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阅读-24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教学设计-部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807f9).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六单元-阅读-24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教学设计-部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807f9).doc》由用户(老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单元_阅读_24 诗词五首_饮酒其五_教案、教学设计_部级公开课_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807f9 人教版八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六 单元 阅读 _24 诗词 饮酒 教案 教学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1 饮酒(其五) 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歌大意。 3.揣摩意象,品味词句,了解诗人的品格和志趣,感悟诗中 营造的“物我合一”的意境。 4.引导学生探究“归结诗歌主旨”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并表达诗人“真意”的内涵,引导学生探究 “归结诗歌主旨”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归结诗歌主旨”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诗歌的教学,除了诵读、 疏通大意,还要逐步让学生结合诗人生平、诗歌创作背景及诗歌 具体内容,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所授课的班级是一个平行班 级,学生对语文比较喜爱,但存在分析问题不深入、不全面,表
2、达能力较弱的问题, 大多数学生也不爱主动发言。 饮酒 (其五) 一诗,虽含蓄但大意浅显、意象可感、情感倾向明显,是培养学 生归结主旨和用语言表达主旨的很好的题材。因而,本课设计以 本诗为例,引导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归结诗歌主旨”的方法,同 时,也培养学生有层次且较全面地用语言表达主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作家喜欢 饮酒,他们的创作与饮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饮酒之作几乎成为传 统的文学题材。 你知道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饮酒诗的诗 人是谁吗?他就是东晋诗人陶渊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五言 古诗饮酒(其五) ,这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
3、 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 非颠倒的上流社会, 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 或反映仕途的险恶, 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这组诗共 20 首,今天 学习其中流传最广的第五首。 2 二、初读诗歌读准(略讲)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歌的节奏通常是 2/3,同学们先来读 一下。 (生读、师读、生再读) 三、理解诗歌读懂(详讲) (一)了解诗歌探究主旨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理解这首诗,针对本诗,我只提、也只讲一个问 题“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具体指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 同学们是不是觉是很突兀啊?老师二话不说, 就对诗歌的最后两句提问了, 而最后两句通常都是揭示诗歌主
4、旨 的。什么也没讲,就直指主旨,这是什么节奏啊?确实,老师今 天这样提问好像有些任性,可同学们想想,你在考试中,或是你 自己独立阅读诗歌时,这都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同学 们已经是初二的学生了,老师要让同学们自己找到“探究诗歌主 旨”的方法,而这,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同学们可以想一想, 既然以往老师是最后才让大家归结主旨, 那之前老师都讲了些什么呢?(生答,老师总结) 理解诗歌的情感,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大屏幕出示) 一是诗歌外部。从诗人的身世遭际、思想倾向和诗歌的具体 创作背景等着手,即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 ; 二是诗歌内部。从诗歌的题材内容、意象选择、遣词造句、 手法运用、
5、情感流露等出发,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 意,即我们常说的“以意逆志” 。 (二)结合诗歌外部理解主旨 这是我们在初中第一次学习陶渊明的作品,所以我们先来了 解他 1.1.联系诗人身世遭际联系诗人身世遭际 (大屏幕出示,生速读) 陶渊明(约 365427)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 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 父作过太守,父亲去世得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 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 岁以前,由于父亲 3 去世得早,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 时期,
6、从公元 393 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 29 岁到公元 405 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 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 406 年(义熙二年)至公元 427 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 20 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 宗” ,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 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 。传世作品共有诗 125 首,文 12 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 其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东晋末年,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 公元 405 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再次出任彭泽县令。 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8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