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阅读-22 愚公移山-ppt课件-(含教案+素材)-省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编号:9020b).zip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22.愚公移山-教材分析.doc--点击预览
    • 22.愚公移山-课标分析.doc--点击预览
    • 22.愚公移山.pptx--点击预览
    • 22.愚公移山.学情分析.doc--点击预览
    • 22.愚公移山.效果分析.doc--点击预览
    • 22.愚公移山.评测练习.doc--点击预览
    • 22.愚公移山.课后反思.doc--点击预览
    • 22愚公移山-观评记录.doc--点击预览
    • 教案9020b.doc--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_阅读_22愚公移山_ppt课件_含教案素材_省级公开课_编号9020b.zip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_阅读_22愚公移山_ppt课件_含教案素材_省级公开课_编号9020b.zip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178197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29.92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12
5
文币
资源描述:
22.愚公移山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浓郁 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可读性强,易于记诵;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 词汇需要积累;寓意深刻,实践性强;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 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本文安排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中。从本单元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看, 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 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能力的目的。 22.愚公移山课 标 分 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古文,通过学习让学生达 到: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 文言能力,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的目的。 新课标指出,阅读要“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有益启示” , “对课文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 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本文是寓言,它是通过“愚公”移山的成 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 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教授此文时,更要重视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导向,重点要帮助学生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从 而得到人生的启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战胜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困难。寓言给 我们提供了自由驰骋的想像空间,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想像思维、 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评价” 。 课题:22.愚公移山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愚 公 移 山 列子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1.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 一。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列子是中 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 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 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其中寓言故事百余则 ,如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 2.文体链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 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 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能够 疏通文意。 2.品读课文,体会对比、衬托手法对塑造人物的作 用。 3.悟读课文,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学习愚公精神。 预习展示我最棒 1.两人一组互听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 音,读好节奏,尝试读出人物的语气。 2.四人一组讨论预习的重点实词虚词意义 及用法,并记录疑难。 注意这些词 1.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 面: 帝感其诚 感: 毕力平险 险: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2.文言虚词 之 而 焉 名词用作动词,面朝。 被感动,被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 山。 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代词,指代人、事、物 动词,去、往 助词,的;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补足音节; 倒装句的标志 连词,表承接、 表转折、表并列 表修饰 兼词.,相当于“于之” 代词,相当于“之”.哪里 句末语气词,可译为了、 啊、呢.、也 (一)疏通文意 1.借助注释翻译课文,圈出疑难,组内探讨。 2.两个学生一组互说翻译。 通文意 注意这些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投诸渤海之尾。 (4)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汝之不惠甚矣! 遂率子孙三夫荷担者。 投之于渤海之尾 从冀之南到汉之阴 曾不如何 知故事 (二)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对待移山的态度有什 么不同? 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 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家人: 妻子: 遗男: 智叟: 杂然相许 献疑 助之 笑而止之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 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 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 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 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 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读出关切语气 读出嘲讽语气 读出坚定语气 析手法 1.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 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文中写移山遇到的困难,结尾又写到操蛇之神的“ 惧”和天帝的“感其诚”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 这是对比。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称愚公是贬词褒用 ,称智叟带有讽刺意味。 写山的高大,路程的遥远,运土石的人数少,工具 的简陋,说明移山任务的艰巨,衬托衬托了愚公的要移山 的坚定决心和不凡的气魄。 操蛇之神“惧”和天帝“感其诚”从侧面衬托了愚公移 山的决心,肯定了愚公的精神。 方法点拨:对比、衬托让人物形象更突出。 悟精神 3.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 么?) 4.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呢?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 意义? 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 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 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有远大目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顽强奋斗 “当代愚公”黄大发,一辈子修一条渠 黄大发的家乡,位于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一 个叫团结村的村子。在这里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山高 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 如今,潺潺渠水,涓涓流过,润泽了当地1200多人,使曾经闭 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会继续发扬 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新愚公精神,让家乡越变越美,老百姓 越来越富。” 说起王光国,地处武陵山腹地的店子坪村村民,无人不竖 起大拇指。 “要想富,先修路。”“5年修不完,就修10年。10年修不完 ,就修15年、20年。”面对村民的质疑,王光国坚定地说。 “愚公支书”王光国 悬崖上凿出路 绝境中闯坦途 反思升华 1.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 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 开山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2.请用思维导图整理本节课的收获。(提示:可以从 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内容、手法、精神等方面 整理) 愚公移山 内容 手法 精神 实词 虚词 句式 你,是山脚下普通的百姓; 你,为了子孙和别人的方便而决心移山; 你,不惧怕山高路远,不轻信别人的嘲笑,更 不相信不能战胜自然; 你,象征着坚持不懈,矢志不渝的坚定精神, 这正是中华民族永久的传承! 愚公,我们敬你! 22.愚公移山学 情 分 析 学生虽在以前学习了一定篇幅的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但 选自列子的愚公移山是先秦时代的经典名篇,由于年代的久远,初一 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 文章的内涵,把握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同时,在学生看来,繁多而枯燥的文 言语汇的识记,有相当的难度,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树立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更为成熟和个性 化的价值取向。因此这篇寓言故事教学氛围以靠近学生的认知、取得精神品质 的高度统一、并且产生一定的个性延伸为主。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与工具性的 完美结合! 22.愚公移山效果分析 文言文教学,需要“文” “言”并重,很多情况下,我们在讲文言文时,只 重视了“言” ,却忽视了“文” ,只是让学生把重要的文言知识掌握了,这一篇 文言文的学习也就结束了。 本节课注意了“文” “言”并重。因为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学生 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还不错。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基础性的文言知识,积累了重点 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能够疏通文意。还领悟了本课的内容上的精华。理解了 这则寓言的寓意,体会了愚公精神的实质。另外,还注重了方法的点拨,体会 到了对比、衬托手法对塑造人物的作用。目标达成度较高! 评测练习评测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5 题。 甲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 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鄙:边境。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瓶:水瓶。钵;和尚用 来盛饭食的器皿。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5 分) 箕畚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汝之不惠惠 惠: 吾欲之之南海 之: 越越明年 越: 聚室室而谋曰 室: 子何恃恃而往 恃: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惧其其不已也其其真无马邪 B而而山不加增水落而而石出者 C以以告富者先帝不以以臣卑鄙 D吾欲之之南诲辍耕之之垄上 3翻译下面句子。(2 分)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4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 分) 答: 答案:(一)11苦于;赞同;负荷,挑;同“无”,没有。(4 分,意思对即可,每小题各 1 分) 12C:代词,他的(且:将要况且;以:凭连词,来;之:助词代词)(2 分)13(1)冬 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 分)(2)你太不聪明了。(2 分)14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答 全两点得 2 分;如只答出一点,但能说透彻,也可得 2 分;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得 1 分,言之有理且有新 意,得 2 分。 (二) 9用箕畚 通“慧”,聪明 被感动 到、及 10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 “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C把因为 D都是“去、往”的意思。)11从此,冀州的 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汉”“阴”“陇”“断”译错一处扣 1 分,扣完 3 分为止。 )12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13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1 分)甲文以神话结尾, (1 分)乙文以议论结尾。(1 分) 22.愚公移山课后反思 愚公移山是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 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我这次主要是结合全市“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确定目 标。在准备上这篇课文之前,脑子里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有 吸引力,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营造良好的气氛。在学习之前,我播放江涛所唱的“愚公移山”的歌曲, 以此导入课文的学习中。几乎所有的同学能够马上进入状态,部分学生学生还 慢慢伴唱。我觉得这一点能很好第激发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 2、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授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很好的 预习,主要是针对文言字词,梳理文章内容,尝试进行翻译。学生先结合文下 注解独立学习,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若还有疑难问题,则 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来,共同分析理解。我觉得这比单纯的老师串讲要好一些, 可以调动学习的欲望。 3、重视学生的读。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我主 要分析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愚公的妻子和智叟。从感情,语气,称谓等 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两者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模仿其口吻来朗读, 学生兴趣较高。 4、鼓励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寓言故事浅显易懂,情节吸 引人,中心人物是愚公,中心事件是移山。在文中对愚公的移山壮举早有争论, 最反对的人物是智叟,智叟认为愚公移山是一件极为愚蠢的行为。在授课时, 我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愚公愚吗? 二是作为当代的我们要不 要愚公精神。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挑战 欲、鼓励创新。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 贯、有条理,不偏离话题,发表意见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和围绕中心说话的能力。 当然在授课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学中没能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 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或其他生物,寓深奥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中。好的寓言, 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人们中流传的好寓 言,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特点及作用。而在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中知识 蜻蜓点水,这是不够的。 2、在分析愚公的形象时,引导学生围绕“愚公愚吗”这一问题来展开。大 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气氛也比较活跃。但我比较急于将自 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所以讨论得还不够深入。 3、朗读是学习文言文非常的一种方式。在授课中,虽然有学生的朗读,但 还不够。愚公反驳智叟的一段很有气势的话,语气读的还不够。另外由于时间 关系,学生的齐读这个环节也就删掉了。 总体来说,这堂课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课前预习效 果较好,大部分都很积极主动,课堂上能踊跃发言,学习兴趣浓厚。对于欠缺 的地方,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22.愚公移山观评记录 苏春平老师观察教师的教。苏春平老师观察教师的教。 一、目标明确。 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寓言故事,它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 有神话色彩,篇幅短小,大概的内容学生早以有所了解,因此,老师在本课教 学时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去感受课文,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 迪。因此设计了三个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能够 疏通文意。2.品读课文,体会对比、衬托手法对塑造人物的作用。3.悟读课文, 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学习愚公精神。 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 为了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自学的能力。教学中, 刘老师创设了让学生质疑的环节,并且将重点问题进行归纳,梳理,然后再让 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寻求,发现问题的答案,然后在组内交流,做到了 指点多,讲的少。 三、教学步骤合理,紧凑。 教学环节的设计对一堂课来说至关重要,必须层层递进,衔接自然,能逐步 的推进课堂的进行。本节课主要有四个环节:通文意、知故事、品手法、悟精 神。从环节上来看,能做到层层深入。针对每一个环节也都有相应的评价任务, 在这些任务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能够逐步深入。 四、升华情感,引出寓意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寓意,老师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然后提出:愚公一家的举动为什么会感动玉皇大帝?让学生再带着问题“回炉” 全文,进行思考。学生从文中找到了愚公移山的原因、遇到的困难,进而思考 到愚公为子孙后代造福,具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而这些正是感动上 帝的原因所在。 任妮娜老师观察学生的学。任妮娜老师观察学生的学。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 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是具有实效性的一节语文课。 具体情况分析:在第一个环节通预习展示中,学生读课文基本准确,只有 一个同学朗读中出问题较多。积累重点实词虚词中,学生对于虚词的认知还比 较浅,但在老师点拨之后能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做好 笔记。通文意环节,学生两人一组能够翻译出来,但提到个别句子的时候,学 生还是不很明确,经讲解之后理解的更透彻了。知故事环节对学生来说相对容 易,学生能够概括故事,也能够找出不同人对移山的态度。析手法环节学生对 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还是能够判断出来的,对愚公精神的感悟也比较到位。 郎美杰老师观察目标的达成郎美杰老师观察目标的达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明确,重难点突出,思路清晰。这堂课设计理念, 比较切实,也比较务实,没有花拳绣腿的招式。文言文的语汇繁多,识记起来 繁琐枯燥,方法灵活,老师通过词性的整理比较调理,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 益。需要改进的一点是:再增加重难点句子的当堂翻译的反复训练。从字词、 句子,再到文章,就更环环相扣的理解文意了。 教师寄语教师寄语: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好文言文主要靠积累,知识积累的好方法是自我整理。 22.22.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能够疏通文意。 2.品读课文,体会对比、衬托手法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3.悟读课文,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学习愚公精神。 重点重点: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学习愚公精神 难点难点:体会对比、衬托手法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补充资料补充资料 1.1.列子和列子和列子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 清净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 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 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其中寓言故事百余则,如夸父逐日 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 2.2.文体链接文体链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 育或讽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自由朗熟课文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 梳理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导入:(放歌曲愚公移山创设情境导入)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 这是一个怎样的奇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来感受其中的奥妙。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补充资料: 1.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 清净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 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 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其中寓言故事百余则,如夸父逐日 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 2.文体链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 育或讽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再来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 过渡语:上节课已经预习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下面我们就来检查一下。 板块一:预习展示我最棒。板块一:预习展示我最棒。 1. 两人一组互听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初步感受人物的语气。 检查学生读课文,放音频朗读,感受人物语气。 2. 四人一组讨论预习的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及用法,并记录疑难。 注意这些词:注意这些词: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 面:名词用作动词,面朝。 帝感其诚 感:被感动,被动用法。 毕力平险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文言虚词文言虚词 之:代词,指代人、事、物; 动词,去、往; 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补足音节;倒装句的标志 而:连词,表承接、表转折、表并列表修饰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于此” 代词,相当于“之”. 哪里 句末语气词,可译为了、啊、呢.、也 板块二、疏通文意知故事。板块二、疏通文意知故事。 (一)通文意(一)通文意 1.借助注释译读课文,圈出疑难,组内探讨。 注意这些句子:(1)甚矣,汝之不惠!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投诸渤海之尾。 (4)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翻译译课文。两个学生一组互说翻译。 (二)知故事(二)知故事 1.1.这则寓言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2.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对待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家人:杂然相许 妻子:献疑 遗男:助之 智叟:笑而止之 看主要人物的对话,读出合适的语气。看主要人物的对话,读出合适的语气。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读出关切语气)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读出嘲讽语气)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读出坚定 语气) 方法点拨:对比、衬托让人物形象更突出。 板块三、品析手法悟精神板块三、品析手法悟精神 (一)析手法(一)析手法 1.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这是对比对比。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称愚公是贬词褒用,称智叟带有讽刺意味。 2.文中写移山遇到的困难,结尾又写到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其诚”对表现人物有何作 用? 写山的高大,路程的遥远,运土石的人数少,工具的简陋,说明移山任务的艰巨,衬托衬托了愚 公的要移山的坚定决心和不凡的气魄。 操蛇之神“惧”和天帝“感其诚”从侧面衬托衬托了愚公移山的决心,肯定了愚公的精神 。 (二)悟精神(二)悟精神 3.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 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4.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呢?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意义? 有远大目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顽强奋斗 当代的愚公当代的愚公: “当代愚公当代愚公”黄大发黄大发, ,一辈子修一条渠一辈子修一条渠 黄大发的家乡,位于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一个叫团结村的村子。在这里曾流传着这 样一首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如今,潺潺渠水,涓涓流 过,润泽了当地 1200 多人,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愚公支书愚公支书”王光国王光国 悬崖上凿出路 绝境中闯坦途 “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会继续发扬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新愚公精神, 让家乡越变越美,老百姓越来越富。”说起王光国,地处武陵山腹地的店子坪村村民,无人不竖 起大拇指。 “要想富,先修路。” “5 年修不完,就修 10 年。10 年修不完,就修 15 年、20 年。”面对 村民的质疑,王光国坚定地说。 过渡语:可见,愚公精神已经很好的传承下来,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反思升华反思升华 1.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 吃这苦头呢?绕开山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学生自由谈看法。 2.请用思维导图整理本节课的收获。(提示:可以从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内容、手法、 精神等方面整理)学生整理思维导图,在班级展示。 结束语:结束语:让我们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正视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做一个有远大目标,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顽强奋斗的新时代中学生。我们用几句对愚公的颁奖词结束今天的课。 “你,是山脚下普通的百姓; 你,为了子孙和别人的方便而决心移山; 你,不惧怕山高路远,不轻信别人的嘲笑,更 不相信不能战胜自然; 你,象征着坚持不懈,矢志不渝的坚定精神, 这正是中华民族永久的传承! 愚公,我们敬你!” 附:板书设计附:板书设计 22.22.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列子列子 妻子、家人妻子、家人 山高路远山高路远 智叟智叟 笑而止之笑而止之 愚公愚公 衬托衬托 人少工具简人少工具简 (对比(对比) 遗男遗男 帝感其诚帝感其诚 有远大目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有远大目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六单元-阅读-22 愚公移山-ppt课件-(含教案+素材)-省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编号:9020b).zip》由用户(老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第六单元_阅读_22 愚公移山_ppt课件_(含教案+素材)_省级公开课_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编号:9020b) 人教版八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六 单元 阅读 浏览 _22 愚公移山 _ppt 课件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六单元-阅读-22 愚公移山-ppt课件-(含教案+素材)-省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编号:9020b).zip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8197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