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侧重理论性思辨性的阅读专题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课件.ppt

收藏

编号:1751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55K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18-07-12
0.5
文币
资源描述: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第二章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侧重理论性、思辨性的阅读,[考点要求]  能阅读分析、鉴赏评价中外实用类、论述类文本。 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4.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5.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6.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7.对文本某种特色的深度思考和判断 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 9.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 10.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一、(2015·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1,2,3,4,5,6,7,8,9,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1,2,3,4,5,6,7,8,9,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 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选自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有删节),1,2,3,4,5,6,7,8,9,1.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密切的关联。 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 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答案,解析,解析 A项对应的是文章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意谓内部言语本身是一种功能,并非“与外部言语相对”,曲解文意。,1,2,3,4,5,6,7,8,9,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比内部言语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 语思维”。 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 洒下。 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 一致。 D.言语表述时需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 起来。,√,答案,解析,1,2,3,4,5,6,7,8,9,解析 A项偷换概念,文章第一段提到“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而第二段开头就说“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由此可知,内部言语的下一个层面是“思维本身”而不是“言语思维”。 B项扩大范围,文章第三段有“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一句,表明并不是所有思维都能转变为言语。例如后文的“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所以,并不是选项所言“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 C项强加因果。思维的整体性对应的是表述时的分散性,且“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是对文章第三段“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一句的曲解。,1,2,3,4,5,6,7,8,9,3.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答案 首先要整体理解文本,找到回答此题的关键:“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即言语不能完全地表达思维;“他人将如何理解”,即思维交流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即思维并不总表现为言语。因此说“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可用“因为……,所以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加以验证。,1,2,3,4,5,6,7,8,9,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归类:信息筛选整合题 对应考点:考点2,答案,答案  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 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 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1,2,3,4,5,6,7,8,9,二、(2016·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1,2,3,4,5,6,7,8,9,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1,2,3,4,5,6,7,8,9,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所选文段有删改),1,2,3,4,5,6,7,8,9,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 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 美危机”,但客观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 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答案,解析,1,2,3,4,5,6,7,8,9,解析 A项对应的是第一段第三句的前半句,原文说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选项中的说法颠倒了语序,并强加“进而”关系。 C项偷换概念,第二段“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所反对的是提倡白话文,丢弃文言文,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 D项见第二段首句,选项中“其最重要的意义”及“重大价值”于文无据。,1,2,3,4,5,6,7,8,9,5.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答案,解析,解析 A、B两项概括太片面,只概括了“语言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一个。 D项看似两项都有,而“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只是第一段的内容,第二段所阐述的不单单限于现代小说。,1,2,3,4,5,6,7,8,9,6.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答案 答题区间在第二段的后半部分,即“时过境迁”后的文字,可作筛选的语句有“冷静面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侧重理论性思辨性的阅读专题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课件.ppt》由用户(mrli20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2019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二 实用 论述 文本 阅读 侧重 理论性 思辨 专题 掌握 关键 研究 能力 课件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侧重理论性思辨性的阅读专题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51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