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综合复习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综合复习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2019 高中历史 新教材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期 综合 复习 试卷 word 答案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9 页 统编版(统编版(20192019)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综合复习试卷)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综合复习试卷 一、一、单单选题选题(本题共本题共 2 2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满分分,满分 7575 分分) 11895 年 12 月,上海强学会成立,特别强调要学习西方思想、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其 机关报强学报采用孔子纪年,刊发上谕及政论文章,并接受西方七日为一星期及星期日休假的习惯。 可见,强学会 A体现了维新运动的西学观念B显示了维新变法组织的多样性 C唤起了有志之士的忧患意识D体现了新学与旧学交融的特征 2
2、“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 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围,不可能形成 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 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削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3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
3、,请你根据笔记内容,概括他的学习主题 A江南经济的开发B繁荣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的南移D民族关系的发展 4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它体现的是 A汉代的王国制B三国时期的分裂 C十六国时期局部D南北朝时期对峙 5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同点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A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B都促进了本国封建生产力发展 C都侧重于制度更新和移风易俗D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 6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玄学家以老子 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 在理学兴起前,许多士大夫醉心于此。魏晋玄学出现的背景是 第 2 页 共 9 页
4、 A儒家学说一度失去正统地位 B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 C老庄学说的思辨性受到重视 D门阀政治受到了冲击挑战 7如图是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文物。上面刻有文字,主要记述了开元十九年百姓所纳庸调银拾两等内容。 实际是地方官府在上缴时折纳的银饼。这一文物可以印证 A唐太宗开创租庸调制B纳庸代役保证了农时 C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D唐朝鼎盛时的税收政策 8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A分清了中央和地方的不同职权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C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9下表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A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B缩
5、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D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10 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 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这说明曹魏时期的 选官制度 A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 B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度 C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 D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 11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 , 一从正音(汉语)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改
6、穿汉服D学说汉语 12据史书记载:“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文中的“帝”是指 A司马昭B司马炎C刘渊D符坚 第 3 页 共 9 页 13如表是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郡县的数量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如表 A藩镇割据现象严重B郡国制盛行 C中央集权加强D地方制度更替频繁 14唐代韩愈认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做法,会导致国人全都要沦为夷狄的危险, 继而他 A反对佛教的来世说B推动宗教相互融合 C力主复兴传统儒学D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15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
7、分配 16唐朝前期,在三省六部制度的政治保障下,君主励精图治,国家实现空前繁荣。唐玄宗统治后期,疏 于朝政,任用奸佞,宠幸宦官,终于酿成安史之乱。高度成熟的政治设计没有能够防止唐朝由盛转衰,这 说明 A政体影响国家政治生态状况B三省六部制度的缺陷明显 C治乱交替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规律D国运兴衰取决于吏治情况 17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 魏书武帝纪 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 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资治通鉴 (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A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B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 C曹操
8、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D赤壁之战导致疾疫蔓延 18唐代开元以前,各宰相“午前议政于朝堂(政事堂),午后回本司处理政务”;开元后,“宰臣数少,始 崇其任,不归本司”。这一变化 第 4 页 共 9 页 A削弱了宰相的政治地位B利于提高中枢行政效率 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统治D破坏了宰相的集体议政 19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医学重道德轻技术B理学精神影响古代医生的实践 C仁德之心是医生的重要品质D平等的思想是从医的重要资格 20中国古代从曹魏开始,法律
9、上出现了“八议制度”,即八种人(亲、故、功、贵等)犯罪,只要不是 危害皇权、不孝尊长等重罪的,都可以减免刑罚。这一制度 A削弱了世家大族势力B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C体现了存百姓的思想D维护了统治阶级特权 21盛唐的边塞诗有丰富的意象,较为常见的有大漠、霜雪、天山、玉门关、阴山、黄河、金鼓、旌旗、 烽火、长云、羌笛、琵琶、雁飞鹰扬、马鸣风萧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B藩镇割据的负面影响 C中外文化交流较频繁D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22在帝范中,李世民数次引用荀子之语说明治道,如“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则影正”“上 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析,离也”。据此可知,李世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