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c01d5).zip
1 一、一、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一)教材提示(一)教材提示 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意在启发教师选择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 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前面第四单元是“人生意义、价值单元” ,阅读策略是: 1.学习默读。2.勾画关键句,再喜欢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批注。3.整体把握文意, 学会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词句,理清作者思路。 基于阅读策略的支撑,我们试图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呼兰河传的小说阅 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启发学生, 在少年时光,多读书、会读书、好读书。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安排有朝花夕拾 西游记的阅读。需要教给学生整本书阅读的 一些方法和策略,端正了阅读经典的态度。课本安排阅读书目外,考虑到学生 的阅读兴趣,我们尝试着对现代名篇佳作呼兰河传的阅读。小说的儿童视 角,与学生年龄相近会激发会阅读兴趣;因为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会给学生丰 富的收获。 呼兰河传小学课本中有节选篇目,是阅读的有力衔接。 (三)作品介绍(三)作品介绍 1.1.推荐版本:推荐版本: 作者:萧红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年 10 月 2 2.2.内容梗概内容梗概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0 年写于香港, 1941 年出版。小说共分 7 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本书 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 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 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呼兰河的小城, “我”是一个小女孩,也是故事的叙述者。 书中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然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而是以呼兰城 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写下了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 呼兰河是一个小城,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 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另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做东二道街,一 条叫做西二道街。除了这些就都是些小胡同的。小城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 落而息的生活。 东二道街上有一个“大泥坑” ,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只是 帮忙拽出和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碾磨坊,几家 豆腐店,几家扎彩铺,一两家机房,一两家染缸房,比较热闹。那些小胡同里 就比较冷清和寂寞了,一天到晚看不到几个闲散的人。但这地方的晚霞是很好 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变化极多。除了这些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 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盛举:跳大神治病,四月十八逛娘娘庙大会,七月十五盂兰 会放河灯,秋天唱野台子戏,这些盛举都是冲着鬼而做的,只有正月十五唱秧 3 歌是为人预备的。 “我”就在呼兰河这个小城出生,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祖 父非常爱“我” , “我”常跟着祖父在后花园里玩,并跟着祖父学诗。除了念诗 之外, “我”还很喜欢吃,还常到“我”家小后防房储藏室找各种东西玩。 “我”家是荒凉的。有很多空房子,门洞子西壁的三间房和三间碾磨房租 给养猪的,三间破草房租给开粉房的,养猪的那厢房里还住着一个拉磨的,粉 坊旁边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一家赶车的。赶车的姓胡,弟兄俩,老大有一个儿 子,稍小,媳妇还没娶过来;老二有一个儿子,娶了一个媳妇,又能干又温顺。 “我”除了在后花园由祖父陪着,其余就是自己玩,一天“我”正在蒿草 中做着梦,听见一阵热闹,原来是老胡家来了一个十二岁的团圆媳妇。 她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他她,左邻右舍也 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 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儿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 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小团 圆媳妇死去了。 “我”家还有个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喜欢同石头、麻雀、 黄狗谈天,却不爱和人说话。但也是“我”的一个玩伴。听祖父讲,二伯三十 年前就到了“我”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 ,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 心的大哭起来。 拉磨的那个邻居叫冯歪嘴子,他会做年糕卖。他的女人就是同院住着的老 王家的大姑娘。邻居们都夸赞这位王姑娘是个兴家立业的好手,但这回成了冯 歪嘴子的女人,大家都说她不是好东西了,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 他的女人在生下第二个儿子后就死了。他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 拉驴印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 着的希望。 4 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后花园的主人不见了,祖父死了,二百也死了,东 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只是那里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 3.3.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萧红(19111942) ,原名张迺莹,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国现 代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 年代文学洛神” 。1935 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她发 表了成名作生死场 ;1936 年,她东渡日本,发表了散文孤独的生活 、长 篇组诗砂粒等;1940 年她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 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 4.4.文学地位文学地位 文学巨匠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的理解:“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 更好,更有意义。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 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 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又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 头就会一点点沉重起来。 ”摘自茅盾序 (1946 年) 著名文学评论家杨义先生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整部小说可以说是扬 弃了传统小说的框架,写出了一幅幅惟妙惟肖、有声有色的世俗画和风俗志, 从而在小说这个园地里最大限度地容纳了她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散文家的才华。 ”摘自杨义20 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 (2007 年) 香港著名作家、评论家司马长风则认为:“呼兰河传书如其名,是部 纯粹的乡土小说正因为创作的心灵自由了,一切类型化、观念化的要求隐 退了, 呼兰河传才透出了鲜烈的个性,成为战时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 ”并 强调呼兰河传的环境特征:“一般的小说都以人物或情节为主轴, 呼兰河 传则以环境一座小城为主轴,在现代小说中极罕见。 ”摘自司马长风中 国新文学史 (1978 年) 呼兰河传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 5 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萧红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 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中 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今天看来, 呼兰河传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中文长篇小说之一,2000 年被香港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之九,而前八名分别是: 呐喊 、 边城 、 骆驼祥子 、 传奇 、 围城 、 子夜 、 台北人 、 家 。 呼兰河传给了中国现代文学一抹凄迷的气质,一种卓异的风格,一种 完全有别于中国 20 世纪 40 年代文学的独特品格。优雅而任性、感伤而婉讽, 令人魅惑。文字间寄寓着一个无乡女子渴望回家的絮絮倾诉,亦包含着一个思 想深邃的作家对国民性的反思与批判。情感与理性的熔铸,让时年二十九岁的 萧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如此独特的存在,这个名字因其独创性的文字而不 朽。而呼兰河早已成为且不断成为众多读者的又一处精神故乡。萧红,这流落 异乡的呼兰河的女儿,以其对故土的想象性触摸,刺激了太多后人对呼兰河、 对后花园的想象,不断传说她那坎坷、传奇而短促的一生。 5.5.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萧红(19111942) ,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富裕家庭。 “呼兰河”是她的家乡,也是她童年最深刻最美好的记忆所在,其中蕴含了作 者全部的生活与岁月的延伸。1930 年萧红因父母逼婚而离家出走;1934 年萧红 来到上海与鲁迅见面,鲁迅给她的文学生涯带来了很大转机;1936 年萧红只身 东渡日本;1940 年孤独的她转去香港,进入她一生中最寂寞无助的时期,此时 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 作了这部艺术形式独特的小说。 (四)知识积累(四)知识积累 1.1. 乡土乡土小说小说 所谓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 地方色彩的小说 ,也可以说“乡土小说”指的是 20 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 6 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 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这部作品以作者自身的童年回忆为线索,通过描写二十世纪十几年代东北 小镇呼兰(今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 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具有浓郁 的乡土特色 萧红出于女性作家的特殊敏感和细致观察,以画家的目光去观察自然风光 和社会人生,在小说中绘制出一幅北国风光和乡土人情的生动画面。一方面作 者用清新、明丽的笔触描绘自然风景,充满了浓浓的诗情画意,如第一章的 “火烧云” ,描写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描写的淋漓尽致,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 另一方面,作者出于对故乡的怀念,描写了小城的建筑格局,小成人的“精神 盛举” ,小城人的生老病死,绘制了一幅幅我国 20 世纪 20 年代东北乡镇的风俗 画卷,展现的是当时的历史,是底层人民在苦难、愚昧、麻木和抗争中的挣扎, 生活是那样的刻板、单调,字里行间充满了悲剧的色彩,反映的是中国北方农 民几千年来的生活模式。 2.散文化的作品结构散文化的作品结构 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对人物、情节、结构的处理方式,全书没有一个贯穿 前后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固定的人物形象,没有头绪纷繁的线索,也没有波澜 起伏的戏剧冲突,而是呈现出非情节化、非戏剧化的散文特征。全书都是由零 零碎碎的生活片段和人物速写组成。小说共七章,各章相对独立,没有明显的 因果关系和联系,也没有主角,不管是对小城静态的风俗民情的介绍,还是对 小城动态的人生图景的勾勒,呼兰河城就是主角。 3. 叙述视角叙述视角 儿童的叙述视角儿童的叙述视角。小说从第三章起,就采用了作品中儿时的“我”的视角。 作为儿童的“我”稚嫩天真,好奇,顽皮,在“我”的眼里,后花园是另一个 7 色彩缤纷的空间世界,动物、植物都跟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同时,由于“我” 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有限,面对成人空间世界,儿童的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大不 相同,通过“我”透视成人世界林林总总的现象,在一种近乎天真的疑惑和发 问中,实现对成人世界的拷问。通过儿童视角的叙述,小说呈现给我们一种儿 童所固有的原生态的生命情境。 成人叙述者的超然与成人叙述者的超然与“间离间离” 成人叙述者是超然视角,对呼兰河人无视生命的现状表现出一种与己无关 的态度:“他们对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大,长大 了就长大,长不大就算了。”如写卖豆芽菜的王寡妇儿子死了的情形:“忽然有 一年夏天,她的独子到河边去洗澡,掉河淹死了。虽然她从此以后就疯了,但 她到底还晓得卖豆芽菜,她仍还是静静地活着,虽然偶尔她的菜被偷了,在大 街上或是在庙台上狂哭一场,但一哭过了之后,她还是平平静静地活着。” 染房里两个徒弟为了争一个女人而死了人:“其中一个把另一个按进染缸子 给淹死了。死了的不说,就说那活着的也下了监狱,判了无期徒刑。但这也是 不声不响地把事就解决了,过了三年两载,若有人提起那件事来,差不多就像 人们讲着岳飞、秦桧似的,久远得不知多少年前的事情似的。” 造纸的纸房里死了一个孩子:“再说那造纸的纸房里边,把一个私生子活活 饿死。因为他是一个初生的孩子,算不了什么。也就不说他了。”叙述人用这种 淡然、超然的态度,叙述着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故事,从而与所叙述的事件产生 了一种“间离”。 萧红视角的嘲讽与批判萧红视角的嘲讽与批判 在小说的潜层,是萧红的视角,萧红的视角从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作品 中时时出现的议论,大多夹叙夹议,是凌驾人物之上的,与小说中人物有距离; 一个是涌动着的、浓烈的、按捺不住的情感,使读者为之动容。萧红说:“我 家的院子是荒凉的”,“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样悲凉。”这 8 是典型的萧红视角,因为儿童不会用“荒凉”、“悲凉”这样的词,超然的成人视角 也不会用“荒凉”、“悲凉”去形容情感,只有萧红视角才说出这样包含情感的话。 萧红的视角会在作品中情不自禁地发议论,如第一章写东二道街的大泥坑, “这泥坑子里面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这 泥坑里边。”甚至马也经常陷进去,“一年之中抬车抬马,在这泥坑子上不知抬 了多少次。”有时人也掉进去了。但是,“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 把泥坑来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这后一句话就是萧红的议论。 这样的议论在呼兰河传随处可见,如写漏粉的人:“他们一边挂着粉, 也是一边唱着的。等粉条晒干了,他们一边收着粉,也是一边地唱着。那唱不 是从工作所得到的愉快,好像含着眼泪在笑似的。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 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 人生是苦多乐少。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 越觉得荒凉。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 也吃不饱,也穿不暖。逆来了,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萧红视角的议论与成人叙述者的超然叙述是不同的,成人叙述者一般不会 用“人生是苦多乐少”、“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这样带感情的用语,这样的用语 是萧红真实感情的流露。 4.超常规的语言超常规的语言 萧红在小说中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它所熟悉的一切,这种超常 规的语言运用使小说呈现出新鲜自然、稚拙浑朴的美学情趣,形成了独特的 “萧红味” 。如“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 萧红以她特有的童心观察自然,借用了儿童语言简短朴素的形式特点,显得极 其率真自然,真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又如“我”生的时候,祖父 已经六十多岁了, “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还没有长到二十 岁,祖父就七八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单调而重复使用的句型, 复沓回荡的叙述方式,透出儿童的稚拙和朴实,流露出对祖父的热爱与怀念, 9 也表现了萧红对岁月易逝、人生无常的叹惋。萧红在这里用不厌其烦的重复, 以弦外之音告诉“我”们人世间生生死死的“单调重复”以及难以言状的人生 悲凉。小说中这种蕴藉、自然清新的语言极为常见,不拘一格,舒展自如,任 由感情的宣泄,有如行云流水,同时渗透着人生的沉郁和永恒的哀伤。 二、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 1. 走进呼兰河小城,走近呼兰河人。了解小城人日常生活琐事、风俗习惯,探 究呼兰河人群像生存特点、精神风貌;梳理几个性格人物其人、其事,分析人 物形象性格特点及其成因。 2.走进“我”家的后花园、 “我”童年的生活,了解“我”童年生活的自由欢乐 和生机,体味学习不同叙事视角下“萧红味”语言的独特韵味,感受作者深深 怀恋之情和嘲讽态度。 3.比较儿童、成人、萧红等不同叙述视角下语言的特点,体会其对人物形象塑 造和小说主题凸显的作用,理解萧红回望乡土的情感态度。 三、读书方法三、读书方法 1. 莫提默.J 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倡主动的阅读,让一本书真正属于 自己的方法是在书上做笔记。因为一、笔记让你清醒。二、主动是一种思考, 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述出来。三、写下来帮你记作者的思想。 做笔记的方法有 1.画底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一道线。3.空白处作星 号或其他符号。4.空白处编号。5.空白处记下其他页码。6.勾画关键字或句子。 7.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记录内容:记录阅读心情,简单概括故事摘要,写下 自己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评价感受。 2.乡土小说的阅读方法。小说的要素是典型环境、典型情节、典型人物,阅读 小说需关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典型情节中的表现,来分析形象、探究主 题。而呼兰河传是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 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作者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 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小说以“我” 的 10 视角叙写,以故乡的乡景、乡俗、乡人为主要内容来抒发乡情,没有贯通首尾 的故事情节,所以按照“我”眼中的乡景乡俗乡人及“我”的乡情的线索去阅 读去关注,易于解读小说塑造的故乡和故乡人的形象,也易于探究作者的创作 意图、小说的主题,在探究过程中不但丰富情感体验、提升思想认知而且体会 乡土特色、独特的语言特色和叙事视角等艺术特色。 四、自评内容四、自评内容 1. 完成阅读完成阅读【任务一任务一】思维导图多角度呈现群像人物和性格人物相关的事和表 现,多方比较,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2. 完成阅读完成阅读【任务二任务二】为雕塑人物设计衣着神情动作姿态,足以体现他们的特 点,并为他们设计人物名片。 3. 完成阅读完成阅读【任务三任务三】开一场有声小说朗诵会,朗诵能体现人物特点,能传达 作者情感态度。 4. 完成阅读完成阅读【任务四任务四】选择后五章小说片段,将儿童化语言转换成成人化语言 叙述,体会不同叙述语言的魅力。 五、阅读实施五、阅读实施 第一课段第一课段 1.学习活动说明学习活动说明 走近呼兰河城人,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我”所见、所闻、所交往的呼兰 城里居民、我家房客、祖父、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的事,以及几个 人物之间的事,从而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特点。在班级内师生交流。完成任务一 2.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任务一任务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群像人物或者一两个性格人物,用思维导图呈现 跟他或他们相关的大事小情、言谈举动,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资源学习资源 刘丽丽刘丽丽“性格性格”人物与人物与“群像群像”人物人物 谈萧红谈萧红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中的人物形象中的人物形象 11 将呼兰河城里的人物分成“群像”人物和“性格”人物。可以把“群像”人 物分为两类:一、精神空虚的“群像”人物,他们包括大泥坑附近的人们、看野 台子戏的人、到胡家看“热闹”的人二、求生存的“群像”人物,包括漏粉的、 养猪的、拉磨的。性格人物是祖父、有二伯、小团圆媳妇、婆婆(老胡家大儿 媳) 、有二伯、冯歪嘴子。 4.方法建议方法建议 思维导图方法 多角度关注分析法 比较方法 理解人物角度 (1)跟人物相关的事.(2)在事儿里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以及细节。 (3)人际关系中的表现。 比较方法来理解人物特点 (1)对不同人物的态度比较。 (2)对同一人物的前后不同态度比较(3) 前后 不同遭遇比较。 (4)和同类人的比较。 预设 2 课时 第二课段第二课段 1.学习活动说明学习活动说明 再次走近呼兰小城人物,那些小城居民,那些邻居房客,那些我印象深刻 的人,关注自己阅读感受,比较这些人物,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或人物群, 选择给你印象深刻的场景、事件、人物表现,试着在头脑中再现他或她或他们 的样貌衣着,完成任务二,更深刻的理解人物形象。 2.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任务二任务二如果哈尔滨呼兰区萧红故居要为呼兰河传人物塑泥像,请你选 择小说中一个或一组人物,为他或她或他们设计衣着神情动作姿态,并说明理 由。在此基础上,为每个或每组泥塑制定一张人物名片,名片上文字在 100 字 左右。 3.3.学习资源学习资源 人物名片示例:人物名片示例:“我我” 呼兰河传的叙述者。 “我”是作者童年的回忆, 是一个天真可爱、活泼任性的小女孩,她有着儿童自由的天性、无拘无束烂漫 12 的性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时而悲时而喜、时而孤寂时而自由。在祖父的庇护 下, “我”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用全然信任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然而 “我”又是寂寞,四季变化、人事无常、一个人玩的孤独使“我”体会到 一些不快活乃至寂寞苦涩。 雕像、人物名片写作指导雕像、人物名片写作指导 说说身边的雕像,说说呼中人物(雕塑、人物名片) 4.4.方法建议方法建议 比较分析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章节,圈点勾画人物事件中关键的语言、 动作、外貌的重要句段,在此基础上选择,并概括叙写。 第三课段第三课段 1.学习活动说明学习活动说明 萧红跨越时空回望故乡,曾经的乡景、乡俗、乡人浮现眼前,触动着乡情。 跟随作者回望的目光,走进小说,走进呼兰河小城,去领略小城冬天的冰天雪 地、夏天傍晚的火烧云、我家后花园的生机蓬勃、我童年生活的欢乐自由,边 阅读边圈点优美的句段,批注自己的心情感受,来体会作者寄予在乡景中、童 年生活中的情感。然后完成任务三。 2.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任务三任务三 1.选取呼兰小城、我家后花园中、我童年的生活中自己喜欢的片段,配乐 朗诵,开一次“有声小说”朗诵会。根据自己感受到的文段表达的情感,在备 选的音乐中选择曲子,并说明理由,朗诵表演。师生评析朗读的优缺点。 2.谈谈所选片段读来给你怎样的感受?读出这种感受了吗?讨论文字是用 什么方法方式传达出这种情感?注意从用词、修辞、句式的角度考虑,它们传 递的作者的情感,从而体会体会“萧红味”语言特色。 3.将所选文段,拟题。汇总大家所选的文章节选,作为常备美文资源 3.学习资源学习资源 13 备选民族乐曲备选民族乐曲五彩传说,草原五彩童年的歌瑶 (梦中的额吉 海。 拉尔河忧伤 适合五六七章 ;克尼耶 兴安河的云雀 巴尔虎靴子 天鹅 ) ,适合中间二、三、四章。 )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中的序曲适合成人 视角开头第一章。 论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论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 4.方法建议方法建议 注意从儿童联想想像丰富、 热爱自然自由、充满好奇心、乐于细致观察 探究、乐于以平等姿势关注生命万物角度,来体会景物的美。注意从拟人化笔 法、夸张、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来欣赏。 预设 2 课时 第四课段第四课段 1.学习活动说明学习活动说明 萧红在时局的动荡中,在异乡的孤独中,在文字里穿越时空回望故乡和童 年,是因为忘不了那些人和事,忘不了是因为心中有留恋有牵挂,有要说的话, 请你联想想像,她在故事叙述之中对小城群像,对祖父、对那几个熟人要说的 内心独白,随时记录在书上。 在小说的叙事中,作者分别采用成人视角、儿童视角、萧红视角,前两章 主要是成人视角,后五章是儿童视角,萧红视角散落在各章中。比较三种视角 下对乡景、乡人、乡俗的描写叙述议论语言的不同,来探究作者寄予在书中的 思想感情,并分析不同视角叙述语言的特色。完成任务四。 2.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任务四任务四从后五章内容中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片段(100-150 字左右) ,尝试将 儿童视角语言转换为成人视角语言叙述,体会不同叙述语言的魅力。 3.学习资源学习资源 呼兰河传艺术特色呼兰河传艺术特色叙述视角叙述视角 14 萧红味语言:萧红味语言: 儿童视角语言:儿童化天真烂漫诗意的语言,呈现出新鲜自然、稚拙浑朴 的美学情趣。表现在句式上:简单句为主的句式,词语的重复,拟人化 。 萧红视角语言:萧红的视角从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作品中时时出现的议 论,大多夹叙夹议,是凌驾人物之上的,与小说中人物有距离;一个是涌动着 的、浓烈的、按捺不住的情感,使读者为之动容。 成人视角语言:叙述人用这种淡然、超然的态度,叙述着一个个触目惊心 的故事,从而与所叙述的事件产生了一种“间离”。 4.方法建议方法建议 比较法:比较儿童视角语言与成人视角语言表达方式特点、句式上特点的不同 以及表达效果的异同。 六、拓展延伸六、拓展延伸 阅读小说尾声,根据要求作文阅读小说尾声,根据要求作文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 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 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 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官,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 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以上是小说尾声。成长的一个标志是,在时空的某个节点回望来路,无数 15 往事和曾经相识熟悉的人,潮涌而来,令你细细回想、默默体味,回味出生活、 人生的许多感悟,或者蔓生出许多丰富的情绪情感。当然,你会站位在现在的 视角,也可以站位在曾经当时的视角。请在此时此地,像萧红一样的的回望令 你难忘的一段生活,写下你的回首的见闻感受,表达出真实的情感态度,然后 以轻轻回首为题作文,不少于 800 字。 通读小说时,边阅读,边根据问题,在文中圈点勾画或者记录自己的评判感受。通读小说时,边阅读,边根据问题,在文中圈点勾画或者记录自己的评判感受。 章节任务章节任务 计划表计划表 时间时间章节章节任务任务 3 月月 6 日日呼兰河小城呼兰河小城 1.为呼兰河城区画一幅地图。 2.围绕街上的大坑都写了哪些个人?写了哪些个事儿? 大泥坑给小城人带来了什么? 3.你从人们对校长儿子掉在泥坑的评论中了解到了什 么信息? 4.你能罗列出小胡同人们日常生活状况吗? 3 月月 7 日日小城人的精神盛小城人的精神盛 举举 1.小城的精神盛举指什么事儿?从这些个事儿上,你 能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精神状况、文化思想状况是什么 样的? 2.几桩盛举带给呼兰河人生活上、精神上与日常生活 什么样的不同和影响? 3 月月 8 日日后花园中的童年、后花园中的童年、 祖父祖父 1.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童年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 孩子? 2. 作为童年的乐园后花园乐事趣事有哪些? 3.后花园中的哪些景物描写你很喜欢,反复朗读,谈 谈喜欢的原因?语言鉴赏角度,探究萧红语言的特点? 4. 对比萧红描绘童真童趣的文字,与冰心描绘自然童 真的文字,探究其异同。 3 月月 9 日日我家的租客我家的租客 1.草房子这么危险,房客们为什么不修呢?他们怕还 是不怕吗? 2.文中“我”两次重复“我家是荒凉的” ,两次“我家 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院子为什么荒凉呢?反复重复想 16 表达什么意思?这里的“我”是儿童视角还是萧红视 角? 3 月月 10 日日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 1.小团圆媳妇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对她抱有什么样的 情感? 2.婆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你怎么样看待大家对她的关心? 4.造成小团圆媳妇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人们为什 么要这样做? 3 月月 11 日日有二伯有二伯 1.有二伯的古怪表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梳理有二伯跟不同的人交往的事,看看他有什么不 同的态度,你怎么评价这个人? 3 月月 12 日日冯歪嘴子冯歪嘴子 1.冯歪嘴子有什么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和别人有 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你喜欢这个人物吗,为什么?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 ,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 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 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 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 ,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 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 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 不知道这个。不知道这个。 读一读读一读 识一识识一识 萧红萧红(19111942) 原名张迺莹,原名张迺莹, 生于黑龙省生于黑龙省 哈尔滨市呼兰区。哈尔滨市呼兰区。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被誉为被誉为 “30年代文学洛神年代文学洛神”。 萧红是一位拒绝给定、拒绝平庸的女性。萧红是一位拒绝给定、拒绝平庸的女性。 拒绝传统社会为女性安排的惯常、平庸拒绝传统社会为女性安排的惯常、平庸 的人生,她特立独行地、执著地追求着爱与的人生,她特立独行地、执著地追求着爱与 自由。自由。 文学创作中,从题材选取到手法运用,文学创作中,从题材选取到手法运用, 都拒绝已有成法,另辟蹊径,坚持自己别致都拒绝已有成法,另辟蹊径,坚持自己别致 而独特的风格。而独特的风格。 在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作家。在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作家。 和另一个被称为洛神的和另一个被称为洛神的甄姬甄姬(三国魏国(三国魏国 人)很像人)很像 呼兰河呼兰河传传 2000年被香港年被香港 亚洲周刊亚洲周刊 评选为评选为 二十世纪二十世纪 中文小说中文小说 一百强之九一百强之九 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 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 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 一点点沉重起来。一点点沉重起来。 茅盾茅盾 名人评价名人评价 香港著名作家、评论家司马长风则认为:香港著名作家、评论家司马长风则认为:“呼呼 兰河传兰河传书如其名,是部纯粹的乡土小说书如其名,是部纯粹的乡土小说 正因为创作的心灵自由了,一切类型化、正因为创作的心灵自由了,一切类型化、 观念化的要求隐退了,观念化的要求隐退了,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才透出才透出 了鲜烈的个性,成为战时长篇小说的重大收了鲜烈的个性,成为战时长篇小说的重大收 获。获。” 司马长风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史 乡乡土土小说小说 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故乡农村的生活,带农村的生活,带 有浓厚有浓厚乡土气息乡土气息和和地方色彩地方色彩的小说的小说 。 也可以说也可以说“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指的是指的是20年代初、中年代初、中 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 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宗 法制法制乡镇生活的乡镇生活的愚昧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落后,并借以抒发 乡愁。乡愁。 题目题目 1.呼兰河是一条河吗?呼兰河是一条河吗? 2.呼兰河传,是为谁做传?呼兰河传,是为谁做传? 猜一猜猜一猜 目录目录 共七章共七章 没有题目没有题目 其主要内容分别是:其主要内容分别是: 呼兰小城呼兰小城 ,小城精神盛举,小城精神盛举, 我家后花园,我家的房客,小团圆媳妇,我家后花园,我家的房客,小团圆媳妇, 有二伯,冯歪嘴子。有二伯,冯歪嘴子。 从这几个题目看,你对哪章感兴趣,会联从这几个题目看,你对哪章感兴趣,会联 想到什么内容?想到什么内容? 阅读取向阅读取向 小说的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小说的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 阅读小说需关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典型情节阅读小说需关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典型情节 中的表现,来分析形象、探究主题。中的表现,来分析形象、探究主题。 散文化结构,全书没有一个贯穿前后的故事情节,散文化结构,全书没有一个贯穿前后的故事情节, 也没有固定的人物形象,七章各章相对独立,没有也没有固定的人物形象,七章各章相对独立,没有 明显的因果关系和联系。明显的因果关系和联系。 怎么读?怎么读? 用一用用一用 乡土小说,作者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乡土小说,作者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 材,借以抒发自己乡愁。材,借以抒发自己乡愁。 小说以小说以“我我” 的视角叙写,写故乡的乡景、乡俗、的视角叙写,写故乡的乡景、乡俗、 乡人来抒发乡情。乡人来抒发乡情。 所以关注所以关注“我我”眼中的乡景、乡俗、乡人及眼中的乡景、乡俗、乡人及“我我” 的乡情,易于解读作者塑造的故乡和故乡人的形象的乡情,易于解读作者塑造的故乡和故乡人的形象 ,也易于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小说的主题。,也易于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小说的主题。 方法方法 主动的阅读主动的阅读 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是在书上做笔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是在书上做笔 记。记。 一、笔记让你清醒。一、笔记让你清醒。 二、主动是一种思考,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述二、主动是一种思考,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述 出来。出来。 三、写下来帮你记作者的思想。三、写下来帮你记作者的思想。 莫提默莫提默.J艾德勒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 做笔记的方法做笔记的方法 1.画底线画底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一道线。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一道线。 3.空白处作星号或其他符号。空白处作星号或其他符号。 4.空白处编号。空白处编号。 5.空白处记下其他页码。空白处记下其他页码。 6.勾画关键字或句子。勾画关键字或句子。 7.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记录内容:记录阅读心情,阅读疑问,概括故事摘要,记录内容:记录阅读心情,阅读疑问,概括故事摘要, 写下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评价感受。写下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评价感受。 练习:练习:P151有二伯有二伯 阅读任务阅读任务 1.选取呼兰小城、我家后花园、我童年的生活中自己选取呼兰小城、我家后花园、我童年的生活中自己 喜欢的片段,配乐朗诵,开一次喜欢的片段,配乐朗诵,开一次“有声小说有声小说”朗诵会。朗诵会。 根据自己感受到的文段表达的情感,在备选的音乐根据自己感受到的文段表达的情感,在备选的音乐 中选择曲子,并说明理由,朗诵表演。师生评析朗中选择曲子,并说明理由,朗诵表演。师生评析朗 读的优缺点。读的优缺点。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群像人物或者一两个性格人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群像人物或者一两个性格人物, 用思维导图呈现跟他或他们相关的大事小情、言谈用思维导图呈现跟他或他们相关的大事小情、言谈 举动,分析人物形象特点。举动,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3.如果哈尔滨呼兰区萧红故居要为如果哈尔滨呼兰区萧红故居要为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人物人物 塑泥像,请你选择小说中两个人物或一组人物,为塑泥像,请你选择小说中两个人物或一组人物,为 他或她或他们设计外貌衣着、神情姿态,并说明理他或她或他们设计外貌衣着、神情姿态,并说明理 由。在此基础上,为每个或每组泥塑制定一张人物由。在此基础上,为每个或每组泥塑制定一张人物 名片,名片上文字在名片,名片上文字在100字左右。字左右。 4.写一篇写一篇“不同视角对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不同视角对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的小论文的小论文 ,可论儿童视角,可论成人视角。不少于,可论儿童视角
收藏
编号:177754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83.24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10
5
文币
- 资源描述:
-
1 一、一、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一)教材提示(一)教材提示 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意在启发教师选择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 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前面第四单元是“人生意义、价值单元” ,阅读策略是: 1.学习默读。2.勾画关键句,再喜欢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批注。3.整体把握文意, 学会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词句,理清作者思路。 基于阅读策略的支撑,我们试图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呼兰河传的小说阅 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启发学生, 在少年时光,多读书、会读书、好读书。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安排有朝花夕拾 西游记的阅读。需要教给学生整本书阅读的 一些方法和策略,端正了阅读经典的态度。课本安排阅读书目外,考虑到学生 的阅读兴趣,我们尝试着对现代名篇佳作呼兰河传的阅读。小说的儿童视 角,与学生年龄相近会激发会阅读兴趣;因为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会给学生丰 富的收获。 呼兰河传小学课本中有节选篇目,是阅读的有力衔接。 (三)作品介绍(三)作品介绍 1.1.推荐版本:推荐版本: 作者:萧红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年 10 月 2 2.2.内容梗概内容梗概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0 年写于香港, 1941 年出版。小说共分 7 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本书 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 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 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呼兰河的小城, “我”是一个小女孩,也是故事的叙述者。 书中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然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而是以呼兰城 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写下了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 呼兰河是一个小城,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 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另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做东二道街,一 条叫做西二道街。除了这些就都是些小胡同的。小城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 落而息的生活。 东二道街上有一个“大泥坑” ,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只是 帮忙拽出和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碾磨坊,几家 豆腐店,几家扎彩铺,一两家机房,一两家染缸房,比较热闹。那些小胡同里 就比较冷清和寂寞了,一天到晚看不到几个闲散的人。但这地方的晚霞是很好 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变化极多。除了这些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 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盛举:跳大神治病,四月十八逛娘娘庙大会,七月十五盂兰 会放河灯,秋天唱野台子戏,这些盛举都是冲着鬼而做的,只有正月十五唱秧 3 歌是为人预备的。 “我”就在呼兰河这个小城出生,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祖 父非常爱“我” , “我”常跟着祖父在后花园里玩,并跟着祖父学诗。除了念诗 之外, “我”还很喜欢吃,还常到“我”家小后防房储藏室找各种东西玩。 “我”家是荒凉的。有很多空房子,门洞子西壁的三间房和三间碾磨房租 给养猪的,三间破草房租给开粉房的,养猪的那厢房里还住着一个拉磨的,粉 坊旁边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一家赶车的。赶车的姓胡,弟兄俩,老大有一个儿 子,稍小,媳妇还没娶过来;老二有一个儿子,娶了一个媳妇,又能干又温顺。 “我”除了在后花园由祖父陪着,其余就是自己玩,一天“我”正在蒿草 中做着梦,听见一阵热闹,原来是老胡家来了一个十二岁的团圆媳妇。 她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他她,左邻右舍也 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 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儿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 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小团 圆媳妇死去了。 “我”家还有个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喜欢同石头、麻雀、 黄狗谈天,却不爱和人说话。但也是“我”的一个玩伴。听祖父讲,二伯三十 年前就到了“我”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 ,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 心的大哭起来。 拉磨的那个邻居叫冯歪嘴子,他会做年糕卖。他的女人就是同院住着的老 王家的大姑娘。邻居们都夸赞这位王姑娘是个兴家立业的好手,但这回成了冯 歪嘴子的女人,大家都说她不是好东西了,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 他的女人在生下第二个儿子后就死了。他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 拉驴印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 着的希望。 4 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后花园的主人不见了,祖父死了,二百也死了,东 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只是那里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 3.3.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萧红(19111942) ,原名张迺莹,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国现 代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 年代文学洛神” 。1935 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她发 表了成名作生死场 ;1936 年,她东渡日本,发表了散文孤独的生活 、长 篇组诗砂粒等;1940 年她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 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 4.4.文学地位文学地位 文学巨匠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的理解:“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 更好,更有意义。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 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 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又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 头就会一点点沉重起来。 ”摘自茅盾序 (1946 年) 著名文学评论家杨义先生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整部小说可以说是扬 弃了传统小说的框架,写出了一幅幅惟妙惟肖、有声有色的世俗画和风俗志, 从而在小说这个园地里最大限度地容纳了她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散文家的才华。 ”摘自杨义20 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 (2007 年) 香港著名作家、评论家司马长风则认为:“呼兰河传书如其名,是部 纯粹的乡土小说正因为创作的心灵自由了,一切类型化、观念化的要求隐 退了, 呼兰河传才透出了鲜烈的个性,成为战时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 ”并 强调呼兰河传的环境特征:“一般的小说都以人物或情节为主轴, 呼兰河 传则以环境一座小城为主轴,在现代小说中极罕见。 ”摘自司马长风中 国新文学史 (1978 年) 呼兰河传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 5 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萧红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 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中 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今天看来, 呼兰河传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中文长篇小说之一,2000 年被香港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之九,而前八名分别是: 呐喊 、 边城 、 骆驼祥子 、 传奇 、 围城 、 子夜 、 台北人 、 家 。 呼兰河传给了中国现代文学一抹凄迷的气质,一种卓异的风格,一种 完全有别于中国 20 世纪 40 年代文学的独特品格。优雅而任性、感伤而婉讽, 令人魅惑。文字间寄寓着一个无乡女子渴望回家的絮絮倾诉,亦包含着一个思 想深邃的作家对国民性的反思与批判。情感与理性的熔铸,让时年二十九岁的 萧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如此独特的存在,这个名字因其独创性的文字而不 朽。而呼兰河早已成为且不断成为众多读者的又一处精神故乡。萧红,这流落 异乡的呼兰河的女儿,以其对故土的想象性触摸,刺激了太多后人对呼兰河、 对后花园的想象,不断传说她那坎坷、传奇而短促的一生。 5.5.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萧红(19111942) ,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富裕家庭。 “呼兰河”是她的家乡,也是她童年最深刻最美好的记忆所在,其中蕴含了作 者全部的生活与岁月的延伸。1930 年萧红因父母逼婚而离家出走;1934 年萧红 来到上海与鲁迅见面,鲁迅给她的文学生涯带来了很大转机;1936 年萧红只身 东渡日本;1940 年孤独的她转去香港,进入她一生中最寂寞无助的时期,此时 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 作了这部艺术形式独特的小说。 (四)知识积累(四)知识积累 1.1. 乡土乡土小说小说 所谓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 地方色彩的小说 ,也可以说“乡土小说”指的是 20 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 6 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 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这部作品以作者自身的童年回忆为线索,通过描写二十世纪十几年代东北 小镇呼兰(今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 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具有浓郁 的乡土特色 萧红出于女性作家的特殊敏感和细致观察,以画家的目光去观察自然风光 和社会人生,在小说中绘制出一幅北国风光和乡土人情的生动画面。一方面作 者用清新、明丽的笔触描绘自然风景,充满了浓浓的诗情画意,如第一章的 “火烧云” ,描写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描写的淋漓尽致,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 另一方面,作者出于对故乡的怀念,描写了小城的建筑格局,小成人的“精神 盛举” ,小城人的生老病死,绘制了一幅幅我国 20 世纪 20 年代东北乡镇的风俗 画卷,展现的是当时的历史,是底层人民在苦难、愚昧、麻木和抗争中的挣扎, 生活是那样的刻板、单调,字里行间充满了悲剧的色彩,反映的是中国北方农 民几千年来的生活模式。 2.散文化的作品结构散文化的作品结构 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对人物、情节、结构的处理方式,全书没有一个贯穿 前后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固定的人物形象,没有头绪纷繁的线索,也没有波澜 起伏的戏剧冲突,而是呈现出非情节化、非戏剧化的散文特征。全书都是由零 零碎碎的生活片段和人物速写组成。小说共七章,各章相对独立,没有明显的 因果关系和联系,也没有主角,不管是对小城静态的风俗民情的介绍,还是对 小城动态的人生图景的勾勒,呼兰河城就是主角。 3. 叙述视角叙述视角 儿童的叙述视角儿童的叙述视角。小说从第三章起,就采用了作品中儿时的“我”的视角。 作为儿童的“我”稚嫩天真,好奇,顽皮,在“我”的眼里,后花园是另一个 7 色彩缤纷的空间世界,动物、植物都跟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同时,由于“我” 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有限,面对成人空间世界,儿童的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大不 相同,通过“我”透视成人世界林林总总的现象,在一种近乎天真的疑惑和发 问中,实现对成人世界的拷问。通过儿童视角的叙述,小说呈现给我们一种儿 童所固有的原生态的生命情境。 成人叙述者的超然与成人叙述者的超然与“间离间离” 成人叙述者是超然视角,对呼兰河人无视生命的现状表现出一种与己无关 的态度:“他们对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大,长大 了就长大,长不大就算了。”如写卖豆芽菜的王寡妇儿子死了的情形:“忽然有 一年夏天,她的独子到河边去洗澡,掉河淹死了。虽然她从此以后就疯了,但 她到底还晓得卖豆芽菜,她仍还是静静地活着,虽然偶尔她的菜被偷了,在大 街上或是在庙台上狂哭一场,但一哭过了之后,她还是平平静静地活着。” 染房里两个徒弟为了争一个女人而死了人:“其中一个把另一个按进染缸子 给淹死了。死了的不说,就说那活着的也下了监狱,判了无期徒刑。但这也是 不声不响地把事就解决了,过了三年两载,若有人提起那件事来,差不多就像 人们讲着岳飞、秦桧似的,久远得不知多少年前的事情似的。” 造纸的纸房里死了一个孩子:“再说那造纸的纸房里边,把一个私生子活活 饿死。因为他是一个初生的孩子,算不了什么。也就不说他了。”叙述人用这种 淡然、超然的态度,叙述着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故事,从而与所叙述的事件产生 了一种“间离”。 萧红视角的嘲讽与批判萧红视角的嘲讽与批判 在小说的潜层,是萧红的视角,萧红的视角从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作品 中时时出现的议论,大多夹叙夹议,是凌驾人物之上的,与小说中人物有距离; 一个是涌动着的、浓烈的、按捺不住的情感,使读者为之动容。萧红说:“我 家的院子是荒凉的”,“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样悲凉。”这 8 是典型的萧红视角,因为儿童不会用“荒凉”、“悲凉”这样的词,超然的成人视角 也不会用“荒凉”、“悲凉”去形容情感,只有萧红视角才说出这样包含情感的话。 萧红的视角会在作品中情不自禁地发议论,如第一章写东二道街的大泥坑, “这泥坑子里面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这 泥坑里边。”甚至马也经常陷进去,“一年之中抬车抬马,在这泥坑子上不知抬 了多少次。”有时人也掉进去了。但是,“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 把泥坑来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这后一句话就是萧红的议论。 这样的议论在呼兰河传随处可见,如写漏粉的人:“他们一边挂着粉, 也是一边唱着的。等粉条晒干了,他们一边收着粉,也是一边地唱着。那唱不 是从工作所得到的愉快,好像含着眼泪在笑似的。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 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 人生是苦多乐少。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 越觉得荒凉。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 也吃不饱,也穿不暖。逆来了,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萧红视角的议论与成人叙述者的超然叙述是不同的,成人叙述者一般不会 用“人生是苦多乐少”、“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这样带感情的用语,这样的用语 是萧红真实感情的流露。 4.超常规的语言超常规的语言 萧红在小说中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它所熟悉的一切,这种超常 规的语言运用使小说呈现出新鲜自然、稚拙浑朴的美学情趣,形成了独特的 “萧红味” 。如“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 萧红以她特有的童心观察自然,借用了儿童语言简短朴素的形式特点,显得极 其率真自然,真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又如“我”生的时候,祖父 已经六十多岁了, “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还没有长到二十 岁,祖父就七八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单调而重复使用的句型, 复沓回荡的叙述方式,透出儿童的稚拙和朴实,流露出对祖父的热爱与怀念, 9 也表现了萧红对岁月易逝、人生无常的叹惋。萧红在这里用不厌其烦的重复, 以弦外之音告诉“我”们人世间生生死死的“单调重复”以及难以言状的人生 悲凉。小说中这种蕴藉、自然清新的语言极为常见,不拘一格,舒展自如,任 由感情的宣泄,有如行云流水,同时渗透着人生的沉郁和永恒的哀伤。 二、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 1. 走进呼兰河小城,走近呼兰河人。了解小城人日常生活琐事、风俗习惯,探 究呼兰河人群像生存特点、精神风貌;梳理几个性格人物其人、其事,分析人 物形象性格特点及其成因。 2.走进“我”家的后花园、 “我”童年的生活,了解“我”童年生活的自由欢乐 和生机,体味学习不同叙事视角下“萧红味”语言的独特韵味,感受作者深深 怀恋之情和嘲讽态度。 3.比较儿童、成人、萧红等不同叙述视角下语言的特点,体会其对人物形象塑 造和小说主题凸显的作用,理解萧红回望乡土的情感态度。 三、读书方法三、读书方法 1. 莫提默.J 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倡主动的阅读,让一本书真正属于 自己的方法是在书上做笔记。因为一、笔记让你清醒。二、主动是一种思考, 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述出来。三、写下来帮你记作者的思想。 做笔记的方法有 1.画底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一道线。3.空白处作星 号或其他符号。4.空白处编号。5.空白处记下其他页码。6.勾画关键字或句子。 7.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记录内容:记录阅读心情,简单概括故事摘要,写下 自己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评价感受。 2.乡土小说的阅读方法。小说的要素是典型环境、典型情节、典型人物,阅读 小说需关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典型情节中的表现,来分析形象、探究主 题。而呼兰河传是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 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作者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 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小说以“我” 的 10 视角叙写,以故乡的乡景、乡俗、乡人为主要内容来抒发乡情,没有贯通首尾 的故事情节,所以按照“我”眼中的乡景乡俗乡人及“我”的乡情的线索去阅 读去关注,易于解读小说塑造的故乡和故乡人的形象,也易于探究作者的创作 意图、小说的主题,在探究过程中不但丰富情感体验、提升思想认知而且体会 乡土特色、独特的语言特色和叙事视角等艺术特色。 四、自评内容四、自评内容 1. 完成阅读完成阅读【任务一任务一】思维导图多角度呈现群像人物和性格人物相关的事和表 现,多方比较,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2. 完成阅读完成阅读【任务二任务二】为雕塑人物设计衣着神情动作姿态,足以体现他们的特 点,并为他们设计人物名片。 3. 完成阅读完成阅读【任务三任务三】开一场有声小说朗诵会,朗诵能体现人物特点,能传达 作者情感态度。 4. 完成阅读完成阅读【任务四任务四】选择后五章小说片段,将儿童化语言转换成成人化语言 叙述,体会不同叙述语言的魅力。 五、阅读实施五、阅读实施 第一课段第一课段 1.学习活动说明学习活动说明 走近呼兰河城人,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我”所见、所闻、所交往的呼兰 城里居民、我家房客、祖父、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的事,以及几个 人物之间的事,从而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特点。在班级内师生交流。完成任务一 2.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任务一任务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群像人物或者一两个性格人物,用思维导图呈现 跟他或他们相关的大事小情、言谈举动,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资源学习资源 刘丽丽刘丽丽“性格性格”人物与人物与“群像群像”人物人物 谈萧红谈萧红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中的人物形象中的人物形象 11 将呼兰河城里的人物分成“群像”人物和“性格”人物。可以把“群像”人 物分为两类:一、精神空虚的“群像”人物,他们包括大泥坑附近的人们、看野 台子戏的人、到胡家看“热闹”的人二、求生存的“群像”人物,包括漏粉的、 养猪的、拉磨的。性格人物是祖父、有二伯、小团圆媳妇、婆婆(老胡家大儿 媳) 、有二伯、冯歪嘴子。 4.方法建议方法建议 思维导图方法 多角度关注分析法 比较方法 理解人物角度 (1)跟人物相关的事.(2)在事儿里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以及细节。 (3)人际关系中的表现。 比较方法来理解人物特点 (1)对不同人物的态度比较。 (2)对同一人物的前后不同态度比较(3) 前后 不同遭遇比较。 (4)和同类人的比较。 预设 2 课时 第二课段第二课段 1.学习活动说明学习活动说明 再次走近呼兰小城人物,那些小城居民,那些邻居房客,那些我印象深刻 的人,关注自己阅读感受,比较这些人物,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或人物群, 选择给你印象深刻的场景、事件、人物表现,试着在头脑中再现他或她或他们 的样貌衣着,完成任务二,更深刻的理解人物形象。 2.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任务二任务二如果哈尔滨呼兰区萧红故居要为呼兰河传人物塑泥像,请你选 择小说中一个或一组人物,为他或她或他们设计衣着神情动作姿态,并说明理 由。在此基础上,为每个或每组泥塑制定一张人物名片,名片上文字在 100 字 左右。 3.3.学习资源学习资源 人物名片示例:人物名片示例:“我我” 呼兰河传的叙述者。 “我”是作者童年的回忆, 是一个天真可爱、活泼任性的小女孩,她有着儿童自由的天性、无拘无束烂漫 12 的性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时而悲时而喜、时而孤寂时而自由。在祖父的庇护 下, “我”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用全然信任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然而 “我”又是寂寞,四季变化、人事无常、一个人玩的孤独使“我”体会到 一些不快活乃至寂寞苦涩。 雕像、人物名片写作指导雕像、人物名片写作指导 说说身边的雕像,说说呼中人物(雕塑、人物名片) 4.4.方法建议方法建议 比较分析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章节,圈点勾画人物事件中关键的语言、 动作、外貌的重要句段,在此基础上选择,并概括叙写。 第三课段第三课段 1.学习活动说明学习活动说明 萧红跨越时空回望故乡,曾经的乡景、乡俗、乡人浮现眼前,触动着乡情。 跟随作者回望的目光,走进小说,走进呼兰河小城,去领略小城冬天的冰天雪 地、夏天傍晚的火烧云、我家后花园的生机蓬勃、我童年生活的欢乐自由,边 阅读边圈点优美的句段,批注自己的心情感受,来体会作者寄予在乡景中、童 年生活中的情感。然后完成任务三。 2.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任务三任务三 1.选取呼兰小城、我家后花园中、我童年的生活中自己喜欢的片段,配乐 朗诵,开一次“有声小说”朗诵会。根据自己感受到的文段表达的情感,在备 选的音乐中选择曲子,并说明理由,朗诵表演。师生评析朗读的优缺点。 2.谈谈所选片段读来给你怎样的感受?读出这种感受了吗?讨论文字是用 什么方法方式传达出这种情感?注意从用词、修辞、句式的角度考虑,它们传 递的作者的情感,从而体会体会“萧红味”语言特色。 3.将所选文段,拟题。汇总大家所选的文章节选,作为常备美文资源 3.学习资源学习资源 13 备选民族乐曲备选民族乐曲五彩传说,草原五彩童年的歌瑶 (梦中的额吉 海。 拉尔河忧伤 适合五六七章 ;克尼耶 兴安河的云雀 巴尔虎靴子 天鹅 ) ,适合中间二、三、四章。 )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中的序曲适合成人 视角开头第一章。 论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论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 4.方法建议方法建议 注意从儿童联想想像丰富、 热爱自然自由、充满好奇心、乐于细致观察 探究、乐于以平等姿势关注生命万物角度,来体会景物的美。注意从拟人化笔 法、夸张、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来欣赏。 预设 2 课时 第四课段第四课段 1.学习活动说明学习活动说明 萧红在时局的动荡中,在异乡的孤独中,在文字里穿越时空回望故乡和童 年,是因为忘不了那些人和事,忘不了是因为心中有留恋有牵挂,有要说的话, 请你联想想像,她在故事叙述之中对小城群像,对祖父、对那几个熟人要说的 内心独白,随时记录在书上。 在小说的叙事中,作者分别采用成人视角、儿童视角、萧红视角,前两章 主要是成人视角,后五章是儿童视角,萧红视角散落在各章中。比较三种视角 下对乡景、乡人、乡俗的描写叙述议论语言的不同,来探究作者寄予在书中的 思想感情,并分析不同视角叙述语言的特色。完成任务四。 2.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任务四任务四从后五章内容中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片段(100-150 字左右) ,尝试将 儿童视角语言转换为成人视角语言叙述,体会不同叙述语言的魅力。 3.学习资源学习资源 呼兰河传艺术特色呼兰河传艺术特色叙述视角叙述视角 14 萧红味语言:萧红味语言: 儿童视角语言:儿童化天真烂漫诗意的语言,呈现出新鲜自然、稚拙浑朴 的美学情趣。表现在句式上:简单句为主的句式,词语的重复,拟人化 。 萧红视角语言:萧红的视角从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作品中时时出现的议 论,大多夹叙夹议,是凌驾人物之上的,与小说中人物有距离;一个是涌动着 的、浓烈的、按捺不住的情感,使读者为之动容。 成人视角语言:叙述人用这种淡然、超然的态度,叙述着一个个触目惊心 的故事,从而与所叙述的事件产生了一种“间离”。 4.方法建议方法建议 比较法:比较儿童视角语言与成人视角语言表达方式特点、句式上特点的不同 以及表达效果的异同。 六、拓展延伸六、拓展延伸 阅读小说尾声,根据要求作文阅读小说尾声,根据要求作文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 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 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 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官,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 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以上是小说尾声。成长的一个标志是,在时空的某个节点回望来路,无数 15 往事和曾经相识熟悉的人,潮涌而来,令你细细回想、默默体味,回味出生活、 人生的许多感悟,或者蔓生出许多丰富的情绪情感。当然,你会站位在现在的 视角,也可以站位在曾经当时的视角。请在此时此地,像萧红一样的的回望令 你难忘的一段生活,写下你的回首的见闻感受,表达出真实的情感态度,然后 以轻轻回首为题作文,不少于 800 字。 通读小说时,边阅读,边根据问题,在文中圈点勾画或者记录自己的评判感受。通读小说时,边阅读,边根据问题,在文中圈点勾画或者记录自己的评判感受。 章节任务章节任务 计划表计划表 时间时间章节章节任务任务 3 月月 6 日日呼兰河小城呼兰河小城 1.为呼兰河城区画一幅地图。 2.围绕街上的大坑都写了哪些个人?写了哪些个事儿? 大泥坑给小城人带来了什么? 3.你从人们对校长儿子掉在泥坑的评论中了解到了什 么信息? 4.你能罗列出小胡同人们日常生活状况吗? 3 月月 7 日日小城人的精神盛小城人的精神盛 举举 1.小城的精神盛举指什么事儿?从这些个事儿上,你 能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精神状况、文化思想状况是什么 样的? 2.几桩盛举带给呼兰河人生活上、精神上与日常生活 什么样的不同和影响? 3 月月 8 日日后花园中的童年、后花园中的童年、 祖父祖父 1.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童年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 孩子? 2. 作为童年的乐园后花园乐事趣事有哪些? 3.后花园中的哪些景物描写你很喜欢,反复朗读,谈 谈喜欢的原因?语言鉴赏角度,探究萧红语言的特点? 4. 对比萧红描绘童真童趣的文字,与冰心描绘自然童 真的文字,探究其异同。 3 月月 9 日日我家的租客我家的租客 1.草房子这么危险,房客们为什么不修呢?他们怕还 是不怕吗? 2.文中“我”两次重复“我家是荒凉的” ,两次“我家 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院子为什么荒凉呢?反复重复想 16 表达什么意思?这里的“我”是儿童视角还是萧红视 角? 3 月月 10 日日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 1.小团圆媳妇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对她抱有什么样的 情感? 2.婆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你怎么样看待大家对她的关心? 4.造成小团圆媳妇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人们为什 么要这样做? 3 月月 11 日日有二伯有二伯 1.有二伯的古怪表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梳理有二伯跟不同的人交往的事,看看他有什么不 同的态度,你怎么评价这个人? 3 月月 12 日日冯歪嘴子冯歪嘴子 1.冯歪嘴子有什么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和别人有 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你喜欢这个人物吗,为什么?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 ,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 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 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 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 ,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 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 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 不知道这个。不知道这个。 读一读读一读 识一识识一识 萧红萧红(19111942) 原名张迺莹,原名张迺莹, 生于黑龙省生于黑龙省 哈尔滨市呼兰区。哈尔滨市呼兰区。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被誉为被誉为 “30年代文学洛神年代文学洛神”。 萧红是一位拒绝给定、拒绝平庸的女性。萧红是一位拒绝给定、拒绝平庸的女性。 拒绝传统社会为女性安排的惯常、平庸拒绝传统社会为女性安排的惯常、平庸 的人生,她特立独行地、执著地追求着爱与的人生,她特立独行地、执著地追求着爱与 自由。自由。 文学创作中,从题材选取到手法运用,文学创作中,从题材选取到手法运用, 都拒绝已有成法,另辟蹊径,坚持自己别致都拒绝已有成法,另辟蹊径,坚持自己别致 而独特的风格。而独特的风格。 在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作家。在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作家。 和另一个被称为洛神的和另一个被称为洛神的甄姬甄姬(三国魏国(三国魏国 人)很像人)很像 呼兰河呼兰河传传 2000年被香港年被香港 亚洲周刊亚洲周刊 评选为评选为 二十世纪二十世纪 中文小说中文小说 一百强之九一百强之九 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 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 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 一点点沉重起来。一点点沉重起来。 茅盾茅盾 名人评价名人评价 香港著名作家、评论家司马长风则认为:香港著名作家、评论家司马长风则认为:“呼呼 兰河传兰河传书如其名,是部纯粹的乡土小说书如其名,是部纯粹的乡土小说 正因为创作的心灵自由了,一切类型化、正因为创作的心灵自由了,一切类型化、 观念化的要求隐退了,观念化的要求隐退了,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才透出才透出 了鲜烈的个性,成为战时长篇小说的重大收了鲜烈的个性,成为战时长篇小说的重大收 获。获。” 司马长风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史 乡乡土土小说小说 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故乡农村的生活,带农村的生活,带 有浓厚有浓厚乡土气息乡土气息和和地方色彩地方色彩的小说的小说 。 也可以说也可以说“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指的是指的是20年代初、中年代初、中 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 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宗 法制法制乡镇生活的乡镇生活的愚昧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落后,并借以抒发 乡愁。乡愁。 题目题目 1.呼兰河是一条河吗?呼兰河是一条河吗? 2.呼兰河传,是为谁做传?呼兰河传,是为谁做传? 猜一猜猜一猜 目录目录 共七章共七章 没有题目没有题目 其主要内容分别是:其主要内容分别是: 呼兰小城呼兰小城 ,小城精神盛举,小城精神盛举, 我家后花园,我家的房客,小团圆媳妇,我家后花园,我家的房客,小团圆媳妇, 有二伯,冯歪嘴子。有二伯,冯歪嘴子。 从这几个题目看,你对哪章感兴趣,会联从这几个题目看,你对哪章感兴趣,会联 想到什么内容?想到什么内容? 阅读取向阅读取向 小说的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小说的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 阅读小说需关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典型情节阅读小说需关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典型情节 中的表现,来分析形象、探究主题。中的表现,来分析形象、探究主题。 散文化结构,全书没有一个贯穿前后的故事情节,散文化结构,全书没有一个贯穿前后的故事情节, 也没有固定的人物形象,七章各章相对独立,没有也没有固定的人物形象,七章各章相对独立,没有 明显的因果关系和联系。明显的因果关系和联系。 怎么读?怎么读? 用一用用一用 乡土小说,作者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乡土小说,作者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 材,借以抒发自己乡愁。材,借以抒发自己乡愁。 小说以小说以“我我” 的视角叙写,写故乡的乡景、乡俗、的视角叙写,写故乡的乡景、乡俗、 乡人来抒发乡情。乡人来抒发乡情。 所以关注所以关注“我我”眼中的乡景、乡俗、乡人及眼中的乡景、乡俗、乡人及“我我” 的乡情,易于解读作者塑造的故乡和故乡人的形象的乡情,易于解读作者塑造的故乡和故乡人的形象 ,也易于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小说的主题。,也易于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小说的主题。 方法方法 主动的阅读主动的阅读 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是在书上做笔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是在书上做笔 记。记。 一、笔记让你清醒。一、笔记让你清醒。 二、主动是一种思考,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述二、主动是一种思考,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述 出来。出来。 三、写下来帮你记作者的思想。三、写下来帮你记作者的思想。 莫提默莫提默.J艾德勒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 做笔记的方法做笔记的方法 1.画底线画底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一道线。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一道线。 3.空白处作星号或其他符号。空白处作星号或其他符号。 4.空白处编号。空白处编号。 5.空白处记下其他页码。空白处记下其他页码。 6.勾画关键字或句子。勾画关键字或句子。 7.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记录内容:记录阅读心情,阅读疑问,概括故事摘要,记录内容:记录阅读心情,阅读疑问,概括故事摘要, 写下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评价感受。写下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评价感受。 练习:练习:P151有二伯有二伯 阅读任务阅读任务 1.选取呼兰小城、我家后花园、我童年的生活中自己选取呼兰小城、我家后花园、我童年的生活中自己 喜欢的片段,配乐朗诵,开一次喜欢的片段,配乐朗诵,开一次“有声小说有声小说”朗诵会。朗诵会。 根据自己感受到的文段表达的情感,在备选的音乐根据自己感受到的文段表达的情感,在备选的音乐 中选择曲子,并说明理由,朗诵表演。师生评析朗中选择曲子,并说明理由,朗诵表演。师生评析朗 读的优缺点。读的优缺点。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群像人物或者一两个性格人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群像人物或者一两个性格人物, 用思维导图呈现跟他或他们相关的大事小情、言谈用思维导图呈现跟他或他们相关的大事小情、言谈 举动,分析人物形象特点。举动,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3.如果哈尔滨呼兰区萧红故居要为如果哈尔滨呼兰区萧红故居要为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人物人物 塑泥像,请你选择小说中两个人物或一组人物,为塑泥像,请你选择小说中两个人物或一组人物,为 他或她或他们设计外貌衣着、神情姿态,并说明理他或她或他们设计外貌衣着、神情姿态,并说明理 由。在此基础上,为每个或每组泥塑制定一张人物由。在此基础上,为每个或每组泥塑制定一张人物 名片,名片上文字在名片,名片上文字在100字左右。字左右。 4.写一篇写一篇“不同视角对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不同视角对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的小论文的小论文 ,可论儿童视角,可论成人视角。不少于,可论儿童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c01d5).zip》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语文
第四
单元
综合性
学习
少年
正是
恰是
读书
_ppt
课件
教案
素材
公开
公然
编号
c01d5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