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1776047
  • 上传时间:2021-10-08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97.2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 2019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第一 单元测试 Word 答案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6 页 统编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考试时间:90 分钟;总分:100 分 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25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共计分,共计 50 分分。 ) 1有专家依据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 ,梳理出一张有关尧舜传说的全国地理位置分布图, 图中有关尧的传说地点共计 59 处, 有关舜的传说地点共计 68 处, 用同样的方法梳理出与大 禹传说有关的地点 16 处,祭祀大禹的宗庙 66 处。据此可以说明() A尧舜禹曾经活动过的范围特别广泛,影响深远 B古书上关于尧舜禹的

    2、记载都是虚构和值得怀疑的 C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是我们民族共同的祖先记忆 D这些尧舜禹的遗迹与祠庙其实并不是历史而是文化 2 周代的井田土地权归君王所有,个人不得买卖,只可继承。 对不遵守国家法纪,反抗君王者 和不忠不孝者,要削夺他们的田地。这些规定() A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B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确立 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以政权力量维持井田制 3 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 4000 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 它体现 了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B社会组织的复杂 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的确立 4周代统治者把礼、乐、刑政并列,将约束人的行为的“礼”和移风易俗的“乐

    3、”结合在 一起,“乐统同,礼辨异”成为周王统治的内外支柱。为保证此制度的有效运行,西周统治 者() A实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B用礼乐文明强化了儒家文化认同 C建立起天子的绝对权威D对贵族子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 5 周礼篇首有:“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意即周天 子在封邦建国的时候,先要确定地理位置,再划定国野的区域,最后行分设官职的工作,以 完成管理百姓的措施。从“体国经野”来看可用来直接研究中国古代() A土地制度B职官制度C行政区划D礼俗文化 6 礼记集说记载,夏商以前,容取(娶)同姓,周公佐武王得天下,取神农、黄帝、尧、 舜、禹、汤之子孙,列土封之,以为公侯,而

    4、使姬姓子孙与之婚姻,欲先代圣王子孙共飨天 下之禄也,乃立不取(娶)同姓之礼。“立不取(娶)同姓之礼”是为了() A巩固周王统治秩序B确立男权家长地位 第 2 页 共 6 页 C维护宗法伦理纲常D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7 韩非子说:“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 短长,王尔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由此可知,韩非子认为 () A法治优于德治B德法兼用可治国 C先遵法后重教D法治易产生暴政 8早于孔子 100 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 卡) 、“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

    5、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 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9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 硕鼠B 小雅C 诗经D 关雎 10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 ,及至文武, 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D“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11据墨子记载,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晋文公“大布之衣,牂 羊之裘, 韦以带剑, 以治其国”; 楚庄王

    6、“鲜冠组缨, 缝衣博袍, 以治其国”; 越王勾践“剪 发文身,以治其国”。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服饰形象特征明显 C治国理念的统一性D文化发展的多元化 12战国初期,各诸侯国的变法内容可归纳为:废国野、废井田、废分封、废世卿世禄成文 法、举贤才、调赋税、通贸易等。据此可知当时() A各诸侯国民富国强B阶级矛盾得到缓和 C社会进入转型阶段D基层管理进一步强化 1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 制和法律控制手段, 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 涵理解准确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

    7、治到现代法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14战国时期,县统于郡的制度最初行于三晋。例如,魏的上郡有十五县;赵的上党郡有二 十四县。秦、楚、燕的郡县制度是效法三晋的。只有齐国始终没有设郡,却有类似郡的都的 设置。一郡首长叫做守,也尊称为“太守”,都以武官充任。由此可见,战国时期() 第 3 页 共 6 页 A分封制度走向瓦解B对地方的控制力度趋于弱化 C中央集权制度完善D军事与行政组织渐趋于合一 15有学者认为:“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整体 观念深入到边远地区。”下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郡县制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 B郡县制促进

    8、了中国古代皇权国家形态的形成 C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 D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国家观念的形成 16以下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官僚机构的一幅简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秦朝代表中央负责监 察郡县官吏的是() A御史大夫B郡守C县令D监御史 17先秦祭祀制度规定:“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诸侯祭名山大川之 在其地者。”而秦始皇的策略是为我所用,兼收并蓄,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 星辰,只要有来历有说法的,全部作为祭祀的对象。这一变化表明() A人文意识逐渐在淡化B祭祀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 C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D秦始皇不断神化专制皇权 18秦朝“以地域划分为基础来进行统治和管理,较之以

    9、血缘划分管理为基础更具稳定性, 也更符合统治管理的精神”。材料中的“精神”() A消除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B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直辖权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D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19汉初,诸侯国与中央汉朝同制,所封诸侯掌治其国,“皆令自置吏,得赋敛”,侯国丞 相更是位高权重;但近年考古发现,汉宣帝时所封海昏国所设相仅属朝廷委派的官员,与列 侯无臣属关系,且官秩如一般的县令、县长。这一变化表明() A郡国并行制度势在必行B中央的集权化趋势明显加强 C中央地方权力之争激烈D地方分裂割据隐患得以根除 20有学者指出,汉武帝实施的某些政治举措,推动了汉代由“功臣政治”向“贤臣政治” 的巨大转变。这些

    10、举措() A废除了郡国并行下的封国体制B推动汉代儒学士大夫地位的提高 C促进了汉代思想多元化的发展D有利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 21 汉初, 中央政府在东方原六国旧地主要分封诸侯王; 在西部基本沿用郡县制。 由此可见,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意在() 第 4 页 共 6 页 A以血缘关系拱卫皇权B安抚功臣 C推动边患问题的解决D从俗而治 22“景遭七国之难,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 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这说明() A当时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B西汉君主专制出现了重大问题 C西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D彻底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23“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

    11、,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材料中 “习惯法”的含义是() A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 24某文体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 七言或更长的句子,喜堆砌词语,好用难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该文体是() A楚辞B汉赋C唐诗D宋词 25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服制像提出:“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食者以养身体, 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这一言论() A反映出汉代民间迷信思想浓厚B成为汉初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C反映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D否定了儒家

    12、积极入世的思想 二、综合题(二、综合题(3 题,共题,共 50 分)分) 26(17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西周实行的公田制下,国君和采邑主只许收取公田上的谷物,农夫耕种公田, 不能同时供应军役。到了东周时期,公田制已不能适应战争频繁、军费巨大的新局面。公元 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亩数收税,自此田地有粟米之征。 随着公田的废除,私田失去意义,农民间允许公开兼并,有人占田多,有人失去耕地,贫富 的分化加剧了。多田人逐渐成为地主阶级,有田农夫和失地少地的农夫逐渐成为农民阶级。 赋税制的变化,标志着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因铁制农具的使用而愈益

    13、加速。有了铁制农具,田野耕作与草莱开辟都获得前所未有的便利,东周生产力比西周提高 了。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1)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鲁国赋役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赋役制度变化的积极意义。 27 (17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成就显著,与秦孝公“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心理压力,商 第 5 页 共 6 页 鞅“法及太子,黥鼻其傅”变法策略,“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变法手段(注:商鞅“徒 木”) ,变法措施与历史传统(注“尚首功”)的有机结合是分不开的。 杨庆博、章传文商鞅变法成就显著的非主流原因探析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

    14、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公元前 338 年孝公死,惠王即位)“商君车裂于秦”“商君虽死,秦法未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 (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商君车裂于秦”的原因。“秦法未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8 (16 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 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古 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 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史记 材料二丞相绾等言:诸侯

    15、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 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 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始皇曰:“天下共苦 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秦始皇以什么方式来取名号?其奠定后来的什么制度?其名 号制度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李斯为什么主张郡县?综合上述材料,全部过程体现了什么 制度? 第 6 页 共 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DDCDC6AADCC11

    16、DCCAD16DCCBB21DCABC 26 (1)变化:废除公田制,实行税亩制。原因:铁器牛耕使用,私田开垦增多;战争频繁, 军费巨大;农夫耕种公田与供应军役的矛盾。 (2)承认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有利于保障赋役 的征收、征派;促进了新的阶级关系的形成;促进了重农和民本思想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转 型。 27 (1)秦受六国鄙视,深感羞辱,变法决心坚定;以严苛的法律来保障变法的推行;以各 种手段树立变法的威信;变法措施与秦地尚武之风相结合。 (2)变法触及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反对;秦孝公死去,商鞅失去支持和依靠。 商鞅变法顺应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潮流, 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推动了 生产力的发展。 28 (1)廷议(开会讨论) ;朝议制度;1911 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结束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 (2)分封制使得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发展壮大后相互攻击引发战乱,郡县制会使天下 安宁,容易统治;君主专制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76047.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