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编全一册).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编全一册).pdf》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精编 一册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续编全一册) 第一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1. 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 “一花一鸟总关情” 这个主题编排的,由 白 鹭 、 落花生、 桂花雨、 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一是通过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花” “鸟”的内涵,二是培养学生观 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 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 2. 本单元重点: (1)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本单元的4 篇文章都运用 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这种手法的运用, 使所描述的 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如白鹭中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 对比; 落花生中
2、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等进行对比; 桂花雨中把 故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对比; 珍珠鸟中把大珍珠鸟的“胆小” 与小珍珠鸟的“与人亲近”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事物形象,令人受到 启发。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 章的中心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和背诵课文。 (3)练习写作。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 白鹭1.本课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白鹭的 美。重点是通过对比、 直接描绘等方 式体现白鹭的美。 2.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培养热爱大 自然的情感。 2 课时在朗读的基础上 把握课文内容。 借助图片体会白 鹭 不 同 形 态 的 美。 2 落
3、花 生 本课采用种花生、 收花生、品花生、 评花生的顺序, 讲述了平凡的花生的 不平凡,从而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 重点是通过花生的平凡去品味不平 2 课时抓 住 人 物 的 语 言,并理解其含 义,从而把握文 章的中心意思。 白鹭 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6 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 话的意思。 情感目标: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 热爱。 凡的人生哲理。多元识字。 3 桂 花 雨 本文回忆了童年故乡的桂花,着重描 写了“摇桂花” 。重点是
4、能通过回忆 故乡的桂花,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 2 课时在 朗 读 的 基 础 上,把握课文内 容;理解重点语 句的含义,感受 作者对家乡的思 念之情。 4 * 珍 珠鸟 本文讲述了小珍珠鸟由远离人到 亲近人再到喜爱人的过程。重点是能 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小珍珠鸟的不同 表现。 1 课时在朗读的基础上 把握课文的主要 内容;理解重点 句子的含义,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并受到启发。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以 “制定班级公约” 为内 容。重点是能听取他人意见,正确、 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 课时在小组活动的基 础上制定班级公 约, 并通过口述, 清楚地把公约表 达出来。 习作会写题为“我的心爱之物”
5、的文章。 重点是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1 课时首 先确 定描 写对象,然后详 细地介绍你们之 间发生的故事, 抒发你的情感。 语文园地 1.利用多种方式增加积累,提高对词 句段的运用。 2.把握句子重点词语的含义及语气, 并能灵活运用。 1 课时通 过朗 读把 握重点词句的意 思,从而理解句 子的含义,运用 朗读、背诵等增 加积累。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 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6 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能结合课
6、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 的诗”这句话的意思。 情感目标: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 课时重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 教学准备: 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 一、古诗引领,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一开始,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 花落晚风。” (教师范读) 2、激趣:其实,这首诗还是个谜语,写的是一种我国南方的水鸟, 知道是什么吗? 3、板书课题:白鹭。带领学生一起写。 4、白鹭既平凡,又不平凡。白鹭入诗,古就有之。除了杜牧写的, 杜甫也写过,记得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7、天。)其实, 何止是古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大诗人、作家郭沫若也写了白鹭。这就 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齐读课题 5、那么,为什么古今诗人都喜欢描写白鹭呢?到底白鹭有什么独特 的地方吸引了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品读郭沫若先生的白鹭开 始探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自学生字词,力争把课文 读通读顺,同时要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找出最能表达 作者感受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自由读书,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读后汇报: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鹭是什么? 出示句子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4、朗读感知
8、。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 的诗”这句话的意思。 情感目标: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 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时重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 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设疑导入。 出示句子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1、感情朗读 2、课文为什么说白鹭时一首诗呢? 二、体会“白鹭是精巧的诗” 1、 “精巧”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9、呢?好好读读1-5 自然段,想 想是什么原因?把具体写白鹭精巧的语句划下来。 3、自由阅读 1-5 自然段,思考、圈划、批注。 4、指名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5、品读句子“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1)作者具体怎样写白鹭是什么样的? (2)白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呢? (3)白鹭的美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体会第2 节的对比、烘 托手法) 6、由此看来,白鹭实在是美,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诗!你会用什么词 语来赞美它呢? 7、感情朗读:是诗就要读出诗的味道来。 四、体会“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白鹭既是一首诗,那它是
10、否也 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画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6-8 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 面?如果请你给看到的画面起名,该用什么名字好呢? 2、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再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 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你给画面起了什么名字? 4、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 地方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 从而吸引了你。 在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 句下做上记号。 5、欣赏画面:根据学生回答调整 A、钓鱼图 引导学生理解“钓鱼”的拟人化; 引导感受画面的完整、和谐美; 学习步骤:找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朗读体会 B、嘹望图 引导理解: 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 而白
11、鹭又是怎样的?(读读) 你认为它是在嘹望吗? 想象说话:“它真的是在了望吗?或许它是在。 ” 指导朗读: 该把句后的问号读成什么符号, 才能把这种想象的意境读出来? (省略号)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C、低飞图 引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黄昏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飞来一群白鹭是 一种什么感觉? 朗读感受 6、这就是白鹭,它钓鱼时的悠闲、了望时的悠然、飞行时的翩然, 让人觉得它是那样的韵味无穷! 7、可是,仍有人觉得它美中不足!请自由读读第9 自然段,想想自 己想说些什么? (1)自由朗读体会。 (2)指名汇报: 理解: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回顾课文,指导内化:“白鹭,因此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
12、美的歌!” 8、总结升华 齐读最后一段体会。 五、深化拓展 介绍有关白鹭的古诗: 杜牧的鹭鸶杜甫的绝句张志和的渔 歌子等 六、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白鹭的古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板书: 精巧适宜(颜色、身段) 白鹭 诗钓鱼图 韵味无穷瞭望图 飞行图 落花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词语和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 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4、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 5、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
1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 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2、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3、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 教学准备: 1、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2) 、查资料了解花生果实形成的过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轻声词、多音字,理解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尝试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 教学过程: 一、巧妙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 )
14、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 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2、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同学们通 过预习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 、解题 师:其实,落花生指的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花生,那为什么把花 生叫做落花生呢?老师课前查找了一段资料,咱们一块来看一下。 (出 示课件: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在地上开花,花落了,子房 柄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1、回顾预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2、读两组词语(多音字、轻声词) ,正音。 3、读句子: “母亲把花生
15、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 里过这个节。”考察“后园”、 “茅亭”的读音、含义;检验是否掌握 轻声的读法(吩咐),是否能读通本文中较长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提出问题 师: 那么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 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课文。 2、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 3、小结 师:你看,在同学们的合作下,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这篇文章的内容 概括出来,真了不起!这篇文章围绕着落花生写了(指板书齐读)这 些事情,那你们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为什么?(生答略) 师:是呀!种花生、收花生要几个月,可作者在这里只用了一段话,
16、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花生,那么课文哪部分是详 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能说说吗? 四、学习“种花生”、 “收花生”的部分。 1、提出问题 师:好!我们来读一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一部分,看一看你们都能 读懂什么?有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学生谈收获。 3、学生质疑预设:收获后为何用“居然”?(合作解疑) 4、指导朗读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你们能体会出什么? 你看就是这样一片荒地, 又是在我们姐弟几个孩子的侍弄之下,没 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花生。哎呀,这多么让人兴奋哪!来,再读读这 一句,读出惊喜之情来。 五、设置悬念,布置作业。 1、师:是啊,母亲也和我们一样感到
17、高兴,于是她提议我们来过一 个收获节,而且还把父亲请回来了。一家人吃花生、谈花生是怎样的 情景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2 、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摘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 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2、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从而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 果。 教学过程: 一、回顾“种花生、收花生” ,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师:花生的意外收获令我们惊喜万分,母亲是个有心人,高兴之 余,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 一起过一个收获
18、节,一方面让我们品味到 花生的香甜,另一方面让我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来,我们一起来看 看他们一家如何边吃花生边谈花生,继而又如何谈论到了人生的? 二、质疑解疑,品读研析“吃花生、谈花生”。 (一)发现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吃花生、谈花生”部分,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二) 、质疑解疑 (生默读课文后自由质疑 ) 1、预设一:爹爹的到来为什么很难得? 师:你问得多好, 父亲跟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对不对?可是 作者却说父亲来了实在很难得。猜猜这是为什么? 快速地翻一翻课后的资料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他忙些什么?(师补 充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 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 那个时候许
19、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 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在一起团聚。 )而那天晚上父亲也来了,所以 说(生:实在难得) 师: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 2、预设二: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这个可贵指什 么? 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知道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问题提出 来了,靠谁解决 ?(生:靠自己) 师:我最欣赏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为了更好地读书 思考,老师这儿有个友情提示,先围绕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再 把自己的理解简单地批注在旁边。写完了可以和同学交流, 说说自己 的看法,听听别人的意见。 (生默读课文,勾画批注。) 交流: 生:
20、我觉得花生的品格最可贵, 父亲就是要我们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 默默无闻、不炫耀自己。 师:有两个词我特别喜欢: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谁能读读这段话? 生: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 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就说花生吧,扯 上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呀? 3、预设三:也许有些同学这样认为:苹果、石榴、桃子既好看,又 好吃,又善于展示自己,也很有用处,也愿做像苹果那样的人。对不 同见解,也应肯定。 师:大家想一想, 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那儿, 就是在炫耀吗 ? 摇头了。不是。那是它生长的特点呀,
21、对不对?它就长在那儿 ! 你说苹果要是长土里去那还叫苹果吗? 师:刚才这个孩子的发言有一点我很欣赏,就是她发现了父亲其实是 在拿花生跟和它的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苹果比,干什么 ? (生:作比较) 师:聪明 ! 对比啊 ! 对比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 看,可是 它像刚才那位孩子说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却 能默默地给人带来好处,真的是更可贵,更让人钦佩。让我们来读读 这段话,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 ( 练习读,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 4 、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我”对父亲的话,听懂了没有?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 、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落花生这
22、样的人或物?结合实例来说说。(如 清洁工、老师、蜡烛、春蚕、太阳等) 6 、父亲的这次谈话对 “我“的影响非常大, 教师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7 、许地山确实把父亲的话印在了心上,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花 生,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他曾经说过:(课件出示:我要 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 生,为中华而贡献。)学生朗读。 8、是的,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来看许地山的资 料,让学生朗读体会许地山的成就。学到这里,你是不是对许地山油 然产生敬佩之情? 三、总结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重点写谈花生,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的好处吗?他是借花 生告诉
23、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这种表面写物实际上赞美人的写法叫 “借物喻人”,同学们在写作中可以尝试着用一用。 2、同学们,许地山在这个收获节上可以说收获颇丰,品尝到了花生 的香甜,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还在父亲的引导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这就是谈话的教育,这就是生活的教育。同 学们,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记住: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点一 滴都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四、小练笔。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你想对落花生说些什么呢?是想 再一次的赞美它?还是要给它一些另外的建议?请以“落花生,我想 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种花生 落花生收花生不图虚名 (借物
24、喻人)吃花生默默奉献 议花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 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本朗读感悟, 引导学生从桂花香和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 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 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课外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琦君及其作品桂花雨、 水是故乡甜、 家乡味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本,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说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难忘的。今天老师 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
25、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 桂花雨。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 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把生字念准,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 方 可以多读几遍。 3、读书交流。 (l) 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 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二、导学全篇扣“诗”眼感受“桂花香” 1、作者为什么爱桂花呢? 2、请找出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3、交流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4、品析“浸”字,感受桂花的香气四溢。(换字比较) 三、巧用插图品“诗”意欣赏“花雨美” 1、看看插图,描绘一下落桂纷纷的情形。(花雨美) 2、观察“我”摇花时的神情,想想“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