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1717452
  • 上传时间:2021-09-14
  • 格式:DOC
  • 页数:37
  • 大小:17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实验 学部 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教材 分析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1 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分类分类内容内容课时课时教学要点教学要点 课文课文 搭石2 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文 中的关键词句想象村民们走搭石的画面,感悟搭石默 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村民互助互爱的品质。 将相和2 学习快读默读课文的方法,注意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概括各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会复述故事;品析语 言,感悟人物品质。 什么比猎豹 的速度更快 2 学习借助关键词句快速默读课文的方法;掌握说明的 方法,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体会科学的神奇,激 发热爱科学的兴趣。 冀中的 地道战 3 学习带着问题快速默读

    2、课文;了解冀中的地道的结构 特点,理清课文的条理;理解冀中的地道战的特殊地 位。 习作习作“漫画” 老师4 了解漫画的特点,掌握用文字“漫画”人物的方法; 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恰当运用描写人物的 方法。 语语 文文 园园 地地 交流平台 2 掌握快速阅读文章的方法、概括语句的主要意思的方 法;认识到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加快阅 读的速度;能用简单的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树立珍 惜时间、发奋努力的意识。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2 第二单元电子教案第二单元电子教案 科目:语文执教时间:年月日 课题5.5.搭石搭石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汛、间、谴”等 7 个生字

    3、(包括 1 个多音字) ,会写“汛、访、 鞋”等 10 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快速默读课文的方法与技巧,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学习作者善于从平凡 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展示一些小溪流上的搭石的图片或视频,适时引导学生从环境、形 状、作用等方面观察描述。 导语:

    4、导语: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 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长势茂盛的庄稼, 有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里有一排排搭石, 人们正在经过搭石走向学校,走向工厂,走向农田,走向幸福的远方。今 天,让我们一起走向小溪里的搭石,用心感受那些搭石的平凡、感受它们 的美丽与奉献的精神。 2.板书课题, ( “搭石”要写得稳稳地。 )然后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 二、默读课文,学习字词二、默读课文,学习字词 1.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 本文的作者刘章出生在河北省兴隆县的一个村庄,被誉为“农民诗人” “草根诗人” 。

    5、作者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又回到农村工作,在那里生活了 十多年。作者深爱着家乡的一切,家乡的乡亲,林间的草木,田野上的庄 稼,农家院里的瓜果蔬菜、猪驴牛羊,乃至溪涧的一砖一石都能涌入他的 笔端,生发出浓浓的诗意。 2.教师出示阅读要求,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 用最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好后举手,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注意力要集中,用脑用心。 3 不回读。 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看谁能在默读后准确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默读方法,展示成果。 (1)教师统计学生默读课文所用的时间。 (2)让默读最快的学生介绍经验。 (3)交流默读时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交流明确:交流明确:全

    6、文主要讲了什么叫搭石,怎样摆搭石,怎样过搭石,搭石所 体现的精神。 4.自主学习,认读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xn 汛 fn 访友脱 xi 鞋 wn 挽裤 jin 间 隔 qin 谴责 ln 懒 du 惰平 hn 衡 xi 协调人影 chu 绰绰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汛汛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第一笔是横斜钩;第二笔是横, 不是点;第三笔是竖,不是撇。 挽挽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部的第六笔是一撇通下来。 衡衡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紧凑, “大”的捺改点。 绰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

    7、部最后一竖为悬针竖。 (3)学生识记,书写练习,要求学生做到“手、脑、嘴”并用。 (4)教师检测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圈画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学生交流圈画的内容,教师根据交流情况点拨理解。 (1)教师教方法。 出示“汛期” “间隔” “平衡” “清波漾漾”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 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演示“访友” “挽裤”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 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协调有序” 。查字典理解“谴责” “懒惰”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等词语。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并学会运用。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8、(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然后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教 师给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 什么是搭石?(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 为什么要摆搭石呢?(山洪过后,人们过小溪必须脱鞋挽裤。有了搭石, 4 就不必脱鞋挽裤了。 ) 哪些内容写摆搭石? (秋凉以后这里的人懒惰。 )哪些内容写整理搭 石?(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才肯离去。 ) 哪些内容写人们过搭石?(第 34 自然段写人们过搭石。 ) 作者是怎么赞美搭石的?(赞美搭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 (2)教师先引导学生交流上面的问题,再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 主要内容。 出示填空。 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农村生

    9、活中几个常见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摆)搭 石,上了年岁的人(整理)搭石,一行人协调有序地(走)搭石,有谦有 让地(过)搭石及背老人(过)搭石。 教师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 (3)合作与交流。根据以上的探讨,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 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 :介绍了什么叫搭石及摆搭石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 :描绘了乡亲们摆搭石、整理搭石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 34 自然段) :描绘了乡亲们走搭石的几幅美好画面,表现了 乡亲们的美好心灵。 第四部分 (第 5 自然段) :借搭石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 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10、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过渡:作者家乡小溪中的平平凡凡、默默无闻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 将乡亲们送去上工、上学,又迎接乡亲们下工、放学回家,搭石成了乡亲 们生活的必需。同学们,有搭石的家乡风景美不美?美在哪里?家乡的搭 石凝聚了乡亲们什么样的精神、情怀?作者想借搭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下节课上,我们将深入课文中去探究理解。 小结:小结:这节课上,我们主要默读、朗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熟悉并 概括了课文的内容,了解了什么叫搭石以及如何摆搭石、如何走搭石,还 划分了文章的层次。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 错,。 (示例

    11、:默读课文又快又好,他只用了分钟;善于运用新词, 他用这个词语造的句子特别好;朗读课文时特别流畅,特别有感情, 5 说明课前预习时他下了一番功夫;同学善于提取主要信息,他对课文 主要内容的把握很准确。尤其是同学的发言富有创意,他把划分课文 层次的理由阐述得特别充分、全面,让我们信服。老师特别希望大家在课 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交流,大胆陈述自己的意见、建议,这样我们就会共 同进步。 )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默读的方法、技巧。 (2)自由交流并积累行之有效的识记字词的方法。 (3)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一、温故知新,导入新

    12、课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内容。 话搭石(第 1 自然段) 、摆搭石(第 2 自然段) 、走搭石(第 3、4 自然段) 、 赞搭石(第 5 自然段) 。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在作者的家乡,纯朴的山里人摆搭石、走搭石,用互敬互助的美好品格把 平凡的搭石变成了家乡一道最美的风景。你看,人们走搭石时一个跟着一 个,动作协调有序;你听,搭石上足音“嗒嗒” ,小溪中水声“淙淙” ;你 看,两人对面来到溪边,互相微笑着止步礼貌谦让;你听,老人在年轻人 的背上连连称赞,娃娃在大人的怀中哈哈大笑。平凡的搭石上每天都在上 演动人的故事,这份美丽已牢牢地扎根于作者的心灵深处。让我们走

    13、近作 者的心灵,去体验这份美好。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主交流,初识搭石发现美景。 (1)学生自由读第 1 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圈画重点。 用横线画出介绍“什么是搭石”的句子。 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样过小溪呢?请画出相应的句子。 没有搭石时家乡的人们过小溪的情景让你感受到什么? 乡亲们摆搭石过小溪,体现了乡亲们的什么特点? (2)教师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请大家说一说搭石对乡亲们的重要性。 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基本掌握了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在 刚才的阅读过程中,你们了解到了许多信息,现在我来考一考大家。请大 家跟着我来说一说。 示例:示例:作者的家

    14、乡分布在小溪的两岸。每当汛期来临,溪水就会猛涨,这 6 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山洪过后,人们出工要(学生:脱鞋 挽裤。 )收工要(学生:脱鞋挽裤。 )赶集要(学生:脱鞋挽裤。 ) 访友也要(学生:脱鞋挽裤。 )来来去去都要(学生:脱鞋挽裤。 ) 这样不停地脱鞋挽裤,真是(学生:麻烦啊! )一旦到了秋凉之后,溪 水变得冰凉,人们就(学生:没法通过这条小溪了。 )所以(学生 读句子: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 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 去。 ) 对了, 小溪上这样一排排的石头就是搭石。 有了搭石后, 人们 (学 生:出工、

    15、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无须脱鞋挽裤。 ) 2.汇报展示,品析搭石之美。 是啊,搭石方便了人们出行,成了家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和乡亲们的 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现在我们仔细品读下面的句子,初步感受搭石 之美。 (教师出示句子。 ) 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 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 是搭石。 思考:思考:哪些词语突出了搭石的特点?哪些词语要重读?读这段话,你的眼 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明确明确:“平整方正的石头” “二尺左右的间隔”这两个词语突出了搭石的 特点。 句子

    16、中的“平整方正” “二尺左右” “摆上一排”等词应重读。 眼前出现了人们找石头摆搭石和人们过搭石的画面,摆搭石体现了乡亲 们的聪明、能干、智慧。 3.自主交流,品析美景。 学生朗读交流后明确学生朗读交流后明确: (画面一)上了点儿年岁的人调整搭石,直到满意了 才肯离去。 (画面二)走搭石的人们不抢路,动作协调有序。 (画面三)两 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过溪时,会互相谦让;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 本文的语言简练生动,非常具有画面感。同学们透过语言文字能想象出这 么多美丽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来细细鉴赏这一块块搭石,感受作者字里 行间所描述的最美的、最让人感动的风景。 (1)品析美景之一老人平整搭石。 学生

    17、自由读第 2 自然段。 (朗读指导:要读出乡亲们的善良、质朴。重读 “早早地、唯独、谴责、无论、只要、一定会、再、直到、才肯”等词语。 ) 学生画出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句子。 (预设:注意句中的动词放下、找 7 来、搭上、踏上几个来回、离去。 ) 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 (交流预设:a.老人踩到 了不平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b.老人在挑选 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c.老人满意地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 理、表情、动作?) 教师小结:教师小结:在这平常的小事中,我们感受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 心灵。 (板书:奉献美。 ) (2)品析美景之二人们有

    18、序走搭石。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读,体会“走搭石”的美。 学生逐句朗读,全班交流,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们的协调美。 A.师生交流“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 示例:示例: 师:师:作者写得如此生动,使我们如同身临其境,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走搭 石的行列中,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读一读,我问问你们,现在你们 走的是什么?(学生:搭石。 )好,从这儿开始。 师师(引述引述)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学生:抬起脚来。 )后面的(学生:紧跟上去。 )抬起脚 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学生:轻 快的音乐。 ) 教师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配合

    19、得也很默契。你们看,在那一排排搭石上, 乡亲们一前一后,协调有序。他们的动作是那么的默契,这样的画面是那 么和谐,怎能不让人赞叹呢! (板书:和谐美。 ) B.学生自主交流“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 a.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人影绰绰”中“绰”的含义。 (明确: “绰”在这 里是“体态柔美”的意思。 ) b.发挥丰富的想象,用心体会“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美好画面。 (预设: 学生可以想象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一幅画一样。 ) c.学生带着感情读句子。 (朗读指导:要读出身临其境的感觉。 ) (3)品析美景之三面对面走搭石,互相谦让。 过渡:过渡:乡亲们在搭石上来来往往,避免不了出现“撞车”

    20、的情况。乡亲们 面对面走搭石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 4 自然 段,把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找出来。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明确:明确:让人感动的地方有两处,其一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 8 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 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其二是“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 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 一块块普普通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纯朴、善良、谦让和敬 老,也轻轻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以情境表 演的方式展现出来。 班级推举学生表演两个感人的场景。 学生

    21、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此情此景多么感人,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要表达自己的赞美。如果你当 时正站在岸边,你准备怎样来赞美这些纯朴的乡亲们呢? (学生自由交流。 ) 教师小结:教师小结:这一个个善良的举动中蕴藏着的不仅仅是一颗谦让的心,一颗 敬老的心,还是一种美(板书:谦让美、敬老美。 ) 。家乡的人们把许许多 多美好的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假如你在生活中也遇到了来走搭石的老 人、孕妇等需要帮助的人,希望你也能及时地伸出援手。 4.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主旨。 一排排平凡的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其实比这道风景更美 的是走在搭石上的人!所以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请 同学们齐读最

    22、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思考:思考:说说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作者仅仅是在赞美搭石吗? (1)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分组讨论上面的问题。 交流后明确:交流后明确:搭石凝聚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乡亲们 的奉献美、和谐美、谦让美、敬老美。最后一个自然段寓情于议,总结全 文,画龙点睛,点明了主旨。 作者借搭石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品质,表现了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人性美。 (2)拓展思维,学生畅谈生活中的美。 (3)回味品读课文,升华美感。 教师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只要有一双慧眼、一颗美丽的心灵,我们就会发现美 就在我们身边。本文

    23、的作者从搭石这么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奉献美、 和谐美、谦让美、敬老美,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纯真无私的感情。让 我们用心去感受文中的美、去体会文中的情吧,让我们再深情地朗读我们 喜欢的内容,让我们的心灵在诵读中得以净化,让我们的思想品质在感悟 中得以提升。 9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同学们,学习了本文后,我们对美有了更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希望我们 也能留心观察美,用心感受美,精心描写美,进而让美参与我们的生活, 参与我们的人生。现在,把我们发现的身边的美写下来,与身边的人分享 美、传扬美。 1.出示“小练笔” ,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 小练笔:小练笔:本文的作者

    24、不仅发现了外在的美,而且透过现象体会到了平凡事 物中蕴藏的内在美。你在自己的故乡或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中发现了什么样 的事物也蕴含了人间真情?请用几句话写出来。 提示:提示:你身边有哪些平凡且容易被人忽视的事物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甚至 必要?你觉得它有些什么特点?它与人们有什么关系?它凝聚了什么丰富 的内涵?对此,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段话写下来。 2.展示优秀的作品,师生集体评议。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话搭石-摆搭石 搭石-家乡的一道风景默默无闻 走搭石-赞搭石无私奉献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10 第二单元电子教

    25、案第二单元电子教案 科目:语文执教时间:年月日 课题6.6.将相和将相和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将、璧”等 16 个生字,会写“召、臣”等 12 个生字,掌握“进攻、 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 联系。 教学重点: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复述故事, 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

    26、,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可如果同学们之 间不团结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生自由讨论) 看来,我们都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了。古人更知道这个,今天我们就 学习一篇文章。 (板书:将相和)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 “将相和”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 “相”分别指谁?“将” “相”之间是怎样由 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 二、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 2.借助工具

    27、书理解下列词语。 11 (无价之宝失信抵御理直气壮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 罪) 三、浏览课文,整体把握。三、浏览课文,整体把握。 1.在书上画出“将” “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 ( “将”指大将军廉颇, “相”指上卿蔺相如, “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 四、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四、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 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

    28、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 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 点。 (讨论、交流、整理) 语言: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 (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 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 (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 语言: “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29、。 ” (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出璧上 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 (机智) 语言: “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 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 ”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 撞。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 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 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 12 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五、总结、

    30、预习。五、总结、预习。 1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完璧归赵) 2.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3扩展: 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 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 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将” “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 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机智勇敢

    31、) 二、教师引导,进入新课。 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1. 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 事。 (板书:渑池之会)(板书:渑池之会)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 秦王没占到便宜, 只好放赵王回国, 相如再立大功, 被封为上卿。 ) 思考:秦王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生答,师总结: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 做好了准备。 2. 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点拨:秦王让赵王击缶实际上是侮辱赵王,蔺相如为了维 13 护国家荣

    32、誉,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 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 (板书: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板书: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第三个小故事。 4.学习第三个小故事。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负荆请罪)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思考:廉颇说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真的吗? 生答,师总结:从渑池会中,秦王因为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而不敢 动赵王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廉颇说的是真的。 (2)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

    33、言行。 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 (板书: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表现了廉颇怎样的品质? (语言: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行动:反映了廉颇以国 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 (板书: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3)思考: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 和好的根本原因。 ) (4)思考: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解释自己不和廉颇针锋相对的一番话有几 层含义?说明了什么? 引导生读相关文字,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 A.和秦王做比较,点

    34、明自己不害怕廉颇。 B.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因为有廉颇。 C.将相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宽广的人。 三、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1.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 这些矛 14 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2.贯串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3.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哪是因,哪是果? 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 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 爱国的好品质。 四、总结、拓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

    35、来刻画人物形象; 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 颈之交” ,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小故事。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板 书 设 计 完璧归赵机智勇敢 将相和渑池之之会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负荆请罪 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知错就改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15 第二单元电子教案第二单元电子教案 科目:语文执教时间:年月日 课题7.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教学时数:2 课时

    3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鸵、赢、冠”等 4 个生字(包括 1 个多音字) ,会写“俯、喷、 枚”等 10 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速度”这个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事物的速 度。 3.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表达特点,体会课文说明的方法。 4.体会科学世界的神奇,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借助关键词句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了解“速度”这个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说明的方法,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展示“飞人”博尔特百米冲刺的视频,引出速度的话题,进入本课 的

    37、学习。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飞人”博尔特吧。他是目前世界上跑得 最快的人,至今仍保持着百米 9 秒 58 的世界纪录呢!在百米赛道上,博尔 特三次获得奥运会冠军,先后打破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在 2012 年的伦 敦奥运会上,他更是取得了奥运会历史上首位同时卫冕 100 米和 200 米冠 军的傲人成绩。追求更快的速度是人类对突破身体极限的渴望,在不断挑 战的道路上,人们始终坚信“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快一点,再快一点, 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能有多快?世界上有哪些比人类跑得快的事物呢?我 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的含义,探讨课题的作用。 (1)教师出示有关猎豹的资料,学生

    38、了解猎豹奔跑的速度。 (2)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比猎豹速度更快的动物? (3)讨论交流:本文以一个问题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学生交流后明确:学生交流后明确:课文的题目是一个问句,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引起读者 的思考。而读者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也就容易把握课文的核心内容,同 时还能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带着课文题目中提出的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 16 关键词句,圈画读不准的字词,记录下所用的时间和产生的疑问。 (教师出示阅读记录卡。 ) 2.教师检测学生生字、词语掌握情况。同桌互查,小组轮读。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读音、书写

    39、方法。 “冠”是一个多音字,读音容易混淆,当表示“帽子”或者“形状像帽子 的东西”时读“gun” ,其余都读“gun” 。 “束、赤、置”都是翘舌音; “喷” 是前鼻音。 书写指导: 俯俯左窄右宽。左部竖为垂露竖,右部书写宜紧凑。 喷喷 “口”略小而偏上; “贝”较宽,长点要稳住重心。 置置 “罒”扁而宽, “直”里面三横间距均匀。 易错提示: 冠冠上下结构。上边是“冖” ,不要写成“宀” 。 枚枚左右结构。右边是“攵” ,不要写成“文”或“夂” 。 (2)教师出示词语卡,学生朗读。 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 (1)通过查资料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游隼游隼一种中型猛禽。翅长而尖

    40、,眼周黄色。头至后颈的羽毛灰黑色, 其余蓝灰色,尾部有数条黑色横带,翼下和尾下白色,密布白色横带。游 隼善飞,常在鼓翼飞翔时穿插着滑翔。游隼主要栖息于山地、丘陵、半荒 漠、沼泽与湖泊沿岸地带,其平时飞行并不迅速,只有时速 50100 千米, 但是它是俯冲最快的鸟类,时速最快可达到 300 多千米。 喷气式飞机喷气式飞机一种使用喷气发动机作为推进力来源的飞机,所使用的喷 气发动机靠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向后高速喷射的反冲作用使飞机向前飞 行,它可使飞机获得更大的推力,飞得更快。 地心引力地心引力一切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会产生互相吸引的作用力。地球对 其他物体的这种作用力,叫作地心引力。 流星体流星体

    41、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或尘粒。流星体进入地球(或其他 鸵赢冠俯喷枚箭瀚筒束赤圈置 猎豹鸵鸟千米冠军俯冲传播月球火箭引力 发动机 静止 天体物体开关惊人按照赤道难以置信 17 行星)的大气层之后,在路径上发光并被看见的阶段则被称为流星。 (2)用比较法理解词语。 如如: “传播”和“流传”这两个词都有“分散到各处,传下来”的意思,但 是两者的适用对象不同。 “传播”多指理论、观点、学说、经验等,也可以 指花粉、细菌、光、电波等的传播; “流传”的对象多是事迹、作品、谚语、 格言、传说等。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如如: “呼啸”可联系“寒风呼啸”来理解,指发出高而长的声音。三三、s s

    42、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我在你们的作文中发现有的同学说自己“跑起来像一阵风一 样” ,也有的同学说“只听见嗖的一声,他已经跑出去好远了”。 人奔跑起来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人跑起来真的能像风一样,甚至比声音 还快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 1 自然段,去感受一下人奔跑时的速度。 1.讲读课文第 1 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 1 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体验速度的快慢,激发学习的 兴趣。 师:师:同学们,你们在体育课上有过百米竞赛吧?有没有同学感觉自己跑得 很快的呢? 生:生:我觉得自己跑起来速度快极了,每次都能战胜其他同学。 师:师:要是让你

    43、和鸵鸟比赛跑,你觉得能跑过它吗? 生:生:鸵鸟的速度是多少呢? 师: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接着读下面的课文。 2.指名分段朗读第 28 自然段,罗列文中列举的事物,探究速度的概念。 我们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就发现本文的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一种事物 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现在我们分段细读课文,摘录出相关的知识要 点。 明确明确: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发现速度常用的单位是“千米每小时” ,即是指 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一个小时)内运动的距离。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快有 慢,目前已知的速度最快的事物是光。 3.探究所列举的事物的特点,弄清行文的逻辑顺序,划分文章层次。 (1)学生整理文中列举的事物。 明确

    44、明确:人、鸵鸟、猎豹、汽车、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 光。 18 (2)学生交流讨论这些事物的特点。 (3)合作与交流。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给文章划分层次。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 :具体介绍了陆地上的人、鸵鸟、猎豹奔跑的速 度。 第二部分(第 47 自然段) :具体介绍了空中的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 流星体的速度。 第三部分(第 8 自然段) :指出光是目前宇宙中速度最快的事物。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 小结小结:本文说明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 能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只要同学们多读几遍,便能了解文章

    45、的主要内容。初读课文后,同学们通 过多种方法理解了难懂的词语,发现了文章的结构特点。再读课文时,同 学们采用分段朗读并摘取重要知识点的方法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 了文章的层次。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很多不同的事物的速度的知识,相 信同学们也一样。希望大家都能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激发阅读科普说明文的 兴趣,从书海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快速默读、理解词语、摘取知识点) 。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检测学生的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教师出示词语听写卡,学生听

    46、写后选词造句加以运用。 ) 猎豹 鸵鸟 瞬时 冠军 俯冲 传播 搭乘 摆脱 浩瀚 呼啸 静止 惊人 按照 难以置信 2.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初步感知完成填空,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1)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 ;目前世界上运 动速度最快的事物是(光) ,它的运动速度大约是(30 万千米每秒) 。 (2) 课文所列举的事物中速度比猎豹更快的有 (游隼、 喷气式飞机、 火箭、 流星体和光) 。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明确:本文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各个有代表性的事物的速度,告诉 我们光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事物。作者通过这些典型的例子让我们了解了 19 “速度”这个

    47、概念,激发了我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4.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体验奔跑的速度。 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动物世界这个电视节目吧!在动物的世界里适者 生存,各种动物为了生存都有一技之长。比如变色龙会把自己伪装起来, 壁虎为了活命可以舍弃自己的尾巴, 刺猬利用浑身的刺来防御敌人的侵袭, 等等。请同学们观看下面的两个视频,然后说一说鸵鸟和猎豹各有什么特 别的本领。 (教师播放介绍鸵鸟和猎豹的视频。 ) (1)看视频,体验鸵鸟和猎豹的速度。 (2)读课文,了解人、鸵鸟、猎豹的速度,学习说明方法。 (教师出示句子。 ) 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

    48、 24 千米每小时。 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是 72 千米每小时。 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 110 千米每小时。 分别找出上面三句话中的关键词。 (a.奋力奔跑、最大速度、24 千米每 小时;b.最大速度、72 千米每小时;c.最大速度、110 千米每小时。 ) 认识鸵鸟和猎豹的速度。 (鸵鸟是两条腿的动物中奔跑的世界冠军,猎豹 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 分析这些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 ) 明确:明确: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其作用 是使说明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所列举的 数字要准确无误,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依据。 (3)

    49、了解陆地上其他动物奔跑的速度。 2.体验飞行的速度。 过渡: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了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那什么动物的 速度比猎豹还要快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游隼这种鸟,它俯冲时的 速度比猎豹要快得多呢! (1)学生自读第 47 自然段,交流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 体的速度。 (教师出示填空题。 ) 游隼是一种鸟,它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千米每 小时。游隼最快的速度是高速行驶的汽车的()倍。 声音在高空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大约是()千米每小时。 假如一架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三倍,那么这架飞机最快 20 的速度可以达到()千米每小时。 火箭为了摆脱

    50、地心引力,速度必须非常快。火箭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声 速的()倍,大约是()千米每小时。 有些流星体的最大速度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 6 倍多,能达到()千 米每小时。 (2)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与同桌探究课文运用的其他的说明方法。 相关句子相关句子: 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 (比 较的对象: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的速 度。作用:突出游隼的速度之快。 ) 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 1050 千米每小时,而一 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比较的对象:声音在高空传 播的速度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作用:突出高速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1745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