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九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九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统编 2019 历史 必修 中外 纲要 上册 第九 单元测试 word 答案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新教材】统编版(【新教材】统编版(2019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第九九单元测单元测试卷试卷 (时间:时间:75 分钟分钟满分:满分:10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2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 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是指() A焦裕禄B邓稼先
2、C袁隆平D钱学森 3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B CD 4“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 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新中国符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集中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下表是“一五”计划实施中,各部门按计划规定所占的比例。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行业工业 农林 水利 邮电 运输
3、文教 卫生 城市公 用事业 贸易其他 投资比例58.2%7.6%19.2%7.2%3.7%3.1%1.0% 备注业投资的 88.8%用于重工业建设 A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B实行公私合营 C旨在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D优先发展重工业 6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主阶级被消灭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 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 81
4、956 年,毛泽东主席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目的是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 对“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A吸取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学术、文艺发展的经验 B“百花齐放”针对学术,“百家争鸣”针对文艺 C它是发扬民主、促进团结、符合文艺发展的方针 D确保了学术、文艺事业此后数十年的持续发展 9美国在建国理政过程中,先由 13 个州的代表共同协商制定了一部宪法,后建立了联邦制民族国家,进 而形成各种利益集团和两大政党,遵循的是“宪法国家政党”的道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则 走的是 () A“国家宪法政党”的道路 B“政党宪法国家”的道路 C“国家政党宪法”的道路 D“政党国
5、家宪法”的道路 10下图宣传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大跃进”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1下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表19491952 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 项目 1949195019511952 指数指数指数指数 农民净货币 收入(亿元) 68.5100.087.4127.6111.4162.6127.9186.7 人均净货币收入(元)14.9100.018.7125.523.6158.426.8179.8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 C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 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12毛泽东说:“一切赞成、拥护和参
6、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 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属 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而不用强制的、压服的方 法去解决。”该论述() A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 B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 C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基本矛盾 D认为阶级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131961 年,毛泽东说:“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那么急,十分急搞不成,要波浪式前进,明后年搞几年慢 吞吞,搞扎实一些,然后再上去,指标不要那么高,把质量搞上去,不要务虚名而受实祸。”这一认识 () A推动了国民
7、经济快速发展 B为“八字方针”提出奠定基础 C是对“左”倾政策的反思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41967 年 2 月,毛泽东批示要求进行“三支两军”。其中除了“支左”外,“支工”“支农”“军管”“军训”都是 为了保护生产的继续进行。同年 3 月,又批示:军队不但要协同地方管农业,对工业也要管。由此可知 () A“文革”期间经济领导权发生转移 B“文革”期间军队对经济贡献较大 C毛泽东对“文革”的错误有清醒认识 D毛泽东试图保持经济的相对稳定 1519561966 年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下列史料中 可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161956 年
8、,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 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形成了南北对立的两个政权。1950 年 6 月 25 日全面内战爆发, 朝鲜人民军
9、在战争初期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美国政府随即令美驻远东海空军支援韩军,并操纵联合 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制裁朝鲜,组建“联合国军”参战,9 月 15 日,美军成功实施“仁川登陆”,切断 了朝鲜人民军战线及补给线。9 月 29 日,朝鲜请求苏联的直接军事援助遭到拒绝。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正 在进行大规模精简整编,节省军费开支以支持国家建设。在全面分析形势后,中国将军事重点由解放台湾 转变为保卫东北边防,组成东北边防军,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尽管作出应对部署,但中国政府仍然希望 通过努力将战争控制在有限范围内,避免扩大化。为此,中国通过各种方式明确警告美国不要越过“三八 线”。10 月 7 日,美军
10、地面部队大举越过“三八线”。中共中央政治局为此连续多次召开会议,经过艰难 的抉择,最终独立自主地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摘编自赵丽中共中央“抗美援朝”决策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决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美援朝”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 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 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
11、安全、政治、经济等 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 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材料二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 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 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 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 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一政策的
12、主要影 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指引下,新中国进行 了哪些外交实践? 19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 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 1840 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 “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 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
13、的 14 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 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材料四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 的先进社会制度。 摘自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说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 世纪末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 平等条约。 (2)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浴血荣光的 14 年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的图示并结合所学
14、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推翻“三座大山”和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0“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清朝统治者认识到: (西方侵略者)“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摘自岳麓版新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二自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 14 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 8 年全民族艰苦 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战的彻底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1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