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5单元共5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5单元共5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5单元共5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国家制度 社会 治理 单元 单元测试 答案 解析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85 页 统编版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共共 60 分分) 1(本题 2 分)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 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 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2(本题 2 分)明初沿用元制,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率百官,总理政务。明
2、太祖朱元璋认为丞 相权势过重,是导致小人专权乱政的重要因素,洪武十三年以擅权枉法罪名处死左丞相胡惟庸后,下令废 除中书省,罢丞相不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 控制、指挥。这一措施 A使中央政府权力强化,保证了社会秩序稳定 B使皇权的独断性加强,极大地避免了决策失误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强化了皇权 D使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3(本题 2 分)宋代以文书御天下,“堂札子”(宰相处理政事的文书)在宋代文书中较为常见,它由唐代 的“堂帖”发展而来,最初由宰相独立使用,宋太宗以后“堂札子”一律须经“奏请”方能下行。这一变 化反映
3、了 A专制皇权的强化B相权分散的趋势 C中枢机构的异化D行政效率的提高 4(本题 2 分)清世宗雍正帝崇尚务实,以“为治之道在于务实,不尚虚名”相标榜,其“实政”多有引人 注目之处。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雍正帝“实政”依据的是 建立军机处和推行密折制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 一度允许浙江“一体贸易”创立“秘密建储”制度 ABCD 5(本题 2 分)秦统一中国后,“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而西汉前期亦“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 人及豪强兼并之家于诸陵”。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B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 第 2 页 共 85 页 C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6(本题 2
4、分)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因 而阁部经常争权,尤其是争夺人事权。阁部争权 A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根源于皇权的衰落 C影响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D阻碍了阶层的流动 7(本题 2 分)“爵”是饮酒器的通称,同时又是古代最重要的品位序列之称,从周代开始都有封爵。“尊” 作为盛酒器的通称,也是身份用词,与“卑”相对。由此推想,在中国古代 A政治制度具有可被视觉化的特征B青铜冶铸技术进步推动社会治理 C使用青铜器具是身份地位的象征D饮酒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权力文化 8(本题 2 分)法国 1791 年宪法规定:“国王不能独自行使行政大权。国王下达的
5、命令,必须经一名大臣副 署方能生效而大臣要对立法会议负责。”由此可知,法国 1791 年宪法 A吸收了美国宪法的精髓B照搬了英国的政体模式 C加剧了各派别间的矛盾D运用了启蒙思想的理论 9(本题 2 分)1803 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借“马布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明确指出: 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违反美国宪法的联邦法律、行政措施、州宪和州法及行政措施为无效。这一做法 A违背了联邦主义原则B强化了权力制衡体制 C落实了司法独立原则D开创了三权分立政治 10(本题 2 分)长久以来,英国的法庭在习惯法与议会立法冲突时,往往宣告议会立法无效。1688 年后,法 官们便转而服从于议会立法,
6、废除了其裁决议会立法效力的职权。这说明英国 A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B成文法取代习惯法 C议会开始拥有立法权D司法独立遭到破坏 11(本题 2 分)1958 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及其修正案规定:“总统由全民直接投票选举之,任期七 年”“总统于咨询总理及国会两院议长后,得宣告解释国民会议”。与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 年)相比, 1958 年宪法 A造成了内阁更迭频繁B适应了经济发展需要 C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D扩大了政府首脑权力 12(本题 2 分)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在国会代表权的问题上分歧严重,部分代表提议设置两院制而非简单 众议院制,以平衡大州与小州的利害冲突,但这一提议最终被搁置。这说明(
7、) A中央集权的呼声较高B大小州之间矛盾尖锐 C大州的力量举足轻重D分权理论还不够成熟 第 3 页 共 85 页 13(本题 2 分)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中所有各政治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一度雄踞全欧的皇帝拿破仑, 直至 19 世纪的许多共和派、民主派的革命家,几乎无例外地都是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其革命动机并加 入革命行列的”。该学者旨在说明 A思想启蒙促进了民主共和制的确立B资产阶级革命实践丰富了启蒙思想 C启蒙运动奠定了政治近代化的基础D启蒙思想推动了各政治派别的统一 14(本题 2 分)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儿童会在罗马宗教庆典活动和宗教职务中发挥一定作用,会参与诸 如凯旋式游行、宗
8、教庆典、政治活动甚至战争等公共事务活动。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 A积极宣传对外扩张征服B助力培养儿童公民意识 C侧面反映成人数量减少D浸润培养人文主义精神 15(本题 2 分)1215 年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协商是国王必须遵守的基本政治原则。1256 年出台的牛津 条约使得议会有了个新的政治功能,该功能是专门用来限制王权而进行的协商对话功能。1266 年“西蒙 国会”第一次让骑士代表和市民代表出席会议,使大会议的协商主体扩大到社会各阶层。这一变化过程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最终实现英国现代普选权 C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历史基础 D为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奠基 16(本题 2 分)1928 年
9、 8 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 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A维护资产阶级民主B发扬三民主义理论 C扩大人民政治权利D营造专制的合法性 17(本题 2 分)据学者考证,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原地方督抚仍任民国政府要职的有 11 人,占原督抚总数的 25.6%,先任职后退隐的有 12 人,占总数的 28%。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A未能铲除传统政治力量B得到地方督抚全力支持 C推动了广泛的社会变革D以完成民主革命为宗旨 18(本题 2 分)1954 年 12 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总结到:“瑞金时代是最
10、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 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 A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B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9(本题 2 分)下图为 1912 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 第 4 页 共 85 页 A反映了中国对世界大舞台的向往 B描绘了民国时期努力向上的氛围 C继承了传统文人画法的基本风格 D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艰难状况 20(本题 2 分)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 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
11、令时须副署之。这一规定对民国社会 的不利影响是 A形成民国的内阁制民主 B形成双权力中枢,易导致社会动荡 C形成议会(参议院)专权 D造就议会和内阁对总统的双重制约 21(本题 2 分)1954 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到,“瑞金时代组织最纯洁,但有一个缺点,形式纯洁,却 孤立了自己,政权不稳定,要搬家(即经过长征搬到延安)”。他意在强调 A法治建设的紧迫性 B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需完善 C经济建设的急切性 D严重的“左”倾错误泛滥需要及时纠正 22(本题 2 分)据统计,民国初年有 312 个政治性党派,具有健全或具体政纲者不过 35 个,其中及“振兴 实业”与“普及教育”内容的各
12、有 10 多个。由此可知当时 A民主政治制度臻于完善B实业与教育思想深入民心 C多数党派缺乏政治倾向D社会各界投身于政治运动 23 (本题 2 分)“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 协,而且能够讲他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 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第 5 页 共 85 页 A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宣告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 C确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D确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4(本题 2 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
13、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文件,下表反映出我国() 年份文件 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9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00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17 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A建国初期忽视环境保护B日益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 25(本题 2 分)1956 年,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017 年,中共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
14、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反映出 A我国已经完成了先进工业国的建设B我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C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新时代社会发展状况影响社会矛盾 26 (本题 2 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判断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指明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 C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D与中共八大的矛盾判断保持高度一致 27(本题 2 分)1950 年 5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
15、后颁布的第一部具 有基本法律性质的法律,被毛泽东誉为“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根本大法”。该法律的颁布 A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第 6 页 共 85 页 C促进了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形成D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成果 28(本题 2 分)1907 年,清廷外务部根据刘式训上奏的变通出使事宜章程做了制度调整:一是将出使大 臣变为实官;二是让具有驻外经验并精通外语的人充任出使大臣;三是打破三年任期限制。这一调整 A揭开清朝近代外交的序幕B增强了国民外交自主意识 C体现了清廷的现代化倾向D有效遏制了革命形势发展 29(本题 2 分)表 1 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 “今介甫
16、(王安石字)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 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 纷纷扰扰, 莫安其居” (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 其合而遂裂者, 王安石之罪也”(南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 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晚清) 梁启超 王安石传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B 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C 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 D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 ,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30(本题 2 分)“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也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据材料判断. 北魏初期实行这项制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7、A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B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C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D豪强地主隐置人口逃避赋税 二、材料分析题二、材料分析题(共共 40 分分) 31(本题 12 分)(2020全国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 11 世纪下半叶, 周公东征胜利后, 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 拓殖建“城”, “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 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 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8、等 第 7 页 共 85 页 材料二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 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 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 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32(本题 13 分)阅读材料,完成
19、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廷制订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行省实行群官负责 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而且 常有“众论不齐”的情况。成宗朝前后,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 举行,或成为定制。行省路以下官吏的铨调开用,由朝廷三年一次遣使举行。元代行御史台及廉访司法既 注意对一般地方官府的普遍监察,更把行省当做地方监察的重点对象。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 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 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
20、理条件。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二美国 1787 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及很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 将要端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 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及众议员,各州州议会议员,合众国政府及各州政 府之一切行政及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术宪法。美国 1787 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第十条规定:本宪法 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成由人民保留之。美国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第 十三条和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
21、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 律。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加强对行省控制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作用。 33(本题 15 分)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大者连州十数,小者尤兼三四, 所属文武官,奚自置属,未尝请命于朝,力达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自宋以臣知州事,历代因之, 第 8 页 共 85 页 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宋太祖及赵普之计虑(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深
22、矣,而议者徒谓宋之弱 由此,是但知御侮力薄,不足以自强,而不知消患于未萌。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在政府权力的制约方面, (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于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即 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横向 分割。通过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克服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的社会危机,同 时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23、本主义,为中国 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 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 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后唐代出现了什么现象?宋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这种解决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国家体制方面的创新表现。 (3)以上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献?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
24、史地位。 第 9 页 共 8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D 【详解】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有的认为是益禅让,有的认为是启夺取。这说明王位世袭制的取代禅 让制是曲折的,即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D 项正确;久远的历史未必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排 除 A 项;材料不是强调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排除 B 项;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但 这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C 【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专制皇权的史实,C 项正确;这一措施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 定,也不会避免决策的失误,A、B 两项错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
25、到顶峰的标志是清代军机 处的设置,D 项错误。 3A 【详解】 “堂札子”最初由宰相独立使用, 宋太宗以后“堂札子”一律须经“奏请”方能下行。 这一变化反映了相权被削弱, 皇权在强化,A 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到对相权的分散,排除 B 项;皇权加强不属于中枢机构的异化,排除 C 项;这一变化使得宰相处理政事时候多了一到程序,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雍正年间建立军机处,并推行密折奏事制度;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曾一 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为缓和皇子之间对皇位的激烈争夺,还创立了“秘密建储” 制度。所以、均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76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