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1776008
  • 上传时间:2021-10-08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1.1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自然灾害 人教版 2019 高中地理 新教材 必修 一册 第六 测试 word 答案 下载 _必修第一册_人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0 页 人教版(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第六六章章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测试测试卷卷 (时间(时间 909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 100100 分)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2019 年 10 月 2930 题,一轮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下图为 2019 年 10 月 30 日 8 时31 日 8 时 全国雨区及霜冻线(0C 等温线)预报图。图中丙地此季节会有长时间连绵细雨,被称为华西秋雨。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霜冻线分布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地形、寒潮B.寒潮

    2、、纬度 C.经度、纬度D.地形、海陆位置 2.华西秋雨对丙地的影响是() A.利于缓解冬季旱灾B.易造成洪涝灾害 C.来年农业收成减少D.来年病虫害减少 孟加拉国地处南亚,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被称为“水泽之乡”。下图为“孟加拉国位 置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导致孟加拉国水患严重的原因有( ) 地势低平 位于赤道,全年多雨 第 2 页 共 10 页 台风(飓风)频频侵袭 春季积雪大量融化 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A.B.C.D. 4.下列防洪减灾的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措施的是( ) A.兴建水库,退耕还湖 B.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C.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 D.提高森林覆盖

    3、率,减少水土流失 2018 年 8 月,欧洲航天局发射了全球首颗用于测量地球底层大气风速和风向的“风神”卫星。下图为 该卫星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风神”卫星将有助于() A.减缓全球变暖B.监测地震活动 C.预防暴雨洪涝D.阻止台风侵袭 6.利用“风神”卫星可以为抗灾救灾提供依据,主要是“风神”卫星能() A.分析灾害的原因 B.判断重灾区的位置 C.制定救灾方案 D.及时获取灾害信息 安徽省寿县的古城墙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宋朝古城墙,城墙内侧有蓄水塘,由月坝(与城墙等高)、 涵道、护墙石堤构成了对洪涝灾害“最为严密的外部防线”。2020 年 7 月,淮河流域暴发特大洪水,

    4、淮河 支流河畔的寿县城内却安然无恙。下图为寿县古城御洪“最为严密的外部防线”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题。 第 3 页 共 10 页 7.非汛期,涵道的主要作用是( ) A.御敌B.排水C.航运D.供水 8.当护城河洪水入侵寿县古城时( ) 木塞向城外方向移动 木塞向城内方向移动 月坝水位较高 月坝水位较低 A.B.C.D. 9.随着洪水被多次成功抵御,为维持“外部防线”的防御效果,最应该( ) A.加固城墙B.及时清淤C.扩容水塘D.筑高月坝 历史上,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人们在干流两侧低洼地带修筑了蓄洪区以容纳洪水。蓄洪区内分布 着农田及居民点,修建有堤坝、人工堆土筑高而成的庄台、周围修筑堤坝围

    5、合而成的保庄圩等设施。下图 为淮河干流某蓄洪区示意图。完成下题。 10.早期,蓄洪区堤坝修建得较矮的主要原因是( ) A.洪水水位较低B.节省建设成本 C.便于洪水漫泄D.建设水平较低 11.蓄洪区启用后,与保庄圩相比,居民转移到庄台( ) A.人居环境更好B.容纳灾民数量更多 C.转移距离更短D.物资的补给更便利 12.蓄洪区种植的农作物应具有的特点是( ) 第 4 页 共 10 页 早熟生长周期短晚熟生长周期长 A.B.C.D. 读“长江流域 1949 年以来发生洪涝的次数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区域与最少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差异B.距

    6、海远近不同 C.人口和城市多少D.经济发展水平 14.在长江中下游的自然灾害中,与洪涝均属于最常见自然灾害的是( ) A.泥石流B.地震C.干旱D.火山爆发 15.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有效的方法有( ) 大量兴建污水处理厂 退耕还湖 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 陡坡修梯田 A.B.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题,共 55 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材料 新加坡平均海拔约为 15m,最长的河流不足 16km。20 世纪 60 年代,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城市 化进程加快,洪涝灾害频发。从 1970 年开始,新加坡大规模地将天然河流(如图中甲处)修建成混凝土河道

    7、 和排水渠系统。2006 年,新加坡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将河流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 丽的滨水环境。下图示意新加坡地理位置及甲河修复前后景观。 第 5 页 共 10 页 (1)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新加坡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6 分) (2)说明将甲河修建为混凝土河道对防御洪涝灾害的作用。(6 分) (3)指出将甲河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的积极作用。(6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淮河支流多、中游河道窄、主汛期暴雨频繁是淮河防汛的主要特点。淮河是一条难治之河,有“小雨 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的说法。2020 年 7 月 20 日 8 时 32

    8、 分,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泄洪。王家坝闸地 理位置特殊,它地处河南、安徽两省交界处,也是淮河、洪河、白露河三河的交汇处,有“千里淮河第一 闸”的称号,也被誉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是淮河灾情的“风向标”。图 1 为淮河纵剖面图,图 2 为 淮河主要支流分布图。 图 1 第 6 页 共 10 页 图 2 (1)分析淮河“小雨小灾、大雨大灾”的自然原因。(6 分) (2)简析王家坝闸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是淮河灾情的“风向标”的原因。(6 分) (3)简析为降低淮河洪灾发生频率,流域内应该采取的有效治理措施。(6 分) 18.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9 分)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9、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 极大危害。 1949 年到 1998 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 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 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219 松辽平原169357 第 7 页 共 10 页 环渤海平原415799 黄淮平原8461407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9492151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7 分)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 分)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6 分) 第 8 页 共 10 页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

    10、解析 答案:1.A;2.C 解析:1.读图可知,甲地霜冻线呈闭合状态,位于塔里木盆地,周围有高山阻挡,气温略高,因此影响因素 为地形,排除 B、C;由文字材料可知一轮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结合时间可推知是寒潮带来的降温天 气,使得霜冻线在乙地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选 A。 2.丙地多山地,可耕作土地面积小,且该时段气温低、蒸发量小,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少,旱灾不明显,A 错 误;连绵细雨,说明降水强度不大,降水能够及时下渗,不易引起洪涝灾害,B 错误;长时间连绵细雨会 使光照减少,越冬作物生长受限,影响来年农业收成,C 正确;丙地纬度较低,连绵细雨并不会形成极低 气温,并不能减少来年病虫害,D

    11、 错误。 答案:3.A; 4.D 解析:3.孟加拉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受该地区的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位于恒河下游,地势低平,易 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且位于孟加拉湾顶部,热带气旋频频侵袭,因此正确;该地没有位于赤 道,错误;该地属于热带,冬季不会降雪,错误。故选 A 项。 4.防淋减灾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类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兴建水庠,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 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浃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 水位等。而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属于非工程措施,故选 D 项。 答案:5.C;6.D 解析:5.“风神”卫星可用于测量地球

    12、底层大气风速和风向,监测大气状况,进行天气预报,发布灾害预报, 可以预防暴雨洪涝,减轻洪涝灾害,C 项正确。对大气风速和风向的监测不能减缓全球变暖,A 项错误。该 卫星不能监测地震活动,B 项错误。“风神”卫星可以监测台风,但不能阻止台风侵袭,D 项错误。 6.利用遥感技术可及时获取灾害信息,为抗灾救灾提供依据。 答案:7.B; 8.C; 9.B 解析:7.本题考查涵道的功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非汛期, 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寿县古城内的积水排出。城内蓄水塘的积水通过涵道排进月坝,当月坝水位高于朝 外的涵道时,积水通过朝外的涵道排到城墙外的护城河中。故 B

    13、 选项正确。 8.本题考查寿县古城防洪系统原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当护 城河洪水入侵寿县古城墙时,水流将木塞向城内方向推移,木塞堵在内侧涵道口,阻挡洪水倒灌,使城内 免受洪水侵袭,正确;此时,洪水蓄积在月坝内,月坝水位较高,起到滞洪的作用,正确。故 C 选项 正确。 9.本题考查寿县古城防洪系统设施的治理, 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 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随着多次洪水入侵,洪水挟带的泥沙淤积在涵道、月坝内,降低了防洪、泄洪能力,因此需要及时清淤。 故 B 选项正确。 答案:10.C; 11.C; 12.A 解析:10.早期淮河流城整体防洪能

    14、力较差.蓄洪区堤坝修筑较低,使得河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就漫堤泄流. 第 9 页 共 10 页 降低河流水位,减轻蓄洪区以下河段防洪压力。故选 C。 11.庄台相较于保庄圩,规模更小,数量更多且分散。蓄洪区启用后,居民可就近到达临近的庄台,以躲避 洪水。而保庄圩相对靠河岸,数量少分布在蓄洪区边缘,居民转移距离更远。故 C 正确。保庄圩面积大, 公共服务设施更完善,物资补给更充足,容纳的居民数量更多,人居环境更好,故 ABD 错误。故选 C。 12.淮河汛期多在 6-9 月,农作物最好在汛期到来前就收获,因此选择早熟、生长周期短的作物。故正 确,故选 A。 答案:13.A; 14.C; 15.B 解

    15、析:13.据图可知,长江流域上游的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发生洪涝次数最少,主要受地势落差大的影响。 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区域是洞庭湖平原,由于地势低平,区域汇水量大,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 导致洪涝灾害增多。故选 A。 14.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旱涝灾害多发。在长江中下游的自然灾害中,洪 涝和干旱均为常见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泥石流不易发生,A 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地震和火山不是常见的自然灾害,BD 错误,故选 C。 15.在中上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如三峡工程)可以在河流汛期时蓄积洪水,明显减轻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 同时湖泊周边退耕还

    16、湖,恢复湖泊的调蓄功能,是最有效的措施。大量兴建污水处理厂和陡坡修梯田,不 能缓解洪涝灾害的威胁,故选 B。 16.答案:(1)降雨丰富,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面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减少,汇水速度快; 海潮顶托。 (2)将弯曲的天然河道改造为笔直的河道,混凝土河道对流水阻碍小,提高水流速度;拓展河道宽度,加 大泄洪量,有效防御洪涝灾害。 (3)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营造滨水景观,提升了河流景观品质,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空间。 解析:(1)本题考查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20 世纪 60 年代,新加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既包括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新加坡的热带雨林气候带

    17、来了丰沛的降水;地势低平加之海潮顶托作用导致排 水不畅。人为原因是新加坡城市化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大,下渗减少,汇流快,地表径流量大。(2)据材料 可知,新加坡大规模地将天然河流系统修建成混凝土河道和排水渠系统,改建后的河道笔直且为混凝土建 筑,对流水的阻碍小,水流速度快;拓宽了河道,加大了泄洪量,泄洪能力提高,可以有效防御洪涝灾害。 (3)将渠道化的河流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其积极作用可从水质、水生生态系统以及河流修复后衍生的 其他作用等角度分析回答。首先,将渠道化的河流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加,微生物 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增强,河流水质得到净化;其次,河流修复后,营造了美丽的滨水

    18、景观,为市民提供 了休闲娱乐的空间。 17.答案:(1)淮河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上游落差大,汇水速度快;中游河道窄,泄洪能力差。 (2)上游落差大,汇水速度快;位于淮河、洪河、白露河三河的交汇处,汇水量大;王家坝闸以下河段河 流落差小,地形平缓,河道狭窄弯曲,排水不畅;淮河中下游有许多重要城市、工矿企业和交通大动脉; 王家坝闸为保护淮河中下游的一道安全屏障。 第 10 页 共 10 页 (3)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开辟分洪区,退耕还湖;下游,加固堤坝,疏浚河道。 解析:(1)“小雨小灾、大雨大灾”说明洪灾多发,该河流洪灾多发的自然原因从支流数量、河道宽度、 地形等角度分析。从主要支

    19、流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淮河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纵剖面图显示该河上游落 差大,汇水速度快;中游河道窄,泄洪能力差。(2)淮河洪灾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王家坝闸的防洪能力,王 家坝闸上游来水量大、汇水快,中下游泄洪能力弱,因此王家坝闸为保护淮河中下游的一道安全屏障。 (3) 河流治理可根据上、中、下游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湖、加固大堤、 疏浚河道等措施。 18.答案:(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 多于旱灾。 (2)该地区受夏季风

    20、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 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3)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 泄洪能力。 解析:(1)读图表,由图表可以看出水、旱灾害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存在南北差异:南多北少; 北方以华北最严重。发生频次: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方水、旱灾害特点不同:南水灾、北旱灾。(2)长江中 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水灾最严重,从发生的气候、地形角度分析。(3)丘陵地区与长江上游类似:治理原则 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建水库,修建分洪、蓄 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蓄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76008.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