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阅读-10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编号:01ee8).zip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记承天寺夜游》评测练习.docx--点击预览
    •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ppt--点击预览
    • 教案01ee8.doc--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_阅读_10短文二篇_记承天寺夜游_ppt课件_含教案素材_市级公开课_编号01ee8.zip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_阅读_10短文二篇_记承天寺夜游_ppt课件_含教案素材_市级公开课_编号01ee8.zip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17821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72.81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12
5
文币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评测练习评测练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字子瞻,号_,是 _朝的_家。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_”, 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月色入户 (2)念无与为乐者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盖竹柏影也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翻译下列句子 (1)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已入冬,夜晚已寒凉。“解衣欲睡”,贬谪 生活寂寞无趣。文章开头透露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孤寂抑郁之情。 B.“念”字写出了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月色大好,岂能辜负?可一人独赏, 又觉冷清,邀谁作伴共赏明月呢? C.作者写月色,不着一“月”字,只通过巧妙设喻,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句话只能表现出苏轼与张怀民住地离得不远, 并不能反映他们两人友情深厚。 5.“月色入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6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 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 7.课外阅读 大约是苏东坡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 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 “咏菊”,写的两句是: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了暗自说道,写了些什么,胡说八道。一年四季之花,黄花即菊 花,开在深秋,性属火,唯敢和秋霜鏖战,最能耐久,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 金?真是错误。由诗兴所发,不能控制,举笔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 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家后见书稿被人续完,唤家人问说是苏东坡所续。王安石心想不知天 高地厚,恃才无忌。到了明日早朝,王安石奏过皇帝将苏东坡发放黄州团练副 使。苏东坡明知又惹着了宰相王安石,被发放,却也无奈。 苏东坡到了黄州,将及一载,又到深秋。一日风急过后,苏东坡于是去后 院观赏自己栽培的黄金菊。苏东坡拉上好友陈季常一起去观赏。他们来到后院 一看,唬得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没说出话,只见满地铺着金黄色菊花瓣。苏 东坡这才恍然大悟,才知道黄州的菊花与别处的不同,同时感到自己的续诗也 是不妥当的。 思考与练习: (1)这个故事说苏轼被贬黄州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是真实的吗? (2)菊花是落花瓣还是不落花瓣?你有生活经验吗? (3)这个故事给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4)你对这个故事和课文有哪些问题没弄明白?请课外查找资料解决。 【参考答案】 1. 东坡志林 苏轼 东坡居士 宋 文学家 苏洵 苏辙 三苏 2. 门 考虑,想到 于是,就 原来是 (5)只 3. 两个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 柏的影子。 4. D 5. 用拟人手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动来与之为 伴 6. “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首先,“闲人”指具 有闲情雅致的人,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 来赏月,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自豪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 能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 有远大的抱负,但是一贬再贬,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这只 不过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意思对即可) 7(1)故事中说,苏轼是因为乱改当时做宰相的王安石的诗受到报复而被贬 黄州,这是虚构的。事实告诉我们,苏轼是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的。苏轼 在政治上比较保守,与王安石的政见确有不同。(这道题是活用文学史常识) (2)菊花有两种,一种花瓣结密的不落,一种花瓣不十分密的会落。所见菊花 以前者为主。黄州的菊花却以后者为主。(解这道题需要一定的知识,如果没 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可查找资料,或向老师请教)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源泉。要写好作文一定要深入生活,体验 生活。 苏轼 苏轼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简洁概括文章所写的这个生活片段。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把文章分为四个层次,试用四字句概括层意。 细读课文,认识苏轼细读课文,认识苏轼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即公元1079年,他被人诬 陷用诗歌 “讪谤朝政”,御史台把苏轼投进监 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 差一点被杀了头。关押审讯了四个月后出 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 事”,近乎于流放。 张怀民简介: 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 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 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 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 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月色空明澄澈,地上竹柏之影交横 。 运用比喻的修辞,发挥奇特的想象, 唤起读者心中的美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 也。 “盖”字的使用,有错觉之美,增添 文章的情趣。 农历的十月十二日已经是初冬了,在那 样一个寒凉的冬夜,是不是有许多人像苏 轼和张怀民一样有闲情逸致在外面赏月? 是不是有许多人能在自然中发现美进而欣 赏美、珍爱美呢? “闲人”的含义 “闲人”,清闲的人。 悟读课文,与苏轼做朋友悟读课文,与苏轼做朋友 他被贬到黄州后,朝廷不让他处理政事,把 他弃置不用,而且还没有薪俸,也没个像样的住 处。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在城东租数十亩荒 地经营,种植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 他的号“东坡居士”就取于这时期。这种被打击且 辛苦困顿的生活当然不是他想要的,但现实如此 ,生性豁达的苏东坡能坦然面对,他清空了世俗 的名和利,凭着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在山川美景 中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愉快。 他爱月,爱山水,爱花草树木,爱莺歌燕舞, 这爱发自内心,出于本性。在他的赤壁赋中 有这样的句子:“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 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 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 所共适。”他把清风明月看作是为自己所有,愿“ 抱明月而长终”,与美好事物作伴。他在自然美景 中找到心灵的密友,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看淡名利,享无边之风月; 坦然生活,赏千古之美文。 作业作业 写自己的学习体会。可以谈自己欣 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用词造 句之美,结构之美,写景之美等,也可 以谈自己对作者或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 识。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认识苏轼的品格。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苏轼如何面对人生的困顿,学习他的豁达精神。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月亮是大自然中的美景之一,无论是圆是缺,都有它的美。古人对月亮十 分钟爱,留下了无数描绘月亮的优美诗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 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去看看九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黄州承天寺中如梦如幻的 美好月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3、学生提出翻译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4、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简洁概括文章所写的这个生活片段。 明确:“文章写的是苏轼、张怀民一天晚上在承天寺赏月。 ”或“元丰六年十月 十二日夜,苏轼与张怀民在承天寺月下散步” 。 (2)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3)依据线索把文章分成四个层次,请用四字句概括每层的内容。见月起行, 邀友赏月,庭下月色,对月喟叹。 三、细读课文,认识苏轼。三、细读课文,认识苏轼。 1、介绍时代背景。 苏轼二十一岁就一举考中了进士第二名,复试时是第一名,以才华出众闻 名天下。可他的才华并没给他带来安逸的生活和顺畅的仕途。元丰二年,即公 元 1079 年,他被人诬陷用诗歌“讪谤朝政”,御史台官员把苏轼投进监狱,这 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差一点被杀了头。出狱后苏轼被贬为黄 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有名无实。 2、问:在这样的人生境遇中,此时此地的苏轼,可能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3、第一层。 (1)问:同学们从文章开头看到苏轼的孤愤郁闷吗? 文章开头,并没有看出愁色,反而是苏轼兴致很高,夜里要出去游玩。那 一夜,是什么引起苏轼游玩的兴致的呢? (2)师述:苏轼是非常喜爱月亮的人,他的许多诗文中都写过月亮。这篇短文 一开头就表现出了苏轼对月亮的钟爱。这一晚,苏轼原本并没想出去游玩,而 是想上床睡觉的。看见“月色入户” ,他马上来了兴致,高兴地起身朝外面走。 这就足以看出苏轼对月亮喜爱的程度。 (3)学生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读 出喜爱月亮的感情。 4、第二层。 (1)第二层以记叙为主,叙述苏轼寻找张怀民一起赏月的事。同学们从这几句 话中看出苏轼与张怀民的关系怎样? 明确:友好,亲密,知心朋友。 (2)想结交一个知心朋友并不容易,苏轼与张怀民怎么能成为知心友人呢?先 来看一个资料。 补充介绍张怀民,屏显资料:张怀民:1083 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 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 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两人遭遇相似,同是被贬谪到黄州,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 难得的是,张怀民“心胸坦然” ,是豁达之人,他也爱自然山水, “品格清 高超逸” 。他与苏轼志同道合。能在他乡遇知己,真是人生一大幸事。现在有如 此美景,苏轼当然会想到与张怀民共赏。 (3)学生读“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 庭。 ”要求读出见到朋友的喜悦。 5、第三层。 (1)请一位同学翻译描写月色的句子。 (2)要求学生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承天寺的月色。 (3)这个句子历来被誉为写月色的绝唱。我们采用比较法来体会写景之妙。 a、把“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改成“庭下月色 空明澄澈,地上竹柏之影交横”,比较哪个句子好。 明确:原句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能唤 起人心中的美感。 b、把句子中的“盖”字去掉,再比较有没有原句好。 明确:“盖”字的使用,有错觉之美,增添文章的情趣。 (4)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写景之妙。读出月色的空明澄澈,读出竹柏的清丽淡雅, 读出苏轼的宁静喜悦。 6、第四层。 (1)苏轼眼中的月色是那么空灵纯净,那么美丽淡雅,此时天宇澄澈,月华如 水一样从空中流泻下来,照亮了山川大地,照亮了屋外院里,也照亮了两个并 肩漫步的游人。苏轼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 (2)农历的十月十二日已经是初冬了,在那样一个寒凉的冬夜,是不是有许多 人像苏轼和张怀民一样有闲情逸致在外面赏月?是不是有许多人能在自然中发 现美进而欣赏美、珍爱美呢? (3)课文结尾的三个句子写作者的感慨。作者感慨什么?(缺少“闲人” ) “闲 人”一词如何理解呢? 书下注释是“清闲” 。清闲是清静闲暇的意思。苏轼在黄州,做着有名无实 的小官,没有公事可干,确实闲。但他并不想这样闲着,他是有很高政治理想 的人。所以,这里的“闲人”有对自己被诬陷遭贬谪的不平之意。但更多的则 是表达闲情逸致的自得,悠闲赏月的欣喜。自然美景很多,可有多少人能够欣 赏?世俗之人一心想着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或者想着如何获得许多的财富, 哪有闲情逸致赏月?哪能获得自然之趣呢?只有他苏轼和张怀民能做到,这里 流露出的有对被诬陷遭贬谪的愤懑不平,更多的是对自己悠闲赏月的自得自赏 之意。 四、悟读课文,与苏轼为友。四、悟读课文,与苏轼为友。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对苏轼多了一些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他被贬到黄州后,朝廷不让他处理政事,把他弃置不用,而且还没有薪俸, 也没个像样的住处。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在城东租数十亩荒地经营,种植 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他的“东坡居士”这个号就是这期间取的。 这种生活当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但现实如此,生性豁达的苏东坡能坦然面对, 他清空了世俗的名和利,凭着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在山川美景中获得了心灵的 自由和精神的愉快。 他爱月,爱山水,爱花草树木,爱莺歌燕舞,这爱发自内心,出于本性。 在他的赤壁赋中有这样的句子:“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 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 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他把 清风明月看作是自己所有,愿“抱明月而长终” 。他在自然美景中找到心灵的密 友,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同学们,我们把苏轼当朋友吧,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逆境、无法排解忧愁 时,请想起苏轼,想起承天寺的那个月夜。 看淡名利,享无边之风月;坦然生活,赏千古之美文。 五、作业。五、作业。 写自己的学习体会。可以谈谈自己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用词 造句之美,结构之美,写景之美等,也可以谈自己对作者或对课文思想感情的 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单元-阅读-10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编号:01ee8).zip》由用户(老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第三单元_阅读_10 短文二篇_记承天寺夜游_ppt课件_(含教案+素材)_市级公开课_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编号:01ee8) 人教版八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三 单元 阅读 浏览 _10 短文 记承天寺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阅读-10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编号:01ee8).zip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8219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