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全部集体备课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全部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简易方程 人教版五 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五 单元 简易 方程 教材 分析 全部 集体 备课 教案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56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学习 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简易方 程的运用。在学生已有的算术和代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简易方程,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算术知 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发展符号意识,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 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 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作用,初步
2、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简易方程。在这过程中初步体会化归思想。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这过程中获得数学建模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 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培养学 生书写规范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 1.用字母表示数.3 课时. 2.方程的意义.1 课时. 3.等式的性质.1 课时. 4.解方程.2 课时. 5.实际问题与解方程.4 课时. 57 第一课
3、时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教材 P5253 例 1、例 2 及练习十二第 1、3、7、8 题。 教学目标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3.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教 学 重 难 点 1.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 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 年呢? 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 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 过几年就用年龄加几, n 年就加 n。 2质疑:这里的 n 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 3揭题: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
4、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 示数)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教材第 52 页例 1。 引导: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 息? 学生可能回答:小红 1 岁时爸爸 31 岁;爸爸比小红大 30 岁。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 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 小对子交流 小对子汇报 小对子质疑补充 小组交流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小红” “红”代替小红的年 龄,也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一个字母或一个符号来代替。 3重点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 二次设计 58 追问:是不是
5、只能用这些字母表示?还能用其他字母表示吗? 引导学生理解:可以用任意字母来表示小红的年龄。 质疑:这些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呢?能表示 200 吗?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这里的字母能表示从 1 开始的自然数, 但是不能表示太大的数,不能表示 200,因为人不可能活到 200 岁。 引导学生小结:用字母表示数时,在特定的情况下,字母表示的数 是有一定取值范围的,比如表示年龄时。 5质疑: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都表示什么呢? (表示爸爸的年龄,也表示小红比爸爸小 30 岁。 ) 归纳: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 间的关系。 (多媒体出示) 6提问:如果用 a 表示小红的年龄,
6、当 a=11 时,爸爸的年龄是多 少? 学生自主计算,汇报:a+30=11+30=41(岁) 当 a=12 时呢?学生汇报:a+30=12+30=42(岁) (二)教学教材第 53 页例 2。 1 引导: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月球上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起 来瞧瞧。 (出示教材第 53 页例 2)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数学信 息。 拓展:是月亮的质量小的原因,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2探索:在地球上能举起 l 千克的物体,那么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 千克?在地球上能举起 2 千克的物体、3 千克的物体,在月球上能 举起多少千克呢? 通过刚才的列式,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入在月球上
7、能举起 的质量吗? 学生自主思考,小对子交流 引导学生把人在地球上能举起的质量用字母表示(以用 x 表示为 例) : 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就是 x6 千克。 3简写乘号。 59 直接教学:x6,我们可以写成 6x,中间的乘号省略不用写。在省 略乘号时,一般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引导学生小结:人能举起的质量是有限的,因此字母表示的数也是 有一定范围的,不能过大。 4 (出示教材第 53 页情境图) 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 多少? 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6x=615=90(千克)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 53 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一
8、说长方形纸条的面积 公式:长宽。 引导:此题的宽是 3cm,怎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长方形纸条的 面积? 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列式汇报:3x。教师提示乘号简写的注意事 项。 2完成教材第 55 页“练习十二”第 1 题。 先让学生回忆厘米、千克用什么字母表示(厘米:cm;千克:kg), 再自主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60 第二课时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教学内容教材 P54 页例 3 以及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 式。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运
9、算定律和字母公式, 能够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 中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向学生渗透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的简单美。 教 学 重 难 点 1. 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并能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2.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并让学生分别用语言 叙述一下对应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 思考:在叙述时有什么感受?结合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怎样能变简单 些?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你能像上节课那样,用字母把这些运算定律表示出来吗?(出示 运算定律表格) 先自主思考,再尝试表示。 加法交换律
10、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进行交流汇报。 明确: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 ,也可 以省略不写。如 ab=ba,可以写成 ab=ba 或 ab=ba。 3 引导观察比较: 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有什么不同? 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一目了然,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二次设计 61 质疑:这里的 a、b、c 可以表示哪些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白:这三个字母可以分别表示我们学过的任 何数。 (二)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出示正
11、方形的形状,问:这是什么?(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及周长的计算公式: 面积=边长边长, 周长=边长4。 引导: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一般情况下,用 S 表示面积,用 C 表示周长,a 表示边长。试着写一写用字母表示正 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提问:你有什么疑问?明确:S=aa 可以写成 a2,表示 2 个 a 相乘,读作“a 的平方”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一般写成 S= a2。 出示:32,b2,52,指名让学生读一读,并说出各表示什么意思。 (32 读作 3 的平方,表示 2 个 3 相乘,等于 9;b2 读作 b 平方,表 示 2 个 b 乘;52 读作 5 的平方,
12、表示 2 个 5 相乘,等于 25。 ) 出示:边长 6 厘米的正方形,你能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吗? 引导学生先说出用字母表示的计算公式,再计算: 正方形面积的公式是 S=a2,当 a=6 时,S=62=66=36(平方厘米) 。 正方形周长的公式是 C=4a,当 a=6 时,C=46=24(厘米) 。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 56 页“练习十二”第 4 题。 2完成教材第 56 页“练习十二”第 6 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62 第三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1) 教学内容教材 P59 页例 4 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3、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能用字母表示数。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 思想。 3.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 方法。 教 学 重 难 点 1. 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简单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应用题的意图和解题思路,找出字母的取值范围。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交流说学稿“复习铺垫”部分,问:这个式子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教材第 58 页例 4。 1.通过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一小杯的容量是 x g,那 3 小杯的容量是 3x g,还剩下多少克呢? 2.怎
14、样解决? 列出式子:1200-3x 。 3.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小对子听。 小对子交流 小对子汇报 小对子补充质疑 总结 当 x 等于 200 时,还剩下:1200-3200= 600(克) 。 4x 最大可以是多少?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后。 二次设计 63 总结: 已知总量是 1200g, 倒完 3 小杯后, 还有剩余, 那意味着 1200 - 3x 会大于 O,得出结论 x 小于 400。 (板书) 5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6解决上面的例题需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总量和已使用的量的关系,理解题目的意思,才能正确列出 算式。 7
15、你还能根据题目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小组交流一下, 收集问题 并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小组合作。 (二)教材第 59 页例 5。 1摆每种图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1)三角形 摆 1 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摆 2 个、3 个、4 个呢?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三角形个数的 3 倍。 假如摆 x 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捧? x 表示什么? x 可以是哪些数?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 当 x 等于 6 时, 就是摆了几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当 x 等于 20 时呢? (2)正方形 摆 1 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摆 2 个、 3 个、 4 个呢?如果摆 x 个正 方形需要几根小棒?这儿的
16、 x 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正方形个数的 4 倍。摆 x 个 正方形需要 4x 根小棒,这里的 x 表示正方形的个数。 2摆正方形和三角形一共用小棒的根数。 那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x 个呢? 引导:摆 x 个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图形,所用小棒的根数应是摆 x 个 三角形和 x 个正方形所用根数的和。 3x4x=(3+4)x=7x 引导学生发现:这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64 求 x 等于 8 时,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学生自主解题,汇报:当 x=8 时,7x=78=56(根) ,一共用了 56 根小棒。 4教师归纳总结:同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并且表
17、示的意 义不同。同一个字母表示相同的意义、相同的数量时,可运用乘法 分配律进行运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 58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 2完成教材第 58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 3完成教材第 59 页“做一做” 。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 P62-P63 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 、 “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 析。 2利用天平的原理,理解不等式和方程。 3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 学 重 难 点 1.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18、 2. 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65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 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 放在托盘两端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 天平就会平衡, 根据这个原理, 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探究新知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 100 克,板书:1 只空杯子 =100 克。 第二步, 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 150 毫升水 (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 , 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 100 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
19、量。 第三步,增加 100 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 200 克重。现 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 x 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 么表示杯子和水比 200 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 再增加 100 克砝码, 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 问: 哪边重些? 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 100 克的砝码换成 50 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 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 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四、练习设计 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
20、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 2、反馈练习,教材 P63 做一做第 1 题。 3、完成 P66 练习十四第 2 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 出相应的方程。 4、独立完成 P66 练习十四第 3 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 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 二次设计 66 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所以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等式的性质 教学内容教材 P64-P65 页 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 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 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 能
21、直接判断天平两边发生变化后 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1. 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2.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 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两边完 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 同学们, 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 索等式的性质。 (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 64 页情境图的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
22、过图你知道了什么? 二次设计 67 引导学生小结:1 个茶壶的重量=2 个茶杯的重量。 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 a 克,1 个茶杯的重量是 b 克,能 用式子表示吗? 让学生尝试写出:a=2b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 生什么变化呢? 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再追问:为什 么? 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再演示这一过程,并 明确:两边重量仍然相等。 小结:实验证明,1 个茶壶的质量 + 1 个茶杯的质量3 个茶杯的 质量。 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式子:a+b=2b+b(师板书) 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 2 个茶杯,还保
23、持平衡吗?两边各放同样的 一把茶壶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并让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a+2b=2b+2b a+a=2b+a 2出示教材第 64 页的第二个天平图。 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是什么样的?(平衡) 追问:如果用 a 表示一个花盆的重量,用 b 表示一个花瓶的重量, 怎样用等式来表示这幅图呢?生尝试写出:a+b=4b 再问:如果把两边都拿掉 1 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先让学生猜一 猜,再演示。 学生回答:平衡。让学生尝试用等式表示:a+b-b=4b-b 从图上你能知道什么?(出示教材第 64 页的第二个天平图) (1 个花盆和 3 个花瓶同样重。 ) 3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4、小对子交流 小对子汇报 小对子质疑补充 引导小结: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平 68 衡的天平两边减去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天平的两边同时 加上或减去同样的重量,天平仍然平衡。 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你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 两边仍然相等。 4引导学生通过假设具体的数进行比较验证。 5猜猜:除了这样的变化,天平仍保持平衡外,还可以怎么做能使 天平保持平衡? 让学生猜测。这里对学生可能有些难度,有些学生的猜测脱离不了 等式的性质。 及时强调:这都是把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并提示学生 如果把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
25、同的数(O 除外) ,会怎么样 呢? 6出示教材第 65 页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 (一瓶墨水的重量一盒铅笔盒的重量) 引导学生用 a 表示墨水的重量, 用 b 表示铅笔盒的重量, 写出等式: a=b。 猜一猜:左边墨水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 2 倍,右边铅笔盒的数量也 扩大到原来的 2 倍,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学生猜测后,教师进行实际天平操作,验证学生的猜测。 多媒体演示变化过程,并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2a=2b。 如果把天平的两边物品的数量分别扩大到原来的 3 倍、 4 倍呢? (仍 然保持平衡) 7出示教材第 65 页的第二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知道了什 么。 (2 个排球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