算法。 指名上黑板板演算法。 多叫学生说解决问题的思 路。 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 让学生理解不是所有的连 减算式都可以简便计算。 让学生用字母表示。 a-b-c=a-(b+c)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 21 页“做一做”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你会用这些规 律进行简便计算吗?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教学反

    22、思: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第五课时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24 页例 5。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会用字母表示) 。并会运用定律进行计算。 2.培养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 重点重点难点难点 掌握乘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定律进行计算。 教学具准备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一、情景导入 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加法交换律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或公 式,或者举一个例子说一说加法交换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运算定律(板书:乘法交换 律) 。 二、新课讲授 (一)分析主题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出示例 5 主题图,从图

    23、中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 看图汇报: (1)每组要种 5 棵树,每棵树要浇 2 桶水。 (2)一共有 25 个小组,每组 4 人负责挖坑、种树, 2 人负责抬水、浇树。 2.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1)负责挖坑、种树共有多少人? (2)负责抬水、浇树共有多少人? (3)他们一共种多少棵树? (二)发现规律、概括规律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2.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25=100(人)254=100(人) 225=50(人)252=50(人) 525=125(棵)255=125(棵) 3.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这三组的算式都是交换因数的位置,而积没有

    24、变。 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24=8;42=8; 245=120;524=120 4.上面的两组算式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来连接? 24=42;245=524 5.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样的规律就是 乘法定律中的乘法交换律。 6.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学生同桌回顾。 学生观察图意,找出重要 的数学信息。 同桌说说。 先说思路再列式。 学生先自己列式计算,然 后和同学互相交流想法。 等号连接 (三)应用规律 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用处?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 么问题? 2.同学们看看你在做题中是否能用到乘法交换律? 三、课堂作业 1.对号入座 7815=15()273463

    25、=()273 ac= () a= () () 2.运用乘法交换律验算(发现在验算时更加简便) 200267=400269= 3.我们刚才做的习题都是两个数相乘, 三个数相乘, 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会变吗? 4.谈谈你的发现: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2.前面学习的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不 同?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手势、图形、字母等形式 表示,用字母表示:ab=ba 验算、可以简便计算 自己举例验证 让学生发现:无论是两个 数、三个数、多个数相乘,交 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都是不 变的。 第六课时第六课时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25 页

    26、例 6。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 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经历数学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重点重点难点难点 探索、发现、理解、应用乘法结合律。 教学具准备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准备: 1.复习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 2.请同学们做几道口算题。 258125 50212580 2544025 刚才的口算你们很快算出了结果,在乘法运算中有 三对好朋友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 教师板书:52, 254,12

    27、58 请同学们要记牢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他要给我们 很大的帮助。 二、新课讲授 1.出示主题图,提问例 6 的问题。 一共有 25 组, 每组要种 5 棵树, 每棵树要浇 2 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提问: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会做吗? 一种思路是先求一共有多少棵树,再求一共用多少 桶水。另一种思路是先求每组用多少桶水,再求 25 组用 多少桶水。 (师板书) 答:一共要浇 250 桶水。 提问: (1)这两个算式都有道理,请你观察这两个 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两个算式中的 3 个因数一样都是 25、5、2,三个因 数的排列顺序一样,运算符号都一样都是,结果一样。 (2)那他们有

    28、什么不同的地方?怎么不同? 运算顺序不同,左边算式是先算前两个数的积,右 边算式是先算后两数的积。 学生同桌回顾,知道结果 的可以马上起立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学生观察图意,找出重要 的数学信息。 学生摘出有用的信息 同桌说说。 全班同学做在本上,列出 综合算式。学生做完后说出自 己是怎么想的。 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3)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什么符号连接? 师概括并启发提问:这两个算式因数相同运算顺序 不一样,但结果相同,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 2.出示一组题找规律。 (36)5=3(65)= (74)20=7(420)= (825)4=8(254)= 启发提问: (1)三个等式中

    29、每组的因数一样吗?(一样) (2)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不一样) (3) 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一样吗?它们的运算 顺序是怎样的? (4) 三个等式右边的算式因数一样吗?它们的运算 顺序是怎样的? (5)他们每个等式左右两边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积 怎么样?(积是一样的) 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咱们观察一下在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可以怎么算, 还可以怎么算。 老师板书: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 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4. 用 a、b、c 三个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板书: (ab)c=a(bc)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 25 页“做一做” 。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对乘

    30、法结合律理解认识怎样? 小结: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 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 母表示是: (ab)c=a(bc)。 等号连接 每组算一道,订正得数后, 得出每组两个算式之间是相等 的。 学生讨论、概括。 用字母公式表示 挑战练习,反馈信息。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第七课时第七课时 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26 页的例 7。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31、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巩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分别用字母加 以表示。 2.简便计算: 2544125328 二、新课讲授 1.学习例 7。 一共有 25 个小组,每组里 4 人负责挖坑、种树,2 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 5 棵树,每棵树要浇 2 桶水。 问题:参加这次植树活动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提问:每组有多少名同学? 小结: 每组里 4 人负责挖坑、 种树, 2 人负责抬水、 浇树,一共有 6 人。 提问:一共有多少组? 小结:25 组。 提问: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呢?该如何列式? 列式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情况:

    32、(1) (4+2)25(2)425+225 分别说说上面两道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 同? 生在本子上解答,点名板演。 了解关键信息。 针对问题,展开思考, 学生自由交流探讨,分组汇 报。 小结:(4+2)25:先计算每组多少人,再算 总人数。 425+225:先算挖坑种树和抬水浇树的各多 少人,再算总人数。 提问:分别计算以上两种方法,你从中发现了什 么? (4+2)25425225 =625=10050 =150(名)=150(名) 发现: (4+2)25=425+225。 提问:你从这三组算式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他们分 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

    33、果不变。 2.总结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 (a+b)c=ac+bc 或 a(b+c) =ab+ac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 26 页的“做一做” 。 2.填空: (32+35)4=()4+()4 (62+12) 3 () () + () () 3.把相等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3248+32522017+2015 20(17+15)(5+8)24 245+24832(48+52)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今天学习了乘法分配律, 知道了两个数的和 与一个数相乘, 等于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把两 个积相加。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学生通过计算出结果, 然后发 现

    34、结果相等。 用字母表示。 巩固加法交换律的概念的理 解和试记。 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进行 辨认。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第八课时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计算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29 页例 8(1)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各自的特点,通过体验、感悟,熟练、 灵活地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在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重点难点难点 灵活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具准备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聪明的小猴子最

    35、爱动脑筋了, 他正在思考谁能给这个数字找个好朋友,与它相乘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像这样的好朋友,还有哪些? 教师板书: 2541258 152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些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 大的帮助。 二、新课讲授 1回忆,我们学习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我们怎样应用乘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呢?相信通 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2.情境一:男女生比赛 8(125+7)19371963 教师:看到这个算式,你想到了应用什么定律? “仔细看一看这道题里的两个乘法计算中的因数有 什么特点?想一想这道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呢?” 3.出示教材例 8 情景图。 让学生自己观察图上内容,根据问题

    36、(1)列出算式 1225,请同学用自己最快方法算出结果,然后展示学 生计算方法。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学生 1: 1225 =(10+2)25 =1025+225 学生同桌回顾,并开动脑 筋想出这些类似的好朋友还有 哪些。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定律的 内容。 两个乘法计算有相同的因 数 19,另外两个因数是 37 和 63,它们的和正好是 100,整百 数乘 19 比较容易。应用乘法分 配律先求出 37 与 63 的和再乘 19 比较简便。 =250+50 =300(个) 学生 2: 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三、课堂作业 1.教材

    37、第 29 页“做一做”前面两小题。 2. 每张门票 25 元,四年级有 104 人,买门票需要 花多少钱? 3.计算 12588。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 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计 算。然后比较得出简便方法。 指名板演算法。 多叫学生说解决问题的思 路。 第九课时第九课时除法的性质及应用除法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 29 页例 8(2)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果不变。 2.会运用这个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合理、灵活

    38、的进行计算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运算。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 乘法、 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 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新课讲授 1.请在下面的中,填上“” “”或“=” 。 42065420(65); 84842848(42); 35057350(57). 2.你能举出这样等式的例子吗? 根据学生的发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你的发现 吗?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3.用字母表示除法的性质。 abc=a(bc)c、b0 4.解决例 8(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3305233

    39、052 662=330(52) 33(元)=33010 =33(元) 三、课堂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60(95) = 360 ()() 4800254=4800() 1800(2518)=1800()() 540(93)=()()() 63042=630()() 2.填一填。 1624=16() 210(76)=21076 (257)=350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设计理念使学生初步感知除 法运算中存在一定的规律。 师生交流并板书。 板书:除法的性质 用字母表示。 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计算, 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准确。 教师集体评讲,列出算式后, 计算用除法的性质要简便一些。 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鼓励学生做题时大胆细心。 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82028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