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阅读-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9764d).zip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_七年级上册(2016年7月第1版)_初中语文_第三单元_阅读_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ppt课件_(含教案)_市级优课_(编号:9764d)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点击预览
      • 教案9764d.docx--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_第三单元_阅读_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ppt课件_含教案_市级公开课_编号9764d.zip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_第三单元_阅读_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ppt课件_含教案_市级公开课_编号9764d.zip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177757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41.90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10
5
文币
资源描述:
鲁迅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 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二心集 、小说彷徨、呐喊、散文朝花夕拾、诗 歌野草等。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 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散文风筝。 写作时代背景: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 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 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 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1926年9月鲁迅接受 了厦门大学的聘请 .本文写于这时期。 _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 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 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 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 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 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 取,晚年了,回忆起 少年时代的事。 教学目标 1、识记积累有关字、词和文学文体常识。 2、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3、通读全文,熟读课文第段描写百草园自然风貌和第段描写“捕鸟”过程的 文字。 4、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对身边生活作细致观察,写出自己的真 实情感。 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 zo qshui chnmshi syundng ttngshnb sutucun kushulin 秕谷 豁bhu 注意下列词语的字形: 多音字多音字 拗 o (意思:弯曲使断,折 ) 组词:拗断 o (意思:不顺,不顺从 ) 组词:拗口 ni (意思:固执,不驯顺 ) 组词:执拗 拗 o (意思:弯曲使断,折 ) o 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可分哪两部分? 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章写三味书屋?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 么? 第九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题目分析 讨论并归纳讨论并归纳: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 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 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 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 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 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同时也表明了文 章主要是以空间变换为顺序记叙的。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 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理清文章思路 : 以空间变化为顺序安排材料 百草园的生活( 18) 过渡 承上启下 (9) 三味书屋的生活(10尾) 1、说百草园、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 时却是我的乐园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 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确凿只有”, 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似乎”,又对这,又对这 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 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 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 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2、重点研读第二段 思考:课文写了百草园的哪些美好的景 物?它们各抓住了静物、动物的什么特 点来写? 景物 静物 动物 形:高大、臃肿、小(球) 色:碧绿、紫红、菜花 味:(覆盆子)又酸又甜 形:肥胖、轻捷 声:长吟、低唱、弹琴 动:伏、窜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椹 鸣蝉 黄蜂 叫天子 静态动态 低高 碧绿的 光滑的 高大的 紫红的 肥胖的 轻捷的 长吟 伏 窜 高低 描写景物:有序 多角度 精选词语形容 借助“准确的形容” 即能表情达意 ,又 形象生动 单是 就有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何首乌藤 木莲藤 木莲果 何首乌根 覆盆子 低唱(声音) 弹琴(声音) 翻 按 喷 动作 缠络 形状 像莲房 臃肿 拔 像小球 又酸又甜 形状 形状 形状 摘 动物 植物 味道 啪 声音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乐 趣 无 穷 3、 本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本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 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再 由高到低写动物;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局 部是从动物到植物。 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何首乌和木莲 “不必说 也不必说”“单是” 整体局部 写作顺序 先静物后动物先动物后静物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葚 鸣蝉 叫天子 黄蜂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覆盆子 4、本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本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 有比喻:有比喻:(覆盆子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像小珊瑚珠攒成 的小的小 球。球。 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 里弹琴。里弹琴。 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1、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 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 2、泥墙根一带的趣事有:(每件事的概括限七字以内 ) 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 蝉、黄蜂、叫天子、蛉、蟋蟀、蜈蚣、斑蝥 听蟋蟀、油蛉弹唱、翻砖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 覆盆子 14 3、这段话的描写角度多变,其中对“泥墙根一带 “的描写角 度依次是:听觉到 觉到 觉到 觉到 觉到 觉。视触听视 形态色彩滋味 形态声音动作 味 4、写景必须抓住特征,这段文字写静物时主要抓住它们 的 、 、 来写,写动物时主要抓住 、 、 来写。 练一练: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 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 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整体部分从“菜畦、皂荚树、桑葚” 到“鸣蝉、黄蜂、叫天子” 局部部分从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到 “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由低到高写静物 由高到低写动物 从动物写到植物 从植物写到动物 3、本段层次井然。比如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 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从整体到局部的顺 序。请以连线的方式把下面的写景顺序对应起来: 5、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 直接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 一内容? A 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B 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 C 使人们从中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 D 给百草园增添更多的神秘色彩以及对孩子的吸引力; 6、阅读第七节,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 法?起什么作用? 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段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扫露支撒系牵拉看罩 九个表述动作的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写出了雪 后捕鸟的乐趣。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7、“我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 ?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 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 ”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 肯定。 8、 “Ade,我的蟋蟀们,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我的覆盆子 们和木莲们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表 达了作者什么心理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运用拟人,表达了运用拟人,表达了“我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对百草园的依恋 。 结构上的作用: 第一句 “不知道”三 个字,表明了去三味 书屋是被迫的。第二句三个“也许”,猜测 原因,推断去三味书屋是一种惩罚,预 示了三味书屋的生活的无趣。最后三句 直接抒发了对百草园的难分难舍的感情。 因此,第九节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表情达意的作用 : 四、小结四、小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 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 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 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 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 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返回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三味书屋”部分,体会文章对三 味书屋环境和先生的描写。 2、讨论文章的主题。 “早”字 (两人一组) 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 2、我对先生的印象如何? 3、文中怎么写先生? 4、三味书屋教些什么?从中可看出 ? 5、三味书屋中有哪些趣事? 6、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怎样? 单调沉闷 压抑 枯燥 鲁迅的塾师寿镜吾鲁迅的塾师寿镜吾 先生是一先生是一 位极方正位极方正 、质朴、质朴、 博学的人博学的人 。 值得尊敬值得尊敬 。 文章中怎样写先生? 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 问题。 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学生 捧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 三是不太束缚学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 一回事?”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 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 后面拗过去 三味书屋的生活 枯燥无味吗?有哪 些趣事呢? 1 一有机会就跑出去玩 2 折腊梅花 3 寻蝉蜕 4 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 说明: 儿童对自然的热爱是挡也挡不住的,孩子天真调皮的童心是与生俱来,不可 遏制的。 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 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 是太受约束,且令人深 感枯燥。但也应看到, 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 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 ,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 (18)(1024 ) (9 ) 景物有声有色,充满乐趣。 内容:枯燥 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情 趣。 雪地捕鸟,带来无穷乐趣。 形式:单调 环境:压抑 探索主题: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 考,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1)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 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 乐的心理。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 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 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 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小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 生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 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 响。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 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 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 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为之 一变。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 人才。 、“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出自论语 述而, 应读作: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 然来到了”。 、“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出自幼学琼林身体,应 读作: “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意思是:“笑人家牙齿缺了,就说(那个缺口)就像 一个狗洞大开着。” 、“上九潜龙勿用”出自易经 韩卦,由“初九潜龙 勿用”和“上九亢龙有悔”二句爻辞杂糅而成。 “初九潜龙勿用”意思是“君子应韬光隐晦以待时机”; “上九亢龙有悔”意思是“人应以亢满为戒,注意物极必反 的道理。”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摘自中国古代典藉文献 中最艰涩难懂的尚书中的禹贡篇, 意思是“天下土地(共分九等),下上为下等里最上的一级 ,好坏交错;那 进贡的物品里有茅草、橘柚等物品。” 我们可以如下断句:“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 橘柚。” 5、“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 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出自清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 岗赋。引文中的声浪号表声音起伏,持续不断“噫”、“嗬” 指念书时加在句尾用来加强感情的声音。 意思是:拿着铁如意,指挥比划,潇洒自如。用金杯喝酒 ,痛快淋漓,喝得很多而未醉。 (引用句子和原文略有出入:“铁如意”原作“玉如意”;“颠倒” 原作“倾倒”。)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 种修辞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3、理解课文主题思想: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 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 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 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1、是对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掌握难解的词语。 教学课时:3 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简介作者和作品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 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 从 19071936 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 翻译、日记、书信等共 800 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 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 1926 年 9 月 18 日,当时 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 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 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 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2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引 导学生注字音,解释课本未注释的词) 缠络 chn 相互缠绕在一起 豁 hu 此处状声 觅食 m 找 食 渊博 yun 学识深广 确凿 zo 菜畦 q 桑椹 shn 油蛉 lng 攒 cun 斑蝥 mo 珊瑚 shn 蟋蟀 shui 敛 lin 脑髓 su 陌 m 人迹罕至 hn 竹筛 Shi 秕谷 b 系 j 传授 shu 书塾 sh 宿儒 r 蝉蜕 tu 人声 鼎沸 dng 窦 du 厥士 ju 拗 o 倜傥 t tng 金 叵罗 p 盔甲 ku 绣像 xi 锡箔 x b 3学生朗读全文。 4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 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 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小结:课文第 1 至第 9 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 生活;第 10 至第 22 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 活。 5布置作业 生字生词在作业本上抄写三遍。 熟读全文三遍,并反复朗读课文第 2 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1由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提问: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 不同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明确: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 活则是相对枯燥乏味的。文章先后写了两种生活。 第一部分(1 至 9 段)写的是“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 第二部分(10 至 24 段)写的是“我”在三味书屋中的读书 生活。这就是本文的大体结构。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 1 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提问:课文的第 1 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 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 园的缘由。 理解:“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这句话是“夕拾”,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 “确凿只有”,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 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这一方面表明由于 “时间的流驶”,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不敢妄 下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甩出一个“线头”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课文的第 1 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百草园是 “我”儿时的乐园,引起下文回忆描写百草园。 请学生朗读第 2 段,引导学生迸行分析。 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 什么? 明确: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 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 明确:莱畦,石井栏。 提问: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 些词语把它们写得更加生动、美好呢?作者为什么把这些 景物写得那么具体、生动、真切?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 时的乐园”? 明确: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 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 当然是“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 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至 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 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 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提问: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 明确:鲁迅先生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 百草园的可人。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棋,写的是春季; 鸣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写的是夏季;油岭在这里 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是秋季。 这样写了春、夏、冬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 那么生动、形象的动、植物,错综交织,而又井井有条, 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 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 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 明确: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 法。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 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 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祥精彩? 明确: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 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 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 写得这样精彩。 小结:第 2 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 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 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让学生轻声齐读第 2 段,加深体会,加强记忆。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 3 至 6 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提问:文章的第 3 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园的景 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 提问: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 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 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 明确: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 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其二,听长妈妈的故事后,“长 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 极想得到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在百草园草丛旁边时, 也常常这样想”,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 心理。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诱导着儿童去 涉足认识、了解它。其三,百草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赤链 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个传 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 让学生齐读课丈第 7、8 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这两段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雪天捕鸟,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 让学生默读课文第 7 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 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量。 明确:作者用“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 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 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第 8 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 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明确:第 8 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 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 经验的钦佩之情。这层中,没有明写“百草园是我的 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 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 “乐园”写得实在、具体。 指定学生朗读第 9 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 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 因。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 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明确: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 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 景物;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 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 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 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 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 舍呢? 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种 种乐趣。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第 2 自然段。 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 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1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导入新课。 2进行新课。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 11、12 两段,边读过考虑: 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 感情? “我”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三味书屋的陈设单调、沉闷。其沉重、压抑的颜 色,与百草园中的“碧绿”“紫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屋里的陈设就更单调了,只有匾和画儿,不象百草园中的 生机勃勃。鲁迅先生对这里极为熟悉。寥寥几笔,三味书 屋的环境、陈设,使读者有如目睹。 “我”对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 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由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 12 段至末尾。(一人读“我”的 语言,一个读先生的语言,一人读叙述部分) 教师提示:对 19 段,要注意引号里的句子句逗应该是这样 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上九,潜龙, 勿用。”“厥土,下、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朗读 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在此文中写出了几 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写出了五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问“怪哉”虫 这是不可以的;单调的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 课;逃课到小园中去被先生批评;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 课上的意外收获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在这五个方面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第一个是问“怪哉”是怎么回事。先生说“不知 道”,而且脸上有些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 问这些事的(他)决不至于不知道乃是不愿意说。 ”这是对压制学生求知欲的不满。进了三味书屋就要 非礼勿言、非礼勿视,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少年鲁迅 却问了读经以外的“怪哉虫”,这在老师的眼里简直是左 道旁门,所以不予回答,而且有怒色了。第二个是读书的 内容和形式。老师“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 咙读一阵书”,这书读得多没劲呀,是在老师的压力或命 令下读的。读的内容令人难懂,读不成句,读错了也没有 人纠正,只有死记硬背。这样的教与学都是比较死板和无 味的。这和百草园中生动活泼的生活真是大相径庭! 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 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学生讨 论,回答。) 小结:当鲁迅提出“怪哉虫”的问题时,老先生有些 “怒色”了,答以“不知道”!当孩子们到三味书屋后的 小园中去玩而被老先生发现时,只不过是“瞪几限”,大 声道:“读书!”当学生惹他生气时,他有戒尺,但不常 用;他可以让学生罚跪,但他也不常用。当他自己读书读 到得意处时,他就微笑起来,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寿镜吾老先生秉性慈祥, 酷爱读书,鲁迅先生是尊敬的。可是受时代的限制,他也 有死板迂腐的一面,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他没有象长 妈妈那样能够抓住儿童的心,饱也没有象闰土的父亲那样 耐心诚恳地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而是不看教育对象的心 理特点,拒绝学生的提问,无形中扼杀他们的求知欲,这 些都是值得反思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 尽管如此,他在塾师中是比较好的,对学生还“和蔼”, 不常用戒尺与罚规,也正囚为他是比较慈祥的。他尚且如 此严格遵守封建教育制度,更何况其他人了!三味书屋的 人和事回忆起来显然没有百草园那么有趣,却也是生活的 实际。 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学生讨论,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如:结论是肯定的,三味书屋的教育是失败的。首先学 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的 成绩却不少了”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 的教育;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 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自己也做了店主,而且 快要升到绅土地位了”从同学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 式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逐利趋势之徒,旧 制度的维护者与社会基础。这样的批判是很深刻有力的。 小结: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 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 的心理。让我们认识了鲁迅的童年生活,也认识了真实的 少年鲁迅。 3作业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单元-阅读-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9764d).zip》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第三单元_阅读_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ppt课件_(含教案)_市级公开课_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9764d) 人教部编版 语文 第三 单元 阅读 浏览 _9 百草 园到三味 书屋 _ppt 课件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阅读-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含教案)-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9764d).zip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77571.html
小黑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