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部教案(均为公开课).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部教案(均为公开课).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道德 法治 全部 教案 公开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统编版/部编版_道法_小学
- 资源描述:
-
1、1 / 113 课题:课题: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科目: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课时:课时:3 课时 提供者:提供者:单位: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自主选择既是一种权利,也是成长中需要发展的能力。课余生活自主选择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 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面对成长过程中 的问题,并能很好地自主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明白:课余生活自主选择,拿不定主意时可以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当父母不同意我们 的选择时,要学会和父母沟通
2、。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要能正确面对并妥善处 理好:如当自己的选择与学校活动冲突时,要学会服从大局;当面对太多选择不知如何选择时,学会和 自己对话,依据成长发展的需要做出选择等等。课余生活分校内的课余生活和校外的课余生活,内容丰 富多彩,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促进自我发展,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 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磨砺意志,开发潜能,陶冶情操; 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并有一种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和担当。有的课 余生活不一定那么让人感兴趣,但有意义、有价值,能带给人关爱、快乐和温暖,能
3、培养我们服务他人、 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要统筹安排好课余生活,可做个详细的课余生活规划,合理安排好时间,要做 到个体与群体活动结合、室内与室外活动互补,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关系;课余生活中,注意 言谈举止应该符合小学生行为规范,注意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活动规则。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 一个整体描述) 引导学生明白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既要注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注重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自主 选择既是一种权利,也是成长中需要发展的能力。课余生活自主选择是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的一 个重要内容。在引
4、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面对选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能很好地自主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 , 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 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课余生活很单调,一般就是做作业、上辅导班、玩手机、打游戏、做游戏、 和同学聊天、骑车、看电视、带弟妹等等,不是很明白课余生活的丰富及其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发现五 年级的学生对一些事情已经有了各自的看法,愿意
5、表达自己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决定,特别希望能按照 自己的想法安排课余生活;也有些学生觉得没有课余时间,课余时间大多用来补课、做作业、上辅导班 了;还有些学生课余就是玩游戏,独立面对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都不是很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积极开发来自于学生的教学资源,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学生,启发学生收集名人成长成才的故 事,引导学生从别人的成长足迹中获得借鉴,通过组织学生对课余生活的策划与交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 选择课余生活,为自己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助力。 2 / 113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
6、课题的重难点) 既要能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又要能做到征求并听取父母、老师的意见。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 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课余生活大家聊 教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课余时 间,寒暑假、双休日,每天放学后,在课余 时间里, 大家的课余生活都有哪些精彩的内 容,说出来跟大家分享吧。 引导学生感受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 看 电影、唱歌、看书、打球、散步、跑步、骑 车、下棋、画画、旅行、集邮、交友 围绕课余生活的内
7、容,大家一起 聊聊。 学生是重要的 教学资源,让学生 都来聊聊课余生 活,这样,丰富的 课余生活内容就一 下子呈现出来,让 学生感受到了课余 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课余生活我选择 1. 课余生活谁选择? 教师根据此话题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座位也相对集中,组织小小辩论会: 正方:课余生活我选择 反方:课余生活父母选择 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明白:自主选择既 是一种权利,也是成长中需要发展的能力。 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拿不定主意时, 可以征 求并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 进行“小小辩论会” 各自选择正方和反方,就课余生 活谁选择的问题分成两大组发表意 见,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 “小小辩论会”极 易激发学
8、生的兴 趣,学生在辩论中 弄明白了每个人都 必须学会成长,学 会处理成长中所面 临的新问题。理越 辩越明,只有让学 生充分理解了,行 动才更坚定。 2.选择中的困惑 教师: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 在选择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怎么办 呢?我们一起打开书,看看第三页,李玉红 同学的几个困惑,也许就是我们的困惑。我 们一起来思考、解决:第一组一起思考如何 解决第一个困惑,可以先将建议先写在书 上;第二、三组帮助解决第二、三个困惑; 第四组另想一个可能的困惑, 再帮想解决办 法。 (教师也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提出一 些问题或困惑引导学生讨论。) 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弄明 白,在遇到困
9、惑时要开动脑筋,从自己的实 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自己无法选择时, 可征求父母和老师的建议。 看教材第三页,先弄懂李玉红同 学的几个困惑,然后先就一个困惑, 将建议先写在书上,然后参与讨论, 也可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 讨论。 通过讨论,弄明白在遇到困惑时 要开动脑筋, 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合理选择,自己无法选择时,可征求 父母和老师的建议。 充分利用好教 材,在教材的引领 下,从不同的角度 弄清楚相关问题, 消除困惑,选择好 各自的课余生活, 获得锻炼和成长。 3 / 113 三、课余生活助我成长 教师: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合唱等 是我们校内的课余生活,和家人一起购物、 游玩、做
10、家务等是我们校外的课余生活,在 我们书上第四页和第五页介绍了三个课余 生活,大家读一读,然后选择一个你喜欢的 且也想参加的类似的课余活动, 并说说你想 参加的理由。 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明白,课余 生活内容丰富,有发展自己兴趣的、有促进 同学之间交流的、有为社会、为社区做贡献 的等等,这些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 野,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 承担起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认真阅读第四页和第五页的 内容,选择一个喜欢的感兴趣的且也 想参加的类似的课余活动,说说想参 加的理由。 充分发挥教材 的作用,组织学生 阅读,基于阅读选 择最想参加的课余 生活,并进行推介 和分析,促进
11、了学 生对不同类别的课 余生活的理解、感 悟和借鉴。 四、课后作业 教师:每位同学都有精彩的课余生活, 有的一开始就很感兴趣, 有的也许一开始没 兴趣,后来才慢慢有了兴趣,请同学们在自 己这些丰富的课余生活中选择其一, 通过讲 述、 布展或表演等方式展示自己在课余生活 中的美好感受,做好与同学们分享的准备。 课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且给自 己带来很多美好感受的课余生活做好 分享的各项准备,或讲述、或展示或 表演 充分发挥来自 与学生的资源,引 导并促进学生之间 的相互学习和相互 借鉴。 第二课时 一、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1.过好感兴趣的课余生活 (1)引导学生通过讲述、表演等方式 展示感兴趣的课
12、余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很多 美好的感受。 教师通过点评引导学生说出参加自己 感兴趣的课余生活,能够激起我们的求知 欲,磨砺意志,开发潜能,陶冶情操,促进 自我发展。 学生通过讲述、表演等方式展示 感兴趣的课余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很多 美好感受。 可先写个提纲,打个腹稿,或先 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再参与全班交 流。 让学生从身边 的学生如何发展兴 趣爱好的事例来激 发学生们在课余更 好地发展自己的兴 趣爱好,让自己有 更好的发展、更幸 福地成长。来自于 本班学生的资源更 具说服力和感染 力。 4 / 113 (2)组织讨论:有同学对电子游戏、 玩手机、看电视等感兴趣,玩电子游戏、玩 手机、看电视等就是课
13、余生活,对这样的选 择,大家怎么看? 就“打游戏或看电视、玩手机等 就是课余生活”的问题参与讨论,分 析利弊,弄清是非,把握分寸。 就学生中存在 的打游戏、玩手机 等问题引导学生分 析,更具针对性。 (3)阅读教材第六页“阅读角”的内 容, 组织交流: 从 “我给外国客人当讲解员” 的经历中,大家有什么启发? 学生交流各自的看法。明白有些 活动可以充满自信地大胆尝试。 让学生从另一 个角度来理解感兴 趣的事可以大胆地 尝试着去做。 2.过好有价值的课余生活 教师:起初,我们对有的课余生活不一 定感兴趣,但是,它有意义、有价值,能带 给人关爱、快乐和温暖,能培养我们服务他 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
14、力。 教师可将教材第七页的内容拍成视频, 或在新闻中在本校的学生活动中找到相类 似的学生课余活动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 引 导学生说说这样的课余生活的意义及价值。 学生观看视频并说说各自参与过 的服务他人和社会的类似的课余活 动,谈谈体会、感受和收获。 引导学生认识 到不感兴趣的课余 生活也有价值和意 义,也要过好这样 的课余生活。 3.合理规划好课余生活 教师:合理规划课余生活,要做到个体 活动与群体活动结合、 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 互补,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关系。 教师可将教材第八页所列的几种情况, 或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成几张规划表, 每组一张,让大家讨论,讨论时,大屏幕上 呈现规划
15、表,学生分析优缺点,提出修改建 议。 通过讨论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规 划好课余生活应考虑好事情的轻重缓急, 以 及计划的可行性,还要注意时时对照,必要 时可请家长督促、提醒。 我的课余生活规划(一)我的课余生活规划(一) 17:3019:00打球 19:0019:30吃晚饭 19:3020:30写作业、看书 20:3021:00漱洗 准备睡觉 我的课余生活规划(二)我的课余生活规划(二) 17:3018:30做作业 18:3019:00吃晚饭 19:0020:30弹琴、看书等 20:3021:00漱洗 准备睡觉 我的课余生活规划(三)我的课余生活规划(三) 17:3018:30做作业 1
16、8:3019:00吃晚饭 19:0020:30看电视、玩手机等 20:3021:00漱洗 准备睡觉 我的课余生活规划(四)我的课余生活规划(四) 17:3018:30做作业 18:3019:00吃晚饭 19:0020:30做作业、看书等 20:3021:00漱洗 准备睡觉 就不同的规划从安排是否合理、 可行上提修改意见和建议。 通过具体的安 排引导学生提修改 意见和建议,形象、 直观、可感、可行。 二、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名人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 懈努力,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 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分享的 准备。 课内外结合, 充分运用可以利用 的资源强化校内教 育。 5 / 113 第三课时
17、一、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4.课余生活,遵章守纪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 彩,在课余生活中,还需注意什么才能确保 活动的有序有效有价值?教材已经为我们 作了梳理,请大家打开书第九页,根据课文 的提示,大家先在“温馨提示卡”上写上相 关的提示。 学生写好后组织交流,通过交流,让学 生明白在课余生活中应注意: 言谈举止应该 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注意文明礼貌,尊 重他人,遵守活动规则,遵章守法等。 学生根据课文的提示,在“温馨 提示卡”上写上相关提示。 写好后积极参与交流。 引导学生先 写、先思考,再组 织交流,这样让每 位学生都有了独立 思考的空间。 二、“课余生活助成长”故事会 引导
18、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名人为自 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懈努力, 最后取得成功的 事例、故事,让学生在这些故事中进一步明 白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对自己成长的作用。 学生讲述自己看到、听到或感受 到的身边的或书本中的成功人士的故 事。 充分发挥来自 于学生的资源,让 学生在大量的实例 面前感受课余生活 自主选择的意义和 价值。 三、规划我的课余生活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进行规划 和设计。 规划设计“我的课余生活”。 通过具体的课 余生活规划的设 计,引导学生将所 学落实到具体的规 划中。 四、“我的课余生活规划”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课余生活规划, 组织学生 评价、讨论,让课余生活规划得更加科学、 合理。 通
19、过点拨,让学生明白,规划课余生活 要注意统筹安排,注意轻重缓急,注意劳逸 结合,室内室外活动互补,个体活动与群体 活动结合, 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关 系。 先小组交流,再选出有代表性的 课余生活规划全班展示、交流、学习、 修订、评价。 引导学生提升 规划能力,增强规 划的可行性。 6 / 113 五、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课后将课余生活规划征求父 母的意见,并请父母指导,落实好课余生活 规划。 将规划征求父母的意见,并请父 母指导,落实好课余生活规划。 打通课内外,将家 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结合起来进行,产 生整体效益。 七、教学评价设计(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
20、(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引导学生展示我的课余生活规划 ,从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予以评价,可采用 5 星制的评价方式,制定非常合理,5 分,依次类推,也可请父母参与评价。 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权利权利 合理规划合理规划助力成长助力成长 需要需要 7 / 113 课题:课题:学会沟通交流 科目: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课时:课时:3 课时 提供者:提供者:单位:单位: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 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学生生活
21、在班级、学校、社区中,希望自己得到群体和他人的认同与接纳,但是,不同的成长环境、 成长经历使人们在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看待问题的立场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对某些问题可能有不同 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那么遇到有不同的看法就需要沟通,理性对待分歧,会让我们有合情合理的看 法和思考,如果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就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在沟通交流产生分歧时,该 如何做?如何更好地沟通交流?一、换位思考:换角度、换立场、换位进行设身处地的思考。换位三部 曲:稳定情绪、冷静思考、寻找合理点,让学生明白观点不一致没关系,但各执己见容易引发矛盾,只 有通过分析,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才更容易进行沟通;二、真
22、诚坦率:对于不同的看法,采取“简 单拒绝”或“一味接受”的态度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如何做到真诚坦率?首先要尊重他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对待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不赞同,但是, 要让他人自由而完整地表达,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人的意见,坦诚地向对方提出意见,平和、冷静、 友好地与对方交流,这样,我们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收获友谊。在交流中,如果总是试 图改变他人,会给自己和他人制造许多烦恼。如果总是抱怨他人不合作,却从未想过他人持不同意见的 原因,就难以进行正常的交往,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也是尊重自己;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 也不要相互
23、指责。我们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给对方充分解释的机会。 在与人沟通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与人沟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沉默不语可能失去沟通 的机会。双方只有在准确表达自己意见并了解对方意见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沟通;二、表达讲究方 法:1.表达时要自信;2.说话前做好准备,明确观点,充分说理;3.表达是为了让对方能理解和接受自己 的意见,说话要态度诚恳,语气平和,音量适中,有理有据,可以适当辅以手势。三、学会倾听,倾听 既是良好修养的体现,也能让我们准确理解和领会对方的想法和目的:1.身体前倾,目光专注;2.边听边 观察,从对方的表情、手势和语气中获取信息;3.从对方的发言中把握关键内
24、容做好回应的准备;4.用点 头等方式表示你的认同或礼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 一个整体描述) 引导学生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在与人沟通时,要真诚坦率,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别人的表达,态 度要友好,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表达时讲究方法并耐心倾听,意见达不成一致时,不指责别人,在 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自信,更愉快地与他人交往,提高适应社 会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 习起点),
25、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 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8 / 113 随着身体的发展,心理的成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 表现出成人的样式,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在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方面也会越来越少,渴望别 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于经历不足,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说话有时也 不注意分寸,甚至带有“呛人”的味道。还有的学生可能是出于一种自卑,认为自己的想法可能在他人 眼中是幼稚的、可笑的,所以不敢表达,还有的不能用语言表达出真实的想法;还有的学生不知道角度 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