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全部教案及课件.zip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全部教案 1.1.我们的地球模型我们的地球模型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1 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 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与公 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是从介绍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开始的。学生先 整理关于地球的已有认知,再通过对比、讨论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 展开后续的研究学习。这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开篇设计,也是能提高学 生学习能力的开篇设计。 由于地球与宇宙中的有关现象、事物和规律,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 我们常常通过制作模型与模拟实验进行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而科学家在进行 此领域的研究时,也会把已有认知表达在模型上,并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 从而得出新知,再通过实践观察验证新知。本课也是通过模型制作帮助学生整 理已掌握的知识,并希望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模型应用在后续的各个主题的研究 中,从而获得新知。 【学生分析】 在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感尚未完全建立,空间感知能力、想象 力非常有限。受此影响,学生在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 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宏 观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规律。 动手制作各种类型的地球模型,并展示分享自己的模型,是学生非常感兴 趣的内容,难度较低,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个单元的学习积蓄 强大的学习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 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 2. 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构成。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 能用思维导图表达并整理已学的地球知识。 2. 能通过制作模型表达、概括已学知识。 3. 能从地球的结构、运动、气候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 对地球与宇宙空间领域内容探究保持好奇心与探究热情。 2. 愿意与小组成员分享和交流,有综合考虑他人意见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技术与科学探究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不同材料,动手制作能表达各类地球知识的地球模型。 难点:提出感兴趣的关于地球的问题;能较准确地表达出地球结构、地球 海陆分布以及地球自转的特征。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泡沫球 自备材料:橡皮泥地球结构模型、抹油的小刀(防沾刀)、笔头较宽的彩 色笔、橙子、勺子、吸管、地球仪、抹布、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一份。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看图引入。 展示地球图片,让学生辨认地球,并追问:“你之前学过哪些关于地球的 知识?你在科普书上又看过哪些关于地球的知识?你又有哪些萦绕心中的未解 之谜呢?” 2过渡。 谈话:相信每位同学都了解过很多关于地球的知识,也会有一些感兴趣的 问题,你能不能把它们都写在活动手册上?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问题抛出后,并没有让学生立即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让学 生把自己的所知与所想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也 是在培养学生精细加工信息的习惯。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写活动一:写“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提出想知道的关于地球的疑问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提出想知道的关于地球的疑问” 1明确活动要求。 (1)可在学生活动手册中自行添加气泡。 (2)按类别填写气泡图。 (3)提出的问题下面留出空白,方便记录答案。 2. 小组内交流“我们的认知”。 学习新的知识,核对自己的分类是否科学,并修改自己的气泡图。 3. 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在班级记录表上板书学生提到的地球知识以及科学问题。只记录问题, 不做解答。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把已知的知识记录在气泡图中不是难 事,而把已知的知识分门别类地填写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重点提醒学生构思 好了再写。在展示感兴趣的问题时,只展示问题,不做解答,让学生的求知欲 处于“愤而待启,悱而欲发”的状态,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索问题答案 的动力。 活动二: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活动二: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1. 谈话:科学家探索此类问题时,会根据已知的知识,制作出初步的模型, 进行各种探究实验,寻找新知,并根据新的知识不断修正模型。而且不同的模 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那么,我们能依据已知的地球知识做一个地球模型吗? 2. 讨论:我们能做什么类型的地球模型?表达地球的什么特征? 3. 出示并介绍制作三种模型的材料;基于这些材料,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地 球的特征。 4. 动手制作模型。 提醒学生一边制作一边对照阅读教科书中的“地球的结构”示意图的数据 信息。 5. 组内展示“我的地球模型”。 学生小组内介绍“我是如何制作模型的?我的模型表达了什么知识?”认 真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比观察模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把已知的地球知识表达在模型中,并在 制作过程中不断强化与内化知识。 活动三:集体研讨活动三:集体研讨 1. 小组代表展示“我们的模型”。 表达清楚“我们的模型”可能解释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 2. 对比不同的模型,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不同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材料也不同,适用的范围也是 不同的;模型的相同之处是都能表达某一类的地球知识,都有地球的基本特征, 都能用于科学研究。 3. “我们的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使模型更精确地表达地球知识;让模型更美观;从材料方面改进制作方法; 增加表达的知识内容以增强模型功能。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并介绍模型,这样既可以横向对比不同的模型得出 它们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也能作为纵向对比引出相同的模型也有不同,激发学 生思考“我们的模型”可以如何改进,这样也能给更多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成果。 三、拓展三、拓展 1提问:地球仪是我们最常用的地球模型,它与我们制作的模型有什么不 同?它又表达了哪些知识? 地球 2. 小组观察地球仪。 3. 学生发表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是一次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拓展,也是活动 的总结。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复习了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和大气 层组成的;地球的表面分布着陆地与海洋;地球仪是最常见的地球模型,地球 仪能转动。另外,我们知道了模型是研究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常用工具。今 天我们制作的地球模型将会在我们后续学习的探究实验中继续使用。 【板书设计】 我的地球知识 时间: 班级: 姓名: 我知道的地球知识我想知道的地球知识 2.2.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2 课。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与 “太阳光的照射,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三个因素有关。“太阳光 照射”和“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这两个因素会被学生作为一种常识快速地接 受并理解。而学生对于“地球自转”这个关键因素常常表现出不理解或不确定。 正是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多样性与现象本身的复杂性,本课希望让学生能自主展 示各种解释方案,暴露自己的原有认知,然后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通 过讨论交流、思维碰撞发现问题、修正解释,最终推动学生的认知向前发展。 本课从认识昼夜交替现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随即用一个问题“昼夜交替 现象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呢?”聚焦到探究主题上来。然 后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把自己的假设用图画形式表达出来;交流假设;模拟实验 验证假设;交流实验结果;集体研讨各种假设的不同与相同;思考如何进一步 探究。最后总结得出我们需要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才能确定哪一种假设 与事实相符。 【学生分析】 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最常见的天文现象,每天都在循环往复,也是学生非 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但是学生熟悉的是现象的特征,对现象的成因却比较模糊, 有过探究经历的学生就更少了。在前概念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地球 自转”这个关键因素常常表现出不理解或不确定。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会提及 地球自转因素,但并不等于他们能合理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如果同时考 虑地球的公转,他们有的甚至会改变原有的解释或给出更多的假设。调查中还 发现,有的学生会把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作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 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 2. 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但与事实相符的是昼夜交替与地 球自转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 能根据已有知识,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 2. 能基于假设,制订可行的探究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成因 的假设。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能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身边许多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有科学解释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并了解他人的假设。 难点:在认真聆听其他小组汇报后,思考并归纳出各种假设的本质区别是地 球运动状态不同。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手电筒、海陆分布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班级大记录表、彩色笔(记录学生假设)、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看图引入。 观察一棵树的白天与黑夜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哪一部分表达的是白昼和哪一 部分表达的是黑夜。 观察一张昼夜交替的动态图片,让学生说出这种现象是昼夜交替现象。 2过渡。 谈话:昼夜交替现象每天都在上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这种 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出示图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白昼和黑夜的特征,出示动态图是为 了让学生直观观察昼夜交替现象。这两幅图片都是为了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成因铺 垫基础知识。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学生表达自己的解释活动一:学生表达自己的解释 1. 谈话:如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如果地球是个透 明的球体,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这些都是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它 还跟什么因素有关?请把你的观点用图画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2. 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把自己的假设用图画表达出来。暂时没有想法的学生, 提示其阅读教科书上的常见假设。 3. 交流我们的想法。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并就他人的观点开展研讨,在思考 他人的观点后,修改和补充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问题抛出后,不让学生直接在全班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让学 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这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交流观点的环节能 让学生在与他人观点碰撞中,产生新认知。有了新的认知,才能让学生产生亲自 做模拟实验去验证哪种假设才是真正的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因素以及哪种假设才 是与事实相符的动力。 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 1. 明确实验要求。 (1)实验目标是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昼夜交替现象出现的判断标准。 (3)了解实验材料,思考实验操作步骤。 2. 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3. 交流我们实验的结果。 4. 提问并总结。 提问:你的假设成立吗?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小组内统计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各种假设,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最 后分析它们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每位学生不仅要独立完成验证自己的假设的模拟实验,还要认真 观察他人的实验,聆听他人的观点,让学生对每一个观点都有充分的认识,最后 在研讨环节分析出它们的本质不同是因为地球的运动状态不同。 活动三:集体研讨活动三:集体研讨 1. 小组代表展示我们的假设。 按假设类别,分别请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教师统计每一个假设是否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 全班分析班级大记录表,找出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的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班级大记录表,小组讨论,汇报不同之处。 教师小结:每种假设本质的不同就是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状态不同。 3. 谈话:我们该如何进一步确认哪种假设是正确的? 研究确定地球的运动状态,才能确认哪种假设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展示与交流充分了解每种假设的特点,在对比中发现每 种假设的本质不同,进而才能找到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本质原因。学生也会在这 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认识,昼夜交替成因的解释逐渐明朗起来。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每天都在 循环往复,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经过探究,我们发现有多种假设都能解 释它的形成原因。经过研讨,我们发现必须先研究、确定地球的运动状态,才能 确定哪一种假设与事实相符。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记录表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记录表 运动方式运动方式是否产生昼夜交替(是是否产生昼夜交替(是“”“”否否“”“”) 1. 2. 3. 4. 5. 我的发现我的发现:有( )种情况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我最认可的假设是( )号。 能模拟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能模拟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 3.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3 课。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 动的历史上,有过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学说,即“地心说”和“日心说”。在 教科书中,列举了“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代表人物和学说的主要观点。 “地心说”以托勒密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地球是宇宙中心,是静止不动的, 太阳及其他天体都是绕着地球在转。“日心说”是 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提出的,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还自 转,自转一周 24 小时。当然,每一种学说在历史上都有其产生、发展、修正、 革新的过程,教科书罗列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一方面希望学生能对比分析,了 解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的进步经历 了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发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在于地球与太 阳的运动关系,因此本课需要学生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再次模拟实验,最终形 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这样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及严谨的逻辑推导过 程,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在科普读物中了解过“地心说”和“日心说“, 对这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是有所了解的,比如:“地心说”是以地球为中心, 太阳绕着地球转;“日心说”是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且绝大多 数学生会支持“日心说”,但是学生对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以及观点的推理过 程了解并不多。尤其是后来的科学家基于“日心说”的理论模型,经过长期的 实践观察与实验,得到的佐证了解更是少之又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 代表性的学说。 2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3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 关信息。 2能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最终的 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2乐于参与调查、查阅、实验等科学活动。 3有证据意识,知道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的动力。 2知道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材料,认识地球的运动状态,了解“日心说”的主要观点, 并利用它指导模拟实验,最终成形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解释。 难点:认识“日心说”的科学性的证据,理解两种学说的推理过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阅读资料、手电筒、地球模型、记录表。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一套、班级大记录表一份。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谈话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模拟实验,我们发现,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 它们的本质不同是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状态的不同,只有明确地球的运动状 态,才能知道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 2过渡。 谈话:关于地球的运动状态,历史上有过两种非常经典的学说,让我们走 进历史,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我们无法到太空去直接观察,所以直截了当地让学生通过阅读 史料获取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信息。查阅文献了解前人研究成果也是 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阅读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活动一:阅读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 1明确活动要求。 方法:对比阅读两种学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要求:一边阅读一边记录关键信息。 思考:两种理论模型的科学证据有哪些,小组内交流阅读心得。 总结:地球真实的运动状态。 2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在同学面前发表各自的学 说观点,并解释是如何让其观点更有说服力的。 3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学生代表发表学说观点并出示让学说观点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教师板书,记录学说中的地球与太阳运动特征。 4小结:地球绕地轴自转,周期是 24 小时,并同时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即公转,周期是 365 天。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阅读过程中,加入文献摘要,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了解两种 学说的观点。在阅读结束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并汇报,使学生深入了解两种学 说的观点以及他们是如何让其观点更有说服力的。 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1谈话:既然大家都认为哥白尼“日心说”中的地球运动规律与事实相符, 那么,我们就按照“地球绕地轴自转,周期是 24 小时,并同时绕着太阳做圆周 运动”的观点再次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2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 (1)用一根铁丝贯穿地球模型的南北,当作地轴。 (2)在地球模型的几块大陆上,分别贴上几个反光小圆片,并给小圆片标 号。 (3)用强光照射地球模型,并让地球模型自转。 3学生模拟实验,并用组图形式记录其中一个反光小圆片位置的昼夜交替 全过程。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是为了让模拟实验与事实更接近,得出的 结论更具科学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用组图形式形成学生的关于昼 夜交替现象成因的最终解释。 活动三:集体研讨活动三:集体研讨 1. 提问:本次模拟实验与上节课的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2. 提问:现在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组图,并陈述自己的解释。 教师把学生的解释用组图形成表达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是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探究的终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解 释能充分反馈学习效果。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材料,我们知道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中有过两个非常经典的 学说,即“地心说”和“日心说”。我们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与事实相符, 并依据地球自转且绕太阳公转的特点,用模拟实验的方式验证“日心说”的真 实性,证明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最终原因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结合我们的生活 常识,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科学知识? 【板书设计】 4.4.谁先迎来黎明谁先迎来黎明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4 课。本课与教科书中的第 2 课、第 3 课一起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13.1 知道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形 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地球自转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 学段目标。此前,通过哥白尼学说已经知道了地球绕地轴自转,自转周期是 24 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那么本课的内容则落在“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 以及自转形成了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上。 本课通过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地球”,按不同方向转动“地球”,观察 谁先迎来黎明。再通过“地球椅”体验活动,结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事实, 推理得出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确定了地球自转方向之后,结合 “人体地球”的模拟实验,就能知道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即东边比西 边先迎来黎明。最后,再利用地球模型进行一次模拟实验,验证我们推理出来 的结论,巩固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在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认识:有较为丰富的相对运动经验,如 汽车与窗外树木的相对运动关系,有这样的基础,根据“地球椅”实验推理出 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就容易得多。学生对北京与乌鲁木齐的位置有所认识, 能在地球仪上快速找到它们。能在地球仪上分清东西南北。但经了解这些基 础认知都是学生比较欠缺的,所以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前概念情况及教学 条件提供一些设备及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 24 小时,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 的现象。 2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运用“地球椅”模拟实验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相对运动的 特点。 2能运用各种实验逐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寻自然现象,解密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处处是科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模拟实验证明地球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转,然后得出北京比乌鲁木 齐先看到太阳的结论。 难点:“地球椅”实验条件要求较高,不容易获得好的实验效果。学生原 有知识储备不足,生活体验不足,影响相对运动的理解,进而影响学生理解太 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西向东转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打印好的“北京”“乌鲁木齐”“东”“西”大字(剪成合 适大小)、双面胶、红色圆卡纸、可以旋转的办公椅、手电筒、学生制作的地 球模型、小圆片贴纸。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大记录表、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看图引入。 播放一张昼夜交替的动态图,提问:“地球不停地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 象,那么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会相同吗?” 学生回答问题。 2过渡。 谈话:不同的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是有先后的,那么,我国的北京和乌 鲁木齐,哪座城市先迎来黎明呢?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问题抛出后,学生必定认为不同的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不 同的。有这个共认,研究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谁先看到活动一:谁先看到“太阳太阳” 1猜测。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 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 3模拟实验。 实验组:小组成员手拉手围成圈模拟地球,一位学生贴“北京”“东”纸 片,一位学生贴“乌鲁木齐”“西”纸片。在围成圈的地上,中心画点模拟地 轴,外面画圈模拟自转轨道,一位同学站在圈外,举着红色圆卡纸模拟太阳。 请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记录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再按照由东 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记录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 观察组:记录实验结果。 4研讨“谁先迎来黎明”。 观察组成员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在班级大记录表上记录结果。 5小结。 如果地球自西向东转,北京先迎来黎明;如果地球自东向西转,乌鲁木齐 先迎来黎明。只有确定了地球自转方向,才能知道谁先迎来黎明。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是个实验推理过程,层层铺垫,每一环节都需要学生认知到 位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学生得先清楚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座城市的位置关系, 才能进行模拟实验。只有进行了模拟实验才会发现得先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才能知道谁先迎来黎明。 活动二:转椅体验活动活动二:转椅体验活动 1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坐在汽车上看到两边车窗外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 车向东,树木向西;车向西,树木向东。 2让学生说出坐在转动的椅子上,看到的周围物体是什么运动规律。 椅子自西向东转,周围的景物会自东向西转;椅子反转,景物就会自西向 东。 3“地球椅”模拟实验。 一位学生举着红色圆卡纸代表“太阳”,一位学生坐在椅子上,教师转动 椅子,学生说出“太阳”的运动方向。 4推理: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东升西落的,这说明地球的自 转方向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并汇报。 5小结: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并且形成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 6研讨: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经过“地球椅”的模拟实验以及相对运动规律的推理得出地球 的自转方向,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推理出谁先迎来黎明。 活动三:利用地球模型验证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活动三:利用地球模型验证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1改进实验条件。 在地球模型上,用反光小圆片贴在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 2明确实验方法。 手电筒模拟太阳,让地球模型自西向东旋转。观察贴在北京位置的小圆片 和贴在乌鲁木齐位置的小圆片哪个在照射下先闪烁。 3学生记录实验现象。 4研讨: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用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验证上一环节推理出的结论,这是 科学推理常见的研究过程,也是科学家常用的实验方法。 活动四:集体研讨活动四:集体研讨 1. 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你是如何知道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2.小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现象,地球自转一周是 24 小时,因此地球自转一周,地球上的每个位置只迎来一次黎明。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解决地球自转周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绕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是 24 小时。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也形成了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 【板书设计】 5.5.影长的四季变化影长的四季变化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5 课。本单元的 57 课都是基 于课程标准的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内容编排分别是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研究,四季变化成因 初探,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最后回归生活,了解四季变化对地球 生物的影响。 我们常说的四季变化是指平均气温的四季变化、正午影长的四季变化、日 出时间的四季变化、太阳高度的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都是与地球公转有关的。 学生在低中年级已经有过四季变化规律和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学习,本课选取 “探究正午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作为主题,是基于课程标准关于学习目标选 定的,教科书还在拓展部分提供了日出时间变化规律和太阳仰角变化规律的学 习资料。 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定节气用的天文仪器,它由圭 和表两部分组成,圭面上有刻度,不同的刻度代表不同的节气。 【学生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是低中年级时,知道“四季的不同”主要是气候的变化以 及部分动植物的四季变化。学生知道一天中影长的变化,但是关于影长的四季 变化却不了解,关于圭表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本课引入了圭表的学习及制作, 旨在让学生关注到中国古代一些先进的观测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提供足够 多的材料给学生制作简易圭表,激发学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正午时,物体影子随季节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 2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复制古代天文仪器,模拟测量四季的影长。 2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帮助我们发现四季影长的变化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有创新精神,勇于采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材料有创意地完成圭表的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改造生存环境,顺应自然规律,减少自 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通过复制古人仪器,感受古人的智慧,体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圭表的工作原理,制作圭表并测量影长四季的变化。 难点:确定四季正午时刻太阳的位置高度。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制作圭表模型卡纸、长尺、双面胶、剪刀、手电筒、“春分、 秋分、冬至、夏至”的标志物。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回顾 提问: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什么呢? 早晨和傍晚时,太阳高度比较低,物体的影子很长;正午时,太阳在正头 顶,物体的影子很短。 2过渡。 谈话:同学们,日影长度在一天中有规律地变化。那么,一年四季,春夏 秋冬,影子长度会有规律地变化吗?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一天中日影长度的变 化规律,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查阅资料,了解圭表活动一:查阅资料,了解圭表 1. 提问:四季中同一时刻的影子长度会有规律地变化吗?呈什么样的规律? 学生发表观点。 2明确阅读要求。 关于日影的四季变化,中国早在汉代就有人发明了一种名叫“圭表”的天 文仪器观测一年四季日影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一下圭表的结 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 3学生阅读资料。 4分享阅读心得。 汇报圭表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 5. 小结:中国古代使用名叫“圭表”的天文仪器观测日影长度,圭表由圭 和表组成,圭是有刻度的平面,表是立在圭面上的一根棍子。正午时,表会在 圭面上投射出暗影,经过长期观测记录,人们发现影子长度在四季会呈规律变 化,人们还根据影子长短制定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此环节增加了分享阅读心得,既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也 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对圭表有较好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续的学习顺利进 行。 活动二:制作简易的圭表活动二:制作简易的圭表 1过渡。 科学讲究实证精神,所以我们一起复制古人制作圭表,并测量验证影子的 四季变化规律好吗? 2出示并介绍制作的材料;学生思考如何有创造性地利用这些材料。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在保证圭表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同时,制作有 个性的圭表。 活动三:利用圭表模型测量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活动三:利用圭表模型测量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 1确定正午时刻太阳的位置。 (1)提问:平时,我们有观察过一年四季太阳的位置变化吗?学生回答。 (2)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每一个季节正午的太阳位置。 2播放实验示范操作。 一位同学观察并记录,要求把实验结果记录到活动手册中,另一位同学手 拿手电筒模拟太阳,两人确定“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太阳位置。 3学生模拟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5学生分析全班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研讨,得出日影四季变化规律的结 论。 同一地方,正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夏至秋分冬至影子逐 渐变长,冬至春分夏至影子又逐渐变短。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基于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变化规律, 最终得出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 活动四:实验观察活动四:实验观察 我们的结论是通过模拟实验得出的,模拟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事实, 但它毕竟不是事实。为了结论的严谨性,我们还要把圭表放到太阳底下,实际 观察四季的变化规律是否跟我们模拟实验的结论一致,让我们拭目以待。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长期观测自然规律的习惯,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 态度。 三、拓展三、拓展 1过渡。 观察教科书第 32 页右边“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变化表” 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观察数据。 3学生发表观察的结果。 4小结:同一地点,不同的季节,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阳仰角等 有相同有不同,使得物体的影长呈一定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影长的四季变化。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圭表是中国古代观测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圭表由圭和表组成,圭是有刻度的平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同一地方,正 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夏至秋分冬至正午影长逐渐变长,冬至 春分夏至正午影长又逐渐变短。我们还了解到了日出、日落时刻以及 正午太阳仰角的四季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同一地方, 正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 夏至秋分冬至正午影长逐渐变长, 冬至春分夏至正午影长又逐渐变短。 6.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6 课。本课基于课程标准的 “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学习目标 而设计的。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一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本课 则继续探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 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并推理得出四 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二是初步尝试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但本课并非要求 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得出科学准确的四季变化成因,只是纠正学生常见的一 个错误观点而已。 【学生分析】 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较普遍的错误认识。在我们孩子的经验里太阳 像火堆一样,是一个热源,太阳的温度是非常高的,越靠近太阳越热;四季变 化最显著特征就是温度的变化,自然就会把“离太阳近温度高,就是夏天;离 太阳远温度低,就是冬天”关联起来。在了解太阳公转特征时,恰巧存在近日 点和远日点,学生就会把这个事实列入该错误观点的“有力证据”中去。而学 生目前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储备是无法真正理解四季的成因的,所以教材只能打 破错误观点,没有建立正确观点,但在探究过程中,已经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继 续探究的种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2. 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 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 2. 通过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距离变化无关。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2.为完成探究活动,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四季变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地球公转的各种特征,并尝试用模拟实验表达出地球运动的全部 特征。 难点:全面了解地球公转的特征,并推理出四季变化应该与地球公转有关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乒乓球、油性笔、圆盘、地球模型。(自备) 教师准备:地球公转的资料、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看图引入。 (1)展示昼夜交替图片,请学生说出成因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教师总结,我们观测到的众多天文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 (2)展示四季代表性图片,请学生辨认季节。教师总结,四季变化是四季 交替,年年循环,周期是一年。 2过渡。 提问:你认为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吗?还是与地球公转有关系?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了解地球公转活动一:了解地球公转 1学生猜测。 关于地球的运动,你都知道哪些?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2. 过渡。 提问:什么是公转,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公转的周期多长,公转轨道的形 状是怎么样的,公转还有其他特点吗? 3. 小组阅读。 小组一起阅读,立即分享,讨论存疑。 4.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汇报公转特征。 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公转特征。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总是不变的,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 活动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活动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 谈话:经过刚才的学习与讨论,我们知道了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是 24 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同时, 地球又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总是不变; 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存在一个近日点和一个远日点。我们还猜测公转可能产 生了四季变化。那么,我们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模拟地球同时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吗? 2.
收藏
编号:176339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0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9-27
10
文币
- 资源描述:
-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全部教案 1.1.我们的地球模型我们的地球模型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1 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 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与公 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是从介绍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开始的。学生先 整理关于地球的已有认知,再通过对比、讨论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 展开后续的研究学习。这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开篇设计,也是能提高学 生学习能力的开篇设计。 由于地球与宇宙中的有关现象、事物和规律,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 我们常常通过制作模型与模拟实验进行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而科学家在进行 此领域的研究时,也会把已有认知表达在模型上,并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 从而得出新知,再通过实践观察验证新知。本课也是通过模型制作帮助学生整 理已掌握的知识,并希望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模型应用在后续的各个主题的研究 中,从而获得新知。 【学生分析】 在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感尚未完全建立,空间感知能力、想象 力非常有限。受此影响,学生在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 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宏 观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规律。 动手制作各种类型的地球模型,并展示分享自己的模型,是学生非常感兴 趣的内容,难度较低,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个单元的学习积蓄 强大的学习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 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 2. 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构成。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 能用思维导图表达并整理已学的地球知识。 2. 能通过制作模型表达、概括已学知识。 3. 能从地球的结构、运动、气候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 对地球与宇宙空间领域内容探究保持好奇心与探究热情。 2. 愿意与小组成员分享和交流,有综合考虑他人意见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技术与科学探究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不同材料,动手制作能表达各类地球知识的地球模型。 难点:提出感兴趣的关于地球的问题;能较准确地表达出地球结构、地球 海陆分布以及地球自转的特征。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泡沫球 自备材料:橡皮泥地球结构模型、抹油的小刀(防沾刀)、笔头较宽的彩 色笔、橙子、勺子、吸管、地球仪、抹布、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一份。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看图引入。 展示地球图片,让学生辨认地球,并追问:“你之前学过哪些关于地球的 知识?你在科普书上又看过哪些关于地球的知识?你又有哪些萦绕心中的未解 之谜呢?” 2过渡。 谈话:相信每位同学都了解过很多关于地球的知识,也会有一些感兴趣的 问题,你能不能把它们都写在活动手册上?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问题抛出后,并没有让学生立即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让学 生把自己的所知与所想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也 是在培养学生精细加工信息的习惯。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写活动一:写“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提出想知道的关于地球的疑问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提出想知道的关于地球的疑问” 1明确活动要求。 (1)可在学生活动手册中自行添加气泡。 (2)按类别填写气泡图。 (3)提出的问题下面留出空白,方便记录答案。 2. 小组内交流“我们的认知”。 学习新的知识,核对自己的分类是否科学,并修改自己的气泡图。 3. 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在班级记录表上板书学生提到的地球知识以及科学问题。只记录问题, 不做解答。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把已知的知识记录在气泡图中不是难 事,而把已知的知识分门别类地填写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重点提醒学生构思 好了再写。在展示感兴趣的问题时,只展示问题,不做解答,让学生的求知欲 处于“愤而待启,悱而欲发”的状态,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索问题答案 的动力。 活动二: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活动二: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1. 谈话:科学家探索此类问题时,会根据已知的知识,制作出初步的模型, 进行各种探究实验,寻找新知,并根据新的知识不断修正模型。而且不同的模 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那么,我们能依据已知的地球知识做一个地球模型吗? 2. 讨论:我们能做什么类型的地球模型?表达地球的什么特征? 3. 出示并介绍制作三种模型的材料;基于这些材料,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地 球的特征。 4. 动手制作模型。 提醒学生一边制作一边对照阅读教科书中的“地球的结构”示意图的数据 信息。 5. 组内展示“我的地球模型”。 学生小组内介绍“我是如何制作模型的?我的模型表达了什么知识?”认 真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比观察模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把已知的地球知识表达在模型中,并在 制作过程中不断强化与内化知识。 活动三:集体研讨活动三:集体研讨 1. 小组代表展示“我们的模型”。 表达清楚“我们的模型”可能解释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 2. 对比不同的模型,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不同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材料也不同,适用的范围也是 不同的;模型的相同之处是都能表达某一类的地球知识,都有地球的基本特征, 都能用于科学研究。 3. “我们的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使模型更精确地表达地球知识;让模型更美观;从材料方面改进制作方法; 增加表达的知识内容以增强模型功能。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并介绍模型,这样既可以横向对比不同的模型得出 它们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也能作为纵向对比引出相同的模型也有不同,激发学 生思考“我们的模型”可以如何改进,这样也能给更多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成果。 三、拓展三、拓展 1提问:地球仪是我们最常用的地球模型,它与我们制作的模型有什么不 同?它又表达了哪些知识? 地球 2. 小组观察地球仪。 3. 学生发表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是一次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拓展,也是活动 的总结。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复习了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和大气 层组成的;地球的表面分布着陆地与海洋;地球仪是最常见的地球模型,地球 仪能转动。另外,我们知道了模型是研究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常用工具。今 天我们制作的地球模型将会在我们后续学习的探究实验中继续使用。 【板书设计】 我的地球知识 时间: 班级: 姓名: 我知道的地球知识我想知道的地球知识 2.2.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2 课。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与 “太阳光的照射,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三个因素有关。“太阳光 照射”和“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这两个因素会被学生作为一种常识快速地接 受并理解。而学生对于“地球自转”这个关键因素常常表现出不理解或不确定。 正是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多样性与现象本身的复杂性,本课希望让学生能自主展 示各种解释方案,暴露自己的原有认知,然后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通 过讨论交流、思维碰撞发现问题、修正解释,最终推动学生的认知向前发展。 本课从认识昼夜交替现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随即用一个问题“昼夜交替 现象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呢?”聚焦到探究主题上来。然 后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把自己的假设用图画形式表达出来;交流假设;模拟实验 验证假设;交流实验结果;集体研讨各种假设的不同与相同;思考如何进一步 探究。最后总结得出我们需要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才能确定哪一种假设 与事实相符。 【学生分析】 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最常见的天文现象,每天都在循环往复,也是学生非 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但是学生熟悉的是现象的特征,对现象的成因却比较模糊, 有过探究经历的学生就更少了。在前概念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地球 自转”这个关键因素常常表现出不理解或不确定。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会提及 地球自转因素,但并不等于他们能合理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如果同时考 虑地球的公转,他们有的甚至会改变原有的解释或给出更多的假设。调查中还 发现,有的学生会把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作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 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 2. 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但与事实相符的是昼夜交替与地 球自转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 能根据已有知识,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 2. 能基于假设,制订可行的探究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成因 的假设。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能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身边许多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有科学解释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并了解他人的假设。 难点:在认真聆听其他小组汇报后,思考并归纳出各种假设的本质区别是地 球运动状态不同。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手电筒、海陆分布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班级大记录表、彩色笔(记录学生假设)、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看图引入。 观察一棵树的白天与黑夜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哪一部分表达的是白昼和哪一 部分表达的是黑夜。 观察一张昼夜交替的动态图片,让学生说出这种现象是昼夜交替现象。 2过渡。 谈话:昼夜交替现象每天都在上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这种 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出示图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白昼和黑夜的特征,出示动态图是为 了让学生直观观察昼夜交替现象。这两幅图片都是为了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成因铺 垫基础知识。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学生表达自己的解释活动一:学生表达自己的解释 1. 谈话:如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如果地球是个透 明的球体,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这些都是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它 还跟什么因素有关?请把你的观点用图画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2. 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把自己的假设用图画表达出来。暂时没有想法的学生, 提示其阅读教科书上的常见假设。 3. 交流我们的想法。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并就他人的观点开展研讨,在思考 他人的观点后,修改和补充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问题抛出后,不让学生直接在全班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让学 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这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交流观点的环节能 让学生在与他人观点碰撞中,产生新认知。有了新的认知,才能让学生产生亲自 做模拟实验去验证哪种假设才是真正的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因素以及哪种假设才 是与事实相符的动力。 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 1. 明确实验要求。 (1)实验目标是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昼夜交替现象出现的判断标准。 (3)了解实验材料,思考实验操作步骤。 2. 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3. 交流我们实验的结果。 4. 提问并总结。 提问:你的假设成立吗?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小组内统计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各种假设,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最 后分析它们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每位学生不仅要独立完成验证自己的假设的模拟实验,还要认真 观察他人的实验,聆听他人的观点,让学生对每一个观点都有充分的认识,最后 在研讨环节分析出它们的本质不同是因为地球的运动状态不同。 活动三:集体研讨活动三:集体研讨 1. 小组代表展示我们的假设。 按假设类别,分别请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教师统计每一个假设是否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 全班分析班级大记录表,找出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的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班级大记录表,小组讨论,汇报不同之处。 教师小结:每种假设本质的不同就是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状态不同。 3. 谈话:我们该如何进一步确认哪种假设是正确的? 研究确定地球的运动状态,才能确认哪种假设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展示与交流充分了解每种假设的特点,在对比中发现每 种假设的本质不同,进而才能找到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本质原因。学生也会在这 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认识,昼夜交替成因的解释逐渐明朗起来。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每天都在 循环往复,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经过探究,我们发现有多种假设都能解 释它的形成原因。经过研讨,我们发现必须先研究、确定地球的运动状态,才能 确定哪一种假设与事实相符。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记录表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记录表 运动方式运动方式是否产生昼夜交替(是是否产生昼夜交替(是“”“”否否“”“”) 1. 2. 3. 4. 5. 我的发现我的发现:有( )种情况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我最认可的假设是( )号。 能模拟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能模拟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 3.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3 课。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 动的历史上,有过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学说,即“地心说”和“日心说”。在 教科书中,列举了“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代表人物和学说的主要观点。 “地心说”以托勒密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地球是宇宙中心,是静止不动的, 太阳及其他天体都是绕着地球在转。“日心说”是 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提出的,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还自 转,自转一周 24 小时。当然,每一种学说在历史上都有其产生、发展、修正、 革新的过程,教科书罗列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一方面希望学生能对比分析,了 解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的进步经历 了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发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在于地球与太 阳的运动关系,因此本课需要学生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再次模拟实验,最终形 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这样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及严谨的逻辑推导过 程,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在科普读物中了解过“地心说”和“日心说“, 对这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是有所了解的,比如:“地心说”是以地球为中心, 太阳绕着地球转;“日心说”是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且绝大多 数学生会支持“日心说”,但是学生对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以及观点的推理过 程了解并不多。尤其是后来的科学家基于“日心说”的理论模型,经过长期的 实践观察与实验,得到的佐证了解更是少之又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 代表性的学说。 2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3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 关信息。 2能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最终的 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2乐于参与调查、查阅、实验等科学活动。 3有证据意识,知道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的动力。 2知道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材料,认识地球的运动状态,了解“日心说”的主要观点, 并利用它指导模拟实验,最终成形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解释。 难点:认识“日心说”的科学性的证据,理解两种学说的推理过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阅读资料、手电筒、地球模型、记录表。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一套、班级大记录表一份。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谈话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模拟实验,我们发现,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 它们的本质不同是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状态的不同,只有明确地球的运动状 态,才能知道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 2过渡。 谈话:关于地球的运动状态,历史上有过两种非常经典的学说,让我们走 进历史,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我们无法到太空去直接观察,所以直截了当地让学生通过阅读 史料获取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信息。查阅文献了解前人研究成果也是 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阅读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活动一:阅读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 1明确活动要求。 方法:对比阅读两种学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要求:一边阅读一边记录关键信息。 思考:两种理论模型的科学证据有哪些,小组内交流阅读心得。 总结:地球真实的运动状态。 2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在同学面前发表各自的学 说观点,并解释是如何让其观点更有说服力的。 3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学生代表发表学说观点并出示让学说观点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教师板书,记录学说中的地球与太阳运动特征。 4小结:地球绕地轴自转,周期是 24 小时,并同时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即公转,周期是 365 天。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阅读过程中,加入文献摘要,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了解两种 学说的观点。在阅读结束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并汇报,使学生深入了解两种学 说的观点以及他们是如何让其观点更有说服力的。 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1谈话:既然大家都认为哥白尼“日心说”中的地球运动规律与事实相符, 那么,我们就按照“地球绕地轴自转,周期是 24 小时,并同时绕着太阳做圆周 运动”的观点再次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2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 (1)用一根铁丝贯穿地球模型的南北,当作地轴。 (2)在地球模型的几块大陆上,分别贴上几个反光小圆片,并给小圆片标 号。 (3)用强光照射地球模型,并让地球模型自转。 3学生模拟实验,并用组图形式记录其中一个反光小圆片位置的昼夜交替 全过程。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是为了让模拟实验与事实更接近,得出的 结论更具科学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用组图形式形成学生的关于昼 夜交替现象成因的最终解释。 活动三:集体研讨活动三:集体研讨 1. 提问:本次模拟实验与上节课的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2. 提问:现在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组图,并陈述自己的解释。 教师把学生的解释用组图形成表达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是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探究的终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解 释能充分反馈学习效果。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材料,我们知道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中有过两个非常经典的 学说,即“地心说”和“日心说”。我们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与事实相符, 并依据地球自转且绕太阳公转的特点,用模拟实验的方式验证“日心说”的真 实性,证明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最终原因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结合我们的生活 常识,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科学知识? 【板书设计】 4.4.谁先迎来黎明谁先迎来黎明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4 课。本课与教科书中的第 2 课、第 3 课一起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13.1 知道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形 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地球自转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 学段目标。此前,通过哥白尼学说已经知道了地球绕地轴自转,自转周期是 24 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那么本课的内容则落在“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 以及自转形成了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上。 本课通过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地球”,按不同方向转动“地球”,观察 谁先迎来黎明。再通过“地球椅”体验活动,结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事实, 推理得出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确定了地球自转方向之后,结合 “人体地球”的模拟实验,就能知道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即东边比西 边先迎来黎明。最后,再利用地球模型进行一次模拟实验,验证我们推理出来 的结论,巩固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在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认识:有较为丰富的相对运动经验,如 汽车与窗外树木的相对运动关系,有这样的基础,根据“地球椅”实验推理出 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就容易得多。学生对北京与乌鲁木齐的位置有所认识, 能在地球仪上快速找到它们。能在地球仪上分清东西南北。但经了解这些基 础认知都是学生比较欠缺的,所以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前概念情况及教学 条件提供一些设备及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 24 小时,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 的现象。 2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运用“地球椅”模拟实验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相对运动的 特点。 2能运用各种实验逐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寻自然现象,解密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处处是科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模拟实验证明地球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转,然后得出北京比乌鲁木 齐先看到太阳的结论。 难点:“地球椅”实验条件要求较高,不容易获得好的实验效果。学生原 有知识储备不足,生活体验不足,影响相对运动的理解,进而影响学生理解太 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西向东转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打印好的“北京”“乌鲁木齐”“东”“西”大字(剪成合 适大小)、双面胶、红色圆卡纸、可以旋转的办公椅、手电筒、学生制作的地 球模型、小圆片贴纸。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大记录表、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看图引入。 播放一张昼夜交替的动态图,提问:“地球不停地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 象,那么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会相同吗?” 学生回答问题。 2过渡。 谈话:不同的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是有先后的,那么,我国的北京和乌 鲁木齐,哪座城市先迎来黎明呢?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问题抛出后,学生必定认为不同的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不 同的。有这个共认,研究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谁先看到活动一:谁先看到“太阳太阳” 1猜测。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 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 3模拟实验。 实验组:小组成员手拉手围成圈模拟地球,一位学生贴“北京”“东”纸 片,一位学生贴“乌鲁木齐”“西”纸片。在围成圈的地上,中心画点模拟地 轴,外面画圈模拟自转轨道,一位同学站在圈外,举着红色圆卡纸模拟太阳。 请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记录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再按照由东 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记录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 观察组:记录实验结果。 4研讨“谁先迎来黎明”。 观察组成员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在班级大记录表上记录结果。 5小结。 如果地球自西向东转,北京先迎来黎明;如果地球自东向西转,乌鲁木齐 先迎来黎明。只有确定了地球自转方向,才能知道谁先迎来黎明。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是个实验推理过程,层层铺垫,每一环节都需要学生认知到 位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学生得先清楚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座城市的位置关系, 才能进行模拟实验。只有进行了模拟实验才会发现得先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才能知道谁先迎来黎明。 活动二:转椅体验活动活动二:转椅体验活动 1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坐在汽车上看到两边车窗外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 车向东,树木向西;车向西,树木向东。 2让学生说出坐在转动的椅子上,看到的周围物体是什么运动规律。 椅子自西向东转,周围的景物会自东向西转;椅子反转,景物就会自西向 东。 3“地球椅”模拟实验。 一位学生举着红色圆卡纸代表“太阳”,一位学生坐在椅子上,教师转动 椅子,学生说出“太阳”的运动方向。 4推理: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东升西落的,这说明地球的自 转方向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并汇报。 5小结: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并且形成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 6研讨: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经过“地球椅”的模拟实验以及相对运动规律的推理得出地球 的自转方向,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推理出谁先迎来黎明。 活动三:利用地球模型验证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活动三:利用地球模型验证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1改进实验条件。 在地球模型上,用反光小圆片贴在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 2明确实验方法。 手电筒模拟太阳,让地球模型自西向东旋转。观察贴在北京位置的小圆片 和贴在乌鲁木齐位置的小圆片哪个在照射下先闪烁。 3学生记录实验现象。 4研讨: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用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验证上一环节推理出的结论,这是 科学推理常见的研究过程,也是科学家常用的实验方法。 活动四:集体研讨活动四:集体研讨 1. 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你是如何知道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2.小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现象,地球自转一周是 24 小时,因此地球自转一周,地球上的每个位置只迎来一次黎明。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解决地球自转周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绕地轴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是 24 小时。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也形成了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 【板书设计】 5.5.影长的四季变化影长的四季变化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5 课。本单元的 57 课都是基 于课程标准的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内容编排分别是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研究,四季变化成因 初探,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最后回归生活,了解四季变化对地球 生物的影响。 我们常说的四季变化是指平均气温的四季变化、正午影长的四季变化、日 出时间的四季变化、太阳高度的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都是与地球公转有关的。 学生在低中年级已经有过四季变化规律和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学习,本课选取 “探究正午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作为主题,是基于课程标准关于学习目标选 定的,教科书还在拓展部分提供了日出时间变化规律和太阳仰角变化规律的学 习资料。 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定节气用的天文仪器,它由圭 和表两部分组成,圭面上有刻度,不同的刻度代表不同的节气。 【学生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是低中年级时,知道“四季的不同”主要是气候的变化以 及部分动植物的四季变化。学生知道一天中影长的变化,但是关于影长的四季 变化却不了解,关于圭表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本课引入了圭表的学习及制作, 旨在让学生关注到中国古代一些先进的观测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提供足够 多的材料给学生制作简易圭表,激发学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正午时,物体影子随季节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 2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复制古代天文仪器,模拟测量四季的影长。 2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帮助我们发现四季影长的变化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有创新精神,勇于采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材料有创意地完成圭表的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改造生存环境,顺应自然规律,减少自 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通过复制古人仪器,感受古人的智慧,体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圭表的工作原理,制作圭表并测量影长四季的变化。 难点:确定四季正午时刻太阳的位置高度。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制作圭表模型卡纸、长尺、双面胶、剪刀、手电筒、“春分、 秋分、冬至、夏至”的标志物。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回顾 提问: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什么呢? 早晨和傍晚时,太阳高度比较低,物体的影子很长;正午时,太阳在正头 顶,物体的影子很短。 2过渡。 谈话:同学们,日影长度在一天中有规律地变化。那么,一年四季,春夏 秋冬,影子长度会有规律地变化吗?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一天中日影长度的变 化规律,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查阅资料,了解圭表活动一:查阅资料,了解圭表 1. 提问:四季中同一时刻的影子长度会有规律地变化吗?呈什么样的规律? 学生发表观点。 2明确阅读要求。 关于日影的四季变化,中国早在汉代就有人发明了一种名叫“圭表”的天 文仪器观测一年四季日影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一下圭表的结 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 3学生阅读资料。 4分享阅读心得。 汇报圭表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 5. 小结:中国古代使用名叫“圭表”的天文仪器观测日影长度,圭表由圭 和表组成,圭是有刻度的平面,表是立在圭面上的一根棍子。正午时,表会在 圭面上投射出暗影,经过长期观测记录,人们发现影子长度在四季会呈规律变 化,人们还根据影子长短制定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此环节增加了分享阅读心得,既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也 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对圭表有较好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续的学习顺利进 行。 活动二:制作简易的圭表活动二:制作简易的圭表 1过渡。 科学讲究实证精神,所以我们一起复制古人制作圭表,并测量验证影子的 四季变化规律好吗? 2出示并介绍制作的材料;学生思考如何有创造性地利用这些材料。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在保证圭表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同时,制作有 个性的圭表。 活动三:利用圭表模型测量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活动三:利用圭表模型测量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 1确定正午时刻太阳的位置。 (1)提问:平时,我们有观察过一年四季太阳的位置变化吗?学生回答。 (2)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每一个季节正午的太阳位置。 2播放实验示范操作。 一位同学观察并记录,要求把实验结果记录到活动手册中,另一位同学手 拿手电筒模拟太阳,两人确定“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太阳位置。 3学生模拟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5学生分析全班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研讨,得出日影四季变化规律的结 论。 同一地方,正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夏至秋分冬至影子逐 渐变长,冬至春分夏至影子又逐渐变短。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基于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变化规律, 最终得出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 活动四:实验观察活动四:实验观察 我们的结论是通过模拟实验得出的,模拟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事实, 但它毕竟不是事实。为了结论的严谨性,我们还要把圭表放到太阳底下,实际 观察四季的变化规律是否跟我们模拟实验的结论一致,让我们拭目以待。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长期观测自然规律的习惯,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 态度。 三、拓展三、拓展 1过渡。 观察教科书第 32 页右边“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变化表” 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观察数据。 3学生发表观察的结果。 4小结:同一地点,不同的季节,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阳仰角等 有相同有不同,使得物体的影长呈一定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影长的四季变化。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圭表是中国古代观测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圭表由圭和表组成,圭是有刻度的平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同一地方,正 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夏至秋分冬至正午影长逐渐变长,冬至 春分夏至正午影长又逐渐变短。我们还了解到了日出、日落时刻以及 正午太阳仰角的四季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同一地方, 正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 夏至秋分冬至正午影长逐渐变长, 冬至春分夏至正午影长又逐渐变短。 6.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 6 课。本课基于课程标准的 “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学习目标 而设计的。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一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本课 则继续探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 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并推理得出四 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二是初步尝试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但本课并非要求 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得出科学准确的四季变化成因,只是纠正学生常见的一 个错误观点而已。 【学生分析】 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较普遍的错误认识。在我们孩子的经验里太阳 像火堆一样,是一个热源,太阳的温度是非常高的,越靠近太阳越热;四季变 化最显著特征就是温度的变化,自然就会把“离太阳近温度高,就是夏天;离 太阳远温度低,就是冬天”关联起来。在了解太阳公转特征时,恰巧存在近日 点和远日点,学生就会把这个事实列入该错误观点的“有力证据”中去。而学 生目前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储备是无法真正理解四季的成因的,所以教材只能打 破错误观点,没有建立正确观点,但在探究过程中,已经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继 续探究的种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2. 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 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 2. 通过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距离变化无关。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2.为完成探究活动,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四季变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地球公转的各种特征,并尝试用模拟实验表达出地球运动的全部 特征。 难点:全面了解地球公转的特征,并推理出四季变化应该与地球公转有关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乒乓球、油性笔、圆盘、地球模型。(自备) 教师准备:地球公转的资料、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看图引入。 (1)展示昼夜交替图片,请学生说出成因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教师总结,我们观测到的众多天文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 (2)展示四季代表性图片,请学生辨认季节。教师总结,四季变化是四季 交替,年年循环,周期是一年。 2过渡。 提问:你认为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吗?还是与地球公转有关系?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了解地球公转活动一:了解地球公转 1学生猜测。 关于地球的运动,你都知道哪些?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2. 过渡。 提问:什么是公转,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公转的周期多长,公转轨道的形 状是怎么样的,公转还有其他特点吗? 3. 小组阅读。 小组一起阅读,立即分享,讨论存疑。 4.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汇报公转特征。 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公转特征。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总是不变的,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 活动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活动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 谈话:经过刚才的学习与讨论,我们知道了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是 24 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同时, 地球又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总是不变; 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存在一个近日点和一个远日点。我们还猜测公转可能产 生了四季变化。那么,我们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模拟地球同时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吗? 2.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秋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全部教案及课件.zip》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地球的运动
新教
六年级
科学
上册
第二
单元
地球
运动
全部
全体
整个
教案
课件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