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7.7动能和动能定理 .doc

  • 上传人(卖家):xingfei169
  • 文档编号:180356
  • 上传时间:2019-10-06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30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7.7动能和动能定理 .doc》由用户(xingfei1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7.7动能和动能定理 高中物理 新课 标人教版 必修 优秀 教案 7.7 动能 定理 下载 _人教版_物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7 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和动能定理 整体设计整体设计 动能定理是本章教学重点,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 课程标准要求“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 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因此, 在实际教 学中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激励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全 面健康地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自我体现. 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动能概念的理解较为容易,能够掌握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动能

    2、 的变化之间的定性关系,能够理论推导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但真正从深层次理解存在困难. 在前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建立了一种认识,那就是某个力对物体做功一定对应着某种能 量形式的变化.本节就来寻找动能的表达式.因为有前几节的基础,本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 推理和定义动能的表达式.让学生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教学的起始要求不能太高, 要循序渐进,从生活中众多实例出发,通过分析、感受真正体验动能定理的内涵.通过实例分 析、实验设计、器材选择、动手操作、教师演示等环节,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每一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动能定理是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物理定理,但教材在推导这一定理

    3、时,由一个恒力做功 使物体的动能变化,得出力在一个过程中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然后逐 步扩大几个力做功和变力做功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这个梯度是很大的,为了帮助学生真 正理解动能定理,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寻找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哪些力做功 相对应.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2.会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的概念. 2.熟练计算物体的动能. 3.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掌握用动能定理解

    4、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绎推理的过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通过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演绎推理, 使学生从中领略到物理等自然学科中所蕴含的严谨的逻 辑关系,反映了自然界的真实美.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视频导入 利用大屏幕投影展示风力发电与龙卷风的视频片断,让学生观察、自主提问、分组探讨. 教师引导参考问题:1.风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方法,风力发电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 关? 2.龙卷风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龙卷风为什么

    5、具有那么大的能量呢? 故事导入故事导入 传说早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 200 多年)阿基米德曾经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了投石机,它能将 石块不断抛向空中,利用石块坠落时的动能,打得敌军头破血流. 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了提高这种装置的杀伤力,应该从哪方面考虑来进一步改进?学习 了本节动能和动能定理,就能够理解这种装置的应用原理. 问题导入问题导入 英国传统跑车的代表品牌莲花也是以制造小排量、车体极度轻量化的速度机器而著称.一 辆莲花 Elise,排量只有 1.8 L,由于重量只有 675 kg,却可以创造出百公里加速 5.9 s 的惊人纪 录. 使莲花跑车速度达到 100 km/h 需要对它做多少功?如果

    6、这一过程是以恒定的额定功率实 现的,那么该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大约应是多少? 推进推进新课新课 一、动能的表达式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每一种力做功对应一种能量形式的变化.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 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前几节我们学习了重力势能的基本内 容.“追寻守恒量”中,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大家举例说明哪些物体具 有动能. 参案:奔驰的汽车、滚动的足球、摆动的树枝、投出的篮球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教师引导: 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高度, 今天我们学习的动能影响因素有哪些?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 学生思考后总结:汽车运动得越

    7、快,具有的能量越多,应该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相同的速度, 载重货车具有的能量要比小汽车具有的能量多,应该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即动能的影响因素应 该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问题:如何验证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演示实验:让滑块 A 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木块 B相碰,推动木块做功. 1.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2.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 多. 师生总结: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即质量、速度是动能的两个影响因 素. 问题:动能到底跟质量和速度有什么定量的关系

    8、呢?动能的表达式是怎样的? 情景设置一:大屏幕投影问题 一架飞机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不计阻力) ,在起飞跑道上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问: 1.飞机的动能如何变化?为什么? 2.飞机的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牵引力对飞机所做的功与飞机动能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并总结回答: 1.在起飞过程中,飞机的动能越来越大,因为飞机的速度在不断增大. 2.由于牵引力对飞机做功,导致飞机的动能不断增大. 3.据功能关系:牵引力做了多少功,飞机的动能就增大多少.由于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动能变化 之间的等量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做功的多少,来定量地确定动能. 情景设置二:大屏幕投影问题,可设计如下理想化的过程

    9、模型: 设某物体的质量为 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 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 l,速度由 v1增 加到 v2,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 1.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大? 2.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 3.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 4.结合上述三式你能综合推导得到什么样的式子? 推导:这个过程中,力 F 所做的功为 W=F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而 2 1 2 2 vv =2al,即 l= a vv 2 2 1 2 2 把 F、l 的表达式代入 W=Fl,可得 F 做的功 W= a vvma 2 )( 2 1 2 2 也就是 W= 2 1 2 2 2 1 2 1 mvmv

    10、 根据推导过程教师重点提示: 1. 2 1 mv2是一个新的物理量. 2. 2 2 2 1 mv是物体末状态的一个物理量, 2 1 2 1 mv是物体初状态的一个物理量,其差值正好等于合 力对物体做的功.合力 F 所做的功等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所以在物理学中就用这个物理量表 示物体的动能. 总结:总结:1.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2.动能的公式:Ek= 2 1 mv2. 3.动能的标矢性:标量. 4.动能的单位:焦(J).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动能具有瞬时性,是个状态量:对应一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就有一个 动能的值.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验现象中思考分析,最终总结归纳出结论

    11、.同时注意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例例 质量为 2 kg 的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求石块在第 1 s 末、第 2 s 末的动能是多少? 解析:解析:先求出第 1 s 末和第 2 s 末的速度再求出动能值,明确变速运动的物体动能是时刻变化 的. v1=gt1=10 1 m/s=10 m/s,v2=gt2=10 2 m/s=20 m/s Ek1= 2 1 mv12=100 J,Ek2= 2 1 mv22=400 J. 答案:答案:100 J 400 J 或者先求出石块 1 s 内和 2 s 内的位移,再确定重力做功的对应值,重力做功的值就是石 块动能的增加量,即石块的动能值(因为石块的初动能为 0)

    12、,从而进一步理解功是能量转化 的量度. 二、动能定理 课件展示: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足球运动员踢球的场面,让学生观察,运动员用力将足球踢 出,足球获得了动能;足球在草地上由于受到了阻力的作用,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 问题:1.若外力对物体做功,该物体的动能总会增加吗? 2.如果物体对外做功, 该物体的动能总会减少吗?做功与动能的改变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推导:将刚才推导动能公式的例子改动一下:假设物体原来就具有速度 v1,且水平面存在摩 擦力 f,在外力 F 作用下,经过一段位移 s,速度达到 v2,如图,则此过程中,外力做功与动 能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呢? 外力 F 做功:W1=Fs 摩擦

    13、力 f 做功:W2=-fs 外力做的总功为:W总=Fs-fs=ma 2 1 2 2 2 1 2 2 2 1 2 1 2 mvmv a vv =Ek2-Ek1=Ek. 师生总结: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量.其中 F 与物体运动同 向,它做的功使物体动能增大;f 与物体运动反向,它做的功使物体动能减少.它们共同作用的 结果,导致了物体动能的变化.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问题情景,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 式独立推导出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思维拓展思维拓展 将上述问题再推广一步:若物体同时受几个方向任意的外力作用,情况又如何呢?引导 学生推导出正确结论并板书: 力在一

    14、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动能定 理.用 W总表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用 Ek1表示物体初态的动能,用 Ek2表示末态动能,则动 能定理表示为:W总=Ek2-Ek1=Ek. 分组讨论:根据动能定理的表达形式,提出下列问题,加强对动能定理表达式的理解: 1.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2.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学生总结分析: 1.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末动能大于初动能,动能增加. 2.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时,末动能小于初动能,动能减少.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1.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的理解 有的力促进物体运动,而有的力则阻碍物体运

    15、动.因此它们做的功就有正、负之分,总功 指的是各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又因为 W总=W1+W2+=F1 s+F2 s+=F合 s,所以总功也可 理解为合外力的功. 2.对动能定理标量性的认识 定理中各项均为标量,因此单纯速度方向改变不影响动能大小.如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 合外力方向指向圆心,与位移方向始终保持垂直,所以合外力做功为零,动能变化亦为零, 并不因速度方向改变而改变. 3.对定理中“变化”一词的理解 由于外力做功可正、可负,因此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动能可增加,也可能减少.因而定理 中“变化”一词,并不表示动能一定增大,它的确切含义为末态与初态的动能差,或称为“改变 量”,数值可正,可负.

    16、4.对状态与过程关系的理解 功是伴随一个物理过程而产生的,是过程量;而动能是状态量.动能定理表示了过程量等 于状态量的改变量的关系. 5.对适用条件的理解: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 但对于外力是变力,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同样适用. 例例 2 一架喷气式飞机, 质量 m=5.0 103 kg, 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 l=5.3 102 m 时, 速度达到起飞速度 v=60 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力的 0.02 倍.求飞 机受到的牵引力. 解法一: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作用 F

    17、合=F-kmg=ma 又 v2-02=2al,所以 a= l v 2 2 由和得:F-kmg= l v m 2 2 F=kmg+ l v m 2 2 =0.02 5 103 10 N+5 103 2 2 103 . 52 60 N=1.8 104 N. 解法二: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作用,这四个力做的功分 别为 WG=0,W支=0,W牵=Fl,W阻=-kmgl.据动能定理得:Fl-kmgl= 2 1 mv2,代入数据,解得 F=1.8 104 N. 方法比较:解法一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的,而解法二是用动能定 理求解的,那么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

    18、解法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讨论比较后得到:解法一采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要假定牵引 力是恒力,而实际中牵引力不一定是恒力.解法二采用动能定理求解,因为动能定理适用于变 力,用它可以处理牵引力是变力的情况.而且运用动能定理解题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 度和时间,因此用它来处理问题时比较方便. 课堂训练课堂训练 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在水平力 F 作用下开始运动,发生位移 s1时撤去力 F,问物体还能运动多远? 解析:解析:研究对象:质量为 m 的物体. 研究过程:从静止开始,先加速,后减速至零. 受力分析、过程草图如图所示,其中

    19、 mg(重力) 、F(水平外力) 、N(弹力) 、f(滑动摩擦力) , 设加速位移为 s1,减速位移为 s2 方法一:可将物体运动分成两个阶段进行求解 物体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位移为 s1,水平外力 F 做正功,f 做负功,mg、N 不做功;初始动 能 Ek0=0,末动能 Ek1= 2 1 2 1 mv 根据动能定理:Fs1-fs1= 2 1 2 1 mv-0 又滑动摩擦力 f=N,N=mg 则:Fs1-mgs1= 2 1 2 1 mv-0 物体在 s2段做匀减速运动,f 做负功,mg、N 不做功;初始动能 Ek1= 2 1 2 1 mv,末动能 Ek2=0 根据动能定理:-fs2=0- 2 1

    20、2 1 mv,又滑动摩擦力 f=N,N=mg 则:mgs2=0- 2 1 2 1 mv 即 Fs1-mgs1-mgs2=0-0 s2= mg smgF 1 )( . 方法二:从静止开始加速,然后减速为零,对全过程进行求解. 设加速位移为 s1,减速位移为 s2;水平外力 F 在 s1段做正功,滑动摩擦力 f 在(s1+s2)段做负 功,mg、N 不做功;初始动能 Ek0=0,末动能 Ek=0 在竖直方向上:N-mg=0 滑动摩擦力 f=N 根据动能定理:Fs1-mg(s1+s2)=0-0 得 s2= mg smgF 1 )( . 方法总结:在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如果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有几个

    21、运动性质不同的分 过程,此时可分段研究,也可整体研究;在整体研究时,要注意各分力做功所对应的位移. 动能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明确各个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做负功,进而明确合外力的功; (3)明确物体在始末状态的动能; (4)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可用 Ek来表示,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 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2.动能是标量,也是状态量. 3.动能定理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来的. 4.动能定理中所说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

    22、以是任何其他的力,动能定理 中的 W 是指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的合力的功. 5.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对于外力是变力,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同样适用.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教材“问题与练习”第 3、4、5 题.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说明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列方程求解)4( 末状态的功能,明确初)3( 并确定各个力所做的功,受力分析)2( 程确定研究对象及运动过)1( :解题步骤.3 2 1 2 1 或.2 体能的变化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1 动能定理 )(焦:单位.4 是状态量,动能是标量.3 2 1 公式.2 叫动能,能物体由于运

    23、动而具有的.1 动能 理 定 能 动 和 能 动 2 1 2 212 2 mvmvWEEW J mvE kk k 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 课题:估测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目的:自行车仍是我国主要的代步工具,根据动能定理估测自行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既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 方法:骑自行车时,如果停止用力蹬脚蹬,设此时自行车的速度为 v0,由于受到阻力 f 作用, 自行车前进一段距离 l 后将会停下来,根据动能定理,有-fl=0 2 0 2 1 mv 即阻力 f= l mv 2 2 0 实验中需测出人停止用力后自行车前进的距离 l,自行车和人的总质量 m,以及初速度

    24、v0. 初速度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测得: 1.在停止用力前,尽可能使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测量时间和距离,计算出平均速度, 以它作为停止用力时的初速度. 2.测出自行车从停止用力到静止时前进的距离和时间, 再根据匀减速运动的规律, 求出初速度. 3.停止用力时从车上释放一个小石块,测出释放的高度和石块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即可求 得初速度. 习题详解习题详解 1.解答:解答:a.动能是原来的 4 倍. b.动能是原来的 2 倍. c.动能是原来的 8 倍. d.动能不变. 2.解答:解答:由动能定理 W=Ek2-Ek1= 2 1 m( 2 1 2 2 vv )可知,在题目所述的两种情况下,

    25、( 2 1 2 2 vv )较 大的,需要做的功较多. 速度由 10 km/h 加速到 20 km/h 的情况下: ( 2 1 2 2 vv )=(202-102) (km/s)2=300(km/s)2 速度由 50 km/h 加快到 60 km/h 情况下: ( 2 1 2 2 vv )=(602-502) (km/s)2=1 100(km/s)2 可见,后一种情况所做的功比较多. 3.解答:解答:设平均阻力为 f,根据动能定理 W= 2 1 m( 2 1 2 2 vv ),有 fscos180 = 2 1 m( 2 1 2 2 vv ) f= 2 3 2 2 2 1 1052 102 )(

    26、 2 vv s m (3002-1002) N=1.6 103 N 子弹在木板中运动 5 cm 时,所受木板的阻力各处不同,题目所说的平均阻力是对这 5 cm 说的. 4.解答:解答:人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和阻力做功,设人受到的阻力为f,根据动能定理 W=Ek, WG+Wf= 2 2 1 t mv-0 mgh-fs= 2 2 1 t mv 解方程得:vt=42m/s5.66 m/s. 5.解答:解答:设人将足球踢出的过程中,人对球做的功为 W,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从人踢球到球上升 至最大高度的过程中:WG+W= 2 2 1 t mv-0 即-mgh+W= 2 2 1 t mv W= 2 1 0.5

    27、202 J+0.5 10 10 J=150 J. 设计点评设计点评 探究式教学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 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从动能的概念入手就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学 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在操作上,本节教学设计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和 谐自由的教学氛围.在动能的影响因素及动能定理表达式的推导过程中,有师生间的讨论、分 析,甚至是相互质疑.在探究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从外力做功和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两个方面 思考,选择受力情况较为简单,而动能变化量又较容易得到的具体运动形式,同时要考虑误 差的大小.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点和方法、步骤.本节课 运用实验探究法,通过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的不同和高度相同质量不同的两种情况,得出动 能和质量、速度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7.7动能和动能定理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8035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