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概论全册配套最完整精品课件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工程概论全册配套最完整精品课件2.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 工程 概论 配套 完整 精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工程概论全册配套最信息工程概论全册配套最 完整精品课件完整精品课件2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信息工程/ /科学概论科学概论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主要参考 电子信息技术导论电子信息技术导论黄载禄等主编黄载禄等主编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9 2009年年4 4月月 信息科学教程信息科学教程钟义信主编钟义信主编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5 2005年年5 5月月 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钟义信主编钟义信主编
2、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02010年年7 7月月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目 录 第第1 1讲讲 绪论绪论 第第2 2讲讲 信息的定性解析信息的定性解析 第第3 3讲讲 信息的描述及定量测度信息的描述及定量测度 第第4 4讲讲 shannonshannon熵熵 第第5 5讲讲 信息的获取及统计识别方法信息的获取及统计识别方法 第第6 6讲讲 模糊模式识别方法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第第7 7讲讲 神经网络识别方法神经网络识别方法 第第8 8讲讲 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传递 第第9 9讲讲 信息认知和再生原理信息认知和再生原理 第第
3、1010讲讲 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处理 第第1111讲讲 信息施效原理信息施效原理 第第1212讲讲 状态空间控制方法状态空间控制方法 第第1313讲讲 控制信息加工机制控制信息加工机制 第第1414讲讲 系统自组织原理系统自组织原理 第第1515讲讲 信息科学方法论信息科学方法论 第第1616讲讲 习题讲解及答疑习题讲解及答疑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第1 1讲讲 绪论绪论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科学,科学,是人类创建的关于自然和社会(因而也包是人类创建的关于自然和社会(因而也包 括人类自身)的本质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的开放括
4、人类自身)的本质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的开放 性理论知识体系,它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而被人性理论知识体系,它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而被人 们逐渐发现、提炼和抽象出来,又经过长期的社们逐渐发现、提炼和抽象出来,又经过长期的社 会实践检验而得到确立和更新。会实践检验而得到确立和更新。 科学知识体系是科学知识体系是 一个不断动态更一个不断动态更 新的开放体系。新的开放体系。 科学的定义科学的定义知识的形成至少知识的形成至少 需要经历两个基需要经历两个基 本的阶段,首先本的阶段,首先 是在实践过程中是在实践过程中 有所发现和创新有所发现和创新 ,然后是在实践,然后是在实践 过程中经历严格过程中经历严格 的检验和
5、确证。的检验和确证。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技术,技术,也叫工艺学,是人类创造的关于如何认识也叫工艺学,是人类创造的关于如何认识 自然和如何改造自然的工艺方法体系,它从实践自然和如何改造自然的工艺方法体系,它从实践 过程中被人们逐渐总结出来,或在科学理论指导过程中被人们逐渐总结出来,或在科学理论指导 下被人们发明出来,经过实践的检验而逐渐得到下被人们发明出来,经过实践的检验而逐渐得到 确认和应用。确认和应用。 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 系:系: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可以指导人们发明创造
6、新的更好的可以指导人们发明创造新的更好的 技术方法和技术工具,而技术方法和技术工具,而技术方法和技术工具技术方法和技术工具又又 可以反过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运可以反过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运 动规律。动规律。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信息科学的缘起 1.2.1 科学技术发生学:辅人律科学技术发生学:辅人律 人类的进化分为两个基本阶段:人类的进化分为两个基本阶段: 首先是首先是生物学进化阶段生物学进化阶段(初级进化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初级进化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 进化阶段;然后才是进化阶段;然后才是文明进化阶段文明
7、进化阶段(高级进化阶段),这一(高级进化阶段),这一 阶段至今仍在继续,而且演进得越来越快速,越来越高级。阶段至今仍在继续,而且演进得越来越快速,越来越高级。 人类由生物学进化阶段向文明进化阶段的转化,由人类由生物学进化阶段向文明进化阶段的转化,由“内部器内部器 官功能的分化和强化官功能的分化和强化”机制向机制向“利用身外之物强化自身功能利用身外之物强化自身功能” 机制的转化,是机制的转化,是科学技术发生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发生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个转。如果没有这个转 化条件,如果没有化条件,如果没有“利用身外之物,扩展自身能力利用身外之物,扩展自身能力”这种需这种需 求,那么,科学技术是永远
8、也不会发生的。求,那么,科学技术是永远也不会发生的。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信息科学的缘起 1.2.1 科学技术发生学:辅人律科学技术发生学:辅人律 “辅人辅人”(利用外部的资源制造工具,辅助人类扩(利用外部的资源制造工具,辅助人类扩 展自身的能力)是科学技术所以能诞生的展自身的能力)是科学技术所以能诞生的唯一原唯一原 因因。反之,如果人类没有。反之,如果人类没有“利用身外之物制造工利用身外之物制造工 具来强化自身能力具来强化自身能力”这样一种需求,科学技术再这样一种需求,科学技术再 好,也没有发生的根据,因此没有发生的可能。好,也没有发
9、生的根据,因此没有发生的可能。 这就是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技术固有的这就是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技术固有的 天职和本性。这也就是天职和本性。这也就是“科学技术辅人律科学技术辅人律”的真的真 正意义和全部内涵。正意义和全部内涵。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信息科学的缘起 1.2.1 科学技术发生学:辅人律科学技术发生学:辅人律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信息科学的缘起 1.2.2 科学技术发展学:拟人律科学技术发展学:拟人律 人类扩展能力的需求走向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向之间不是简人类扩
10、展能力的需求走向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向之间不是简 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因果关系。这种相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因果关系。这种相 互关系可以用下图模型来表示。互关系可以用下图模型来表示。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信息科学的缘起 1.2.2 科学技术发展学:拟人律科学技术发展学:拟人律 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确实跟随着人类能力扩展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确实跟随着人类能力扩展的需求 亦步亦趋,宏观上从来没有脱离这个轨道。这就是为亦步亦趋,宏观上从来没有脱离这个轨道。这就是为 什么把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称为什么把科学技术发展的
11、规律称为“拟人律拟人律”的道理。的道理。 体质能力的增强体质能力的增强 体力能力的增强体力能力的增强智力能力的增强智力能力的增强 386CPU芯片芯片 芯片内部布线芯片内部布线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信息科学的缘起 1.1.2.3 2.3 科学技术未来学:共生律科学技术未来学:共生律 科学技术既然是为辅人的目的而发生,按照拟人的规律而科学技术既然是为辅人的目的而发生,按照拟人的规律而 发展,发展的结果必然秉承它的原始宗旨发展,发展的结果必然秉承它的原始宗旨 辅人;于是,人辅人;于是,人 类的全部能力就应当是自身的能力加上科学技术产物的能力
12、,类的全部能力就应当是自身的能力加上科学技术产物的能力, 这就是这就是“共生律共生律”的表述。的表述。 在这个共生体中,人类和智能工具之间存在合理的分在这个共生体中,人类和智能工具之间存在合理的分 工:工:智能工具智能工具可以承担一切非创造性的劳动,可以承担一切非创造性的劳动,人类人类主主 要承担创造性劳动(当然,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承担要承担创造性劳动(当然,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承担 非创造性的劳动)。非创造性的劳动)。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信息科学的缘起 1.1.2.4 2.4 科学科学- -技术技术- -经济经济- -社会:互动律社会
13、:互动律 社会最基本和最具本质的特性是不断地提出社会最基本和最具本质的特性是不断地提出“改善人改善人 类生存和发展条件类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求。这种社会的需求。这种社会“需求需求”是整是整 个互动过程的个互动过程的出发点出发点,而满足这一需求则是互动过程,而满足这一需求则是互动过程 的的归宿归宿。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信息科学的缘起 图中模型说明,一旦新的物质产品和新的精神产品能够满足图中模型说明,一旦新的物质产品和新的精神产品能够满足 社会原来的需求,新的社会需求又会产生出来,于是就进入社会原来的需求,新的社会需求又会产生出来,于是就
14、进入 一个新的一个新的科学科学- -技术技术- -经济经济- -社会的互动过程社会的互动过程(外圈):新需(外圈):新需 求,新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的社会生产力,求,新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的社会生产力, 新的社会生产关系,新的经济基础,新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新的社会生产关系,新的经济基础,新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 品,新的社会上层建筑。接着便应当是更新的需求和更新的品,新的社会上层建筑。接着便应当是更新的需求和更新的 互动,直至永远。互动,直至永远。 对于信息科学的研究来说,对于信息科学的研究来说,“互动原理互动原理”给出的最直接的启给出的最直接的启 示是:示是:信息科学和信
15、息技术的发展,将无可避免地导致信息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无可避免地导致信息 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出现。这就是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出现。这就是“信息科学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信息信息 经济经济-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连锁反应。的连锁反应。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 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 信息获取信息获取 信息传输信息传输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 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存储 信息利用信息利用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1.31.3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
16、技术问题 5 (一)信息获取(一)信息获取 1)语音是人类使用最频繁、使用最多的交流信息的工具。语音获取使用最多。语音是人类使用最频繁、使用最多的交流信息的工具。语音获取使用最多。 语音获取方法语音获取方法 获取的语音波形获取的语音波形 4 磁体磁体 线圈线圈 纸盒纸盒 送话器送话器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一)信息获取(续(一)信息获取(续1) 2)图像信息获取方法:光电摄像、)图像信息获取方法:光电摄像、CCD成像、红外成像、微波成像、成像、红外成像、微波成像、 X光医学图像等光医学图像等。 光电摄像管光电摄像管 CCD成成像像器件器
17、件 多光谱地面多光谱地面 成像照片成像照片 X光医学图像 光医学图像 1.31.3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一)信息获取(续(一)信息获取(续2) 3)物理参数:)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张力、变形、流量(液体或气体)、如温度、压力、张力、变形、流量(液体或气体)、 流速等流速等。 采用相应的参数传感器,广泛用于各工业、工程和国防控制系统中。采用相应的参数传感器,广泛用于各工业、工程和国防控制系统中。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 传感
18、器是将物理参数变成电信号。传感器是将物理参数变成电信号。 1.31.3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二)信息传输(二)信息传输 通信系统的模型通信系统的模型 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都是信息传输系统。也称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都是信息传输系统。也称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 消息:指语音、文字、数据或图像非电信消息:指语音、文字、数据或图像非电信 号号 1.31.3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19、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5 (二)信息传输(续(二)信息传输(续1) 4 单单工双双工 通信系统类统类型 半双双工 无 线 集 群 通 信 固 定 电 话 移 动 电 话 广 播 电 视 注:广播、电视数字化后,用户可上传信息(如点播节目),但这是利注:广播、电视数字化后,用户可上传信息(如点播节目),但这是利 用上传通道(另一通道)实现的。这不叫双工,互联网有类似情况。用上传通道(另一通道)实现的。这不叫双工,互联网有类似情况。 1.31.3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
20、科学导论 (二)信息传输(续(二)信息传输(续2) 信息传输的主要理论 编码理论 调制理论 检测理论 在大学在大学“通信通信 原理原理”课程中课程中 讲授讲授 信息传输的其他课程 提示:信息传输的理论和技提示:信息传输的理论和技 术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中占术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中占 有很大比重,但有待优化。有很大比重,但有待优化。 移动通信 锁相技术 程控交换 通信系统 通信网 微波技术 及天线 通信软件 数字视频 技术 通信系统 仿真(等) 电视原理 1.31.3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
21、信息科学导论 (三)信息处理(三)信息处理 语语音信息处处理 语语音数数据压缩压缩 语语音识别识别 语语音合成 主要用于智能机器人、翻译机和智能主要用于智能机器人、翻译机和智能 玩具等玩具等 从从64千比千比/秒(固定电话)己降至秒(固定电话)己降至1.2kbit/s (CDMA移动电话)移动电话) 数数字图图像处处理 图图像数数据压缩压缩 图图像增强 图图像复复原 图图像重建 图图像分割 主要用于机器视觉、工业生产监主要用于机器视觉、工业生产监 控、公安交通、医疗卫生、资源控、公安交通、医疗卫生、资源 勘探、武器制导、农业估产、灾勘探、武器制导、农业估产、灾 害评估等等。害评估等等。 评:数
22、字图像处理技术己应用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己应用 十分广泛!十分广泛! 1.31.3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三)信息处理(续(三)信息处理(续1) 印刷体汉汉字识别识别 汉汉字识别识别 联联机手写写体 汉汉字识别识别 脱脱机手写写体 汉汉字识别识别 手写写体汉汉字识别识别 尚在发展中。尚在发展中。 用于手机、计用于手机、计 算机汉字输入。算机汉字输入。 已较成熟。已较成熟。 语义识别语义识别(自然语语言 处处理、自然语语言理解) 基于推理、人工智能;用作不同语言的翻译机。
23、基于推理、人工智能;用作不同语言的翻译机。 正迅速发展。正迅速发展。 1.31.3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三)信息处理(续(三)信息处理(续2) 信息处处理相关课关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语音处理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理解 1.31.3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四)信息存储(四)信息存储 硬盘盘 光盘盘 闪闪存/SD卡 1.5英寸英寸摄像机
24、中使用。摄像机中使用。 2.5英寸英寸笔笔 记本电脑使用。记本电脑使用。 3.5英寸英寸台式机使用。台式机使用。 主流硬盘容量为主流硬盘容量为120500GB,已有,已有 1000GB产品产品。 DVD容量:容量:4.78.3GB 纳纳米存储储器 容量可达容量可达16GB(USB移动存储器)、移动存储器)、 SD卡容量更大。卡容量更大。 21世纪新的存储器件(正大力研究)世纪新的存储器件(正大力研究) 信息存储储器件 硬盘硬盘 光盘光盘 USB闪存、闪存、SD卡卡 4 5 SD 1.31.3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 2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
25、程学院 绪论绪论 信息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 4 5 (五)信息利用(五)信息利用 信息利用能力:信息利用能力: 信息无处不在,它既存在于网络,也存在于人们的周围。信息无处不在,它既存在于网络,也存在于人们的周围。 是否善于利用外是否善于利用外 部信息资源,对外部信息的利用效率与质量,部信息资源,对外部信息的利用效率与质量, 反映了一个人的信息利用能反映了一个人的信息利用能 力,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空间成就大小。力,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空间成就大小。 网络时代:网络时代: 给信息传播和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给信息传播和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 网络信息检网络信息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