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价值导向与试题形态创新.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价值导向与试题形态创新.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作文 命题 价值 导向 试题 形态 创新
- 资源描述:
-
1、李熹: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价值导向与试题 形态创新 原创 李熹 中国考试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1 年第 9 期第 6267 页。 作 者 李熹,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生。 摘 要 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更为凸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内核、以“三 大文化”为载体的价值导向。在这一价值导向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建 构真实的交际语境,优化提示性材料、写作指令与具体要求,引导学生 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复杂的、创造性的表达。面向新时代,高考语文作 文命题应进一步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凸显价值引领功能;同 时应创设更为复杂的文化情境与更为真实的写作任务, 引导学生主动探 索文化现象背后的价值导
2、向。 关 键 词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写作指令;命题理念 正 文 0 引言 一直以来,高考作文承载着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语文教育研究界 也有一大批学者通过透视不同历史时期的高考作文命题, 深层次探寻其 背后的价值导向。有研究者指出,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紧跟着时代变 迁的步伐,历经曲折,命题内容由仕途功利性、现代实用性、革命政治 性的外部关照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和人的健康心理的完整 构建,逐步由主体的困顿与自在走向了主体的自觉和自由1236。 改革开放 40 年来,高考语文作文从全封闭、全垄断、全指令的命 题或半命题作文,持续走向多元开放、边界拓宽的新型材料作文或话题 作文,为考生作为独
3、立主体而积极语用不断开拓思维空间、淡化探索疆 界2。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以下简称语文课 标 )出台以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时代下高考语文作文的价值导向与 试题形态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近些年的高考语文作文试题选取特定的视 角巧妙切入“改革开放 40 周年”“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中国共产 党成立 100 周年”等重大事件, 凸显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发 展历程的现实关切。 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教育改革关口, 高考语文作文呈现出站 位高、落点实的生态图景。人存在于一定的时空背景之中,而作为写作 主体的人正是立足于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相互交织的具体节点上展开对 话
4、。正如潘新和提出的疑问:“写作、语文教育并非不要语用,问 题在于:语用(生存)与立言(存在),二者孰轻孰重?”3 显然,近些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在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事实上,写作 不仅仅是面向一般生活、工作需求的应用文制作,还面向人的存在,即 充分尊重个体倾吐自我、 与外部世界的思想交流及独创性的思想创造等 深层次需要。 1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价值导向 1.1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内核,锤炼思维品质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重视哲理思辨可以说是高考语文作文 命题一个较为稳定的格局4。近些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以历史唯 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内核,聚焦联系、发展、矛盾等哲学 母题,启发考生
5、在写作实践中思考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间的关系。这一特点在提示性材料的表述逻辑、内容选择与写作任 务设计上均有体现。 语文课标将思维发展与提升纳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 指出帮助学生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 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 思维品质的提升54。基于此,高考语文作文命题通过对立观点论 辩、开放议题讨论两类题型激发考生思维活力,其中:前者就同一 话题给出两种对立观点,要求考生展开辩驳;后者提出一个开放性 的议题,由考生自主思考。近些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积极引导考生 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建构论证体系,不断增强问题意 识
6、,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021 年全国新高考卷作文题指向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启发 考生充分思考事物发展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作文的提示性材料节选自毛泽东 体育之研究 一文, 文中提及“人 的身体会天天变化”这一观点。个人身体素质处于动态变化中,生 而强者并非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如果个体长期消极对待身体,则超 过一定限度后就会逐渐由强转弱,反之亦然。这与马克思在论述辩 证法时的观点一致。马克思说:“对于现存事态,它固然包含着肯 定的理解,但在这种肯定的理解中,它还包含着它的否定的理解, 即现存事态必然归于消灭的理解。”6 从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出发,人们可以运
7、用矛盾分析法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2020 年全国新高考卷以抗击疫 情过程中我国与其他国家间援助物资上的寄语为切入点,引发考生 对国际合作的思考。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待“疫情中的距离与联 系”这一主题,考生不仅能发现“远与近”这一对概念在物理与心 灵层面上的辩证关系,而且可以尝试以联系的观点思考“一带一路” 等新型国际合作关系的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由处于一定历 史阶段、依据一定物质条件、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个人所组成7。 个体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 造客观世界,处理好个人与时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019 年全国高考卷作文题涉及 1
8、919 年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五四运动、 1949 年新中国青年投身祖国建设、1979 年莘莘学子汇入改革开放 的时代洪流等时间节点上的历史事件,以 5 个短句清晰地展示了青 年人在各个历史阶段作出的努力,同时也生动地诠释了每一代青年 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与当时或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历史背景的紧密 关系。 1.2以“三大文化”为载体,凸显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是近些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考 语文作文的中国元素辐射“三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 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应于语文课标中的“中国传统 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当代文化参与”学习 任务群。根据不同类型文化的自身
9、特性及呈现方式的具体要求,高 考语文作文命题通过连贯的时间脉络串联“三大文化”,形成文化 育人的系统效应。 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中的中国元素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承载 着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不仅描绘了宏大的时代背景,也关注为国 家发展、民族进步作出贡献的每一个“小我”。近些年高考语文作 文试题对中国元素中“三大文化”的呈现趋向多元,频次也更为密 集(见表 1) ,由直接出现“中国”“中华”等显性词语向隐性的文 化符号与显性词语的融通状态转变。与此同时,高考语文作文命题 还设计了一系列贴近中学生日常生活与真实需求的文化传承活动, 如演讲、观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等,引导青年学生在 言语
10、实践中关注、理解并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元素。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将“三大文化”作为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从多渠 道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同形态,实现由感官层面的文化 刺激向深层的文化理解转变,建立青年学生与国家和民族文化间强 有力的精神纽带。以 2021 年全国甲卷语文作文题为例,其材料涵 盖了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元素,鲜活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 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奋斗历程。该题通过主动回应“中国共产党 建党百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引导中学生解构与中国共产党百年 奋斗历程密切相关的节日、歌曲等文化符号蕴藏的深层隐喻,在提 示性材料的促发下
11、,青年学生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这一精神文化 宝库,以更加强烈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表达对“可为 与有为”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2 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形态的显著变化 2.1呈现真实的交际语境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 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 54。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建构真实的交际语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 复杂性、创造性的表达。交际语境写作将写作当作“与外在社会语 境之间,个体与外在真实生活世界、 精神世界及社会文化世界之间, 一切的意义建构和交流的写作”8。 交际语境型作文题分为明确提出型与材料暗示型两大类9。明 确提出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