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任务一 自主阅读-3 乡愁-ppt课件-(含教案+微课+视频+音频+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编号:b01bc).zip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_九年级上册(2018年6月第1版)_初中语文_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_任务一 自主阅读_3 乡愁_ppt课件_(含教案+微课+视频+音频+素材)_市级优课_(编号:b01bc)
      • 3.乡愁. 备课素材.docx--点击预览
      • 3.乡愁.pptx--点击预览
      • 3.乡愁.学生练习.docx--点击预览
      • 3.乡愁.微课.flv
      • 乡愁.歌曲.mp3
      • 乡愁.视频朗读.mp4
      • 乡愁.音频朗读.mp3
      • 乡愁.音频朗读2.m4a
      • 教案b01bc.docx--点击预览
    •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_九年级上册(2018年6月第1版)_初中语文_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_任务一 自主阅读_3 乡愁_ppt课件_(含教案+微课+视频+音频+素材)_市级优课_(编号:b01bc)
      • 3.乡愁. 备课素材.docx--点击预览
      • 3.乡愁.pptx--点击预览
      • 3.乡愁.学生练习.docx--点击预览
      • 3.乡愁.微课.flv
      • 乡愁.歌曲.mp3
      • 乡愁.视频朗读.mp4
      • 乡愁.音频朗读.mp3
      • 乡愁.音频朗读2.m4a
      • 教案b01bc.docx--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_第一单元活动探究_任务一自主阅读_3乡愁_ppt课件_含教案微课视频音频素材_市级公开课_编号b01bc.zip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_第一单元活动探究_任务一自主阅读_3乡愁_ppt课件_含教案微课视频音频素材_市级公开课_编号b01bc.zip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179425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7.4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17
5
文币
资源描述:
1 3.3.乡愁乡愁素材素材 一、余光中生平简介一、余光中生平简介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 也自称“江南人” 。1952 年,余光中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 年获美国爱 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 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 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 年至 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 年开始,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 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 他驰骋文坛超过半个世纪,涉猎广泛,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 坛健将、散文大家、著名批评家和优秀翻译家。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 (诗集) 、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 (评论集) 等。 2、乡愁乡愁节奏划分节奏划分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2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注:诗歌节奏划分据具体朗读情况而定,此划分仅作参考用。 3、乡愁乡愁赏析赏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 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 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 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 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 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 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 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 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 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 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 3 “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 (白玉苦瓜 序) 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 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 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 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 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 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 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 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 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 、 “那” 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 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 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 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 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嗯。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 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 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 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 恋之情。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 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 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 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4 四、阅读延伸:余光中走了,只留下一片乡愁四、阅读延伸:余光中走了,只留下一片乡愁 钱敏 2017 年 12 月 14 日,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翻译家余光中因病在台湾高雄医院 过世,享年 90 岁。他是写过乡愁的余光中;他是课本里陪伴一代又一代成长的余光中; 他是用文字温暖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余光中。 余光中生于 1928 年重阳节,自称是“茱萸的孩子” 。2017 年 10 月 21 日,就在他生日 前一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给诗人隔空过了 90 岁生日出版了他的诗集风筝怨 , 一部他自称“写给妻子”的诗集“我是要收线的,这只风筝放得太远了” 。如今,一语 成谶。 浓到化不开的乡愁浓到化不开的乡愁 到台湾,到香港,到美国,那都是日后的事,21 岁以前,余光中一直成长于生他养他 的祖国大陆,这里是他的根。在那个动荡的特殊年代,辗转漂泊的生活在他脑海里留下了 深深的烙印。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父亲余超英是闽南人,而母亲孙秀君是江苏常州人, 他生于南京。没有兄弟姐妹的余光中小时候一直很孤独,不过舅家人跟他很亲,这让他感 觉自己也是江苏人。后来,他甚至娶了自己的表亲。耄耋之年,他还经常偕夫人范我存回 到南京,重温当年的记忆。 1937 年抗战爆发,时局动荡不堪,南京屠城前几天,正读中学的余光中跟随母亲逃难, 几经辗转,最后到四川重庆乡下才安顿下来。在嘉陵江畔,他延续了自己的中学学业,直 到抗战胜利回到南京。青少年时代在四川的经历伴随了他和夫人一生,往后他们在家里一 直都用四川话对话,甚至多年后被邀请到四川大学演讲,他还想露一手自己的四川话。在 四川时,他已经开始写一点诗歌。 1947 年,余光中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他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今南京 大学) ,桑梓情深,他选择了金陵大学(外文系) 。不久后,迫于国共战事升级,他转入厦 门大学读大二。在厦门大学外文系,余光中第一次发表作品,新诗扬子江船夫曲发表 在当时厦门星光日报上。 5 由于时局的关系,在厦门也没待多久,之后余光中去了香港,后来又到了台湾。在香 港的一年多里,处于失学状态的余光中十分苦闷,因为没有书读。直到后来去了台湾,余 光中以同等学力考入台湾大学三年级,继续自己的学业。从此,他笔耕不辍,直到终老。 大学毕业后,余光中写诗越来越多,同时还在大学教书。1958 年,余光中赴美国读书, 回台湾后在台湾师范大学外文系教书。1964 年至 1966 年、1969 年至 1971 年,余光中两 度去美国教书。1974 年至 1985 年,余光中去了香港中文大学教学。1985 年,余光中又回 到台湾,到高雄中山大学任教。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尽管提起余光中人 们最先想到的是乡愁 ,但这位“乡愁诗人”曾经这样自问,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都在他的生命中刻下过深深的印记。他曾这样描述自己 对三者的感情,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 “在 21 岁那年离开中国大陆,那 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然后我投入一个陌生的地方,要 重新来过,那么而且一个人到了 21 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念念不忘,也成为 我一个中国结。 ” 艺术上的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多妻主义者” 尽管在生活中十分低调内敛,但余光中在文学创作中却大胆奔放。他自称是艺术上的 “多妻主义者” ,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是他写作的“四度空间” 。 1954 年,余光中的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即在台湾出版,到 2004 年的半个世纪 里,他在台湾和香港出版的诗集、散文集、评论集与译书,加上诗选与文选,已多达 50 本。 但是,他的作品被介绍到大陆来却比较晚。比如乡愁 ,这是余光中上世纪 70 年代初的 作品,当时离开大陆 20 多年的他思念所至,短短 20 分钟即完成创作。但直到 10 年后,这 首诗才经由流沙河、李元洛评介,终于让大陆读者看到。 余光中的大学导师、著名学者梁实秋曾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 一时无两” 。中国文学的传统有“诗文双绝”的美谈, 古文观止里如归去来辞 桃花 源记 滕王阁序等名篇,往往都出自诗人之手。余光中从写诗开始,十年后他开始写散 文。在余光中看来,诗是专业,散文是副业,只能算“诗余” 。没想到,后来“无心插柳柳 6 成荫” ,甚至有人更喜欢他的散文,他发现自己在散文艺术的创作上,竟然超过了前面的诗 艺。余光中曾自述, 鬼雨 逍遥游 四月,在古战场等诸篇,代表他散文创作的成熟 期,但诗艺的成熟却比散文要晚两三年。 余光中曾讲过,他三分之二是作家,还有三分之一是学者。除了我们熟知的诗人、作 家身份外,余光中还翻译过很多书籍。1952 年出版的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负盛名的代 表作之一,出版之初,余光中即着手翻译,他称老人与海为“阳刚、壮阔、紧凑的杰 作” 。但由于种种原因,余光中所译版本直到 2010 年才正式在大陆推出。余光中翻译过十 多种作品,其中不仅有诗,还有小说、戏剧与传记。他通晓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 等多国语言文字,他翻译的梵高传影响了台湾文艺界几代人。 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白天在大学里教授英文,晚上却能用很纯粹的中文写作,这是因为余光中对中文对中 国爱得深沉。他说他的散文不全在散文集里,有些已经过渡到评论里去了。又说评论也不 以评论集为限,还有不少论述诗、画与戏剧的文字,各以序言、评介或注释的形式出现。 “我俯仰一生,竟然以诗为文,以文为论,以论佐译,简直有点文体乱伦 。写来写去, 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 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 ” 在莲的联想里,余光中写下了他的艺术宣言, “我真的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 炼出一颗丹来。我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槌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并拢,折来且 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 ”他做到了。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王鼎均在回忆 录文学江湖记了余光中重要的一笔, “他的语言,把欧化、古化、土方三者熔铸为新的 合金,句法伸缩疏密间贯以奔腾的文气,前所未见,讲意象讲节奏,也似乎开来多于继往。 ”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二战流亡美国期间,有记者问他, “你流亡到美国来,不觉得绝望 吗?您远离故乡这么久。 ”托马斯曼回答:“凡我在处就是德国” 。当被问及多年漂泊不 定精神上如何安身时,余光中索性借用了托马斯曼的答案:“凡我在处,就是中国。 ”他 认为读书人就应该有这样的自信, “对于成为游子的作家,手中真正能够把握的利器就是母 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 ” 7 我们熟悉的乡愁有四小段,分别描述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死别、游子与大 陆的分离四个部分。然而,几乎不为大众所知的是,2011 年 12 月 11 日,余光中在华南理 工大学讲学时,曾朗读过自己为乡愁续写的第五段。 “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 你来这头,我去那头!”从 1992 年受邀首次重登大陆这片故土,余光中曾多次来祖国大陆 讲学,他丝毫不掩对祖国大陆的热爱,因为他对大陆母亲爱得深沉,因为他有着一颗赤诚 的中 国心。 欣赏歌曲欣赏歌曲乡愁乡愁, 听完后,听完后,听完后,听完后,谁来说说听了这首歌的感受?谁来说说听了这首歌的感受?谁来说说听了这首歌的感受?谁来说说听了这首歌的感受? 导入新课 【余光中余光中】(1928.10.212017.12.14) ,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 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余 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 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 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 走近作者 “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 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 批评家、优秀翻译家。代表作有白玉苦瓜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 写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 ,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 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 居内仅用20分钟便写出了此诗。他还说:“20分 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情”。 【一读诗歌:体会音乐美】 2.朗读读指导导: 本诗诗感情是忧忧郁深沉的,所以语语速要稍慢且舒缓缓。重 音和节节奏的处处理如下:第一节节稍平淡,回忆忆的口气;第 二节节增加了遗遗憾的语语气;第三节节,要体现现出深深的失落 和痛苦;第四节节,表现现出而今的惆怅怅。节节与节节之间间要有 足够够的停顿顿,特别别在前三节节与第四节节之间间,约约停2秒。 读读的时时候要配合相应应的想象。 品读诗歌 1.生自由读读,后指名朗读读。 3.同桌互读读,后老师师范读读,进进一步了解本诗诗的节节奏和重音。 乡愁 小时候 长大后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 大陆/在/那头 4.4.听配乐朗读,体会音韵美。听配乐朗读,体会音韵美。 【二读诗歌:想象图画美】 参考: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请大家依据自己的理解任选一小节诗展开丰富的联想和 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生动的画面。 示例:小时候,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 母亲,但是路途遥远隔着千山万水不能回到她的身边。他只 有在昏黄的灯下把这份依恋和思念倾注在信笺间,再小心翼 翼地贴上这小小的邮票。望着家的方向,他仿佛看见母亲此 时也在昏黄的灯光下为自己织毛衣 学生自由朗读读,小组讨论组讨论 完成以下内容: 1.古人说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乡乡愁本是一个抽象 的概念,但在本诗诗中作者用哪些事物来形象表现现它的? 播放余光中先生朗读乡愁的视频,学生体味其感情。 【三读诗歌:品味情感美】 邮邮票小小,母子情浓浓。 2.同学们,你会对海峡对岸的思乡者说些什么呢? 1.悟感情:作者借这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样的思想感情? 船票窄窄,夫妻情重。 坟坟墓矮矮,生死情伤。 示例:对岸思乡的同胞们,虽然,你们暂且被这浅浅的 一湾海峡阻隔着,但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 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回家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台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那时,你们浓浓 的乡愁将化为相聚的喜悦,让我们翘首以待! 海峡浅浅,家国情深 。 1.构思巧妙 以时时空的隔离与变变化来层层层层 推进诗进诗 情的抒发发,构思 极为为巧妙。时间时间 的时时序语语句,不着痕迹地表现时间变现时间变 化 ,情感增强。空间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营造出一种低回掩 抑、如泣如诉诉的气氛。 请请一学生朗读读,其余学生思考:本诗诗除了在意象选选取 上颇费颇费 心思,在结结构艺术艺术 上也见见其笔力。请请同学们说说们说说 ,本诗还诗还 具有哪些令你欣赏赏的结构特征? 2结构匀称 本诗结诗结 构上寓变变化于统统一,节节与节节,句与句,均衡 对对称。但整齐齐中又有参差,长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变化错错落, 体现现了自由诗诗的特点。 【四读诗歌:感悟结构美】 是啊,“离家有多远,思念就有多长。”离家想念亲 人,想念家乡的感情,就是我们所说的“乡愁”。 乡乡愁是 一种抽象的情绪绪,诗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炼出邮邮票、 船票、坟坟墓、海峡这这一组组意象作为乡为乡 愁的对应对应 物,由 思乡乡、怀亲怀亲 的家愁上升为为崇高的爱爱国愁情。从而升华 了主题,此诗歌乡愁也就成为了思乡爱国的绝唱! 课堂小结 1.有感情地背诵这诵这 首诗诗。 2.拓展模仿: 用“乡乡愁是”仿写句子。 示例:乡愁是一本厚厚的相册 ,留住了儿时的欢 笑,现时的哀愁。 作业布置 3.积累有关“乡愁”的古诗词。 乡愁乡愁学生练习学生练习 1诗歌朗读,划分节奏。诗歌朗读,划分节奏。 乡乡愁愁 小时候小时候 长大后长大后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母亲在那头 新娘在那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后来啊 而现在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我在外头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母亲在里头 大陆在那头大陆在那头 2诗歌大意:诗歌大意: 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 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渐渐长大后,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的渐渐长大后,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的青年青年,外出工作,辛勤奔波。,外出工作,辛勤奔波。 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 思念顿如潮水思念顿如潮水 后来啊,作者人到后来啊,作者人到中年中年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 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 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年老年人了,他站在台湾的高山上,眺望人了,他站在台湾的高山上,眺望 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搅乱了多少亲人的团圆之梦,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搅乱了多少亲人的团圆之梦, 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 三作者借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作者借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邮票:小小,邮票:小小, 。 船票:窄窄,船票:窄窄, 。 坟墓:矮矮,坟墓:矮矮, 。 海峡:浅浅,海峡:浅浅, 。 四作业四作业 1.1.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2.拓展模仿:用拓展模仿:用“乡愁是乡愁是 ”仿写句子。仿写句子。 3.3.积累有关积累有关“乡愁乡愁”的古诗词的古诗词 想像余光中想像余光中乡愁乡愁的画面,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的画面,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1.1.学生学生( (读诗读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师师( (读文读文)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 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 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是叙说离家求学的 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 ?是倾诉是倾诉“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的情怀, 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 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 !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 邮寄的是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的拳拳赤子之心! ! 谁说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少年不识愁滋 味味”,这正是一个少年,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2.2.集体集体( (读诗读诗)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师师 ( (读文读文) ):少年的嘴角长出了短黑的胡须。此时,他正背手伫立在船舷边,:少年的嘴角长出了短黑的胡须。此时,他正背手伫立在船舷边, 遥看着远方。手心里,握着那张窄小的船票。遥看着远方。手心里,握着那张窄小的船票。 他在遥望着什么呢他在遥望着什么呢? ?是回忆起大是回忆起大 红灯笼中迎娶新娘的喜庆,还是想起离家奔波外出谋生的辛酸红灯笼中迎娶新娘的喜庆,还是想起离家奔波外出谋生的辛酸? ?是回忆起夫妻聚是回忆起夫妻聚 首恩爱团圆的甜蜜,还是想到一次次独自登船时,妻子朝雾中的挥手别离首恩爱团圆的甜蜜,还是想到一次次独自登船时,妻子朝雾中的挥手别离? 故乡渐渐地远了,远了,又是长久的分离故乡渐渐地远了,远了,又是长久的分离?他不由得又握紧了手心中那张窄窄他不由得又握紧了手心中那张窄窄 的船票。的船票。 3.3.集体集体( (读诗读诗)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师师 ( (读文读文) ):青年变成了头发花白的中年。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他在:青年变成了头发花白的中年。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他在 一座新坟前跪伏着,哭拜着一座新坟前跪伏着,哭拜着这次,他面对的是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这次,他面对的是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 ! 忘忘 不了啊,幼儿时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时不了啊,幼儿时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时 玩乐得忘了回家,母亲在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玩乐得忘了回家,母亲在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 闯荡时,母亲那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闯荡时,母亲那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 可,母亲可,母亲! !您怎么就走了呢您怎么就走了呢? ?这这 仁爱厚慈的土层,竟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仁爱厚慈的土层,竟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 4.4.集体集体( (读诗读诗)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师 ( (读文读文) ):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那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过: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那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过 往,而由此带来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离理应结束。往,而由此带来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离理应结束。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到那时啊,我的大陆! !我愿我愿 手挽起裤腿,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淌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到那时啊,我手挽起裤腿,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淌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到那时啊,我 的大陆的大陆! !我愿匍匐在你宽厚博大的胸脯上,脸贴着你,对你大喊一声:我愿匍匐在你宽厚博大的胸脯上,脸贴着你,对你大喊一声:“母母 亲亲!”!” 1 一、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巧妙构思和音韵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二、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2诵读品味,感受意象选择对表达乡愁的作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视频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1.1.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欣赏歌曲雷佳的乡愁,(播放歌曲)谁来说说听了这首歌的感受?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 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与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 正的愁,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 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聆听诗人内心的热切呼唤。(板书:3.乡愁) 2.2.走近作者走近作者: 余光中:1928 年 10 月 21 日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卒于 2017 年 12 月 14 日。 因 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 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 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 评家、优秀翻译家。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 3.3.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 年,20 多年 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 20 分钟便写出了 此诗。他还说:“20 分钟写出的是 20 年的思乡之情”。 【品读诗歌品读诗歌】 一读诗歌:体会音乐美。一读诗歌:体会音乐美。 1.生自由读,后指名朗读。 2.朗读指导: 2 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第一节稍 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 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之间,约 停 2 秒。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的想象。 3.同桌互读,后老师范读,进一步了解本诗的节奏和重音(多媒体展示) 乡乡愁愁 小时候小时候 长大后长大后 乡愁乡愁/ /是一枚是一枚/ /小小的邮票小小的邮票 乡愁乡愁/ /是一张是一张/ /窄窄的船票窄窄的船票 我我/ /在这头在这头 我我/ /在这头在这头 母亲母亲/ /在那头在那头(稍平淡、回忆) 新娘新娘/ /在那头在那头(遗憾) 后来啊后来啊(“啊”轻声) 而而/ /现在现在 (语气转平和) 乡愁乡愁/ /是一方是一方/ /矮矮的坟墓矮矮的坟墓 乡愁乡愁/ /是一湾浅浅的是一湾浅浅的/ /海峡海峡 我我/ /在外头在外头 (语调稍微提高) 我我/ /在这头在这头 母亲母亲/ /在里头在里头 (语气要转激烈, 大陆大陆/ /在在/ /那头那头 (“那头”拖长音,表 “在里头”可拖音,体现出失落、痛苦) 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4.听配音朗读,体会诗歌音韵美。 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得本诗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 往复,一唱三叹。加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旋律,给 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二读诗歌:想象图画美二读诗歌:想象图画美 1.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乡愁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在本诗中作者用 什么事物来形象表现它的? (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诗是精当含蓄的艺术,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这四项事物上,应该通过这些形象的事物 来想像在什么时间、在哪里、何人在干什么,他又能想到什么。(请大家依据自己的理解 任选一小节诗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示例: 小时候,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但是路途遥远隔着千山 万水不能回到她的身边。他只有在昏黄的灯下把这份依恋和思念倾注在信笺间,再小心翼 翼地贴上这小小的邮票。望着家的方向,他仿佛看见母亲此时也在昏黄的灯光下为自己织 毛衣(板书:小时候) 渐渐长大后,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的青年,外出工作,辛勤奔波。每当要回 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思念顿如潮 水(板书:长大后) 后来啊作者人到中年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 3 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板书:后来啊) 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了,他站在台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 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搅乱了多少亲人的团圆之梦,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 一啊!(板书:而现在) 三读诗歌:品味情感美三读诗歌:品味情感美 播放余光中先生朗读乡愁的视频,学生体味其感情。 1. 悟感情:作者借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作答) 邮票:小时候离家读书,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可路途遥远,只有让这枚小小的 邮票把心中的思念带给远方的母亲。真是邮票小小,母子情浓。(板书:小、母子情) 船票:长大后,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乡,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 那缕缕的乡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真是船票窄窄,夫妻情重。(板书:窄、夫妻情) 坟墓: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可是,当诗人回到朝思 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地隔 开了。所以坟墓矮矮,生死情伤。(板书:矮、生死情) 海峡:而现在,这浅浅的海峡,又把“我”与祖国隔开。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梦, 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浅浅的海峡之水,是游子的思乡之泪,是中华民族的乡愁之泪! 所以海峡浅浅,家国情深。(板书:浅、家国情) 2. 同学们,你会对海峡对岸的思乡者说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对岸思乡的同胞们,虽然,你们暂且被这浅浅的一湾海峡阻隔着,但是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家了,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也回家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 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那时,你们浓浓的乡愁将化为相聚的喜悦,让我们翘首 以待! 四读诗歌:感悟结构美四读诗歌:感悟结构美 请一学生朗读,其余学生思考: 本诗除了在意象选取上颇费心思,在结构艺术上也见其笔力。请同学们说说,本诗还 具有哪些令你欣赏的艺术特征? 明确:1.构思巧妙 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一则“小时候” “长大后”“后来”“现在”这种表示时间的时序语句,不着痕迹地表现时间变化,情感 增强。二则“这头”“那头”“里头”“外头”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 出一种低回掩抑、如泣如诉的气氛。 2结构匀称 本诗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 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4 是啊,“离家有多远,思念就有多长。”离家想念亲人,想念家乡的感情,就是我们 所说的“乡愁”。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 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乡愁的对应物,由思乡、怀亲的家愁上升为崇高的爱国愁情。(板书: 家愁 国愁) 【作业布置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模仿:用“乡愁是 ”仿写句子。 示例:乡愁是一个小小的风筝;乡愁是一封长长的书信; 乡愁是一座牢牢的囚笼;乡愁是一本厚厚的相册; 乡愁是一出悠远的笛音;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乡愁是一弯清幽的石径 乡愁是串串驼铃,声声叩响游子的心扉; 乡愁是一杯月色,斟满的是绵绵的思念; 乡愁是颗颗露珠,折射长途跋涉的身影; 乡愁是一轮明月,镜子似的明月,照着家乡,也照着我。 3.积累有关“乡愁”的古诗词。 示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3.3. 乡愁 小时候 邮票(小)母子情 长大后 船票(窄)夫妻情 家愁 后来啊 坟墓(矮)生死情 而现在 海峡(浅)家国情 国愁 5 乡愁是人教 2011 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 的代表力作。乡愁以独特的想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 怀。 在教学前,引导学生借助课外阅读材料了解作者及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题。教 学时,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由浅入深,重阅读,善启发,巧设高度,激发学生主 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初步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手段, 唤醒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在形式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法。 主体部分【品读诗歌】,设计四读环节,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想象诗歌的 图画美,品味诗歌的情感美,发现诗歌的结构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 的层次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看起来似乎没有关连,但却是诗人对乡愁的种种感 觉: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些词都是客观事 物,它们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们写入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情感 乡愁时,它们就成为诗歌的意象。我们学习诗歌要从意象处入手。因为诗人往往把自己 的情绪隐藏在意象的背后,通过意象将它们暗示出来。理解诗歌的意象,能帮助我们很好 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多媒体的运用,直观形象,立即营造出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了第一感官材料, 迅速进入课堂角色;音频、视频朗读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 解。 遗憾的是,农村孩子课外阅读少,阅读能力远低于城市孩子,且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 解不够深入,诗歌赏析的水平偏下,因此对这首诗歌中的情感体验也未能达到预想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任务一 自主阅读-3 乡愁-ppt课件-(含教案+微课+视频+音频+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编号:b01bc).zip》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_任务一 自主阅读_3 乡愁_ppt课件_(含教案+微课+视频+音频+素材)_市级公开课_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编号:b01bc) 人教部编版 语文 第一 单元 活动 流动 探究 任务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任务一 自主阅读-3 乡愁-ppt课件-(含教案+微课+视频+音频+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编号:b01bc).zip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94251.html
小黑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