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d0150).zip(配套课件编号:30f0a).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d0150).zip(配套课件编号:30f0a).doc》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 2011 课标版 年级 上册 2016 初中语文 第六 单元 课外 古诗词 诵读 夜雨 教案 教学 设计 市级优课 配套 课件 编号 30 f0a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古典诗歌虚实结合的解读 以夜雨寄北和十一月风雨大作为例 能够结合十一月风雨大作和夜雨寄北分析出古典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的涵义、类型及表达效果。 任务分析任务分析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学生对夜雨寄北和十一月风雨大作这两首诗所写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一般 都能准确理解。但对诗的表达技巧如构思技巧、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则往往不易说清。 对这两首诗的表达技巧而言,虚实结合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法,理解了这点,其他的表达技巧 如构思技巧、抒情方式就很容易理解了。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将“虚实结合”作为教学目标 的关键词。 夜雨寄北 里当前之景为实, 设想未来之景为虚; 十一月风雨大作 以当前之景为实, 梦
2、中之景为虚。 2.学习结果的类型 本课教学目标属于学习结果中的概念学习(能够结合夜雨寄北和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分析“ 虚实结合的涵义、类型” )及规则运用(能够结合夜雨寄北和十一月 四日风雨大作分析出“ 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评价6.创造 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目标 C.程序性知识目标 D.反省认知知识 3.学习的起点能力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附录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课外古诗词板块。学生在小学背过不少古诗,但对于“虚实结合”这种表现手法没有作 为教学内容学习过。 4.使能目标的分析 要完成教学
3、目标,首先要进行虚实结合概念和类型的学习。 教学设想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即教学目标。 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中的“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 3.教学时间:1-2 课时 4. 预习活动:根据注释理解诗歌意思,并能背诵全诗。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境创设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首诗明白易懂,前两 句写的是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是实写; 后两句转换角度写故乡亲人登高插茱萸时对自己 的思念,是虚写。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二、探索研究 (一)问题:什么是“虚实结合”? 1.广义的“虚” “实”和“虚实结合” “虚” “实” “虚”与“实”这对哲学范畴,在
4、我国古代文论中有广泛地应用,在意境结构论中也表 现出来,宋人梅尧臣说: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 矣。 ” (欧阳修六一诗话 )这句话的含义十分丰富,其中一层是告诉我们,意境包括两个 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一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意境从 结构上看,正是二者的结合。所以,后人将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 ;把其中较虚的 部分称为“虚境” 。 “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 、 “事境” 、 “物境”等; 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 伸和扩大, 另一方面是伴随这种具
5、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 神、 意的体味与感悟, 即所谓 “不 尽之意” ,所以又称“神境” 、 “情境” 、 “灵境”等。如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中描写诗人游一个花园,但园中无人,久扣柴扉而不开,十分扫兴。这样的园子,门前的 台阶上都长满了青苔,说明一向游人很少,更添了遗憾和惋惜。但诗人能突然从失望和遗憾 中翻出一层新意,写一 枝怒放的红杏不甘寂寞,伸出墙外。它那盎然的生机足以引起诗人对满园春色的联想。园虽 未入,但园中的一切均可想而知了,诗人由扫兴而变为高兴。此诗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 是实境。而诗人不得进园的遗憾,由一
6、枝红杏引起的怦然心动的愉悦,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满 园春色、百花盛开的推测和联想,则是由实境开拓的第一层审美想象 空间;由红杏的探出墙外,紧闭的园门与联想中的满园春色,又构成了新的矛盾关系,从而 把人引入哲理的思考, 得出美好的东西总是锁不住的结论, 这是由实境开拓的第二层审美想 象空间。这两层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 广义的虚与实, 实际上是把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 涉及的诗歌作者想要表达的主 观情意和诗歌中实际描述的客观形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诗歌中描述的客观形象为实, 诗人借这些客观形象要表达的主观情意为虚。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
7、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描写了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诗中烟花三月的景色,放舟长江的开 阔画面,西辞黄鹤楼的故人,目送孤帆远影的诗人,都是实境。而诗中蕴含的对朋友依依不 舍的深情厚意则是虚境。简言之,写景是实,抒情是虚。 广义的“虚实结合” 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重要理论认为, 宇宙间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虚与实的统一, 因而 把“虚实结合”定为艺术创作和审美关照的基本原则之一。诗歌理论的虚与实,通常包括四 种内涵:1、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2、 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3、实,指具体描绘;虚,指抽象的议论。 4、实,
8、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总之,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 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 “虚实结合”的理想境界就是“虚实相生” 。 “虚实相生”指“虚”与“实”二者 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丰富诗中的 意象,开拓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增添审美情趣。 虚与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象和目的, 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效果, 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 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 和统帅的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9、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谈读书感受的说理诗。在这首诗中, “方塘” 、 “活水”为实,所说之理为虚。作者 把抽象哲理赋予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中。半亩方塘为什么能如此清新澄澈呢?因为有“活水” 源源而来,方塘才不会陈腐,不会枯竭,才能给人一种清新的美感。由于诗中作为“实境” 的“方塘” 、 “活水”的形象刻画得精彩,读者才会展开自然的联想,准确咀嚼领略出诗中的 无穷意趣人的思想就像那半亩方塘,只有不断从书中吸取新鲜知识,不断地更新,才能 永远充实,永远保持一颗澄澈明净之心。 2.狭义的“虚” “实”和“虚实结合” 狭义的“虚”和“实” 前面我们提到,广义的“实境” ,是指诗中描写
10、的逼真的景、形、境, “虚境”则是指由 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根据这一界定, 几乎所有的诗歌意境创造都必须遵循虚 实相生的原则。不过,当我们把目光转向诗歌广义的“实境”时,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就很多诗歌而言,诗人对广义“实境”中的具体内容(景、形、境)的描述实际上也 存在实写和虚写的问题,比如实景和虚景、实笔和虚笔。也就是说,广义的“实境”也有实 象和虚象之分。这里的实象和虚象就是我们所说的狭义的“实”和“虚” 。如李白的越中 览古 :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虚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破吴,胜利而归的往事。诗人极力渲染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7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