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24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100ae).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八单元-24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100ae).doc》由用户(老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单元_24 司马光_教案、教学设计_省级公开课_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100ae 人教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第八 单元 _24 司马 教案 教学 设计 省级 公开 配套 课件 编号 下载 _三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 2424司马光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司、跌、皆、弃、持”5 个生字。 2.会写“司、庭、登”等 7 个字,重点指导“登”的书写。 3.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4.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5.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习借助注释等 方法理解文言文。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设计学习导航单 2.学生准备:
2、结合学习导航单预习课文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根据图片猜故事。 1.铁杵磨针精忠报国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 2.古人写文章用的语言与我们现在不同,我们称为文言文! (一)借助导航单,进入课题。 2 1.小书法家书写课题。 2.齐读课题。 3.司马光姓什么吗?教师提升:司马过去是管理马匹的官员,司马是从 官职而来的姓氏。 4.司马是复姓,还知道哪些复姓?及时点拨:我们在一年级下册姓氏 歌中知道了诸葛、东方、上官、欧阳等复姓。 5.借助导航单汇报第一项学习内容司马光的资料。教师点拨:没错, 他还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呢,是一位 很了不起的政治家、文学
3、家。 6.借助导航单汇报第二项学习内容本课生字。 教师点拨多音字 “没” 。 三点水形旁表意,和水有关,根据意思判断多音字的发音,这个方法很 好。 7.借助导航单学习第三项学习内容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1)指导登。观察这个字的演变,猜猜是哪个字?没错就是登。你看, 中间是“豆” ,指盛食物的器具;下部是两只手,上面是两只脚,表示上 升,意思是手捧装满丰收粮食的盛器,走上祭台敬献神灵,也有登高的 意思。多形象呀! 登也是本课要会写的字,注意观察登上下结构,上宽下窄。请同学 们看我范写,上面的撇和捺要舒展,还要注意他的笔顺横撇、点、撇、 撇、捺,左低右高,捺从竖中线起笔,保持住整个字的重心,这也是
4、它 的偏旁部首癶 b部,这是我们第一次书写,表示两足在行走。豆要写的 略窄,最后一笔稍长。 3 (2)学生书写、评价。 【设计意图:借助导航单学习是目前开展的一种关注自主学习的课 堂,一部分放手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 (二)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1.师范读。现在,就让我们回到千年以前,走进这个故事。请大家打开 课 102 页,摆好读书姿势,听吕老师读课文,请你仔细听! 2.学生读。 3.教师指导:要想读好文言文,还要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读出节奏,自 己试着读一读。也可以同位互相读一读。 4.展示读。注意重音、停顿,读出节奏。 5.一起读。 文言文读的很流利了,就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故事
5、。 【设计意图: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但是我校学生从一年级 就浸润在古诗文中接受了很多传统文化,根据学情,设计这种方式进行 朗读指导和展示。 】 (三)理解第一句。 前半句:群儿戏于庭。 1.故事是怎样开始的?你来读一读。 2.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 3.书中注释这样写到,庭庭院,借助注释(板书借助注释)理解词 语的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好办法。 4.你瞧,这就是古代的庭院,亭台楼阁,绿树环抱。 4 5.在这样的庭院中,谁在那里,做什么? 6.从哪个词看出是一群孩子(板书群儿)又从哪个词看出他们在玩耍? (板书戏) 7.一群孩子在这么漂亮的庭院里玩耍心情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8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