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1782895
  • 上传时间:2021-10-1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86.1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 统编 2019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第八 单元测试 答案 解析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22 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1 (时间:时间:75 分钟分钟满分:满分:10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1937 年 11月,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说:“我们始终相信,暴力是不能打垮我们的敌人如果进攻南京, 我们就保卫南京。敌人如果进攻四川,我们就保卫四川。只要敌人继续侵略,我们就继续抵抗!”下列属 于国民党抗战史实的是()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百团大战远征军入缅作战 AB CD 2油画地道战歌颂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地道战的故事发生

    2、在() A五四运动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31937 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 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 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捷D武汉会战 4“此战役是一个主动进攻的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沉重的打击了日军 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政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此役是() A武汉会战B百团大战 C太原会战D平型关战役 5“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

    3、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创造“奇迹”的根本原 因是() A全民族共同抗战B国民政府组织得力 C国际同盟的援助D武器装备精良先进 61947 年 2 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了经济紧急措施方案,规定“凡国营生产事业,除属于重工业范围及 确有显著特殊情形必须政府经营者外,应即以发行股票方式公开出卖或售与民营”,由此掀起以抛售国有 企业为特征的私有化改革运动。这一措施() A在美国胁迫下强化了市场经济 B遏制了共产主义经济思潮 第 2 页 共 22 页 C便利了官僚资本侵占社会资产 D有利于政府筹措内战资金 7从下图得出的信息是() A徐州会战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8“中国为

    4、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 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 示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D国共合作抗战宣言公布 9下面是东北大学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的迁移与下列哪一事件 有关() 1923年在沈阳成立1931 年迁往北平1937 年迁往开封1938 年迁往四川 A新文化运动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01945 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

    5、 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1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再声称实行“宪政”,但与各党派平等协商有先决条件,即“国民政府法统不致紊 乱,根本大法不容变更,政府基础不容动摇,军令政令必须统一”。其条件的实质是() A欺骗国内国际舆论 B确保民主政治的实行 C维护国民党专制独裁 D诱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12在 1949 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 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

    6、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 第 3 页 共 22 页 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泽东的主要 意图是() A警惕共产党人出现骄傲情绪和腐败政治 B证明共产党人无往不胜 C说明敌人的糖衣炮弹比枪炮更加厉害 D告诉大家全国革命已经取得胜利 13据统计,1948 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 31.97 亿美元,其中美国 14.10 亿美元,占总量 44.10%,英国 11.15 亿美元,占总量 34.88%,其他国家 6.72 亿美元,占总量 21.02%。由此可见()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7、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141935年,日军不断蚕食华北地区。12 月 9 日,北平各大中学校数千学生举行抗日救国游行,12 月底, 平津学生联合会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到工人、农民中宣传抗日救亡。学生的爱国运动() A成为扭转抗战时局的关键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战路线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5121936 年 12 月 28 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刊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 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映出时代周刊()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B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 C主张压制中国,渗

    8、透美国势力 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16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有关人民解放战争的时间轴中空白处应填写() A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B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国共两党北平和谈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 4 页 共 22 页 材料一中共根据发展形势,积二十多年来在农村工作中的经验,在战争的不同阶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疯狂地进攻解放区并抢占一些大

    9、城市和重要交通线。对于蒋 介石所采取的这些行动,中共也不甘示弱,以自卫战争抵制国民党的进攻并且建立广大的革命根据地。由 于一些大城市被国民党占领,所以中共建立革命根据地只能是以乡村为中心。 摘编自试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革命道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 材料二经过一年多的战略防御,中共歼灭了大量敌人的有生力量,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也就 是开始占领国民党统治区的乡村和城市,这就是开始由以农村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加强炮兵、 工兵建设,以便广泛地夺取敌人据点和城市,一切守备薄弱之据点和城市则坚决攻取之,一切有中等程度 的守备而又环境许可之据点和城市则相机攻取之,一切守备强固之

    10、据点和城市则暂时弃置之。”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建立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揭开“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序幕的事件。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战争策略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 因。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 1935 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 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 年 8 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 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

    11、。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 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 年 7 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 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 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 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 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 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12、 第 5 页 共 22 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 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 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支持战斗,就可以发展自己的武装 力量。1931 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摘编自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1937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

    13、电中保证“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决定以减租减息 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42 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 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 合地主一致抗日”,并进一步提出了“奖励富农发展生产和联合富农”的基本原则。1946 年,第二次国共 合作彻底破裂,中国共产党再次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 年,中共中央制 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要求“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

    14、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 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抗战时期相比,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何调整?分 别具有什么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基本经验。 第 6 页 共 22 页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抗战胜利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国民党政权就覆亡了。学术界对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进行了长 期探讨。一种观点强调,国民党的腐败是其迅速垮台的根本原因,表现在坚持一党专政、个人独裁,在政 治上陷于孤立;发动内战,遭到全国人民反对;战后大小官员聚敛钱财,人们失望等。有的专家强调,国 民党在军事上指挥无能,

    15、上下脱节,军队内部派系林立,以邻为壑,严重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各个军事 集团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这成为国民党垮台的主要原因。还有的观点强调,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崩溃是国民 党在大陆败亡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 程教学参考现代卷 (1)试分析史学界对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现象持有各种历史解释的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第 7 页 共 22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进行的战役,排

    16、除,故选 B 项。 2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 的作战方式。因此,地道战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C 项符合题意。 3B 4B 【解析】根据材料“主动进攻”“华北”等可知,这场战役是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B 项正确。武汉会战发生 在武汉,排除 A项;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发生在山西,排除 C、D 两项。 5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故 A 项正确。国民政府片面依靠政府和军队,组织不够得力,故 B项错误; C 项是外部因素,不是根

    17、本原因,故排除;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武器装备不够精良,故 D 项错误。 6C 【解析】根据材料“以抛售国有企业为特征的私有化改革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抛售国有企业, 便利了官僚资本侵占社会资产,一些有特权的官僚谋求私利,化公为私,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 国胁迫”,排除 A 项;国民党以抛售国有企业为特征的私有化改革运动与遏制了共产主义经济思潮无关, 排除 B项;国民党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经济危局,排除 D项。 第 8 页 共 22 页 7C 8C 【解析】根据材料:“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可知,是 1941 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可以判断出历史背景是 太平洋战争爆发,故选 C项。

    18、 9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 年 9 月 18 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因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 三省很快沦陷,因此,1931年东北大学迁往北平;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日军占领北京, 东北大学迁往开封;1938 年 6 月 6 日,日军进占开封,因此,1938 年,东北大学迁往四川。由此可见,东 北大学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与抗日战争有关,故 C 项符合题意。 10B 【解析】1949 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在民主的政治纲 领”“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故 B

    19、 项正确;1937 年七七事变后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当时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故 D 项错误。 11C 【解析】材料中的“法统”“根本大法”“政府基础”“军令政令”不变更,其实质显然是要维护国民党独裁、专 制的反动统治,故 C项正确,B 项错误。A 项是表象,不是实质,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 12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的情况下,毛泽东要 全党注意警惕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腐蚀以及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防止骄傲自满和腐败政治, A 项正确。材料不

    20、是强调共产党人的能力,B 项错误;C 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故排除;D 项与史实不符, 排除。 13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48 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 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 14.10 亿美元,占总量 44.10%” 可知,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高于英国和其他国家,处于优势地位,D 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英国的 第 9 页 共 22 页 国际地位是否提高,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提及日本在外国对华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排除 B 项;材料反 映的只是外国在华投资总额情况,没有涉及其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掌控问题,排除 C 项。 14B 【解析】大规模的学生游行活动使得更多中国人知晓日本帝国主义的

    21、野心,了解时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 觉醒,故选 B 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排除 A项;爱国学生并非都是中国共产党 党员,不可能都宣传共产党的抗战路线,排除 C项;1935 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未建立,排除 D 项。 15D 【解析】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事件,说明中国内部出现“内讧”,而日本 天皇视察军队,从侧面说明日本野心勃勃,这种对比局面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上,说明美国担心中日 战争,因为中日战争可能使美国在华利益受损,D 项正确。实现东亚共荣会增强日本实力,对美国构成威 胁,排除 A项;美国此时奉行孤立政策,不会与日本结盟,排除 B项;美国势

    22、力在晚清时期就已渗透中国, 排除 C项。 16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全面爆发,A 项正确。国民 党发动重点进攻是 1947 年,B 项错误;1949 年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召开,C 项错误;1949 年国共两党 北平和谈,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1)二十多年来在农村工作中的经验;抗战后国民党抢占一些大城市。 (2)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变化:由以农村为中

    23、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 原因:战略反攻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积二十多年来在农村工作中的经验,在战争的不同阶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得出,二十多年来在农村工作中的经验;根据材料一“由于一些大城市被国民党占领,所以中共建立革命 根据地只能是以乡村为中心”得出抗战后国民党抢占一些大城市。第(2)问,根据材料二“经过一年多的战 略防御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并结合所学得出,1947 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第(3)问,第一 小问,根据材料二“开始由以农村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得出,由以农村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 转变。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经过一年多的战

    24、略防御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得出,战略反攻 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 18(1)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 第 10 页 共 22 页 红军改编。 (2)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 相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 【解析】第(1)问,材料共有四大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 共双方、人民的愿望和民族危机等方面来分析。 19(1)实践举措: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

    25、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调整:由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调整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作用:前者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推动抗战的胜利;后者激发了农民革 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中共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支持。(任答三点)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支持战斗,就可以发展自己的武装力 量。1931 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并结合

    26、所学知识可知,是土地革 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实践使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废除地主阶 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由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调整为没收地主土地,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是为巩固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服务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是为推动解放战争胜利,赢得群众支持 服务的。第(3)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需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和坚持群众路线等方面 进

    27、行分析即可。 20(1)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对同一历史事件 (现象)作出的解释可能不尽相同。材料中的三种观点代表了政治、军事和经济三个不同的研究角度。学者 们分别从这三个角度观察,因而得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和结论。 (2)观点:认为国民党的经济政策是其迅速崩溃的主要原因。 理由:错误的金融政策,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官僚资本巧取豪夺,民不聊生;迟迟 不进行土地改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导致农民抛弃国民党,支持共产党;发动内战,加剧了财政危机 等。 【解析】第(1)问,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研究者的立场、角度不同,对同一

    28、历史事 件(现象)作出的解释可能不尽相同。根据材料“国民党的腐败是其迅速垮台的根本原因,表现在坚持一党专 政、个人独裁国民党在军事上指挥无能,上下脱节,军队内部派系林立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崩溃是 第 11 页 共 22 页 国民党在大陆败亡的重要原因”可知,学者们分别从政治、军事、经济这三个角度观察,因而得出了三种 不同的观点和结论。第(2)问,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选择政治、军事、经济三个角度中的任意角度,作为 观点并陈述理由即可。 第 12 页 共 22 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2 (时间:时间:75 分钟分钟满分:满分:100 分分) 一、选

    29、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21937 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 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 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捷D武汉会战 3东北抗日武装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不

    30、包括() A赵一曼B杨靖宇 C赵尚志D张学良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认为:“14 年抗战提法意味着九一八以来可歌可泣的壮烈 抗战,被认可被还原对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是有力回击有利于对日本侵略罪行的完整揭 露。”对于这种看法(“14 年抗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强化了对日本侵华罪行的控诉 B体现了对以东北抗联为代表的抗日力量的尊崇 C抨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历史观 D批判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5据统计,1945 年 8 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 5569 亿元,三年后增至 604.6 万亿元。引发严重 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 A偿还大量外债B贪污腐化成风

    31、 C军费开支巨大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 6下图中蒋介石的言论反映出国民政府() 1937 年 2 月,蒋介石制定本年政策,提出“妥协内外各方,专力对倭”,同时更前所未有地提出“开放 党禁”“开放政党政治”等内容。 第 13 页 共 22 页 1937年 12 月 21 日蒋介石日记云:“与共党代表谈组织事,此时对共党应放宽,使之尽其所能也。” A竭力维护全民族抗战局面 B与中共争夺抗战领导权 C力图削弱中共的政治实力 D联合中共力量共同抗日 7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 115 师于 1937 年 9 月 25 日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 的战斗。这次战役() 是忻口战役的一部分是

    32、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战役后日军开始扫荡鼓舞了中国的抗战信心 AB CD 8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 下,其首要因素是()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9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 1945 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 76.4%。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B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C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D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10下面是东北大学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的迁移与

    33、下列哪一事 件有关() 1923年在沈阳成立1931 年迁往北平1937 年迁往开封1938 年迁往四川 A新文化运动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1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 五四精神抗战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 AB CD 12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 第 14 页 共 22 页 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狠狠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 A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发动三大战役 C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D刘邓大军挺进大

    34、别山 13罗斯福发表的“炉边谈话”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 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 重要因素。这最能证明() 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B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起了主要作用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国际力量的援助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 141938 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树立重工业基 础”,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这个决议意在() A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

    35、转轨 B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 C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151935 年 6 月 28 日,美国决定将中美外交关系提升至大使级。美国驻华公使詹森成为首任驻华大使, 施肇基为首任中国驻美大使。美国作出这一决定应该是基于() A国民政府日臻稳固B日本侵华进一步加剧 C国共两党关系缓和D民间外交的大力推动 161937 年 3 月 6 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对共匪只可编其部队,而决不许其成立军部或总指挥部”。而到 8 月 18 日,蒋介石终于同意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这种变 化根源于() A共产党力量的不断增强 B日本侵略严重威胁国民

    36、政府统治 C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D国内外各种抗日力量的不断施压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全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施政,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实行了一整套有别于国民党统治 区的政治、经济、文教和社会政策,并且明确这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总理遗嘱及中共中央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而提出的,尤其是 1941 年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三三制”、保障 第 15 页 共 22 页 抗日人民的人权、改

    37、进司法制度、厉行廉洁政治、保证土地所有权和减租减息、发展农工商业、调节劳资 关系、实行合理税收、尊重知识分子等各项政策。如胡乔木所言,这个纲领的制定和发布,“不论在陕甘 宁边区建设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革命史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更加全面也 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边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方针”。 摘编自汪朝光民族抗战与革命建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施政举措。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1 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

    38、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 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 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二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大事 1938年45 个华侨团体聚会新加坡,宣告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1939年黄河大合唱首演于延安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 1943年美、中、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战后处置日本问题 1945年 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已发展到九十一万人,民兵发展到二百二十万 人以上,建立了十九个大的解放区 (1)根

    39、据材料一,归纳抗战奠定了民族复兴基础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民 “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的重大成果。 (2)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推动中 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因素有哪些? 第 16 页 共 22 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蒋介石于 1931 年 9 月 21 日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先行提出于 国际联盟与签订非战公约诸国,诉诸公理,同时团结国内,共赴国难,忍耐至相当程度,

    40、乃出于最后自卫 之行动。“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联合 全国各种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当时身处华北抗日前线,驻守长城防线、察 绥地区的国民党军以及长城内外的义勇军,激于民族义愤,先后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及绥远抗战, 以血肉之躯推动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 材料二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声明:“中国 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际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 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41、”1937 年工农红军改 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性抗日迅速展开。 摘编自抗日战争史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两则材料中的一个变化。并结合当时的国内外情景论述其原因。(要求:写出变化,变 化依据材料,史论结合) 第 17 页 共 22 页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抗战胜利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国民党政权就覆亡了。学术界对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进行了长 期探讨。一种观点强调,国民党的腐败是其迅速垮台的根本原因,表现在坚持一党专政、个人独裁,在政 治上陷于孤立;发动内战,遭到全国人民反对;战后接收时大小官员聚敛钱财,人民失望等。有的专家强 调,国

    42、民党在军事上指挥无能,上下脱节,军队内部派系林立,以邻为壑,严重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各 个军事集团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这成为国民党垮台的主要原因。还有的观点强调,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崩溃 是国民党在大陆败亡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 教程教学参考现代卷 (1)试分析史学界对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现象持有各种历史解释的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D 【解析】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中国,而要建立一个新中

    43、国就必须以争取和平民 第 18 页 共 22 页 主、反对内战独裁为前提,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都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的活动,但它们都 是围绕 D 项展开的。 2B 3D 4D 【解析】“14 年抗战”用更加丰富的史实控诉日本侵华的罪行,故 A 项表述正确;在 19311937 年的局部 抗战中,东北抗联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故 B 项表述正确;“14 年抗战”是对日本国内存在的否认侵华史 实的右翼势力的有力回击,故 C 项表述正确;“14 年抗战”,主要突出抗战的完整性,不是批判国民政府的 不抵抗政策,故 D 项表述错误。故选 D项。 5C 【解析】1945 年 8 月,此时内

    44、战尚未开始,国民政府发行货币量没有异常波动,三年后,即 1948 年,此 时内战正在进行,国民政府为了筹集战争经费,大量增发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故选 C 项。A 项不符 合此时解放战争的时代背景,排除;B、D两项虽然都是原因,但不会导致纸币发行量如此迅猛,故排除。 6D 【解析】1937 年 2 月尚未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故 A 项错误;根据“开放政党政治”“与共党代表谈组织 事”等可知,是在探讨国共合作事宜,并非争夺抗战领导权,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国民政府与中共合作 的意图,并非削弱中共的政治实力,故 C 项错误;根据“妥协内外各方,专力对倭”“与共党代表谈组织事” 等可知,国民政

    45、府希望联合中共力量共同抗日,故 D项正确。 7C 【解析】百团大战后,日军对敌后开展大规模扫荡,故错误,其余均正确。故选 C项。 8D 【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被破坏的首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故选 D 项。 9D 第 19 页 共 22 页 【解析】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 1945 年, 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 占 76.4%,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 个中华民族的生存,1937 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战场,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进

    46、行全民族的共同抗战,题干情况就是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的结果。 10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 年 9 月 18 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因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 三省很快沦陷,因此,1931年东北大学迁往北平;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日军占领北京, 东北大学迁往开封;1938 年 6 月 6 日,日军进占开封,因此,1938 年,东北大学迁往四川。由此可见,东 北大学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与抗日战争有关,故 C 项符合题意。 11B 【解析】五四运动爆发于 1919 年,抗战精神形成于 19371945 年,长征精神形成于 1934193

    47、6 年,井冈 山会师是在 1928 年,所以本题选 B 项。 12D 【解析】从 1947 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不久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1947 年 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插 上一刀”指挺进大别山。 13C 【解析】材料说明了罗斯福对中国抗战的重视,高度赞扬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作用, 这最能证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故 C 项正确。材料未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 党的作用,故 A、B 两项错误;中国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是全民族抗战,故 D 项错误。 14A 【解析】

    48、根据材料“1938 年初”“以军事为中心”“重工业基础”“国防生产能力”,可知这个决议意在使国民经 济向战时经济转轨,适应了抗日战争的需要,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均不是此决议的主要目的,故 第 20 页 共 22 页 排除。 15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加紧侵略中国,使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因此美国通过提升中美关系来支持中国的抗战,B 项正确。“日臻稳固”的说法错误,排除 A 项; 当时处于国共对峙时期,排除 C 项;材料与民间力量无关,排除 D项。 16B 【解析】蒋介石对红军的态度由“只可编其部队,而决不许其成立军部或总指挥部”到同意红

    49、军改编为国民 革命军第八路军并任命正、副总指挥的变化,其根源是日本全面侵华严重威胁国民政府统治,故 B项正确。 共产党力量的不断增强、国内外各种抗日力量的不断施压均不是根源,故 A、D 两项错误;国共第二次合 作实现于 1937 年 9 月,故 C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1)以维护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目的;具有新民主主义的色彩;施政纲领内容全面。 (2)适应了抗日战争的需要;为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

    50、实践的发展。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总理遗嘱及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 而提出的”可知,体现国共合作思想,维护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材料“三三制、保障抗日人民 的人权、改进司法制度、厉行廉洁政治、保证土地所有权和减租减息、发展农工商业、调节劳资关系、实 行合理税收、尊重知识分子等各项政策”可知,施政纲领内容全面;根据材料“更加全面也更加鲜明地体现 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边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方针”可知,具有新民主主义色彩。 第(2)问,根据材料“更加全面也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边区建设新民主主义 社会的基本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82895.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