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与练高中数学1·②·必修第一册·BS版第一章 §1.3 1.3.1 空间直角坐标系.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讲与练高中数学1·②·必修第一册·BS版第一章 §1.3 1.3.1 空间直角坐标系.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讲与练高中数学1··必修第一册·BS版第一章 §1.3 1.3.1空间直角坐标系 高中数学 必修 一册 BS 第一章 1.3 空间 直角 坐标系 下载 _其他_数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1.3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 13.1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 学习目标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2.能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写出所给定点、向量的坐标 导语 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在数学教育现代化问题中指出:“数学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 形式,简单讲就是形与数,欧几里得几何体系的特点是排除了数量关系,对于研究空间形式, 你要真正的腾飞,不通过数量关系,我想不出有什么好的办法.” 吴文俊先生明确地指出中学几何的“腾飞”是“数量化”,也就是坐标系的引入,使得几何 问题“代数化”,为了使得空间几何“代数化”,我们引入了坐标及其运算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 知识梳理 1空间直角坐
2、标系:在空间选定一点 O 和一个单位正交基底i,j,k,以 O 为原点,分别 以 i,j,k 的方向为正方向,以它们的长为单位长度建立三条数轴:x 轴、y 轴、z 轴,它们 都叫做坐标轴,这时我们就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2相关概念:O 叫做原点,i,j,k 都叫做坐标向量,通过每两条坐标轴的平面叫做坐标平 面,分别称为 Oxy 平面、Oyz 平面、Ozx 平面,它们把空间分成八个部分 注意点: (1)基向量:|i|j|k|1,ijikjk0. (2)画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时,一般使xOy135(或 45),yOz90. (3)建立的坐标系均为右手直角坐标系 二、求空间点的
3、坐标 知识梳理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中,i,j,k 为坐标向量,对空间任意一点 A,对应一个向量OA ,且 点 A 的位置由向量OA 唯一确定,由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 OA xiyjzk.在单位正交基底i,j,k下与向量OA 对应的有序实数组(x,y,z),叫做点 A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作 A(x,y,z),其中 x 叫做点 A 的横坐标,y 叫做点 A 的纵 坐标,z 叫做点 A 的竖坐标 问题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坐标平面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提示 点的位置x 轴上y 轴上z 轴上 坐标的形式(x,0,0)(0,y,0)(0,0,
4、z) 点的位置Oxy 平面内Oyz 平面内Ozx 平面内 坐标的形式(x,y,0)(0,y,z)(x,0,z) 例 1(1)画一个正方体 ABCDA1B1C1D1,若以 A 为坐标原点,以棱 AB,AD,AA1所在的直 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取正方体的棱长为单位长度,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顶点 A,D1的坐标分别为_; 棱 C1C 中点的坐标为_; 正方形 AA1B1B 对角线的交点的坐标为_ 答案(0,0,0),(0,1,1) 1,1,1 2 1 2,0, 1 2 (2)已知正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边长为 4,侧棱长为 10,试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写出各顶点的坐标
5、解正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边长为 4,侧棱长为 10, 正四棱锥的高为 2 23. 以正四棱锥的底面中心为原点,平行于 BC,AB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垂直于平面 ABCD 的直线为 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正四棱锥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2, 2,0), B(2,2,0), C(2,2,0), D(2, 2,0), P(0,0,2 23) 答案不唯一 反思感悟(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则 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或坐标平面内 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对称性 (2)求某点 M 的坐标的方法 作 MM垂直于平面 Oxy,垂足为 M,求 M的横坐标 x,纵坐标
6、y,即点 M 的横坐标 x, 纵坐标 y, 再求 M 点在 z 轴上射影的竖坐标 z, 即为 M 点的竖坐标 z, 于是得到 M 点的坐标(x, y,z) 跟踪训练 1设正四棱锥 SP1P2P3P4的所有棱长均为 2,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各 个顶点的坐标 解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其中 O 为底面正方形的中心,P1P2Oy 轴,P1P4Ox 轴,SO 在 Oz 轴上 P1P22,且 P1,P2,P3,P4均在 Oxy 平面上, P1(1,1,0),P2(1,1,0) 在 Oxy 平面内,P3与 P1关于原点 O 对称,P4与 P2关于原点 O 对称, P3(1,1,0),P4(1
7、,1,0) 又 SP12,OP1 2, 在 RtSOP1中,SO 2, S(0,0, 2) (答案不唯一,也可选择其他的点建系) 三、空间点的对称问题 例 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P(2,1,4) (1)求点 P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2)求点 P 关于 Oxy 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 (3)求点 P 关于点 M(2,1,4)对称的点的坐标 解(1)由于点 P 关于 x 轴对称后,它在 x 轴的分量不变,在 y 轴、z 轴的分量变为原来的相 反数,所以对称点坐标为 P1(2,1,4) (2)由点 P 关于 Oxy 平面对称后,它在 x 轴、y 轴的分量不变,在 z 轴的分量变为原
8、来的相反 数,所以对称点坐标为 P2(2,1,4) (3)设对称点为 P3(x,y,z),则点 M 为线段 PP3的中点,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 x22(2)6, y2(1)13,z2(4)412, 所以 P3的坐标为(6,3,12) 反思感悟空间点对称问题的解题策略 (1)空间点的对称问题可类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对称问题,要掌握对称点的变化规律,才 能准确求解 (2)对称点的问题常常采用“关于谁对称,谁保持不变,其余坐标相反”这个结论 跟踪训练 2已知点 P(2,3,1)关于坐标平面 Oxy 的对称点为 P1,点 P1关于坐标平面 Oyz 的对称点为 P2,点 P2关于 z 轴的对称点为
9、P3,则点 P3的坐标为_ 答案(2,3,1) 解析点 P(2,3, 1)关于坐标平面 Oxy 的对称点 P1的坐标为(2,3,1), 点 P1关于坐标平面 Oyz 的对称点 P2的坐标为(2,3,1),点 P2关于 z 轴的对称点 P3的坐标是(2,3,1) 四、空间向量的坐标 知识梳理 向量的坐标: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中,给定向量 a,作OA a,由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存 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 axiyjzk.有序实数组(x,y,z)叫做 a 在空间直角坐标 系 Oxyz 中的坐标,可简记作 a(x,y,z) 例 3已知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中,BAC90,A
10、BACAA14,M 为 BC1的中点, N 为 A1B1的中点,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向量AB , AC 1 ,BC1 的坐标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1 4AB i, 1 4AC j,1 4AA 1 k, AB 4i0j0k(4,0,0), AC1 AA1 AC 0i4j4k (0,4,4), BC1 BC CC 1 BA ACCC 1 4i4j4k (4,4,4) 反思感悟向量坐标的求法 (1)点 A 的坐标和向量OA 的坐标形式完全相同; (2)起点不是原点的向量的坐标可以通过向量的运算求得 跟踪训练 3如图所示,以长方体 ABCDA1B1C1D 的顶点 D 为坐标原点,
11、过 D 的三条棱所 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若DB1 的坐标为(4,3,2),则 C1的坐标是() A(0,3,2)B(0,4,2) C(4,0,2)D(2,3,4) 答案A 解析DB1 的坐标为(4,3,2),D 为坐标原点, B1的坐标为(4,3,2), BC4,DC3,CC12, C1的坐标为(0,3,2) 1知识清单: (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2)空间点的坐标 (3)空间向量的坐标 2方法归纳:数形结合、类比联想 3常见误区:混淆空间点的坐标和向量坐标的概念,只有起点在原点的向量的坐标才和终点 的坐标相同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 P(1,3,5)关于平面 Oxy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