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1776707
  • 上传时间:2021-10-0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48.0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 2019 历史 必修 中外 纲要 上册 第七 单元测试 答案 解析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4 页 统编版(统编版(2019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第七七单元单元测试测试卷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毛泽东曾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 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据此可见,五四运动是一场() A伟大爱国革命运动B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C伟大思想启蒙运动D伟大政治改良运动 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 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 A“工农武装

    2、割据”道路B国共合作道路 C民族统一战线的道路D城市中心道路 31919 年 5 月 2 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 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北京爆发了一次彻底的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 A义和团运动B五四运动 C创建黄埔军校D辽沈战役 41919 年,中国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 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次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5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 1928 年的“基本 工业建设计划”、193

    3、1 年的“实业建设程序案”、1933 年的“实业四年建设计 划”、1937年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A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B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C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 D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1919 年,李大钊在某文中写到“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把 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里的“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 说”是指() 第 2 页 共 14 页 A进化论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D十月革命经验 7“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时期的革命口号。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是 () 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袁世凯 ABCD 81936

    4、 年,国民政府棉纱进口下降至 1928 年的 38%,棉布进口下降至 20%, 麦粉进口下降至 15%。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 20%。这说明() A民族工业摆脱列强控制 B民族工业遭受严重冲击 C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D民族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9一九三年,毛泽东在江西兴国进行了土地关系情况调查(见下表),与此相 关的是() 阶级成分所占人口比所占土地比 地主、富农6%80% 中农20%15% 贫农60%5% 雇农、手工业者13%0% A国民革命B改旗易帜 C南昌起义D土地革命 10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 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

    5、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下列五 四运动时期的口号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还我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1井冈山精神可以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 群众,勇于胜利”。其中“敢闯新路”主要体现在() A打土豪,分田地B“工农武装割据” C纠正“左”倾错误D开展武装斗争 第 3 页 共 14 页 121971 年,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其1935 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 争的史诗中论及到:“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 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评价是基于() A英勇、牺牲和忍耐精神是长征的主旋律 B

    6、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战略大转移目标 C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 D长征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实现所有的愿望 131935 年 10 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 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 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 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 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141935 年 10 月,在吴起镇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张闻天明确指出:“一个历史 时期已经完结,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新的任务就是“要变为直接的民族 革命战争,要把土地

    7、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这说明() A红军长征实现了胜利会师 B民族矛盾促使中国共产党拥蒋抗日 C中国共产党仍实施民主革命纲领 D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任务 15中共中央某次会议决议指出:“工人阶级应时刻的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 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 市政府。”据此可知,当时()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萌发B党内“左”倾思想基本消除 C会议给党指明新的出路D工人运动从低谷走向高潮 16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 共二大时“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的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中共二 大“脚踏实地”的主要表现是() A

    8、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B决定领导工人运动 第 4 页 共 14 页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7如图是漫画不彻底的重建。漫画中的城墙上悬挂着青天白日旗,地上 堆放的砖上写着“军阀”“旧官僚”“老政客”等。漫画作者主要揭示了() A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B旧军阀旧官僚投机革命 C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原因 181927 年 11 月 28 日,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 该政府主席谭震林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恢复工会、农会,建立基层政权, 惩治土豪劣绅。这表明() A井冈山道路得到中共党内的一致认可 B中共急躁冒进,对当时国情认识不足 C中共走上红色政权

    9、的创建和发展之路 D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19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表 项目1894年1914年1920年1936年(包括东北) 资本总额(亿元)1.2217.8825.7999.91 中国资本所占比重55.53%42.84%48.44%42.77% 其中官僚资本所占比 重 39.14%26.76%25.96%22.27% 注:本表“产业资本”主要统计的是工业资本和交通运输业资本。 (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 上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产业结构不合理B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第 5 页 共 14 页 C重工业发展迅速D民营经济发展较快 20“红军主力上征途,战

    10、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 长。”歌词描绘的场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失败 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4 小题,第小题,第 21 题题 14 分,第分,第 22 题题 16 分,第分,第 23 题题 14 分,第分,第 24 题题 16 分,共分,共 60 分。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 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 材料二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

    11、可以被打倒,那 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 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 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的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 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 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摘编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材料三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五四运动时 期,甚至发生火烧赵家楼的事件。鲁迅针对排日思潮说:“在这排日声中,我敢 坚决地向中国青年进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我们 应

    12、该看现代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 在哪些方面。孙中山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有何重大理论创新? (2)材料二中的作者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对此,你如何理解? (3)根据材料三,指出鲁迅对外交官员被打的态度,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什么? 对此你有何启示? 第 6 页 共 14 页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 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 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

    13、史读本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原因和主要目的。据所学知识回答,这场变法 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结束数千年来世世相承的君主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便独开一个新纪 元。政治的现状纵不好,潜伏在民间的民治精神却不断涌现。“现代”是“中国文 明的世界化时代”。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所学知识概述该事件在“民治精神”方面的 积极影响。 材料三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 基础的产物。如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就是一 种取消观念。 1929年 9 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3)结合材料三和

    14、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中国革命的特征”的道路是什么?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有为把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看成贫富之争,把共产主义译为“均产之 说”。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士孙中山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一言以蔽之,曰社 第 7 页 共 14 页 会生计而已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的首句译 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并采取“幽灵”加上注解的办 法来解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根据毛泽东后来的回忆,1920 年他第二次到 北京时,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 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

    15、主义的信 仰就没有动摇过。 摘编自李百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早期翻译及传播 材料二1938 年 10 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他 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 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 国的具体的环境。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 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就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 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陈建伟论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国化的内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的特点和影 响。 (2)根据材料二并

    16、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涵,并说明 当时提出这一命题的实践依据。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学者周策纵先生在五四运动一书中对五四运动按下面 3 个系统 来展开阐释与评价: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一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 动;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派的批判中国的一场灾难;共产党的解释 第 8 页 共 14 页 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洪晓楠、董德福等大陆学者以 及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认为,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存在着 3 种不同的五四话语 系统:唯物史观派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五四革命的强势话语系统;自由主义西 化派有关五四运动启蒙的渐进的弱势话语系统;文化

    17、保守主义派构建的反五四 话语系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材料中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 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第 9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A 解析:五四运动反对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充分体现了爱国精神,故选 A 项; 题干强调的是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未涉及社会革命,排除 B 项;题干强调的 是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与思想启蒙无关,排除 C 项;五四运动并非一场政治 改良运动,排除 D项。 2A 解析:1927 年,中国共产党以俄为师,发动三次武装起

    18、义,计划占领大城市, 结果都失败了,痛定思痛之后,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以 农村包围城市,故 A项正确。 3B 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1919 年”和“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彻底的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可知,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 年,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 导火线,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故选 B 项。 4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 动,故选 A项。 5B 解析: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国民政府的这些政

    19、策 并没有化解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故 A 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所制定的发展 经济的计划和议案,都是为了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故 B 项正确;南京国 民政府所制定的发展经济的计划和议案并没有阻止日本对华北地区的经济渗 透,故 C 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所制定的发展经济的计划和议案与建立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无关,故 D项错误。 6C 第 10 页 共 14 页 7A 8C 9D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此时土地分配不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从中国 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私有,故选 D 项。国 民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军阀,未解决土地分配不均,排除 A 项;“改旗易帜” 指

    20、张学良宣布东三省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的事件,与材料无关,排除 B 项; 1927 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未解决土地分配不 均,排除 C 项。 10D 解析:“外争主权”体现的是反帝国主义,“内除国贼”体现的是反封建主义,故 选 D 项。A、B、C 三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体现既反对帝国主义又反对 封建主义,均排除。 11B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井冈山精神”,结合所学可知,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开 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因此“敢闯新路”指“工农 武装割据”,故选 B 项;打土豪,分田地属于依靠群众,且包括于“工农武装割 据”理论之中,排除 A

    21、项;纠正“左”倾军事错误是在 1935 年遵义会议上,排除 C 项;开展武装斗争包括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之中,排除 D项。 12A 解析:长征精神,与材料中“生存斗争的史诗”“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 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相符,故 A项正确。 13A 解析:根据题干中“1935 年 10 月”“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可知该会议是遵 义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故选 A 项。 第 11 页 共 14 页 14C 解析:材料“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仍实施反 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选 C 项;A 项是 1936 年 10 月

    22、,不符合材料时 间,排除 A 项;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没有放弃土地革命,国共对峙没有结束,排 除 B 项;材料“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没有反映土地革命的核心地 位,排除 D项。 15C 解析:中共中央强调革命的领导权和武装斗争,重视农村、农民在革命中的作 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国民革命失败后召开的八七会议,这次会议 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给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故 C 项正确;早在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和农村革命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成果就说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始萌发,故 A 项错误;八七会议纠正的是党内 右倾错误而非“左”倾思想,故 B 项错误;八七会议

    23、后工人运动并未从低谷走向 高潮,故 D项错误。 16C 解析:中共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其中最低目标是消除内乱,打 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目标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C 项正确。中 共一大也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A 项错误;领导工人运动是一大制定的中心任 务,B 项错误;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中共三大的任务,D项错误。 17A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在重建的挂着青天白日旗的“新政 府”指的就是南京国民政府,修建这个政府用的砖是“军阀”“旧官僚”“老政客”等 说明,这个“新政府”是“不彻底的重建”,

    24、反映新政府与北洋军阀政府并无差 别,代表的仍然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故漫画揭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 质,A 项正确。B 项并非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 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 排除;国民大革命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的,与漫画主 旨不符,排除 D项。 18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 年 10 月,中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根 第 12 页 共 14 页 据材料“工农兵政权”“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恢复工会、农会,建立基层 政权”可知,无产阶级领导并建立革命政权,这说明此时中共已走上了红色政 权的创建和发展之路,故 C 项正确。此时中共党内对革命道路问题仍存在分 歧

    25、,A 项错误;这正是对当时中国国情分析后采取的行动,排除 B 项;毛泽东 思想此时还未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 D项。 19D 解析:材料中中国资本比重减去官僚资本比重即民营资本所占比重,由 16.39% 到 20%以上,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此时发展快,故选 D 项。产业结构即农轻重 比重,材料未体现,排除 A 项;1894 年后民族工业历经了初步发展、黄金时 期,排除 B 项;近代中国重工业受控于外国,中国重工业发展慢,排除 C项。 20D 解析:材料“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描绘的是 1934 年 10 月红军长 征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是王明等人的“左”倾

    26、错 误,故 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4 小题,第小题,第 21 题题 14 分,第分,第 22 题题 16 分,第分,第 23 题题 14 分,第分,第 24 题题 16 分,共分,共 60 分。分。) 21(1)体现:倡导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 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理论创新:提出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理解: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 五四运动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解放了 人们的思想,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正是由于辛亥革命未

    27、能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才激励着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新的救国出路。 (3)态度:反对殴打外交官员,反对过激的排日情绪。 观点:鲁迅认为国人要做的是研究和学习外国强大的办法。 启示:要理性爱国。 22(1)原因:中法、中日战役的失败使中国人受到了教训或民族危机加 深。目的:变法自强或救亡图存。作用:在当时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 13 页 共 14 页 (2)事件:辛亥革命。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3(1)特点:因不同派别的政治目标和立场差异而有区别;始终与近代民 族救亡图存运动相关联。 影响:初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8、在中国的传播;为 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救亡探索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一大批知识分子自觉接受马 克思主义价值观,逐步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战士。 (2)内涵: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条化,反对机械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来指导中国 革命实践。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对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康有为、孙中山、陈望道等人对马 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解,这表明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因不同派别的政治目标和 立场差异而有区别;根据材料一“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

    29、仰就没有动摇过”可知, 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始终与近代民族救亡图存运动相关联。第二小问,结合所 学可知,近代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翻译初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 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救亡探索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 一大批知识分子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逐步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 悟的战士。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 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就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 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 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条化,反对机械 地用马克思列

    30、宁主义原理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1938 年 10 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可知这一实践依据 主要来源于 1938 年前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系列 探索活动: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等。 24看法:五四运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五四运动诠释的多 第 14 页 共 14 页 元性。 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 2 000 多年 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之为 中国的启蒙运动;同时

    31、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激进反传统运动,自然遭到文 化保守主义派、有传统情结的人的批判和反对,认为它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断 裂,是中国的一场灾难;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故而“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 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说法具有合理性。由于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文化革 新运动,同时又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和社会改造运动,是各种力量合力推动的 一场运动,这就决定了它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所以对五四运动诠释与评价 呈现出多元性。 解析:本题通过美国学者周策纵先生、洪晓楠、董德福等大陆学者以及日本学 者沟口雄三对五四运动的阐释,考查了对五四运

    32、动的评价。首先,阅读材料, 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某一种或整体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根据“自由主义者 的观点一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派 的批判中国的一场灾难;共产党的解释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 帝反封建运动”等信息,可以提出看法“五四运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 对五四运动诠释的多元性”。其次,根据自己提出的见解,结合中国近代史知 识,合理引用史实予以说明,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如看法“五 四运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五四运动诠释的多元性”,根据五四运动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可以结合五四运动的口号以及对思想界的具体作用,提 出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 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之为中国的启蒙运动。 根据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可以结合十月革命,以及五四运动推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并与工人阶级相结合,提出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 思主义,五四运动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故而“在 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说法具有合理性等。最后,根据自 己提出的看法,结合上述多角度的说明进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76707.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