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全部教案及课件.zip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2021秋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全部教案.docx--点击预览
    • 2021秋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全部课件.pptx--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2021秋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全部教案及课件.zip2021秋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全部教案及课件.zip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176347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6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9-27
12
文币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天气全部教案 1.1.我们关心天气我们关心天气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交流的形式,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感知不同的天 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好的天气给生活带来便利,恶劣的天气常常会给生 活带来麻烦,甚至带来灾难。 聚焦板块,全班交流“今天天气怎么样?”的活动,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 的基础上,回忆经历过的各种各样的天气,他们也许对自己特别感兴趣或者特 别厌恶的天气印象很深,他们也许对某几次特殊的天气还记忆犹新。这部分活 动就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在不同天气里的不同感受。第 41 页上的插图提示 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 能不一样”,以了解天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探索板块,明确了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 现象,这对多数学生来说是新的概念,帮助学生从宏观的视角去认知天气现象。 通过“台风”、“暴雨”两幅插图,引发学生交流“我们知道哪些会带来 灾害的天气呢?”使学生意识到天气总是不断变化,了解天气的变化很重要。 那么,科学家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呢?教科书对此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拓展板块,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们从当天起,学着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 的观察和记录,形成自己的天气日历。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各种天气 的特征,用简单的文字、简图来做记录。这一任务将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 驱动整个单元的学习,学生的活动过程和发展也将体现在天气日历中。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有了初步认识,这些认识来自于平时的生活经验、每 天的天气预报或其他的书籍资料。他们也能感受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但 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不了解天气特征的观测方法,分不清天气与 气候的差别,往往不能根据天气来判断每天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在本单元学 习过程中,随着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认识,期待着他们能更加关心天气、准 确地观测天气,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 可能不一样。 2.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交流、讨论。 2.运用多种感官来收集天气信息,并记录在“天气日历”表中。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了解台风、洪水、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 气也可能不一样。 难点: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 况。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小组:13 号袋中的 A4 纸(天气连连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预设 5 分钟) 1.同学们,暑假里你们到过很多地方旅游吧!相信各位在旅途中每天都会 关心一件相同的事情(ppt 出示 24 小时天气预报背景图)。(预设:天气) 2.提问:旅途中为什么大家都会关心天气?(预设:冷了要多穿衣服,下 雨要带伞) 提问:平时学习生活中需要关心天气吗?为什么? 3.提问:所以,关心天气对我们来说重要吗?(预设:非常重要。) 4.揭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板书)。 二、探索:感受天气的多样性(预设二、探索:感受天气的多样性(预设 1010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晴天长城和雪天长城的照片各一张,12 月黑龙江和 12 月海 南的照片各一张;天气现象分类单每组一份 1.提问:上上学期在各种各样的天气一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天气现 象?(生自由回答,师板书出示。) 提问:生活在杭州,你还遇到过哪些天气现象?(生自由回答,师板书出 示。) 2.出示照片:晴天的长城,雪天的长城;12 月的黑龙江,12 月的海南。 提问:观察照片,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小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 气也可能不一样。 3.提问: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天气还有很多,比如冷,热,大风,温 暖(板书出示)。这么多的天气现象,我们怎么分类呢? 4.明确实验要求,分发天气现象分类单,小组间讨论合作完成分类。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 1515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阴天夏天、晴天冬天和多云天空的照片各一张,台风、暴雨、 冰雹和暴雪的照片各一张,一个大气层微视频 1.请一个学生代表小组上台展示交流:你们怎么分类天气现象?为什么? 2.提问:针对展示小组的汇报情况,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学生自由发 言) 3.针对雨和雪的研讨,提问:雨和雪有关联吗?(预设:雨是水,雪融化 了也是水。) 小结:雨和雪都与水有关系,我们可以将雨和雪的天气现象分为一类。 4.针对晴天和温暖的研讨,提问:晴天一定是温暖的吗?(生自由回答。 ) 出示照片:阴天夏天的人们,晴天冬天的人们。 提问:观察这两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预设:非常炎热的天气也有可 能是阴天,非常寒冷的天气也有可能是晴天) 提问:根据这个发现,你们还会把晴天和温暖,阴天和寒冷分类在一起吗? 那应该怎样正确分类呢?(预设:我们应该将晴天、阴和多云分在一起,将温 暖和寒冷分在一起。) 5.同时出示照片:阴天夏天、晴天冬天和多云天空的照片,并排对比三种 天空。 提问:晴天、阴和多云主要是和什么有关系?我们来看一下天空,你有什 么发现。(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晴天、阴和多云这三种天气现象主要是和天空中云的多少有关。 6.研讨后板书出示正确的分类方式。统一将表示冷暖天气现象分成一类, 将表示阴晴天气现象分成一类,将表示雨雪天气的合为一类,将表示风天气的 分成一类。 小结: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 况。 7.提问:说到“大气”一词,有关大气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播放大气层的微视频。 提问:看完视频。你知道了关于大气的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并板书:我们的地球周围有很多气体,这就是大气圈。我们平时能观 察到的雨天、闪电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之内的自然现象。 8.提问:在各种天气现象中,你认为哪些天气现象是特别糟糕的呢?为什 么?(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照片:台风、暴雨、冰雹和暴雪。讨论这些天气带来的灾害。 四、拓展:记录四、拓展:记录“天气日历天气日历”(预设(预设 1010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竺可桢视频,大雨天、晴天和雪天照片各一张,每人一份实验 记录表和天气日历 1.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有一类专门研究天气的科学家叫做气 象学家。 播放介绍竺可桢的视频。 提问:视频中的气象学家叫什么名字?他在坚持做什么事情呢?(学生自 由回答) 2.提问:我们也能像竺爷爷一样观察记录天气吗?怎样用最简洁的方式来 描述天气呢? 3.出示图片:大雨天。板书示范大雨的天气符号和文字。 4.出示图片:晴天、雪天。 提问:怎么用示范的简图和文字记录这两种天气现象呢?在实验记录表中 尝试自己画一画。 5.学生根据要求完成记录,上台汇报。 提问:我们在记录天气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全面。看黑板,你认为可以从哪 几个方面来记录一天的天气?(预设: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6.分发“天气日历”,明确记录要求。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我们关心天气我们关心天气 冷暖:冷 热 温暖 阴晴:阴 多云 晴 雨雪: 雨雪:小雨 中雨 大雨 雷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雨夹雪 风:微风 大风 天气 大雨 2.2.认识气温计认识气温计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上天气单元的第二课时。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 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认识;对天气的变化有了一些直观 的感受;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本节课转入对“气温”这一具体的天 气特征的观测,重点是气温计的研究与认识。 聚焦部分,先直述“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从宏观的视角,理解太阳热 量与气温的关系,然后聚焦问题: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 探索部分,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认识气温计。通过对气温计的观 察,知道气温计一般与水温计一样,它由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部分 组成,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需要注意的是:水单 元有过温度计的使用,但并没有强调掌握使用方法。而在这一单元,则要求学 生会正确使用气温计。 第二个活动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气温计读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 难的,特别是零下的读数。利用气温计模型,这解决了实测过程中液柱升降变 化难控制的问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练习不同数值的读数。 第三个活动是观察其他温度计。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除气温计外, 还有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不 同的温度计有不同的应用场景。这部分内容只是简单的了解,不需要做深入的 分析。 研讨部分有 2 个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读数中 的困难,重点在于学生碰到的读数困难和不规范做法提出解决办法,从而归纳 出气温计正确的读数方法和记录方法。针对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气温计 测量获得的准确数据让我们描述的天气情况更加精准,交流测量数据对描述天 气、发现天气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拓展部分主要讨论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观察 它们量程的不同,知道不同温度计的结构与它们功能相匹配。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 对天气的描述。他们没有进行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 录和分析活动。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使用气温计可以测量周围空气 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学生在水单元中已经学习了温度 计的使用方法,并用温度计测量过水的温度。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利用气温计模 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2.“”是气温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对运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感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气温计模型进行多次练习,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难点:掌握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1313 号袋中号袋中 199199 型气温计型气温计 1 1 个个、13 号袋中纸质气温计模型 1 套、2 号 袋中黑色电子温度计 1 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3 3 分钟)分钟) 1.课件出示:太阳的图片。 提问:太阳对我们地球而言,有什么作用?(预设:太阳可以放出热量。 ) 2.交流: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 叫温度,那么大气的冷热程度我们叫什么呢?(预设:气温。) 3.交流:地球上的气温都是一样的吗?提问: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 (预设:气温计。) 4.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顾 名思义,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5.在水单元我们学习过温度计的使用,那么气温计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如何读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气温计。揭示课题:认识气温计(板书) 。 二、探索:气温计的结构认识和读数(预设二、探索:气温计的结构认识和读数(预设 2020 分钟)分钟) (一)认识气温计的结构 材料准备:每两人一支气温计、学生活动手册 1.两人一小组分发气温计,明确实验要求,请学生观察气温计,并提问: 温度的单位是什么?气温计有哪些结构? 2.邀请一小组同学上讲台用手指一指,说一说气温计的结构。请其他小组 补充不足之处。学生可以边讨论边完成活动 1。 3.小结: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温度的单位 有摄氏度和华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4.根据讨论结果改进活动手册的记录。 (特别强调:观察气温计时,老师要提醒学生气温计是一个非常容易破损 的玻璃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气温计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 上,如果气温计破碎,务必要告诉老师来处理) (二)利用气温计模型读数 材料准备:每两人一个气温计读数练习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气温计,思考:我们已经认识了气温计的结构,今天的气温是多少 呢?要怎么读呢? 2.请一位同学上来读一读今天的气温。说说读数的方法。 3.交流:气温计上最低气温是多少?最高气温是多少?每一大格被分成几 小格?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4.气温计在读数时有什么方法呢?PPT 出示使用气温计的方法: 零刻度,读数起; 向上数,摄氏几; 向下数,零下几。 5. PPT 出示三幅气温计的示数图(零上温度一幅、零摄氏度一幅、零下温 度一幅),让学生分别表示读作、写作,并在本子上写一写,请三位同学上黑 板写。 6.分发气温计模型,要求组内的一位同学用模型表示出 5、42、0 、- 5、-42。另一位同学帮忙检查是否表示正确,而后再交换任务,用气温计 模型表示出更多的温度。 7.出示活动手册,完成第 9 页活动记录 2。 三、研讨:交流与发现问题(预设三、研讨:交流与发现问题(预设 5 5 分钟)分钟) 1.学生反馈交流:在读气温计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2.运用气温计测量温度对我们描述天气有什么帮助? 四、拓展:观察其他温度计,比较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预设四、拓展:观察其他温度计,比较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预设 1212 分钟)分钟) 1.提问:水温计、气温计都属于温度计,温度计还有哪些类型呢?PPT 出 示: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很多不同 类型的温度计。 2.PPT 出示三幅图: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提问:观察气温计、体温 计、水温计,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小组讨论,请 2-3 位同学说说他们的发现。 4.小结: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在量程上有很大不同,不同类型的温度 计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结构与它们的功能相匹配。 5.作业:老师在校园的一棵大树下悬挂了一个气温计,明天请每组组长记 录一下五个时间点的温度,填在记录单上。 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记录表 日期:_ 地点:_ 小组:_ 测量时间气温() 早晨(8:00) 第二节课后(10:00) 中午(12:00) 第六节课后(14:00) 傍晚(16:00)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认识气温计认识气温计 结构: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 3.3.测量气温测量气温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天气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气温计的 正确使用方法,这节课就要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由此发现一天的气温变化 规律。 聚焦部分,首先明确这节课的主题是测量气温。 探索部分,回顾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使用气温计到校园各个地点测量气温。 研讨部分,探讨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来测量气温;展示各 组同学前一节课后的观察气温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分析教室外一天的气温是 怎样变化的;通过课堂同一时间、各个地点气温情况的测量情况,分析出现这 种现象的原因。 拓展部分,通过调查资料,了解气象站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气温是描述天气情况的要素。气温的测定是在认识气温计,练习了气温计 的读数后进行的,学生用气温计测量获得的数据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 数据,将其统计成图表,就可以分析发现某个区域一天或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 化规律。 每天的气温都在发生变化。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室外 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要研究气温 的变化,首先要明确平时所说的气温是在什么环境下测定的。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 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以此绘制成柱状统计 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工具的使用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 分析获得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 难点:按计划的 5 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13 号袋中 199 型气温计 1 个、13 号袋中纸质气温计模型 1 套、2 号 袋中黑色电子温度计 1 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5 5 分钟)分钟) 1.课件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 提问: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预设:气温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揭示课题 小结:看样子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气温”(板书) 。 3.聚焦问题 提问: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气温呢?如何来测量呢? 二、探索:气温计的使用方法(预设二、探索:气温计的使用方法(预设 2525 分钟)分钟) (一)去室外测量气温 材料准备:每组 2 根气温计、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气温计,提问: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使用的气温计,你还记得如何 使用和读数吗? 2.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全班进行交流。邀请 1-2 名学生上台进行教 室气温的读数。 3.邀请其他同学对上台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4.提问:同学们的读数就是今天的气温吗?我们应该如何测量今天的气温 呢? 5.PPT 出示测量气温的方法: 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 悬挂在空气中; 保持干燥; 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6.总结并提问:现在都明白测量气温的办法了吗?那我们马上要到教室外 测量气温了,外出测量还要注意什么? 7.待学生交流回答后,教师再出示温馨提醒: 在老师指定的地点测量气温; 尽量轻声,不打扰其他班级上课; 小组合作,人人都参与测量、读数; 按照测量方法规范测量,及时记录; 完成后快速安静地回到教室。 8.明确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师指定地点进行测量。 (特别强调:测量地点在阴凉通风处,气温计离地面高度 1.1 米,建议教 师在课前事先选好地点,标上组号,并准备好挂钩,方便学生测量) 9.回到教室后,请同学们汇报各组的数据及发现。 10.总结并过渡:我们在同一个时刻去室外测量气温,各组的测量数据都很 接近,那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是都一样呢? (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材料准备:活动记录册、上节课的测量数据 1.提问:怎么来研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情况呢?(生自由回答) 小结:明天利用每两节课的课间,带上活动记录册到指定地点去进行测量 记录,发现规律。 2.出示:一天五个时间点的气温数据。 说明:这是某一小组完成的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变化表,你们有什么 发现? 3.提问:为了我们更容易发现规律,能否引入数学课中的柱状统计图,你 们会画吗? 4.PPT 演示:柱状统计图绘制方法,并教授学生口诀: 找气温,点上点; 对应条,划横线; 涂颜色,即完成。 5.实践:请同学们根据该组同学的数据,在活动记录册中绘制统计图,并 根究统计图,说说你们的发现。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 8 8 分钟)分钟) 1.提问: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 学生反馈交流一天中气温变化规律的发现。 小结:早晚低,午后高。 2.提问: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 3.提问: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四、拓展: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预设四、拓展: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预设 2 2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小资料 1.总结:经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会气温的测量方法了吗?还 有什么疑问吗? 2.交流:你们想知道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吗? 3.教师 PPT 展示。 4.作业:今天的课就结束了,明天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天中气温 的测量,并进行记录,看看气温变化情况是否和今天发现的规律相同。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测量气温测量气温 早晚低,午后高 4.4.测量降水量测量降水量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元素。学生 从小就尝试着用他们的感官来观察并判断降雨情况:小雨、中雨、大雨。这种 使用感觉器官来判断降水多少的方法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引出雨量器这一 工具。这一课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为了激 发学生观测降水的兴趣,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本课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个简 易雨量器,并用此来测量、记录降水量。 聚焦板块,介绍大气中的水循环规律,了解降水的形式。 探索板块,主要是提出如何判定降水标准,然后自制简易的雨量器,并模 拟降水,测定降水量,再通过自制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与科学家测得的降水量 进行比较,分析简易雨量器的改进之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降水量的概念。 通过研讨活动,判断雨量器中的冰或雪是否也是降水量的一部分,让学生 明白下雪、下冰雹等也是降水,从而完善“降水”的概念。 拓展板块,布置了连续 10 天测量与记录降水量的任务,并要求用柱状图 对降水量进行分析。此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长时间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意 识到对大气的认识是建立在长时间的观察与连续性的记录基础之上。考虑到我 国不同区域天气情况的差异,可能一些地区较长时间内没有降雨,可以让学生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本地的降水情况。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知道下雨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但较难 理解下雪、下冰雹也是降水。制作简易的雨量器,看似比较简单,根据三年级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理解能力,雨量器的制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 测量降水量不准确。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 的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 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降水量的测量会更精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难点:课后长期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雨量器实物。 小组:14 号袋中直筒杯 (512cm) 1 个 、14 号袋中雨量器刻度条(量 程 0-100mm )2 条 、外放中喷壶(袋式喷壶)1 个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5 5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PPT 1.出示水循环的图片。 提问:你们能看懂这幅图吗?(预设:水通过阳光照射后蒸发到空气中, 在空中形成云,最后变成雨降落到地面。) 提问:云除了会变成雨之外,还会变成什么降落到地面呢?(预设:云还 会变成雪或冰雹降落到地面。) 2.出示雨、雪、冰雹的图片。 提问:这里三幅图,哪些是降水的形式呢?(预设:雨是降水的形式。 ) 提问:那么雪和冰雹呢?(预设:也算是降水的形式,因为它们都是 从空中降落到地面。) 3.提问:你们如何判定雪和冰雹也是降水的形式?(预设:雪和冰雹从天 空降落到地面,在地面最后会变成水。) 4.引出降水量工具。 提问:如果哪天降雨了,我们如何知道这一天的降水量?如何测量呢? 5.揭示课题:测量降水量(板书) 二、探索:确定标准,制作和使用雨量器(预设二、探索:确定标准,制作和使用雨量器(预设 2525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学生活 动手册 1.确定标准。出示书本第 47 页图片。 提问:我们会把有时候的雨称为毛毛雨,我们也会把有些时候的雨称为倾 盆大雨。为什么?(预设:因为雨的大小不一样。) 提问:我们感觉到了雨的大小,那如何精准判断雨的大小呢?(预设:用 一个标准的容器把雨水收集起来,再来测量。) 在气象站中,这种收集雨水的容器叫做雨量器。 2.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出示书本第 48 页图片,再出示制作过程图。 提示:为了更清楚如何制作简易雨量器,仔细阅读这些过程图。(建议: 首先明确三个要求,容器必须是直筒,单位是毫米,刻度条要从底部贴起。而 后出示过程步骤。) 过程: 选一个直筒透明杯; 在杯子外画一条垂直直线; 沿着直线用透明的刻度条从底部贴起,0 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 学生活动,活动时间大约 5 分钟。 3.练习使用雨量器。 模拟下雨,测这场雨的降水量。出示喷壶,视频播放使用喷壶的方法和技 巧以及读数的方法。 提问:你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喷壶和读数了吗?(预设:喷壶嘴与杯口保持 大约 5-10 厘米距离均匀降雨。) 学生活动,重复模拟降水三次,记录活动手册。(建议:活动时间大约 15 分钟。) 4.提问:自制模拟降水量与气象学家降水量等级标准进行比较,为什么不 一样?(预设:气象学家制定的降水量等级标准是 24 小时的降水量。) 三、研讨:改进雨量器,测量雪的降水量(预设三、研讨:改进雨量器,测量雪的降水量(预设 1010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改进制作。 提问:制作雨量器要注意什么?(预设:直筒透明,杯子底部不要太 厚,刻度条要贴直,“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 2.改进模拟降水。 提问:模拟降雨,测量降水量要注意什么?(预设:降水时喷壶嘴要远一 点,要用花洒降水,降雨均匀,读数单位毫米不能忘记,不要把毫米记成毫升。 ) 3.出示雨量器中是冰雹的图片。 提问:天空中降冰雹了,这种降水形式怎么测量?(预设:先让这些冰雹 全部融化成水,再来读数。) 四、拓展:连续十天测量降水量(预设四、拓展:连续十天测量降水量(预设 1010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自制雨量器 1.连续十天测量当地的降水量,并对照“降水量等级标准”确定降水等级。 如果这些天不下雨,查一查气象台报告的这一段时间的降水数据。 2.注意事项: 雨量器摆放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 每 24 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做好记录,确定下雨的等级; 记录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 如果当地 10 天内没有降雨,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降水情 况。 【板书设计】 测量降水量测量降水量 降水形式: 制作: 模拟降水: 雨 直筒透明 放平 雪 毫米 平视 冰雹 “0”刻度对齐 毫米 5.5.观测风观测风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 4 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并且已经 学会了气温和降水量的观测。本节课主要研究风的观测,自制小风旗来测量风 向和风速。 探索板块,简单介绍了利用地面物体来感知风,然后介绍风旗的制作,并 利用自制的风旗测定风速和风向。观察风吹动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把风速 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比较对地面物体和小风旗的观测结果比较,从而 体会简单工具对测量的作用。 拓展板块,拓展是一个小制作活动,利用简单材料制作一个风向标,并用 自制风向标测风向和风速。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而且适合小学生的制作活动。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一件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是把 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蒲福风力等级” 对学生来说相对复杂。本课中,学生是通过制作风旗,观察风旗的状况确定风 速的三个等级和风向,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自制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使用工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难点:利用身边事物对风向进行观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风向图、蒲福风力等级表、有关台风视频。 小组:15 号袋号袋中:风旗材料(彩色小旗) 1 套、风向标纸模(卡纸模切) 1 张、珠针(彩色)2 个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5 5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一组风的照片 1.出示生活中刮风的照片,提问:观察照片,这些现象是如何引起的? (预设:是风引起的。) 2.提问:我们怎么知道风的存在?(预设:观察各种事物) 3.提问:你能描述今天的风吗?(生自由回答) 4.很多同学们说到了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和风速(风的大小)。提问: 我 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风向和风速呢?(生自由回答) 5. 揭示课题:观测风(板书) 二、探索:风向和风速的观测(预设二、探索:风向和风速的观测(预设 2525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一套制作小风旗材料、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图片,这面小风旗是用来测量风向与风速的简单装置,为了可以随 时测量风速,每个人都来做一面小风旗。 2.学习教科书上自制小风旗的方法。 3.分发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小风旗的制作。 4.介绍用小风旗测风速的方法,让学生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造 无风、微风、大风,这三个等级可以分别用 0 级、1 级、2 级来代替,练习小风 旗的使用。 5.介绍用小风旗测风向的方法,出示“风向图”介绍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 向, 强调“风吹来的方向表示风向”。 6.带领学生到室外测风向与风速。带领学生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如远离楼 房的操场中央,可将确定好的方位用粉笔画在操场的地面上。学生在画有 方位的地方进行两分钟测量并记录风向。若出现方向不稳定的情况,就把出现 次数最多的那个方向确定为此时的风向。观测风旗的情况,让学生用 0、1、2 来表示当天的风速。 回到教室,汇总观测数据,将它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 视频介绍蒲福风力等级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 5 5 分钟)分钟) 1.回顾观测活动,说说怎样利用自制的风旗测量风向与风速。 2.提问:利用风旗或其他物体观测风向,观测结果相同吗? (预设:相同,若出现不同,可能因为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改变。) 四、拓展:自制风向标(预设四、拓展:自制风向标(预设 5 5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一套自制风向标材料 1.出示自制风向标,我们还可以使用自制风向标来判断风向,演示风向标 的使用。提问:它是怎么判断风向的?(预设: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2.使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时应注意:第一,明确所在的方位是正确判 断风向的基础。第二,风向的观测活动一定要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进行。 3.出示讲解风向标制作过程,布置每个人课后制作一个风向标,比较风向标 与小风旗在观测风时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观测风观测风 风向 :八个方位 风速 :三个等级(0 级无风 1 级微风 2 级大风 6.6.观察云观察云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观察云一课需要到室外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因此教师可根据天气 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时间,最好选择晴天或云团清晰的多云天气。 观察云的活动是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天的标准。把 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 量不超过圆面的 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 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 过 3/4 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在观察天空中的云时,应按照这个标准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对云进行分类的活动,是通过阅读教科书了解气象学家区分积云、层云和 卷云的方法,思考气象学家是按什么来给云分类的。判断当天天空中出现了哪 几种云,并提醒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天气日历”上记录观察到的云的类型。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 百态。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从第 1 课开始,学生 每天在收集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的同时,其实已经在观察云。他们用晴 天、多云、阴天来描述并记录对云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他们一定对天空中 云的多少、形状等产生兴趣,他们也已经意识到不同的云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 天气。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一段时间内的观察对云的形状和云量的问题作 深入的研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根据云的形状一般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 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对比资料,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2. 根据云的多少区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并用简图进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 云的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难点: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选择有云的天气上课;多媒体课件,准备各种云的图片和视频。 小组:15 号袋中:云卡片( A4 )1 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5 5 分钟)分钟) 1. 提问:今天天气怎么样?是晴天、阴天还是多云? 2. 提问:你们认为晴天、阴天、多云是由什么决定的?云是怎么形成的? (预设:云是空中的小水珠或者小冰晶。) 3. 提问:怎么观测云呢?揭示课题:观察云(板书) 二、探索:(云的分类和云量,预设二、探索:(云的分类和云量,预设 2525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课前观察云的记录纸 1. 课前布置学生观测云,并且画了观察到的云的形状,让学生分享自己曾 经观察到的云。教师将学生画的云贴在黑板上。(建议:如果学生作品过多不 便分类,教师也可事先对作品进行挑选。) 2. 学生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3. 教师通过投影介绍各种云的形状、特点,重点介绍三类云:大团堆积的 云(积云)、均匀成层像雾的云(层云)、纤维或羽毛状的云(卷云)的形状、 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教材中没有出现积云、层云和卷云的名称, 为了表述方便,跟科普读物对应,教学时应该可以使用这三个名称。 4. 将学生画的云进行分类。 5. 介绍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 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 1/4,就是晴天;如果云 量不超过 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 3/4 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以上要通过估计的方法来区分。) 6.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几种天空,让学生试着判断它的云量。 7. 把学生带到室外观察云,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视太阳。用简图记录云的 形状,和教科书中的图片进行比对,初步判断它是哪一类云。(建议可以指定 一块天空的区域进行记录,方便学生后续的讨论) 8. 室外观测云量,在活动记录册中记录云量。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 1010 分钟)分钟) 1. 展示记录的云图,试着给今天观察到的云进行分类。 2. 小组讨论: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秋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全部教案及课件.zip》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天气 新教 三年级 科学 上册 第三 单元 全部 全体 整个 教案 课件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秋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全部教案及课件.zip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6347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