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博尔赫斯《另一个人》.doc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1771024
  • 上传时间:2021-10-0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0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博尔赫斯《另一个人》.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另一个人 高考 语文 专题 复习 小说 精读 精练 赫斯 另一 个人 下载 _高考作文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小说精读精练:博尔赫斯另一个人 博尔赫斯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书香门第,受家庭熏陶,自幼热爱读书写作。少年 时代,举家迁往欧洲,定居瑞士日内瓦。这一时期,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世界名著,文学、哲 学无不涉猎。这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成年后,他又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仿佛受命运的驱使,来到他心中的天堂图书馆,并 终身从事图书馆工作。 早年和成年在阿根廷的生活使他的作品自然带有拉美文学魔幻的特点,被称为“南美洲 的卡夫卡”,而欧洲游历广泛阅读又让他的作品有一股老欧洲腔调。哲学与魔幻在他的小说 中就是这么天衣无缝。 “这世界如果有天堂,那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2、。” 因为这句话,我记住了阿根廷前 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因为博尔赫斯,我又特别关注了他的小说另一个人;因为另 一个人,我开始思考人的发展与成长的哲学问题;因为思考,我理解了人类、人性;因为 理解,我懂得了宽容、悲悯;因为宽容、悲悯,人类才有了神性;因为有了神性,世界才有 了希冀 文 本 研 读 (注:处为文章精析) 另一个人 题目不寻常,信息很丰富。“另一个”说明还有“这一个”,他们分别是谁呢? 作者:博尔赫斯 事情发生在 1969 年 2 月,地点是波士顿北面的剑桥。 那是上午十点钟光景。 我坐在查尔斯河边的一条长椅上。 灰色的河水夹带着长长的冰凌。 河流不可避免地使我想到时间的流逝。(

    3、“河流”喻示时间之河,岁月之流。这让我们想起赫拉 克利特的“人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 我的长椅的另一头坐着另一个人。我宁愿独自待着,但不想马上站起来走开,以免使人 难堪。另一个人自得其乐地吹起了口哨。(至此,小说的两个主人公都已出场,但他们是谁? 什么身份?这还都是个谜。) 小说的开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我”和“另一个人”。 乐曲的调子把我带到一个已经消失的院落,想起了多年前去世的阿尔瓦罗拉菲努尔。 接着他念起词句来。那是开头一节十行诗的词句。声音不是拉菲努尔的,但是学拉菲努尔。 我惊骇地辨出了相似之处。 我凑近对他说:“先生,您是乌拉圭人还是阿根廷人?” “阿根廷人,不过

    4、从 1914 年起我一直住在日内瓦。”他回答道。 静默了好久。 我又问:“住在马拉纽街十七号,俄国教堂对面?” 他回说不错。 “那么说,”我蛮有把握地说, “您就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也是豪尔赫路易斯博 尔赫斯。我们目前是 1969 年,在剑桥市。” “不对,”他用我的声音回答,声音显得有些遥远。过了片刻,他坚持说: “我现在在日内瓦,坐在罗丹诺河边的一条长椅上。奇怪的是我们两个相像,不过您年 纪比我大得多,头发也灰白了。” 我回说:“我可以向你证明我不是瞎说。我可以告诉你陌生人不可能知道的事情。那幢 房子里有一个银制的马黛茶罐,底部是盘蛇装饰,是我们的曾祖父从秘鲁带回来的。鞍架上 还挂着

    5、一个银脸盆。你房间里的柜子摆了两排书。” 他回道:“这些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如果我在做梦的话,你当然知道我所知道的事情。” 他反驳得有道理。 为了让他和让我自己安心,我装出绝不存在的镇静。我对他说:“我的梦已经持续了 70 年。说到头,苏醒时每人都会发现自我。我们现在的情况正是这样,只不过我们是两个人罢 了。你想不想稍稍了解一下我的过去,也就是等待着你的未来?” 故事的发展:交代了“我”和“他”的身份。亲爱的读者,读到这儿,您是否猜到这两个人是谁 呢? 他不做声,但是点头同意了。我接着说:“我不知道你写了多少本书,只知道数目太多。 你写的诗只讨你自己喜欢,写的短篇小说又太离奇。” 我发现他根本不

    6、注意听我讲话。我见他手里捏着一本书,我问他是什么书。我问他是什 么书。 “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邪恶的人,这位俄罗斯大师,比谁都更了解斯拉夫民族 灵魂的迷宫。”他不无卖弄地回答。(炫耀,喜欢高谈阔论。) 我问他在写什么, 他说他正在写一本诗, 书名打算用红色的颂歌 或者红色的旋律 。 并说他的诗集要歌颂全人类的博爱。(激情澎湃,富有同情心。) 我陷入沉思,接着问他是不是真的对所有的人有兄弟之情。比如说,对所有的邮递员, 所有的潜水员,所有无家可归的人,所有的失音的人等等。(“我”比较理性、冷静、审慎。) 他对我说他的集子谈的是被压迫、被遗弃的广大群众。(“他”比较喜欢宏大、华丽的主题。) 我

    7、们的分歧之一:一个热情,喜欢高谈阔论;一个理性,务求贴近人性。 我们不可避免地谈起了文学,不过我谈的无非是常向新闻记者们谈的话题。我的另一个 我喜欢发明或者发现新的隐喻,我喜欢的却是我们的想象力已经接受的隐喻:人的衰老和太 阳的夕照,梦和生命,时间和水的流逝。 我们的分歧之二:一个喜创新求新奇,一个接纳传统喜欢既有。 我回想起先前他曾热切地重复沃尔特惠特曼的一首短诗,惠特曼在其中回忆了他与人 同享的、感到真正幸福的海滩上的一个夜晚。 “如果惠特曼歌唱了那个夜晚,”我评论说,“是因为他有此向往,事实上却没有实现。 假如我们看出一首诗表达了某种渴望,而不是叙述一件事实,那首诗就是成功之作。” 他朝

    8、我干瞪眼。“您不了解,”他失声喊道,“惠特曼不能说假话。” 我们的分歧之三:一个认为艺术是超越生活真实的,一个认为艺术都是写实的。 半个世纪的年龄差异并不是平白无故的。 我们两人兴趣各异, 读过的书又不相同,通过我们的谈话, 我明白我们不可能相互理解。 我们不能不正视现实,因此对话相当困难。每一个人都是对方漫画式的仿制品。情况很不正 常,不能再持续下去了。说服和争论都是白费力气,因为它不可避免的结局是我要成为我自 己。 亲爱的读者,读到这里,您明白“我”和“另一个人”到底是谁了吗?原来他们是隔着时间之水 遥遥相望的同一个人!一个是年轻时的影子,一个是垂垂老矣的暮年,因为时代和心境的变化,我们对

    9、 事物的认识有了严重的分歧,谁也不能说服谁。 我提出第二天再见面,在两个时代、两个地点的同一条长椅上碰头。 他立即答应了,他没有看表,却说他已经耽误了时间。我们两人都没有说真话,每人都 知道对方在撒谎。我对他说有人要找我。 以上几段是故事的高潮:通过对话揭示了彼此间的分歧,揭示了成长的真实,富有哲理韵味。 我们没有握手便告了别。 第二天,我没有去。另一个人也不会去。 故事的结尾:彼此都不会赴约,因为绝难趋同。结尾文字简省,但耐人寻味!为什么我们都不 会赴约呢?因为我们都希望活在现在,都害怕受彼此影响而失去自我。 (有删改) 知 识 建 构 /小说的虚构/ 小说的本质是虚构。虚构,是作者在小说创

    10、作过程中为了提炼生活、构造情节、塑造形 象以实现创作意图而采取的艺术手段。在虚构中作者往往借助已有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运 用丰富的想象对人物事件的不足之处进行合理的补充、重组和完善,从而创造出源于生活而 又高于生活的典型情节和典型形象。阿.托尔斯泰说:“没有虚构就不能进行写作,整个文学 都是虚构出来的。” 这篇小说中“年轻时代的我”和“老年的我”跨越不同时空见面、交谈就是典型的虚构。 试 题 解 析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具体时空和场景,并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将读者带入故事 情境中,给人以真实感。 B.“我”和“他”邂逅在河边

    11、的一条长椅上,“我”在剑桥的查尔斯河边,“他”在日内瓦的罗丹 诺河边。河流隐喻着时间的流逝,打通了两个不同的时空。 C.小说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没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通过“我”与“他”相遇后的 对话来传达作者对于人生的一些感悟。 D.“我”和“他”约好第二天再见面,但我们都不会去,作者意在告诉读者:“我”和“他”身 处两个时代、两个地点,再次相遇已无可能。 答案: D 解析: 作者意在告诉读者: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年轻到年老,思想和认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彼此可能无法理解。 2 两人在长椅上的对话是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请结合这些对话分析我与他有何不同? 答案: (1)“他”年轻,富有同情心

    12、;“我”年老,更加理性。 (2)“他”富有创新精神,喜欢发明或发现新的隐喻;“我”更传统,喜欢人们的想象力已 经接受的隐喻。 (3)“他”认为“(诗人)不能说假话”,强调写实;“我”认为艺术能超越生活的真实。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理解能力,抓住两者同一点上表现的不同概括即可。 3 小说就是通过叙述虚构的世界与人生,抵达必然和应然的真实。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小 说“虚构”和“真实”之间的关系。 答案: (1)老年的博尔赫斯和年轻的博尔赫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同一条长椅上邂逅,通 过对话发现彼此是有很多不同的“另一个人”,这个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2)作者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一种人生感悟:随着年龄和阅

    13、历的增长,思想和认识会 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感悟是真实的具有哲理性的。 (3)“真实”是“虚构”的基础、源泉;用“虚构”的故事传达“真实”的人生感悟,拉开与现 实的距离,使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解析: 找出文中那些是虚构,反映了怎样的生活真实,并阐明两者的关系。 反 馈 检 测 1.小说题目是“另一个人”,这个人是谁?他具有怎样的特点? 2.小说结尾说“我没有去”,“另一个人也不会去”,为什么? 相 关 链 接 博尔赫斯的创作风格 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有一种很 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

    14、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他是与帕斯、聂鲁达齐名的拉美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 言质朴,风格纯净,意境悠远。他的散文大多非常短小,但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安德烈莫 洛亚说:“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气候,在于其智慧的光芒、 设想的丰富和文笔的简洁像数学一样简洁的文笔。” 他的作品反映了“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学的非现实感”。例如他最著名的短篇集虚构集 (1944)和阿莱夫(1949)中就汇集了很多共同的主题:梦、迷宫、图书馆、虚构的 作家和作品、宗教、神祇。他的作品对幻想文学贡献巨大。研究者们也注意到博尔赫斯不断 恶化的眼疾似乎有助于他创造性的文学语言,毕竟,“诗人,和盲人一样

    15、,能暗中视物”。博 尔赫斯的文体很特别,他的小说写的很像诗歌又很像散文,帕斯说博尔赫斯的文体几乎是三 位一体,这样一种特殊的文体,是独一无二的。 他早年深受柏拉图和叔本华等人的唯心哲学,还有尼采的唯意志论的影响,并且从休谟 和康德那里接受了不可知论和宿命论、以及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苏格拉底等人的哲学影响。 他对笛卡尔的思想也了然于心,在上述哲学家的观点的基础上,他采用时间和空间的轮回与 停顿、梦境和现实的转换、幻想和真实之间的界限连通、死亡和生命的共时存在、象征和符 号的神秘暗示等手法,把历史、现实、文学和哲学之间的界限打通,模糊了它们的疆界,带 来一个神秘的、梦幻般的、繁殖和虚构的世界,在真实和虚幻之间,找到了一条穿梭往来的 通道,并不断地往返,并获得神奇的阅读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博尔赫斯《另一个人》.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7102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