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力学基础全册配套最完整精品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生物力学基础全册配套最完整精品课件.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力学 基础 配套 完整 精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生物力学基础全册配套最完整生物力学基础全册配套最完整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绪 论 什么是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是解释生命及其活动的力学,是力学与医学、生物学等 多种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机械学,电子学,化学,材料学,机械学,电子学,化学,材料学, 第一节 生物力学发展的概况 伽利略卡里勒(1564-1642) 曾是医学专业学生,用单摆度量人的心率 威廉哈维(1578-1658) 证明了血液流动的单向性,提出了血液循环的概念 G. A. Borelli(1608-1679) 意大利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医学家,第一个推导出天体以 椭圆路径运动的原因,其专著论动物的运动,阐明
2、了肌肉的 运动和身体的动力学问题,研究了鸟的飞行,鱼的游动,和心脏 和肠的运动 Robert Boyle(1627-1691) 研究了肺,阐述了水中的气体与鱼类呼吸的关系 罗伯特虎克(1635-1703) 虎克定律,细胞 莱昂哈得欧拉(1707-1783) 提出了脉搏波传播方程 Jean Poiseuille(1799-1869) 医学专业学生,创造了用水银压力计测量狗的主动脉 血压的方法,发现了粘性流的Poiseuille定律 绪 论 S. Hales 测量了马的动脉血压和动脉血管的膨胀特性。 提出了血 液流动的外周阻力的概念。 O. Frank ( 1899 年) 提出了关于动脉系统功能的
3、“风箱”( Windkessel )模 型 绪 论 E . H . Starling 通过毛细血管壁的水分的输运,提出了著名的Starhng 定 律 。 A . Krogh 建立了微循环的力学模型,并因此而获诺贝尔奖。 A . V . Hill 关于肌肉收缩规律的研究。 通过蛙缝匠肌 挛缩实验,建立了骨胳肌的功能模型。这一创 造性的工作使Hill 荣获诺贝尔奖。而且,一直到 目前为止,Hill 模型依然是肌肉力学的主要基础。 绪 论 本世纪60年代: 冯元桢、钱煦、BMZweifach、S S Sobin、 JLighthill、RSkalak和毛昭宪等 国内(70年代): 康振黄(四川大学)
4、,陶祖莱(中科院),吴云鹏 (重庆大学),王君健(华中工学院),杨桂通(太 原理工),柳兆荣(复旦大学),席葆树(清华大 学),吴望一(北京大学)。 绪 论 绪 论 第二节 生物力学的研究方向 一、生物材料力学 二、生物流体力学 三、生物固体力学 四、运动生物力学 五、生物热力学 绪 论 第三节 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 u 生物力学作为一,恩交叉学科,其研究方法是生命科学与力学研究方法的结合。 体现了归纳分析和逻辑推理的结合、理论和实验的结合。由于生物体力学研究对 象的复杂性往往不可能用统一的方法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但是可以参考的生物力 学研究思路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几何特征
5、。 (2)测定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质,确定应力和应变关系的本构关系。 (3)根据力学原理,例如动量守恒、质量守恒、能量守恒。Maxwell方程的本构方 程等,建立所研究器官或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边界条件。 (4)用分析方法、近似方法或数值方法求解数学模型。 (5)设计和实施相应的生理实验,得到相应的实验数据。 (6)对实验数据和从模型中得出的相应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验证所建立力学 数学模型的有效性,根据情况对模型本身或模型的求解方法进行修正,直至问题得 到满意的解答。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刚体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力、力矩及力偶 u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其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 运动
6、状态和(或)形状发生改变。前者是力的运动效应, 后者是力的变形效应,一般来说,这两种效应是同时存 在的。在研究中,为了使问题简化,通常是将运动效应 和变形效应分开来研究,静力学研究力的运动效应,材 料力学研究力的变形效应。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一)力的概念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力对点之矩 u 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包括移动效应和转动效应,物体的移动效应用力来度量, 而力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则用力对点之矩来度量。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三)力偶的概念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刚体的概念 (一)质点 u 质点是具有一定质
7、量而几何形状和尺寸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也就是说,可将物体的作 为只有质量但没有大小的点。例如,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时,卫星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 的问题无关紧要,可将卫星看做一个质点。 (二)质点系 u 质点系是由几个活无限个相互有联系的质点组成的系统。例如,太阳系就是一个质点系。质 点系的概念十分广泛,对于无限个质点组成的系统可以是有形状和大小的物体,例如刚体和 固体,也可以是有一定体积而无一定形状的流体,例如液体和气体。 (三)刚体 u 所谓刚体是指这样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说,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实际上,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有
8、不同程度的变 形,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时,若物体变形微小,对研究的问题不起主要作用时, 可以略去变形把物体看作刚体,这样可以使问题的研究大为简化。刚体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 模型。当研究人的肢体运动时,肢体可简化为刚体。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三、约束与约束反力 u 能在空间作任意运动的物体被称为自由体。但是实际情况下,物体在空 间的运动往往受到限制,被称为非自由体。例如,机车受铁轨的限制,只 能在轨道上运动;人体的四肢受到关节的限制,只能绕关节转动;血液受 到血管的限制,只能在血管中流动等。由周围物体构成的阻碍非自由体运 动的限制条件,被称为该非自由体的约束,例如以上例子中的铁轨、关节
9、及血管均为约束。约束限制物体的运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因此,约 束对物体的作用就是力的作用。约束对物体的作用力称为约束反力。约束 反力的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运动方向相反。由此可以确定约束反力的 方向或作用线的位置;约束反力的作用点是被约束物体与约束的接触点; 约束反力的大小从受力体的平衡方程中求解。 u 根据特征,将常见的约束分成如下几个基本类型。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一)柔软约束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光滑面约束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三)固定铰链约束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四)辊轴支座 (五)固定端约束 u 辊轴支座是将铰链支座用几个辊轴支撑在光滑面
10、上,它使物体不仅可绕铰链中 心轴转动,还可以沿支承面移动,因此,其约束反力方向垂直于支承面通过铰链 中心。图1-12(a)表示辊轴支座的构造图,图1-12(b)是常用的两种简图。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u 在物体的力学研究中,首先要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确定 物体受几个力(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反力),以及每个力的 作用位置和方向。 u 为了清晰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需要把被研究物体(简 称受力体)从周围的物体(简称施力)中分离出来,单独 画出其轮廓简图,这个步骤叫做取分离体或取研究对象; 然后把作用在这个分离体上的力(包括约束反力和已知主 动力)全部画在简图上。这个表示物
11、体受力的简明图形, 称为受力图。画受力图是解决力学平衡问题的第一个重要 步骤,以下举例受力图的画法。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平面系及其平面方程 一、平面力系的简化 u 力系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群力(或力偶)。若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的替换一个 复杂力系,称为力系的简化。 (一)力线平移定理 1. 定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2. 证明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平面力系简化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三、力
12、学单位制与量纲 (一)单位制 1. 国际单位制(SI) 2. 工程单位制(EU)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量纲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四、刚体力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实例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u 刚体力学在生物力学中应用广泛,下面是一个实例。 应用刚体动力学来研究人体的运动和肢体关节的受力情况,关键在于 简化后力学模型的建立。1680年,G.A.Borelli在On the Movement of Animal一书中用刚体模型对前臂 在负重时受力情况作了定量分析。 刚体运动力学模型在许多情况下是相当有效的。
13、例如应用多刚体系统作 为人体模型,在体育运动生物力学领域里的成功是典型的例子。但是, 在很多场合下,模型的建立是十分困难的,其难点在于肌肉-腱-韧带系 统之间的估计和处理。例如,人在水平步行时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受力情 况,这对于人工关节和假腿的设计是很重要的。Paul(1970年)测量了 水平步行时,人的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平均载荷随步长-身高比的变化。 实验结果如图1-24(a)、(b)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步行时髋、膝 关节所承受的动载荷要比人的体重大得多,显示了动载荷与静载荷不同 的力学效应。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三节 变形体力学基础 u在静力学中研究的对象是刚体,但实际上,理想的刚体是不
14、 存在的,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形状会发生变化,变形包含物体 尺寸的改变和形状的改变。本节力学研究外力作用下的以下性 能: 抵抗材料破坏的能力,即有足够的强度抵抗材料破坏的能力; 抵抗变形的能力,即有足够的刚度抵抗材料变形过大的能力; 具备足够的稳定性。 u 变形力学(材料力学)是生物力学的重要基础之一。例如,人 体的每块骨骼都承受着不同的载荷(外力、骨关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和肌肉力等),要保证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因 而在骨骼人工置换时,如在设计人工关节和假肢时都必须保证在负 重情况下既能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又能合理选择材料及截面形 状。 u 在变形力学研究中,作了两个假设:均匀连
15、续假设和各项同性 假设。 u 均匀连续假设认为物体的整个体积都无空隙、充满物质,且物 体内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完全一样的。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一、内力与截面法 (一)内力 u 内力指的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时,其内 部各质点的相对位置要发生变化,不受外力时各质点的 原有相互作用力也发生改变,这个因为外力作用而引起 的质点之间内力的改变量,就是变形体(材料)力学中 所研究的内力。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截面法 二、应力与应变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一)应力 u以分布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来衡量,这就是应力的概念 u 例如,两根材料相同但粗细不同的直杆在相同外力作
16、用下,若两杆的内力 是相通时,会发生细杆拉断而粗杆不断的情况。说明内力不能确切地表达截面 上各点受力强弱及其引起的破坏效应。为此,引入了分布内力集中的概念。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1-8) (1-9)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应变 (1-10) 泊松比:(1-11)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三、几类典型的变形形式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一)直杆的轴向拉伸与轴向压缩 1. 轴向拉伸(压缩)时的正应力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2. 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应变和应力关系 (1-14) 将式(1-14)作如下变动可得 (1-15) 上式是胡克定律的又一表达形式,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 第一章 力学基础
17、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剪切 u 构件受到作用在其两侧面的垂直于轴线的一对横向外力,两外力的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所引起的变形,称为剪切变形。剪切变形 的特点是两个力之间的横截面发生相互错动,如图1-31(a)、(b)所示。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2. 圆轴相转是的应力和应变 (1-18) (1-19a) (1-19b) 扭转角的单位是弧度(rad),其正负号与扭矩的正负号相同。 (1-20) (1-21)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
18、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2. 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再列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表示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四、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1. 弹性阶段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2. 屈服阶段 3. 强化阶段 2. 局部变形阶段 (1-27)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u 在生物力学中,扩展体应
19、变的概念,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为 (1-31) u 对于血管的性质,还长采用可扩张和顺应性来描述。可扩张的量值定义为体变 模量的倒数 (1-32) (1-33)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四节 流体在圆管中的运动 一、流体的基本概念 u 通常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u 流体与固体是物质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固体相比,流体在 力学性能上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流体不能承受拉力,因而 流体内部永远不存在抵抗拉伸变形的的拉应力;二是流体在静止 状态下不能抵抗剪切力,即任何微小的剪应力都会发生连续不断 的变形直到剪切力消失为止,即流体具有易流动性,没有固定形 状。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
20、一)流体质点与连续介质模型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 不可压缩流体 u 流体的压缩性指的是流体的体积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 的特点,在质量不变时,体积缩小,即密度增加。密度为常 数的流体称为不可压缩流体。事实上绝对不可压缩的流体并 不存在,但是在通常条件下,液体及低速运动的气体的压缩 性对其运动规律并无太大影响,因此,忽略其可压缩性,将 其简化为不可压缩流体进行研究。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三) 流体的粘性和牛顿切应力公式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四) 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生物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 (五) 理想流体 第一
21、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三、不可压缩的牛顿型理想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 (一) 雷诺数和流动状态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 流体在圆管中的层流流动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三) Womersley数和流动的脉动性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四、牛顿流体在进口、狭窄、弯曲及分支管处的流动 (一) 直管进口区定常流动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二) 狭窄管内流动 1. 流动分离 第一章 力学基
22、础知识 2. 狭窄部位的流动 u 当Reynold数超过临界值后,狭窄的下游将发生湍流,其分离点随Reynold 数的增大而向上移,同时,再附点将移向下游。漩涡能够改变流动方向,所以, 壁面上的切应力随之变化,可见临界Reynold数就是使壁面上最小切应力为零时 的Reynold数。 u 在动脉瘤的模型实验中,测定了在动脉瘤发生的狭窄管处发生湍流的临界 Reynold数,观测到了层流情况下流线的脱离和漩涡环流区域。 u 在相同的压差下,狭窄管的流量比非狭窄管的流量小,也就是说,前者的 阻力比后者大。当流量保持一定时,狭窄管的压降比没有狭窄时要大。 3. 锥形管内流动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
23、章 力学基础知识 (三) 弯曲管内的流动 1. 当在直管中作Poiseulli流动的液体流经弯管,如图1-70(a)所示 u 此时液体的每一微团必须改变其运动方向。正如质点作曲线运动时一样,必须 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在流体中来自侧向的压力梯度,在图1-70 (a)所示的平面内,作用力的方向是从外侧指向弯曲内侧。该压力梯度在一个截面 上大体是均匀的,即对于一给定质量的液体微团所施的侧向力接近相等,亦即给出 相同的侧向加速度。但由于运动较快的液体微团比较难于改变运动方向,因此,原 来在管子中心的运动较快的液体有向弯曲外侧移动的倾向,从而使轴向速度分布的 剖面产生图1-70(b)所示
24、的变化。原来在中心运动的液体外移,将由近管内侧壁处运 动慢的液体所置换,结果形成一个横向循环或二次流动,如图1-70(c)示出的就是管 截面上流线的投影,清楚地表明了二次流动的形态。 Poiseulli流动速度分布剖面图的变形与二次流的出现,使靠近弯曲外侧处的切 变率比Poiseulli流动要大得多,因而在这些区域因粘滞性而产生的能量消耗也较大。 这样,要使流体流经弯管要比流经直管做更多的功,或者说,要维持一给定流量所 需压力梯度在弯管中比在直管中要大。如果流体经直管后流向弯管又流向直管,在 弯曲的下游将包含二次流动,然后,在直管中随着流动二次流动逐渐消失,在下游 远处Poiseulli流动有
25、再次建立起来。二次流动持续的距离与直管进口区建立 Poiseulli流动又再次建立起来。二次流动持续的距离与在直管进口区建Poiseulli 流动的进口长度相近。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2. 进口区以平坦速度剖面进入弯管的流动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四) 分支管内的流动 1. 对称等流量分支管流动式最简单的分支管流动之一 u 在对称分支管内不可压缩流体的定常层流流动,在假定管壁的横截 面为矩形时,就算出的速度分布如图1-72所示。由图可见,在主管中速 度分布的发展是正常的,但进入支管段短距离后,沿支管外侧壁出现边 界层分离和回流。回流区延伸到支管的一部分中,在支管下游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