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表1: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和线索.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表1: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和线索.doc》由用户(汪海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历史 二轮 通史 复习 中国 古代史 阶段 特征 线索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表一: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和线索表一: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和线索 阶段阶段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主要线索主要线索 经济经济 地税、格局、类别、农工商、工具工程 政治政治 政策、政局、制度、政权 民族关系民族关系 政策、融合 对外关系对外关系 政策、交通 文化文化 先秦先秦 170170 w w年前年前-BC221-BC221 华夏族的形成和中华 文明的全面奠基 包括原始社会、 夏、 商、 西周和东周 (春秋、 战国) , 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 盛 (西周) 和瓦解 (春秋) 、 封建社会的确立 (战国) 时期; 总体特征: 政治大大变革、 经济大大发展、
2、 文化大大繁荣、 社会大大动荡、民族大大融合、国家趋趋统一 从集体农耕到小农经济的形成: 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 家庭手工业与农业 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铁犁牛耕),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 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 体的封建城市兴起。 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 经济 格局上以中原为中心 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 即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和封 建社会形成三个时期 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产生, 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战客观上加强了
3、华夏 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产 生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主干开始形成,多 元一体。 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创造了条件 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 为中华文明的传承 奠定了基础。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 道、 法等 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并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 (如现实主 义的诗经、浪漫主义的离骚)和传统科技 (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 秦汉秦汉 前前221221年年-220-220年年 古代中华文明的 形 成和发展时期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 为了巩固封建政权和国家的统一, 维护地主阶级利 益, 统
4、治者着手建立起了一套统政治、 经济制度。 这 有利于政治、 经济、 文化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的维护 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封建经济逐渐发展,中原地区是全 国的经济中心。 重农抑商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 休养生息政策被 作为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影响。 形成了严密的户籍制度(编户制度),确立了以人丁为主的 征税标准(表明对社会的控制更加紧密)。 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对外贸易开始。 统一局面的形成 (秦灭六国) 和巩固 (秦统一文字 度量衡;汉武帝大一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秦:三公九卿和郡县)(汉:内外朝和推恩令等) 形成一套
5、严密的监察制度 (刺史制度) 和选官制度 (察举制度)。 拓展疆域,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 (如秦在越 族地区设三郡、 汉在新疆地区设西域都护河西走廊设 河西四郡和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分封制转郡县制) 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通过战争与 和好,开拓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 发展。 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匈奴、西域、 百越) 公元前60年, 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西域正 式归属中央政权. 河西四郡:武威 张掖 酒泉 敦煌 中国开始了走向世界的 进程。采取积极的外交政 策; 中国和亚洲各国交流频 繁; 西汉武帝派张骞“凿空” 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中西交 流; 以陆
6、路为主 (海上丝绸 之路为辅) 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秦以法家思想治国, 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逐渐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 地位, 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 的要求。 文化呈现四个特点: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气势恢宏、 水平世界领先,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形成东亚文化圈 三三国国两两晋晋南南北北朝朝 220220589589年年 古代中华文明的 曲折发展时期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后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三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就是这种割据局面的延续。 其间有西晋短暂统一局面, 黄河流域地区的几次局部 统一,但分裂局面是主要的。 南北经济的差距缩小; 北方出现中国历史上第
7、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士族庄园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商品经济水平较低(货币作用减小,以物易物为主) 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如西晋的短期统一, 黄河流域的多次局部统一, 南 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民族融合); 政权更替频繁;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 北方少数民族大批内迁,各民族经济文化联 系加强,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特别是北魏 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北 魏孝文帝改革又促进了民族融合(封建化汉 化农耕化),民族融合出现高潮。民族迁徙、 交往频繁; 带有分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