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编号:01133).zip
连加连减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是苏教实验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 7273 页内容,这是在学 生已经掌握 10 以内加减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也是本 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均要分两步才能得出结果。特别 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做为加数或者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 任务。尤其是连减计算中,如何突破从总数当中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的意 义的理解和运算顺序及验算方法的渗透都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 100 以内的加减口 算也比较熟练,具有一定的“添上”和“去掉”的生活经验,但一年级学生受 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 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的内容需要注意力较强,知识点对 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为什么用第一步算出的结果作为加数或被减数,第 一步的计算结果看不见或者忘记都会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 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 使新的数学学习材料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 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2011 版新课标,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本节课我利用课件将静态图变为动态呈现。将学生带入到现实情境中,通过动 态演示,引导他们用直观描述性语言来表述和提出问题,利用水彩笔进行操作, 并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从而抽象概括出运算顺序,并利用课件加以验证。整节 课在动态的课件中激起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展示学生思维发展、发散的过程, 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了知 识的形成过程,积累了数学学习经验,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让学生 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 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 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有条理的表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 力。 3、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理解计算顺序,学会计算。 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意及其思考。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复习 1、课件出示幻灯片 1。 指名回答,你有什么发现? 2、课件出示第 2 题。 指名回答,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二、新授课二、新授课 (一)教学例(一)教学例 12 学习连加。学习连加。 1、创设情境。 小红是个非常勤劳又有爱心的好学生。你看,双休日小红由帮奶奶做事了,她 在做什么呢?你能说说吗?(课件演示例 12 情境图) 指名学生边观察边用说。 预设生:小明第一次运了 4 个南瓜,第二次运了 2 个,第三次运了 1 个。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谁能把你看到的完整地说一说? 2、认识连加 师:该怎样列式? 生:4+2+1 师:这道算式和以前学习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预设生:它有两个加号,连续加的。 师:我们把像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一起读一读 4+2+1。 3、探索算法。 师: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用课前准备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并和同桌交 流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学生动手操作,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汇报,师板书。 4+2+1=7 师:先算什么? 预设生:4+2=6 师:6 是从哪来的? 预设生:4+2 得来的。 师:也就是哪两个数的得数。预设生:前两个数的得数。 师:第二步算什么? 预设生:6+1=7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师小结:计算连加时,我们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得数,再用前两个数的得数和第 三个数相加,最后得出结果。 课件出示填空指名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下结果是不是 7。 (数数验证) 活学活用:2+5+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4+3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教学例(二)教学例 13 学习连减学习连减 1、 课件出示例 13 动态图。 师:小红帮奶奶运完了南瓜后,来到丝瓜园 师:根据图意互相交流。你知道什么?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生:一共有 8 条丝瓜,小明先摘了 3 条丝瓜,又摘了一条丝瓜。还剩多少 根丝瓜呢? 师:会列式吗?怎样算,先独立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生汇报并板书。 8-3-1=4 师:8-3-1 是什么意思?8 表示什么? 师:为什么用 8-3-1 呢? 预设生:表示从 8 条丝瓜中先去掉 3 条,再去掉 1 条。 师:该咋算呢? 预设生:先算 8-3=5,再算 5-1=4(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 师:5 从哪来的?4 表示什么?又在图中的哪里呢?8 呢? 我们把像这样的式子叫什么名字呢?板书完成课题。 (连减) 师: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来计算的吗?(课件出示,指名生回答。 ) 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8-2-1,9-2-4 (三)比较连加连减算式(三)比较连加连减算式 4+2+1=7 8-3-1=4 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生:相同的是它们都是先算前两个数的得数,再把前面两个数的得数和第 三个数相算。 师:也就是它们的计算顺序是一样的。 预设生:不同的是一个是连加,一个是连减。 师:也就是加减法不同。 师总结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在我们今后练习中我们可以把第一步算出的结果 记在脑中就不需要写出来了。 三、组织练习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课件出示:让学生先说图意,再填写算式。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和第 3 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师:谁能算得又对又快,谁就能开走一辆车。 4、 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师:看到这幅图,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算的?预设学生说出不同的算式: 9-4-2=3 9-3-2=4 9-3-4=2 3+2+4=9 2+4+3=9 4+3+2=9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连加 连减 4+2+1=7 8-3-1=4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班上原来有 3 名老师,今天来了 5 名老师来听课,下课后走了 6 名老师, 现在班上有多少个老师呢? 42= 61= 32= 53= 83= 51= 63= 33= 1.口算 6 7 5 8 5 4 3 0 2.看图列式 5 27 8 44 42 1= 6 7 先算( )加( )得( ) 再算( )加( )得( ) 426 617 2+5+1= 7 8 2+4+3= 6 9 831= 5 4 先算( )减( )得( ) 再算( )减( )得( ) 835 514 8 - 2 - 1= 6 5 9 - 2 - 4= 7 3 42 1= 6 7 831= 5 4 328 24 104 43310 2439 512= 1053= 633=352= 242= 823= 82 010 83 4329 9342 1 2 3 9243 9324 作业: 班上原来有4名老师,今天又来了6名 新老师来听课,下课后走了5名老师,现在班 上有多少老师呢?
收藏
编号:180864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9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1
5
文币
- 资源描述:
-
连加连减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是苏教实验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 7273 页内容,这是在学 生已经掌握 10 以内加减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也是本 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均要分两步才能得出结果。特别 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做为加数或者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 任务。尤其是连减计算中,如何突破从总数当中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的意 义的理解和运算顺序及验算方法的渗透都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 100 以内的加减口 算也比较熟练,具有一定的“添上”和“去掉”的生活经验,但一年级学生受 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 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的内容需要注意力较强,知识点对 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为什么用第一步算出的结果作为加数或被减数,第 一步的计算结果看不见或者忘记都会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 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 使新的数学学习材料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 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2011 版新课标,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本节课我利用课件将静态图变为动态呈现。将学生带入到现实情境中,通过动 态演示,引导他们用直观描述性语言来表述和提出问题,利用水彩笔进行操作, 并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从而抽象概括出运算顺序,并利用课件加以验证。整节 课在动态的课件中激起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展示学生思维发展、发散的过程, 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了知 识的形成过程,积累了数学学习经验,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让学生 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 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 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有条理的表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 力。 3、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理解计算顺序,学会计算。 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意及其思考。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复习 1、课件出示幻灯片 1。 指名回答,你有什么发现? 2、课件出示第 2 题。 指名回答,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二、新授课二、新授课 (一)教学例(一)教学例 12 学习连加。学习连加。 1、创设情境。 小红是个非常勤劳又有爱心的好学生。你看,双休日小红由帮奶奶做事了,她 在做什么呢?你能说说吗?(课件演示例 12 情境图) 指名学生边观察边用说。 预设生:小明第一次运了 4 个南瓜,第二次运了 2 个,第三次运了 1 个。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谁能把你看到的完整地说一说? 2、认识连加 师:该怎样列式? 生:4+2+1 师:这道算式和以前学习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预设生:它有两个加号,连续加的。 师:我们把像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一起读一读 4+2+1。 3、探索算法。 师: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用课前准备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并和同桌交 流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学生动手操作,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汇报,师板书。 4+2+1=7 师:先算什么? 预设生:4+2=6 师:6 是从哪来的? 预设生:4+2 得来的。 师:也就是哪两个数的得数。预设生:前两个数的得数。 师:第二步算什么? 预设生:6+1=7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师小结:计算连加时,我们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得数,再用前两个数的得数和第 三个数相加,最后得出结果。 课件出示填空指名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下结果是不是 7。 (数数验证) 活学活用:2+5+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4+3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教学例(二)教学例 13 学习连减学习连减 1、 课件出示例 13 动态图。 师:小红帮奶奶运完了南瓜后,来到丝瓜园 师:根据图意互相交流。你知道什么?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生:一共有 8 条丝瓜,小明先摘了 3 条丝瓜,又摘了一条丝瓜。还剩多少 根丝瓜呢? 师:会列式吗?怎样算,先独立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生汇报并板书。 8-3-1=4 师:8-3-1 是什么意思?8 表示什么? 师:为什么用 8-3-1 呢? 预设生:表示从 8 条丝瓜中先去掉 3 条,再去掉 1 条。 师:该咋算呢? 预设生:先算 8-3=5,再算 5-1=4(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 师:5 从哪来的?4 表示什么?又在图中的哪里呢?8 呢? 我们把像这样的式子叫什么名字呢?板书完成课题。 (连减) 师: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来计算的吗?(课件出示,指名生回答。 ) 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8-2-1,9-2-4 (三)比较连加连减算式(三)比较连加连减算式 4+2+1=7 8-3-1=4 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生:相同的是它们都是先算前两个数的得数,再把前面两个数的得数和第 三个数相算。 师:也就是它们的计算顺序是一样的。 预设生:不同的是一个是连加,一个是连减。 师:也就是加减法不同。 师总结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在我们今后练习中我们可以把第一步算出的结果 记在脑中就不需要写出来了。 三、组织练习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课件出示:让学生先说图意,再填写算式。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和第 3 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师:谁能算得又对又快,谁就能开走一辆车。 4、 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师:看到这幅图,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算的?预设学生说出不同的算式: 9-4-2=3 9-3-2=4 9-3-4=2 3+2+4=9 2+4+3=9 4+3+2=9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连加 连减 4+2+1=7 8-3-1=4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班上原来有 3 名老师,今天来了 5 名老师来听课,下课后走了 6 名老师, 现在班上有多少个老师呢? 42= 61= 32= 53= 83= 51= 63= 33= 1.口算 6 7 5 8 5 4 3 0 2.看图列式 5 27 8 44 42 1= 6 7 先算( )加( )得( ) 再算( )加( )得( ) 426 617 2+5+1= 7 8 2+4+3= 6 9 831= 5 4 先算( )减( )得( ) 再算( )减( )得( ) 835 514 8 - 2 - 1= 6 5 9 - 2 - 4= 7 3 42 1= 6 7 831= 5 4 328 24 104 43310 2439 512= 1053= 633=352= 242= 823= 82 010 83 4329 9342 1 2 3 9243 9324 作业: 班上原来有4名老师,今天又来了6名 新老师来听课,下课后走了5名老师,现在班 上有多少老师呢?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八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连加、连减-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编号:01133).zip》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八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_15.连加、连减_ppt课件_(含教案)_市级公开课_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编号:01133)
苏教版
数学
10
以内
之内
加法
以及
减法
_15
_ppt
课件
教案
公开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