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机构适用)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07 议论文阅读(二)给材料放位置等其他题型.docx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775582
  • 上传时间:2021-10-08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156.8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机构适用)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07 议论文阅读(二)给材料放位置等其他题型.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机构适用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07 议论文阅读二给材料放位置等其他题型 机构 适用 上海市 2021 年中 语文 冲刺 考点 梳理 强化 训练 07 议论文 阅读 下载 _三轮冲刺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议论文阅读(二)给材料放位置等其他题型议论文阅读(二)给材料放位置等其他题型 (一)议论文知识点相关题型解题思路(一)议论文知识点相关题型解题思路 1.1.论据及其作用论据及其作用 题型: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根据论点,补充论据。 补充论据:补充论据: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 题的名人事例 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补充论据要注意所选题材的一致性;注意所证明的论点的一致性;注意语

    2、境句式的一致性;注意所 选题材古今中外的全面性问题;注意所选的一定是名人的事例或名言。 ) 2.2.论证的结构论证的结构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分四种:总分式、层进式(递进式)、并列式、对照式。 题型:判断文章层次结构,这一类题牵涉到确定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在文中的次序,一般来讲,这 些词语、 句子或段落与上下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如通读整篇文章, 常常会出现了 “首先” 、 “其 次” 、 “再次”这之类的关键词语,清晰的表现出这三段是层进关系。 3.3.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

    3、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 “然后”、 “接 着”、“最 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二)其他题型及解题思路(二)其他题型及解题思路 1.1.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一是弄清这些词语本身有哪些含义,二是结合他们所处的上下文语境确定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三是 理解词语对表达中心和阐明观点的作用(深层、比喻或引申) 。 词语的指代词语的指代 这类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有较为常见, 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二是能从原文中找出指代内容的,这种情况,指代

    4、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 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2.2.理解画线句的含义理解画线句的含义 解答这类题可以先看画线句句式有何特点,在分析该句的句意,最后从词序、句序排列及成语、修辞 的运用等角度综合评价概述。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抓关键词语进行分析,体会其含义、感情色彩、 作用等;分析修辞手法以及成语典故的运用,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可在 把握观点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作者阐述的哲理表达出来。 不管是哪类句子的理解,都遵循紧扣文章中心论点、联系上下文(语境) 、组织归纳语言的步骤。 3.3.位置互换或者材料归位:位置互换或者材料

    5、归位: 此种题型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先概括段落内容,然后从这几段内部来看,注意是否存在逻辑关系逻辑关系,一般不能互换的几段之间 多为层进式结构; (2)然后从这几段和上下段落的关系上下段落的关系来看,比如考到段能不能换,就可以看看和段之间有 没有联系,比如他们是承接关系的;同样,也可以看和段之间有没有联系。 (3)最后,可以看看这几段的内容和上下文有没有呼应呼应。比如第段讲“学术研究” ,第段讲“文 艺创新” ,那可能在第段中有“在学术研究和文艺创新”中这样的句子,这就是上下呼应了,所以它们 的顺序不能换。 (4)材料归位只需再加上材料与所在段落是否在内容匹配,和论点是否一致。结构上参

    6、考(2) (3) 点。 4.4.语段的作用语段的作用 完成这类题目,我们应在掌握特殊段落作用的基础上,就具体文段作具体分析。 开头段的作用:(1)引用名人趣事(典故、传说、诗歌、寓言)提出论点(引出论题),引起读者 阅读兴趣;(2)通过写事例(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引出论题);(3)把事例(名言) 作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来证明文章的论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中间段的作用:承上启下,总结了上文关于的内容,引出下文对的议论。 结尾段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强调的中心论点;(3)发出 的号召或希望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

    7、 论点(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5.5.开放型试题开放型试题 议论文阅读中,开放性试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题型多样。有的要求联系实际对文章内容进行延伸; 有的由阅读材料引申出与之相关的内容,要求进行自主创作;还有的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独立思 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等等。 议论文一般为逻辑性很强的文章,在做题时先要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找出论点,再找出各段的分论 点,理清各段中的事实论据、人物名言,搞清论证结构,必要时划出关键词、句,最后做题。 例题解析例题解析 例例 1 1 青浦(青浦(18-218-2) 4G4G 时代,我们应该怎样读网文?时代,我们应该怎样

    8、读网文? 读网文,最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判断。首先要提醒自己聚焦阅读目的。是修心,还是解问?是找资 讯,还是去充电?应该清晰定位。时常有人感叹:本来要去找某条知识,结果却变成了漫无目的网上溜达。 与其如此,不如在发现“跑错道”时果断“刹车 ”。 辨别真伪,是重中之重。青少年情感易激动、思辨少,要切记“尽信网文,则不如不看网文”,应 利用常识、 学科知识、 消息平台去判断网文的可信度和价值。 有的对照正文看标题就可以识破。 如网文 玩 “我的世界”帮助他中考数学大爆发,看标题就该生疑玩网游真的能提高数学成绩?细看,是某生 玩“我的世界”,被人嘲笑空间想象能力不行,于是发奋学几何,成绩提高标题误导。

    9、还有的网文, 蹭热点新闻,更要仔细辨真伪。 保持清醒,还要读懂网文的写作意图。这不大容易有的网文为普及知识,有的为展现情怀,有 的为博得打赏一言难尽。 青少年要克服情感先入为主的倾向, 避免轻信。 一些感情激烈, 读来仿佛“心 有戚戚焉”的说理性文章,一定要推敲其逻辑。有些网文正是靠调动网民的“羡慕嫉妒恨”,赚取点击率, 煽动不满情绪。这样的网文,我们不能不慎思明辨。 读完网文怎么办?无聊、无益的,作过眼烟云。如顽皮小孩虐杀珍稀动物命丧黄泉内容是调侃 哪吒闹海,大可一笑了之。而有文学性或思想性的网文,不妨点赞、打赏甚至做读书笔记。能转发吗?要 慎重。毕竟,网文也受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保护。随意转发

    10、,很可能侵犯作者著作权。而转发不良网文,则 可能成为社会动荡的推手。因此,要根据价值,选择合适的对待方式。 1.第段中“刹车”在文中的意思是_(2 分) 2.下面这段文字,适合放入中的哪一段?请说明理由。(4 分) 2011 年,日本大地震核电站事故期间,一则食用盐可预防日本大地震核辐射云的网文疯传,长三 角城市不少超市的盐被抢购一空。 为什么那么多人信以为真?因为很多网民不考察来源, 一看和新闻有关, 就盲目相信文中的观点。 答:第段理 由:_ _ _ _ _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停止漫无目的的网上阅读 2.第段(1 分) ,这段文字列举了网文利用日本大地震误导加碘盐能预防核辐射的

    11、事例(1 分) ,正 好能证明第自然段“辨别真伪,是阅读网文的重中之重。 ”这一分论点(1 分) ,且与第段中“还有的 网文,蹭热点新闻,更要仔细辨别真伪。 ”有结构和内容上的承接关系。 【解析】【解析】 1. 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根据“时常 有人感叹:本来要去找某条知识,结果却变成了漫无目的网上溜达。与其如此,不如在发现跑错道时 果断刹车 ”来思考可知, “刹车”指的是停止漫无目的的网上阅读。 2. 此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把握能力,首先要明白论据的类型,再分析各段所论述的观点,看看这个 论据与哪一段的观点一致即可。分析所给出的材料和文章的内

    12、容可知应放在第段。因为所给出的材料列 举了网文利用日本大地震误导加碘盐能预防核辐射的事例,能证明第自然段“辨别真伪,是阅读网文的 重中之重”这一分论点,且承接第段中“还有的网文,蹭热点新闻,更要仔细辨别真伪” 。 例例 2 阅读下文,完成阅读下文,完成 1 15 5 题(题(2020 分)分) 19-119-1 宝山区宝山区 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的“传传”与与“承承” 葛剑雄 在激荡社会变革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空前严峻的传承危机。 因为面临危机,所以需要传承。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 “传承”分为“传”和“承” 两个部分。 “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 “传”的基本

    13、含义就是将其尽可能地保存原样。 “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 “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我 们这样讲,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举一个很极端的 例子,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 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 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 进一步思考,我们知道,后人的智慧并不一定比前人强,比如金字塔的产生、玛雅文明

    14、的兴衰,今 天我们仍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古人的智慧,这些智慧我们今天可能还无法理解, 甚至以为是迷信,但并不代表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如果让传统文化匆匆消亡而不加保存,那我们就永远失 去了理解古人智慧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建议把传统文化先尽量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有些国家在 这方面做得很不错。 目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主要问题仍然是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功利性。以非遗为例,可以作 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或者可以拿到市场上换钱的,我们对它 就比较热心,反之则比较冷漠。这样一来,有 现实利用价值的非遗可能会得到较好的保护,而暂时没啥实际用处的非遗便会无人问津。另外,一些非遗 传承人,

    15、为了在市场上赚钱养活自己,往往会随意改变非遗的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这种保 存也是不周全的。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上,我们可以向一些国家学习。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不仅是人类记忆和人类历史的一部分,而且还可能蕴含着今人还无从知晓 的智慧,再加上由于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而正面临消亡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尽最大可能地 把传统文化先保存下来,这就是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传” 。 选文有删改 1第段中加点词“它”在文中指的是_ (2 分) 2 (1)第段第段,作者围绕传统文化的“传” ,依次写了“传”的基本含义、 “传”的实质、 _ _、_等 内容。 (4 分) (2)联系全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

    16、点是 _(2 分) 3请简述第段、第段两段不能互换的理由。 (4 分) _ _ _ _ _ _ 4对下列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比如日本,某项传统文化项目一旦被列为保护对象,其传承人就会像“国宝”一样,完全由政府 供养,不需要他(她)想办法养活自己,他(她)的任务就是“传”带徒弟,把掌握的东西教给徒弟, 教会了,任务就完成了。在我看来,传统文化的“传” ,就应该这样。 A第段结尾举例说明哪些国家做得很不错 B第段结尾举例说明可以向哪些国家学习 C第段结尾举例论证保存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有理解古人智慧的机会。 D第段结尾举例论证有些国家可以通过非功利性的方式保

    17、存传统文化。 5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有问题。请说说你的观点,并且简述理由。 (4 分) _ _ _ _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2020 分)分) 1.(2 分)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或者拿到市场上换钱的非遗(有现实利用价值的非遗) 2.(1) (4 分,每空 2 分) “传”的重要原因 “传”的主要问题 (2) (2 分)我们要无条件地、尽最大可能地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 3.(4 分)第段主要讲了“传”的重要原因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第段讲“传“是因为有些传 统文化包含了我们目前无法解释的古人的智慧。 (2 分)根据第段首句“进一步思考” (或者末段首句“不 仅而且” )可见,后者以前者为前

    18、提,两者是递进关系。 (2 分) 4.(4 分)D 5.(4 分) (观点 1 分,理由 3 分=题目意思分析 2 分+本文内容概括 1 分)本文题目要求文章既从传统 文化的“传”的角度展开,也要从“承”的角度展开,并且要适当关注两者的关系。本文只讲“传统文化 的传 ” ,文题并不准确。 【解析】【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句子中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离 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根据文章内容, “我们对它就比较热心” 的中它指的是句前的 “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 可以拿到市场上换钱

    19、的 (非遗) ” 或后一句的“有现实利用价值的非遗” 。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 (1)考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合并叙写同一内容 的语段,理清故事情节,采用“对象+内容”的方法来概括。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围绕传统文化的“传” , 依次写的内容是:第 2 段是“传”的基本含义;第 3 段写“传”的实质;第 4 段写“传”的重要原因;第 5 段写“传”存在的问题。据此可填写作答。 (2)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 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则含在第一段中或最后一段 中;少量的在文中;还有的论点则需要

    20、结合论题、论据等内容进行概括。本文在依次阐述了有关“传”的 内容之后,在文章的结尾,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尽最大可能地把传统文化先保存下 来,这就是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传” 。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论述层次的严密性。首先要理解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然后判断作答。文章第 3 段主 要讲了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传” ;第 4 段重点讲“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古 人的智慧,这些智慧我们今天可能还无法理解,甚至以为是迷信,但并不代表我们永远无法理解” 。再根 据第 4 段首句“进一步思考”可知,两个语段之间是递进关系。因此说,这两个段落是不能互换的。据此 理解作答。

    2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题目与内容的关系。议论文标题有四种类型: (1)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2)标题提示 论述范围; (3)标题揭示论题; (4)标题表示论述对象。不论哪一种都多多少少有点明中心论点的作用, 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人们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本文的 标题“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 ,应该涉及到“传”和“承”两个方面,但是文章只讲了传统文化的“传” , 并没有阐述“承” 。所以说这个题目是有问题的。据此理解作答。 练习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 15 5 题(题(1818 分)分) 思想才是后浪思想才是后浪 近期

    22、,某网站在五四青年节推出的后浪视频,引起网民对“前浪” 、 “后浪”的舆论争议。那么, 究竟什么是前浪、后浪?前浪、后浪与社会发展又有怎样的联系? 前浪、后浪不是物理学概念,而是社会科学概念。后浪意指一种推动社会朝着 更繁荣、更自由的方向前进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出现是思想的产物,我们把那种更有 助于自由、公正与繁荣的思想称为“新”的思想。当这种新思想被很多人接受,成为 潮流,具有改变的力量时,就构成了“后浪” 。因而,所谓的后浪推前浪,就是指在这 种“新”的思想所产生的潮流的激荡下,那些束缚创造性的思想与制度被涤除,进而 推动社会的进步。 “长江后浪推前浪”并不会因为年轻一代取代年老一代而自动实

    23、现,社会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自动进 步,社会进步是在思想进步的推动下实现的。当那种更有助于自由、公正与繁荣的思想成为一股潮流,取 代了之前不利于自由、公正与繁荣的思想时,进步才可能出现。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前浪后浪和年龄无关,也和年代无关,只和思想有关。如果年轻人的思想和 那些保守的老年人没有区别,那他们就是前浪,而不是后浪。相反,如果年长的人有开放进取的思想,那 么他们就是后浪。所以,前浪和后浪都是一种思想所产生的力量,不同的是,前者不利社会发展,后者推 动社会进步。 然而,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思想没有什么用,科学才有用。他们把“后浪推前浪”视为科学的不断发 展,这是错误的。科学发展只是思想进步的

    24、结果!科学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那 些束缚创造性的思想和制度被“后浪”所消除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束缚个体创造性的思想与制度不被 消除,那么社会进步将难以出现。 还有一种天真的观点认为,社会进步是新技术驱动的,因此,只要大力投资发展新技术,那么社会 进步就会出现。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新技术不等于个体创造力的释放,技术只是工具,没有好 的制度环境,新技术并不会创造价值或没有用武之地。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即使有先进的技术,也不会创 造价值。试想把计算机交到大猩猩手中,会有用吗? 一个自由、繁荣与公正的社会是思想革新、制度变革的结果,而不是新科技的结果。所以,如果政 府官员

    25、和经济学家整天谈如何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或物联网这些东西,那就是严重失职;如果媒体上都 充斥着这些概念,那就要警惕。因为它表明这个社会可能在避重就轻,用“科技优先”来回避社会的本质 问题。 1.“前浪”在文中的含义是_。 (2 分) 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以下答题(6 分) 3.第段画线句“试想把计算机交到大猩猩手中,会有用吗?”在文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加以 分析。 (3 分) _ _ _ _ 4.下面这段文字,应放在文章哪一段合适?请分析理由。 (4 分) 在英国,工业革命和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几乎同时出现,这不是偶然。斯密等人的古典经济学,消除 了重商主义的思想和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出现打

    26、下了基础。所以, “通常所谓的工业革命,正是这些经济 学家的学说所引起的社会变革的一个结果” 。 分析一种现象背后的问题:_ 论点: 解释“前浪” “后浪”的含义,阐述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错误观点一: 错误观点二: _ _ _ _ 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前浪和后浪从本质上讲,是两种不同的思想力量。 B.前浪不利社会发展,后浪推动社会进步。 C.年轻人也可能是前浪,老年人也可以是后浪。 D.社会的发展是思想发展的结果,与科学和技术无关。 【答案】【答案】 1. 一种阻碍社会朝着更繁荣、更自由的方向前进的力量(或:不利于社会自由、公正与繁荣,

    27、阻碍 社会进步的思想) (2 分) 2.思想才是推动社会朝着更繁荣、更自由的方向前进的力量(答“思想才是后浪”扣 1 分) (2 分) 思想没有用,科学才有用(科学有用论) (1 分) 社会进步是新技术驱动的(技术驱动论) (1 分) 用“技术优先” ,回避思想革新,影响社会发展(只答“技术优先”得 1 分) (2 分) 3.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和反问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强调了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有再先进的技术,也不 会创造价值,进而突出思想革新的重要性(3 分) 。 4.第段(1 分) 。这段文字论述了英国古典经济学为工业革命的出现打下基础(1 分) ,与该段观点 “科学发展只是思想进步的结果!

    28、”相一致。 (2 分) 。 5. D(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二)阅读下文,完成 1 14 4 题(题(1818 分)分) 关于生活(有删改)关于生活(有删改)傅浩 毕生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爱尔兰革命家毛德曾说: “我生活, 别人仅仅是生存而已。 ” 此话虽极自负, 却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究竟怎样才算是在“生活”? 不畏惧生存之苦,而以美的创造为乐是真正会生活之人的共同之处。庸碌之辈却只会过日子。前者 可谓超越了生存,后者则为生存所局限。叶芝认为:美是由三类人造就的。贵族造就了美的风度,因为他 们在世间的地位使他们超乎生存的恐惧之上;农民造就了美的故事和信仰,因为他们无可丧失,故无所畏

    29、惧;艺术家则造就了其余的一切,因为他们天生就充满无畏的精神。叶芝的分类未必为一般人所认同,但 他讲的道理无疑是真实的。或问,声色犬马,种种娱乐,算不算超越生存。答曰:否。这些只是消费,而 非创造。唯有智力创造和道德修养这样的高级游戏才是超越生存之本能,才使人之所以为人。 坚持自己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这样的人是在真正地生活。有钱如葛朗台、阿巴贡之流,一生 主要的精力都消耗在了攫取财富之上,蝇营狗苟,患得患失,是为守财奴。可见,能否超越生存,真正地 生活,与贫富程度无关。对一种正当的事业或爱好执著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不仅可能超越生存,甚至可 能不惜一切。伟大的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刀加颈项的关头,

    30、仍从容请求他们允许他画完几何图形。 考学、求职时,人人都想从事自己爱好的专业,但不是人人都能如愿以偿的。更可悲的是,有的人 压根儿就没有什么高尚的爱好,这说明他们对生活几无兴趣,他们只是被动地生存,就像鱼群、鸟群或羊 群中的一只,追逐着群体的流动。所以,应主动去探索自己爱好什么,并努力使之与学业、职业重合一致, 这样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丰子恺先生如此解释其师李叔同的出家修佛:他把人生比作三层楼。底层是物质,二层是精神,三 层是灵魂。李叔同弃底层而至二层再至三层,实现了真正的超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楼下的人是难以想象楼上的人所亲见的风光的。 1. 究竟怎样才算是在“生活”?

    31、作者的观点是: (6 分) 2.2. 以下这段文字放入文中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以下这段文字放入文中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5 5 分)分) 贫穷如颜回者,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身居茅屋陋巷,生活 清贫,但他人穷志不穷,安于其乐。正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是也。 _ _ _ _ _ _ 3. 请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分析第段的作用。 (4 分) _ _ _ _ 4. 以下对选文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第段中毛德的话引出了中心论点 B第段中引用叶芝的观点是为了强调“无畏”的意义 C第段中阿基米德的论据是对上文论述的深化 D第段中“鱼群、鸟群或羊群

    32、”的比喻形象论述了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818 分)分) 1不畏惧生存之苦,而以美的创造为乐要坚持自己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应主动去探索自 己爱好什么,并努力使之与学业、职业重合一致(每点 2 分,共 6 分) 2第段(1 分) 。这段文字写颜回安贫乐道,可与第段中葛朗台、阿巴贡等人虽富有却沦为守财 奴的事实论据形成对比(2 分) ,突出地论证了能否超越生存,真正地生活,与贫富程度无关(1 分) 。同 时也具体论证了该段的观点“要坚持自己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这样才能不为生存环境所影响。 ” (1 分) 3第段引用登鹳雀楼 (王之涣)的诗句/将人生比喻为楼层(1 分)

    33、 ,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每个人都应(超越物质层面的生存, )追求精神乃至灵魂层面的/真正的生活(2 分) 。令读者回味/深思(1 分) 。 4C(3 分) 【解析】【解析】 【1 题详解】 要求学生通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然后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结合“不畏惧生存之苦,而以 美的创造为乐是真正会生活之人的共同之处,庸碌之辈却只会过日子”得出:不畏惧生存之苦,而以美的 创造为乐;结合“坚持自己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这样的人是在真正地生活。有钱如葛朗台、阿巴贡 之流,一生主要的精力都消耗在了攫取财富之上,蝇营狗苟,患得患失,是为守财奴”得出:要坚持自己 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结合“所

    34、以,应主动去探索自己爱好什么,并努力使之与学业、职业重合一致, 这样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得出:应主动去探索自己爱好什么,并努力使之与学业、职业重合一致。 【2 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读材料,把握材料的观点,然后分析文本中各段的观点。观点一致即可。材料表明 了“君子忧道不忧贫” ,与第段“能否超越生存,真正地生活,与贫富程度无关”的观点一致。故放入 文中第段最合适。 【3 题详解】 要求学生理解文本,结合“他把人生比作三层楼。底层是物质,二层是精神,三层是灵魂。李叔同弃 底层而至二层再至三层,实现了真正的超越”分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引用了王之涣的诗句, 把“人生”比喻为“楼

    35、层” ,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每个人都应像李叔同一样弃底层而追求精神、乃 至灵魂层面的生活。 【4 题详解】 A.有误。第段中毛德的话没有引出论点。作者的观点是: (1)不畏惧生存之苦,而以美的创造为乐。 (2)要坚持自己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3)应主动去探索自己爱好什么,并努力使之与学业、职业 重合一致; B. 有误。第段中引用叶芝的观点是为了证明“不畏惧生存之苦,而以美的创造为乐”的观点; C. 正确; D. 有误。第段中“鱼群、鸟群或羊群”的比喻形象从反面论述了“人应主动去探索自己爱好什么, 并努力使之与学业、职业重合一致” 。 故选 C。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三)阅读下文,完

    36、成第 1 15 5 题(题(1818 分)分)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周国平 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母语训练是“一 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 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 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 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

    37、用每一个 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 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 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 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 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 语言上的良好作风来自于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只是给自己看的日记, 都讲究用词、语法的正确和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

    38、习惯 就化作本能了,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 媒体、网络语言有时缺乏这种文字上的教养。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 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 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 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这诚然是件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 网络语文往往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就的文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 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

    39、和语病的重灾区。 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该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 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摘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第段划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因为所以B.不仅而且C.如果那么D.虽然但是 2.第段加点字“洁癖”在文中的意思 是。 (2 分) 3.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6 分) 针砭的时弊提出的论点阐述的理由写作的目的 向网络学习语言 母语是教育的起 点 (1) (3) (2) 4.第段划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 _ _ _(4 分) 5.第段两段的位置不宜互换,理由是 _ _ _(4分) 【参考答案【参

    40、考答案】 (1818 分)分) 1.(2 分)D 2.(2 分)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 3.(6 分) (1) (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 )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2) (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 ) 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 (3)要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为范本,认真学习语言。 4.(4 分)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1 分) ,例举德国青少年向媒体学习语言所产生的弊端(1 分) ,有力地证明了 “媒体、网络语言有时缺乏文字上的教养”的观点(2 分) 。 5.(4 分)第段阐述母语是一个人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1 分) ,第段阐述母语 是人的教养的基本功(1 分) ,心智成长是有教

    41、养的前提与基础,两者是层进关系(2 分) 。 【解析】【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根据文章意思可知,作者承认前边所说的“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 分” ,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 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才是作者要强调的重点, “虽然但是”这一关联词能表达句子间这一关系, 故选 D。 【2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洁癖”本义是过分爱清洁的癖性,联系语境“在传达 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可知,本词在文中意思是对词语的运用要求严格。 【3 题详解】 文章开头引用尼采的话点

    42、明了母语的重要性之后,作者紧接着就论述了理由,从段关键语句“教育 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段关键语句“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 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可以看出;段“所以,我提倡”提示了下文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找到 关键语句“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 “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即可。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以及作用的掌握。列举尼采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尼采埋怨 德国青少年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的心灵野蛮,能有力证明上文“媒体、网络语言有时缺乏这种文 字上的教养”这一观点。 点睛: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首先要对

    43、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然后用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 析的格式进行作答。答题格式: (1)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 分论点) ,增强了说服力。 (2)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给人以深 刻的印象。 (3)引用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充分有力的论证观点。使说理更具权威性、科学 性,更具说服力。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第二段关键语句“母语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 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可知,本段主要论述母语对于一个人的心智成长的 重要性,母语是人成长的基础;从第三段关键语句“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

    44、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 上体现出来” “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可知,本段主要论述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 人正常的成长过程是首先心智成长,然后才能谈教养,心智成长是教养的前提和基础,两段不能换顺序。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 14 4 题(题(1818 分)分) 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 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会在乎旁人的误解,也不会在乎世俗的偏见,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 界。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多半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 有思想的人,不会因不同意见而焦虑。他有一种特别的开放

    45、意识与开放心态,对于任何不同的声音 , 他能认真听取缜密思考,同时又对自己相信的东西始终保持一份警惕。因此,他不会拒绝不同的声音 ,也 不会一听到不同的声音 就焦虑不安,甚至改变自己的想法,他会用逻辑、常识、直觉、经验及科学的方法 再检验一次。 有思想的人,通常是不合群的,却能以自己的方式,引导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往往被贴 上“标新立异” “唯恐天下不乱”的标签,甚至被称为“神经病” 。或许他们并不会有任何反抗社会的行为, 而是选择保持沉默,而沉默往往导致他们逐渐被边缘化。 但是,事实已经证明,很多在昨天看起来还危险的思想,在今天却变成了常识。在历史长河中,所 谓有“偏执”思想的人,往

    46、往是这个社会的清醒者,是现实问题的第一反思者。哥白尼用毕生的精力去进 行天文研究,以惊人的天才和勇气揭开了宇宙的秘密,把“地心说”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奠定了近代天 文学的基础。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是为维护真理而献身的不屈不挠的战士,恩格斯称他是“不 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 有思想的人,崇尚独立的人格与尊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也有这样一个群体,背负着来自民众的 误解与毁谤,默默地承受着社会的压力,却持之以恒,始终朝着他们的理想而奋斗。梁启超竭尽一生努力 唤醒国民;鲁迅弃医从文,用孤独的声音“呐喊” ;张志新即使被割喉,也要“像小草一样”凄厉地“歌

    47、 唱”正是这种独立的人格与尊严,才使得他们如此特立独行。他们以自己深刻的洞察力与判断力,对 社会提出一种屈原式的“弱者”的绝唱。他们“拯救”了很多人的思想与认知,他们因此注定被当时的社 会离弃。因为每个人观察事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不尽相同,而能够达到最优的,永远只是极少数人。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我最后的祝福,要留给那些知道我并不完美、却依然爱的人” ,这句话是献给 他自己,也是献给同类。正是这样一群“神经病” ,承担着社会良心的功能,才使得这个世界不至于完全 崩塌。他们付出了所有的年华与生命,在生命的年轮上或许只有“荣誉”二字能够对他们的孤独予以安慰, 对他们的价值予以承认。 1.第段加点

    48、词“声音”在文中的意思是(2 分) 2. 文章的中心 论点是_ ,作者是从 _; _;“有思想的人,崇尚独 立的人格与尊严。 ”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6 分) 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章哪一段合适?请说明理由。 (6 分) 弗朗西斯福山这位新保守主义的代表者,在发表历史的终结之后成为众矢之的;在发表政治 秩序的起源之后,他又被视为“野心极大的哲学家” ,面对社会舆论的种种非议,福山为了保持独立, 选择刻意远离喧嚣的社交。 _ _ _ _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 分) A.内心强大的人,必然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真正有思想的人,多半是内心强大的人。 B.哥白尼和伽利略的伟大,在于

    49、他们对人们原有错误的认识破旧立新。 C.真正有思想的人,他们观察事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很少有人能达到。 D.对于那些承担着社会良心的思想家,我们要承认他们的价值。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意见(观点、看法) 2.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有思想的人,不会因不同意见而焦虑。有思想的人, 通常是不合群的,却能以自己的方式,引导社会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3.第段,这段文字讲了福山面对社会舆论,远离社交,保持独立,与该段观点“有思想的人,崇尚 独立的任何与尊严”相一致。同时,与本段其他中国思想家的事例,从中外两方面的具体事例加以论证, 使论证更全面。 4.A 【解析】【解析】 【1 题

    50、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根据上文中的“有思想的人,不会因不同意见而焦虑”可知, “声音” 在这里指的是意见。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判断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表达做作者看法的一个完整的句子。 从位置上来讲,中心论点可能会存在于(1)标题; (2)开头; (3)结尾。中心论点是作者的见解与主张, 因此表达中心论点的句子一般应该是判断句。掌握这一特点,能够帮助我们尽快找到中心论点。通过标题 和文章首段,可知“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 。作者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分别从“有思想 的人,不会因不同意见而焦虑” 、 “有思想的人,通常是不合群的,却能以自己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机构适用)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07 议论文阅读(二)给材料放位置等其他题型.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75582.html
    四川天地人教育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