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b026b).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课文-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b026b).docx》由用户(小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文_8 古诗二首_登鹳雀楼_教案、教学设计_省级公开课_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b026b 人教部编版 语文 课文 _8 古诗 登鹳雀楼 教案 教学 设计 省级 公开 配套 课件 编号 下载 _二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1 - 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它属于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古诗两首。本课 所在的第四单元,围绕家乡这一主题,以两首古诗、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的辽 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认识家乡、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了诗人积 极向上的精神,描绘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 5 个字,会写 2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想象诗句画面。 3.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4.用思维导图记古诗。 教学
2、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 想象诗歌画面,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自主探索,同桌交流、读书指导。 教学辅助手段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图片、音频、视频)、贴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一、一、地理与历史,激趣引课题地理与历史,激趣引课题 1. PPT 出示卡通地图,引出作者。 师:孩子们,这个单元可好玩了,它会带着我们去看很多很多的风景,想跟 着老师一起去旅游吗?好,出发了。第一站(山西) 师:山西有什么美景呀? 师:我国唐朝,也就是 1200 年前,有一名很厉害的大诗
3、人,名叫王之涣 (播放介绍王之涣的卡通视频) 2. 介绍鹳雀楼,指导读诗名。 师:是哪首诗让他笑傲诗坛呀? 生:登鹳雀楼 课堂中的 语文教学不仅 仅只是课堂的 内容,还应适 当扩充, 地理、 历史与语文的 融合,很好的 激发了学生了 解国家大好河 山的兴趣,很 好的铺垫热爱 祖国的情怀。 卡 通 视 频,以幽默风 趣的形式讲述 了诗人王之涣 与中国四大名 楼,基于课本 - 2 - 师:老师发现有同学读成 登鹳/雀楼,谁来纠正? 生:登/鹳雀楼 到底是不是这么读呢?看完一个小视频来告诉我。 师:刚刚的女孩子读的对不对呀? 生:对。 师: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读?(预设:鹳雀楼是名词,登是动词)
4、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全班再试读一遍。 师:这座就是鹳雀楼,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景。为什么叫鹳雀楼呢?首先 请观察一下“鹳雀”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之处?(隹) 师 L 它和什么有关?(预设:鸟) 师:(出示鹳雀图片) 相传这座楼经常有鹳雀在上面休息,所以就叫它“鹳雀楼” 二、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1. 自由读古诗,不会的字多读几遍。要求:用手指着读。 师:王之涣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让这座楼变得如此有名?接下来,让我们一 起走进这首诗。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不会的字多读几遍,把诗句读顺。 2. 带拼音,请同学读。 师:读的真流利,字音也读准了,为你点赞,还有谁愿意试试? 师:请
5、个别读,分组读。 3. 去拼音,同桌互读。 师:难度升级,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请读给同桌听。 4. 生字抽离,重复读 依山尽、黄河、欲穷、一层楼(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全班读) 师:读准了诗句,如果把这些词抽出来,你们还认识吗? 三、归纳共同点,书写三、归纳共同点,书写“尽、层尽、层” 1.归纳共同结构易错字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找找,这里面有两个字,容易记错,但有共 同点。你们知道是哪两个吗?(“尽、层”半包围,注意捺要舒展,半藏半 露) - 3 - 3. 师范写,生书空 4. 指导书写 5.解析字义,拓展类似词 师:“尽”有到头的意思,比如说:穷尽、山穷水尽 “层”有重叠的
6、意思,比如:层叠、层林叠翠 (全班读,男女比拼,指名读) 三、三、再读古诗,韵律入情再读古诗,韵律入情 过渡: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结构,每首古诗也有自己的节奏和韵律,王老师 帮你们画出了整首诗的节奏,同学们试试能不能读出诗句的美感。 1.花式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2.老师领读,指导节奏(故易读的感情不是那么充沛) 师:老师带大家一起读,一起感受这首诗的韵律。 师:老师觉得自己读的还不够有感情,谁能读的更有感情? 3. 请个别读,全班读 4. 带动作读(个别试,师生共演) 师小结:同学们之后在读故事就可以加上动作了。 过渡:读得太棒了!光是用耳朵听,王老师就感受到了这首诗的韵律之美。 可这首诗若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69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