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doc》由用户(xingfei1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高中物理 新课 标人教版 必修 优秀 教案 7.6 实验 探究 速度 变化 关系 下载 _人教版_物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6 实验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整体设计整体设计 各种力做功都与其对应的某种能量有关系,研究出它们的关系,就能确立相应能量的表达 式.例如通过重力做功确立了重力势能的表达式,通过弹力做功确立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动能是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物体的动能与它的速度密切相关,而物体速度的变化与它受的力有 关,当物体运动而发生位移时,它所受的力又会做功,因此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有密 切的关系.本节课就是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为下一节动能的学习作准备. 本节是一节探究实验课.在进行实验探索、 收集数据时,需要考虑什么是有价值的数据,用什 么方法来获得数据,以及如何证
2、明这些数据是可靠的.在进行实验时,操作应规范;在收集数据时, 应实事求是,坚持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对实验所得到的结论要会判断是否科学,判断的标准就 是看其是否具有重复性,即不论由哪位同学来做这个实验,也不论做几次,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结果都应该是相同的. 过去我们强调的实验,主要所指为操作技能,现在强调的实验,除了操作技能外,希望学生更 加重视实验中的科学思想与技能的学习.比如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时,并不需要计算功 的具体数值,原因是什么?在探究之前,要重点掌握本实验中的探究方法.另外用图象处理数据比 较形象、直观,而且误差也小,所以这种方法必须能够熟练应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探究功
3、与速度变化关系的物理方法,并会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象法. 2.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操作.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学习利用物理图象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体验探究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2.实际探究过程中如何把变力做功这个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的困难,享受成功的乐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 课前准
4、备课前准备 小车(前面带小钩),长木板(两侧适当的对称位置钉两个钉子),橡皮筋(56 条),打点计时器 及电源、纸带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情景导入 情境 1 如图所示,奥运会上,某射箭运动员拉弓射箭,箭在弹力作用下,获得很大速度射出去. 情境 2 如下图所示,行驶中的汽车,因前方有路障而紧急刹车,汽车在阻力作用下逐渐停下来. 以上两种情境有何共同特点? 复习导入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1.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这个系统所共 有的,具有相对性.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相反数,即 WG=-Ep=mgh1-mgh2. 2.弹力做功与弹性
5、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各部分之间存在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一样,弹性势能也具有相对性. 利用类比和无限分割再累积的方法可以推得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弹性势能的改变与弹力做功有 关:W弹=-Ep= 2 2 2 1 2 1 2 1 kxkx 力对物体做功与动能肯定有关系,而动能与速度直接对应,本节课我们来探究功与速度变 化的关系. 问题导入问题导入 “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认识到,要想使物体运动是要付出代价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 遇到这样的例子:要想使汽车运动起来是要消耗汽油的;要想使火箭获得一个很大的速度,从而 飞向太空,这同样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要想使铅球、 铁饼等物体获得初速度从而把它们投掷出去
6、, 这也需要运动员耗费大量的体力. 以上各种现象中,要使物体获得的速度越大,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越高.这说明了什么物理问 题. 推进新课推进新课 一、探究的思路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1.阅读课文,说出该探究实验的目的、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及实验的设计思路. 2.课本中利用不同数目的橡皮筋拉动小车做功,对此,你有何认识?怎样选择橡皮筋才尽可能减 小误差? 3.实验时为何要平衡摩擦力?如何平衡? 4.实验中如何来测定小车的速度?如何从纸带上分析出小车在通过 B点时的速度? 点评:点评:探究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 作是学习的动力、 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的主线
7、.上述一连串的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 大,层层推进,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思考、交流、解决问题,学生代表发言. 师生互动:学生代表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给予评价、引导,使问题的答案准确、规范.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所用的方法. 实验器材: 木板、小车、橡皮筋、打点计时器及电源、纸带等. 设计思路:如图所示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 W、2W、3W (2)由纸带和打点计时器分别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 v1、v2、v3 (3)
8、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纵坐标(以第一次实验时的功 W 为单位),小车获得的速度为横坐标, 作出 W-v 曲线. (4)如果 W-v 曲线是一条直线,表明 Wv;如果不是直线,可着手考虑是否存在下列关系:Wv2、 Wv3、Wv (5)根据 Wv 草图,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是什么关系.如果认为很可能是 Wv2,就做出 Wv2曲线, 如果这条曲线是一条直线,就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注意事项: 1.橡皮筋拉小车时的作用力是变力,我们不能求变力做功问题,但选用相同的橡皮筋,且伸长量 都一样时,橡皮条数目的关系就是做功多少的关系,因此,可以不需求出变力功的大小,就知道功 的关系. 2.市售的橡皮筋粗细
9、不一,一致性差,弹力偏大.不同的橡皮筋之间的弹力差异也较大,不能满足 本实验的要求.而且用至少 4 根以上时弹力过大,使打出的纸带点数过少,以致找不出小车不受 力匀速运动时所打出的点. 可选择服装中使用的多股橡皮筋的松紧带,要仔细地剪成单股. 3.实验中的小车不可避免地要受摩擦力的作用,我们研究拉力对小车做功和速度的关系,应排除 其他力的影响.可将木板的一端稍垫高,轻推小车,观察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使重力的分力与摩 擦力相平衡,消除摩擦力的影响. 4.(1)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速度; (2)用频闪照相来测速度; (3)用传感器借助计算机来测速度. 由于实验器材和每次操作过程的分散性,尤其是橡皮筋不
10、可能做到各条之间的长度、粗细 完全一致,使得每次改变橡皮筋的条数以后,纸带上反映小车匀速运动阶段的点数,和这些点的 位置不一定出现在事先设定的 B点,可能在 B点前后.这是因为小车在几条橡皮筋拉动下运动至 B点时,还可能受到其中某条橡皮筋的拉力.因此对纸带上的点要进行分析,方法是比较B点之前 及 B点之后若干个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否基本相同.选择相邻距离基本相同的若干个点作为小 车的匀速运动阶段,用这些点计算小车的速度. 二、操作的技巧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 1.设想若不平衡摩擦,纸带上的点会是什么样的?平衡摩擦之后,做该实验纸带上的点又是 什么样的? 2.纸
11、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应该选用哪些点距来确定小车的速度?为什么? 3.在改变橡皮筋的条数后,为什么要把小车拉到相同的位置释放?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师生互动: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明确:1.若不平衡摩擦,小车在开始时受橡皮筋的拈力和摩擦力.拉力逐渐变小,摩擦力不变.在两 个力相等前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两力相等时速度达到最大.之后两力的合力方向与 速度方向相反,合力开始做负功,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当橡皮筋恢复原长后仅受摩擦 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纸带上的点是两头密、中间疏,几乎找不到间距相等的点. 平衡摩擦后,小车开始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
12、动,橡皮筋恢复原长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点 迹是开始密,越来越疏,之后间距相等. 2.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摩擦后,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在小车做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橡皮 筋还在继续对小车做功,恢复原长,做功完毕.小车做匀速运动,因此我们要选择点距相等的点来 确定小车的速度.具体做法:测出点距相等的 n 个点间的位移 x,v= Tn x ) 1( . 3.由上一节探究已经知道,弹簧或橡皮筋弹性势能为 2 1 kx2.每次必须拉至相同位置,目的是保证 每次实验每条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同,这样橡皮筋的条数与弹性势能成正比,使得做的功与橡 皮筋的条数成正比.随着橡皮筋条数的增多,做功分别为 W、2W、3
13、W 若不严格拉至同一位置,就不满足上述情况,造成较大误差. 三、数据的处理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1.对于实验所得到的数据,我们如何处理? 2.描绘图象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析、思考、回答: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导. 明确:1.将得到的一组(W,v)值描点于 W-v 坐标平面内,从点的分布情况来大致判断应该是什么 样的曲线,然后分别试探画出 W 与 v、W 与 v2、W 与 v3、W 与v之间的图象.因为直线关系 最容易判断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所以通过试探,找出哪一组是正比关系,最后确定功与速度的最 终关系,也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分析、整理. 2.数据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