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2019 历史 必修 中外 纲要 上册 第六 单元测试 答案 解析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13 页 统编版(统编版(2019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第六六单元单元测试测试卷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1912年,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 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有余地 B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C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的支持 2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至于政府之组织,有总统制,有内阁制之分。法 国则内阁制度,美国则总统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的是
2、() A责任内阁制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共和制D专制君主制 3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 A总统制B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D君主专制制度 41915 年 1 月,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日本在“二十一条” 中指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与他国。”其真实目的是() A排斥其他列强,妄图独霸中国B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利益 C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D欺骗国际舆论 5下图反映的事件发生在()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时期 6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其当选理由是“曾 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
3、要是基于他() A创办青年杂志B主张文学改良 第 2 页 共 13 页 C倡导民主与科学D发表狂人日记 7革命派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把革命洪流汇集在一起,改变了过去“家家敲自 由钟,人人扬自由旗”的局面。形成这一情形的地点是() A武昌B东京 C南京D檀香山 8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 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 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A民报B申报 C新青年D每周评论 9如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 A资本主义B封建制度 C封建帝制D帝国主义 10以下是某班同学
4、在学习“民国初年维护共和的斗争”时所做的学习卡片。请 你帮助该同学把卡片中标注序号的空项准确补充完整() 北洋军阀革命党人 刺杀宋教仁1913年, 1915年,护国战争 拒绝恢复1917年,护法运动 A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二次革命清帝退位中华民国约法 C武昌起义复辟帝制中华民国约法 D二次革命复辟帝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末。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阴 阳合历的民国纪年法取代了年号纪年法。这表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清朝统治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第 3 页 共 13 页 C否定了传统文化D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12据临淄县志记载:“元旦(指
5、公历新一年的第 1 天),县署与各机关各学 校,互以名刺相投,贺年节。”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出现于() A清朝末年B民国初年 C新中国成立后D改革开放后 13“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 么东西。”这副对联可能出自() A洋务运动时期的同文馆 B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 C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 D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 141912 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 “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C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15有学者指出,
6、在中西文化经历了 70 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 20 世 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 是指() A袁世凯独裁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 161912年 2 月 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 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17清末乡绅被称之为省绅,本应是官营的保甲组织,但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 省的自治性公局,权力以省为单位
7、得以分立。然后是省的独立。这个作为行政 第 4 页 共 13 页 机构的省的独立,才构成了诸多王朝更迭历史中清王朝崩溃的历史特质。由此 可知,这一“历史特质”() A突出了三民主义的影响 B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C主导了清末新政的展开 D使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18“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其中 处应该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1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 “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 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
8、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201917 年,中国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英招华工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 线,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掘埋尸体、清扫地雷、筑路架桥、解运 粮草、装卸给养但凡战争所需,几乎无处不往、无所不为。法国军队 总司令福煦也曾在给法国总理的信中写道:“(华工)是非常好的劳工,他们可以 成为最好的士兵”这说明中国参加一战的显著特点是() A“以工代战”B文明出征 C不参与战务D民间自发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4 小题,第小题,第 21 题题 14 分,第分,第 22 题题 16 分,第分,第 23 题题 1
9、4 分,第分,第 24 题题 16 分,共分,共 60 分。分。) 第 5 页 共 13 页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 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 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 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如此设置分权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上述条款蕴含的政治原则,并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
10、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22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宏大主题之一。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前期部分大事年表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开始 1900年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诸多的改革措施更为广泛深入 1906年清政府宣布实行“预备立宪”,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1911年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某同学对上述年表进行解读,由该年表可知,民国初年的政治
11、发展出现了近现 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18951915 年民主政治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主 要趋势之一。 第 6 页 共 13 页 (1)根据材料,请将大事年表中省略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列举出大事年表中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两组大事。 (3)根据材料中的大事年表和该同学的解读,指出 18951915 年资产阶级推动 民主政治趋势出现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 式失败的原因。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主义传入中国,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晚 清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如赵懿年的中国历史教科 书认为读历史之任务在于
12、养成国家观念,勃发爱国之心,读史可以知道中国 以前是如何之国,中华民族以前是如何民族,“显我祖国之荣光,复我先民之名 誉”除了针对国外列强之外,尚有另一层涵意,就是从汉族立场出发推翻满 清政府,苦心创制了一套汉族当权合法性依据。 摘编自李孝迁新旧之争晚清中国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孔教问题,方喧呶于国中。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其首举义 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 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 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 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
13、的通俗的社会文 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历史教科书编纂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目 的出现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胡适首倡“文 学革命”的文章,分析“文学革命”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第 7 页 共 13 页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1911 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 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人 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 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二肯定与否定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
14、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 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 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 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 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 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成功与局限 君主专制政体社会生活民主共和 民族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1911 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吗? 为什么? (2)材料一、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