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ppt课件-(含教案+音频+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编号:002ba).zip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望庐望庐山山瀑布瀑布 望 天门天门山山 注释注释 天门天门山山:在安徽:在安徽 省和县与涂县西省和县与涂县西 南的长江两岸,南的长江两岸, 在江北的叫西梁在江北的叫西梁 山山,在江南的叫,在江南的叫 东梁东梁山山。两。两山山隔隔 江相对,形同门江相对,形同门 户,所以叫天门户,所以叫天门 山山。 望望天门天门山山 唐唐 李白李白 dudu n n chch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g g f f n n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天门中断中断楚江开,楚江开, 碧水东流碧水东流至此回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天门中断中断楚江楚江开,开, 碧水碧水东流至此回。东流至此回。 两岸两岸青山青山相对出,相对出, 孤帆孤帆一片一片日日边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注释注释 楚江:即长江。楚江: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古代长江中游地带 属楚国,所以叫楚属楚国,所以叫楚 江。江。 楚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天门中断中断楚江楚江开,开, 碧水碧水东流至此回。东流至此回。 两岸两岸青山青山相对出,相对出, 孤帆孤帆一片一片日日边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碧碧玉玉妆妆成成一一树树高高, 万万条条垂垂下下绿绿丝丝绦绦。 接接天天莲莲叶叶无穷无穷碧碧, 映日荷花别样映日荷花别样红。红。 映映阶阶碧碧草草自自春春色色, 隔隔叶叶黄黄鹂鹂空空好好音音。 天天门中断楚江开门中断楚江开, 碧碧水东流至此回水东流至此回。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天碧TB两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望洞庭望洞庭 刘禹锡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岳望岳 杜甫杜甫 荡胸生曾(荡胸生曾(cn)云)云 , 决眦(决眦(z)入归鸟。)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 望天门山望天门山生字练习生字练习 姓名姓名_座号座号_ 楚 断 望天门山望天门山生字练习生字练习 姓名姓名_座号座号_ 楚 断 望望 天天 门门 山山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 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充分发挥想象,在读、听、看中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 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课件,李白的一些诗歌和其他诗人 描写祖国风光的诗词,配乐渔舟唱晚。 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课时准备课时准备: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 据字索义,自主解题。据字索义,自主解题。 (课题先写好)(课题先写好) 1. 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一抹耀眼的色彩。请大家看大 屏幕,猜猜:这是哪首诗?(望庐山瀑布)背一背吧! 2. 那这个“望”字是什么意思啊?(看) 怎样的“看”是“望”呢?(向远处看;抬头) 能给“望”字组组词吗?(眺望、希望、盼望)真好。 3. 今天,我们也要跟着诗仙李白去“望”一座山。 这座山跟这个字有关,看看:这是什么字?(出示门的古汉字) 是的,左边一扇,右边一扇,两扇就是门。 4. 孩子们,那你觉得名字叫“天门山”的山,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两座相对;很高) 5. 是的,正如你们所说, (出示注释 1)天门高耸入云,隔江相对, 就像是天设的门户,我们一起抬起头,远望天门山吧!(师做手 势) 6. 齐读课题。 (读出远看的感觉)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一)(一) 、 “诗是歌诗是歌” ,读出节奏,读出节奏 1.李白的望天门山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出示古诗)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诗) 2.同学们读得很投入,很好,这是读诗的状态。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这首诗,注意把字读清楚、读响亮。 (一生读全诗) 声音很好听,字音读得准。这两个词,大家再读读:“中断” 、 “至此回” 。 (生:中断、至此回。 ) 3.“至此回”中的翘舌音“至” 、平舌音“此”读得很清楚。 4.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老师再提一个要求:读的时候,注 意停顿,读出节奏。谁来试试? 5. 预设 1:读得真好,同学们,注意了停顿,读起来就有诗歌的感 觉了。全班再一起读读这首诗。 预设 2:谁能比他读得更好?+预设 1 (二)(二) 、 “诗是画诗是画” ,赏景品,赏景品“色色” 1.望天门山一句一景,是一幅连环画。 那李白来到天门山,都“望”到哪些景物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这 首诗,找一找。 (课件:诗中“天门” “楚江” “碧水” “青山” “孤帆” “日”变红) (生交流,师板书:碧水、青山、帆、日) 2.这“碧水”是哪儿的水呢?(楚江水) 那有谁知道“楚江”? (生:就是长江。 )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出示注释 2) 你真是个聪慧的孩子。懂得利用古诗后面的注释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3.这个“楚”字是我们要学写的生字,谁想来当当小老师?教教大 家怎么写这个“楚”字?(出示田字格“楚” ) (师范写,生书空。 ) 好,请大家拿出练习纸,练写两个。 4.孩子们,诗人告诉我们楚江水是碧绿的。这“碧”可是深得 古代诗人们的喜爱。 (出示古诗) 看,这“碧” ,是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读碧玉妆成一树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碧” ,是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读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碧” ,是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读映阶碧草自春色,隔 叶黄鹂空好音。 这“碧” ,到了李白这儿,就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是 他笔下楚江水的色彩,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5.孩子们,碧水、青山(指板书) ,那帆是什么颜色 ? 日呢? (板书:白、红) 6.碧水、青山、白帆、红日,构成了一首诗,组成了一幅画,这画 真是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啊!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美美地再读读这首诗。 (生读诗) (三)(三) 、诗是、诗是“流动的画流动的画” ,体悟动态美,体悟动态美 过渡: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着你们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就 出现了那样一幅斑斓的图画。可李白展现给我们的更是流动的画卷 啊! 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你能从哪儿感受到景物的流动呢? A:“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a. 预设 1:那把( )字送进诗句中,你的眼前显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 2:那你在这句诗中看到的是怎样的图画呢? (生回答,师相机补充引导) b. 是啊,天门山从中间断开,是浩浩荡荡的楚江水把它给冲开了。 诗中用了“中断”来形容这巨大的力量。 看“断” (斷)字的篆书。 (讲解“斷”的字理) 左偏旁是用“刀”割断两束“丝”之意,右偏旁“斤”是斧头, “断”字表示有力地砍断。 c. 楚江就是这把巨斧,把天门山给砍断了。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 势,全班一起读。 谁也能这样说说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景物的流动? B:“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a. 预设“东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那“至此回”是到哪儿回呢?(天门山) 是啊,碧绿的楚江水流到天门山,就拐了个弯,改变了流动的方向。 那这个“回”字在这儿就是改变方向的意思。 (板:回) b. 孩子们,碧绿的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却又被天门山硬生生地 改变了方向,这样的气势谁来读?(指生读) C:水是浩荡的楚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 (女生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水冲山开,山挡水回,形成这样的壮丽开阔的景色 (男生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 孩子们,刚才我们反复品味了前两句诗,感受到天门山和楚江壮 丽雄伟的景色。 来,读这两句诗,我们又能从哪儿体会到景物的流动呢? 预设:“相对出、日边来” b.【创设情境理解“相对” 】 什么叫“相对”?这是一条楚江, (指两竖排的学生)如果这是 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青山是哪座?(生指相对坐的学生) 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又是哪一座?与这座相对的? 与这座相对的?(生一一指出) 这两两相对,我们感受到一座座山就像一扇扇(门) 。 c.【揣摩品味理解“出” 】 孩子们,问题来了,你瞧!(指两竖排的学生)这不明明是相 对“立”在这儿吗?李白为什么说相对“出”呢? 想一想,这青山会动?(不会)那是谁在动?(江水,江上的 船,还有船上的李白) 是啊,船在山中行,两边的青山迎面而来,扑入诗人的眼帘。诗人 用一个“出”字,展现了“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情境。 (板:出) 现在谁来当一当李白,读着这两句诗,穿过这青山、碧水去游 览一番吧! d.抬头向远处望去,天门山高远辽阔,迎面而来的是,女生读 (两岸青山相对出) 醒目的白帆从天边而来,男生读(孤帆一片日边来) (板书:来) 三、以读悟情,感悟诵读。三、以读悟情,感悟诵读。 1.同学们,我们赏着诗人“望”到的色彩明丽的连环画,品着诗人 心中“望”到的流动的图画,渐渐地,似乎已经陶醉在山水间。 2.现在你就是李白,看到眼前色彩明丽、流动而出的胜景,你的心 情是怎样的?(指生答) 3.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只有心情无比欣喜激动的李白,他眼中的楚 江、青山才会流动起来。让我们伴随着古琴声,再次感受这画卷的 流动吧! 再读望天门山 。 四、动情诵读,拓展延伸。四、动情诵读,拓展延伸。 1.学到这儿,相信这碧水、这青山、这白帆、这红日(边说边擦板 书)都已经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了。现在让我们再和李白一 起望天门山。 (生背诗) (师停顿) 2.孩子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都藏在这些千古流传的古诗中,跟 大家分享两首诗: 望洞庭 望岳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多积累自己喜欢的古诗。下课。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碧水 回 青山 出 白帆 来 红日
收藏
编号:178522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8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13
5
文币
- 资源描述:
-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望庐望庐山山瀑布瀑布 望 天门天门山山 注释注释 天门天门山山:在安徽:在安徽 省和县与涂县西省和县与涂县西 南的长江两岸,南的长江两岸, 在江北的叫西梁在江北的叫西梁 山山,在江南的叫,在江南的叫 东梁东梁山山。两。两山山隔隔 江相对,形同门江相对,形同门 户,所以叫天门户,所以叫天门 山山。 望望天门天门山山 唐唐 李白李白 dudu n n chch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g g f f n n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天门中断中断楚江开,楚江开, 碧水东流碧水东流至此回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天门中断中断楚江楚江开,开, 碧水碧水东流至此回。东流至此回。 两岸两岸青山青山相对出,相对出, 孤帆孤帆一片一片日日边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注释注释 楚江:即长江。楚江: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古代长江中游地带 属楚国,所以叫楚属楚国,所以叫楚 江。江。 楚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天门中断中断楚江楚江开,开, 碧水碧水东流至此回。东流至此回。 两岸两岸青山青山相对出,相对出, 孤帆孤帆一片一片日日边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碧碧玉玉妆妆成成一一树树高高, 万万条条垂垂下下绿绿丝丝绦绦。 接接天天莲莲叶叶无穷无穷碧碧, 映日荷花别样映日荷花别样红。红。 映映阶阶碧碧草草自自春春色色, 隔隔叶叶黄黄鹂鹂空空好好音音。 天天门中断楚江开门中断楚江开, 碧碧水东流至此回水东流至此回。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天碧TB两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唐 李白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望天门山山 望洞庭望洞庭 刘禹锡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岳望岳 杜甫杜甫 荡胸生曾(荡胸生曾(cn)云)云 , 决眦(决眦(z)入归鸟。)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 望天门山望天门山生字练习生字练习 姓名姓名_座号座号_ 楚 断 望天门山望天门山生字练习生字练习 姓名姓名_座号座号_ 楚 断 望望 天天 门门 山山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 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充分发挥想象,在读、听、看中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 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课件,李白的一些诗歌和其他诗人 描写祖国风光的诗词,配乐渔舟唱晚。 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课时准备课时准备: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 据字索义,自主解题。据字索义,自主解题。 (课题先写好)(课题先写好) 1. 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一抹耀眼的色彩。请大家看大 屏幕,猜猜:这是哪首诗?(望庐山瀑布)背一背吧! 2. 那这个“望”字是什么意思啊?(看) 怎样的“看”是“望”呢?(向远处看;抬头) 能给“望”字组组词吗?(眺望、希望、盼望)真好。 3. 今天,我们也要跟着诗仙李白去“望”一座山。 这座山跟这个字有关,看看:这是什么字?(出示门的古汉字) 是的,左边一扇,右边一扇,两扇就是门。 4. 孩子们,那你觉得名字叫“天门山”的山,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两座相对;很高) 5. 是的,正如你们所说, (出示注释 1)天门高耸入云,隔江相对, 就像是天设的门户,我们一起抬起头,远望天门山吧!(师做手 势) 6. 齐读课题。 (读出远看的感觉)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一)(一) 、 “诗是歌诗是歌” ,读出节奏,读出节奏 1.李白的望天门山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出示古诗)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诗) 2.同学们读得很投入,很好,这是读诗的状态。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这首诗,注意把字读清楚、读响亮。 (一生读全诗) 声音很好听,字音读得准。这两个词,大家再读读:“中断” 、 “至此回” 。 (生:中断、至此回。 ) 3.“至此回”中的翘舌音“至” 、平舌音“此”读得很清楚。 4.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老师再提一个要求:读的时候,注 意停顿,读出节奏。谁来试试? 5. 预设 1:读得真好,同学们,注意了停顿,读起来就有诗歌的感 觉了。全班再一起读读这首诗。 预设 2:谁能比他读得更好?+预设 1 (二)(二) 、 “诗是画诗是画” ,赏景品,赏景品“色色” 1.望天门山一句一景,是一幅连环画。 那李白来到天门山,都“望”到哪些景物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这 首诗,找一找。 (课件:诗中“天门” “楚江” “碧水” “青山” “孤帆” “日”变红) (生交流,师板书:碧水、青山、帆、日) 2.这“碧水”是哪儿的水呢?(楚江水) 那有谁知道“楚江”? (生:就是长江。 )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出示注释 2) 你真是个聪慧的孩子。懂得利用古诗后面的注释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3.这个“楚”字是我们要学写的生字,谁想来当当小老师?教教大 家怎么写这个“楚”字?(出示田字格“楚” ) (师范写,生书空。 ) 好,请大家拿出练习纸,练写两个。 4.孩子们,诗人告诉我们楚江水是碧绿的。这“碧”可是深得 古代诗人们的喜爱。 (出示古诗) 看,这“碧” ,是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读碧玉妆成一树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碧” ,是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读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碧” ,是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读映阶碧草自春色,隔 叶黄鹂空好音。 这“碧” ,到了李白这儿,就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是 他笔下楚江水的色彩,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5.孩子们,碧水、青山(指板书) ,那帆是什么颜色 ? 日呢? (板书:白、红) 6.碧水、青山、白帆、红日,构成了一首诗,组成了一幅画,这画 真是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啊!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美美地再读读这首诗。 (生读诗) (三)(三) 、诗是、诗是“流动的画流动的画” ,体悟动态美,体悟动态美 过渡: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着你们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就 出现了那样一幅斑斓的图画。可李白展现给我们的更是流动的画卷 啊! 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你能从哪儿感受到景物的流动呢? A:“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 a. 预设 1:那把( )字送进诗句中,你的眼前显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 2:那你在这句诗中看到的是怎样的图画呢? (生回答,师相机补充引导) b. 是啊,天门山从中间断开,是浩浩荡荡的楚江水把它给冲开了。 诗中用了“中断”来形容这巨大的力量。 看“断” (斷)字的篆书。 (讲解“斷”的字理) 左偏旁是用“刀”割断两束“丝”之意,右偏旁“斤”是斧头, “断”字表示有力地砍断。 c. 楚江就是这把巨斧,把天门山给砍断了。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 势,全班一起读。 谁也能这样说说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景物的流动? B:“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东流至此回” a. 预设“东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那“至此回”是到哪儿回呢?(天门山) 是啊,碧绿的楚江水流到天门山,就拐了个弯,改变了流动的方向。 那这个“回”字在这儿就是改变方向的意思。 (板:回) b. 孩子们,碧绿的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却又被天门山硬生生地 改变了方向,这样的气势谁来读?(指生读) C:水是浩荡的楚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 (女生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水冲山开,山挡水回,形成这样的壮丽开阔的景色 (男生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 孩子们,刚才我们反复品味了前两句诗,感受到天门山和楚江壮 丽雄伟的景色。 来,读这两句诗,我们又能从哪儿体会到景物的流动呢? 预设:“相对出、日边来” b.【创设情境理解“相对” 】 什么叫“相对”?这是一条楚江, (指两竖排的学生)如果这是 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青山是哪座?(生指相对坐的学生) 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又是哪一座?与这座相对的? 与这座相对的?(生一一指出) 这两两相对,我们感受到一座座山就像一扇扇(门) 。 c.【揣摩品味理解“出” 】 孩子们,问题来了,你瞧!(指两竖排的学生)这不明明是相 对“立”在这儿吗?李白为什么说相对“出”呢? 想一想,这青山会动?(不会)那是谁在动?(江水,江上的 船,还有船上的李白) 是啊,船在山中行,两边的青山迎面而来,扑入诗人的眼帘。诗人 用一个“出”字,展现了“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情境。 (板:出) 现在谁来当一当李白,读着这两句诗,穿过这青山、碧水去游 览一番吧! d.抬头向远处望去,天门山高远辽阔,迎面而来的是,女生读 (两岸青山相对出) 醒目的白帆从天边而来,男生读(孤帆一片日边来) (板书:来) 三、以读悟情,感悟诵读。三、以读悟情,感悟诵读。 1.同学们,我们赏着诗人“望”到的色彩明丽的连环画,品着诗人 心中“望”到的流动的图画,渐渐地,似乎已经陶醉在山水间。 2.现在你就是李白,看到眼前色彩明丽、流动而出的胜景,你的心 情是怎样的?(指生答) 3.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只有心情无比欣喜激动的李白,他眼中的楚 江、青山才会流动起来。让我们伴随着古琴声,再次感受这画卷的 流动吧! 再读望天门山 。 四、动情诵读,拓展延伸。四、动情诵读,拓展延伸。 1.学到这儿,相信这碧水、这青山、这白帆、这红日(边说边擦板 书)都已经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了。现在让我们再和李白一 起望天门山。 (生背诗) (师停顿) 2.孩子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都藏在这些千古流传的古诗中,跟 大家分享两首诗: 望洞庭 望岳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多积累自己喜欢的古诗。下课。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碧水 回 青山 出 白帆 来 红日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ppt课件-(含教案+音频+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编号:002ba).zip》由用户(老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第六单元_17
古诗三首_望天门山_ppt课件_(含教案+音频+素材)_市级公开课_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编号:002ba)
人教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第六
单元
_17
古诗
天门
_ppt
课件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