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讲与练高中数学1·②·必修第一册·BS版第二章 §2.3 2.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ocx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716039
  • 上传时间:2021-09-1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79.8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讲与练高中数学1·②·必修第一册·BS版第二章 §2.3 2.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讲与练高中数学1··必修第一册·BS版第二章 §2.3 2.3.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高中数学 必修 一册 BS 第二 2.3 直线 距离 公式 下载 _其他_数学_高中
    资源描述:

    1、23.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学习目标1.经历用坐标法、向量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运算过程,发展数学运算与 逻辑推理素养.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能灵活应用 导语 距离问题是几何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知道两点间的距 离可以由两点坐标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用坐标描述点,用方程刻画直线,当点 与直线的位置确定后,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由点的坐标与直线的方程确定,如何确定呢? 一、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 问题 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P(x0,y0),直线 l:AxByC0(A0,B0), 怎样求出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呢? 提

    2、示根据定义,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点 P 到直线 l 的垂线段的长,如图,设点 P 到直线 l 的垂线为 l,垂足为 Q,由 ll 可知 l的斜率为B A, l的方程为 yy0B A(xx 0),与 l 联立方程组, 解得交点 Q B2x0ABy0AC A2B2 ,A 2y0ABx0BC A2B2, |PQ|Ax 0By0C| A2B2 . 问题 2上述推导过程有什么特点?反思求解过程,你能发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吗? 提示推导过程思路自然,但运算量较大,一是求点 Q 的坐标复杂,二是代入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化简复杂 问题 3向量是解决空间距离、 角度问题的有力工具, 怎样用向量方法求点到直

    3、线的距离呢? 提示PQ 可以看作PM 在直线 l 的垂线上的投影向量,直线 l:AxByC0(AB0)的斜率 为A B, 所以 m(B,A)是它的一个方向向量 (1) 由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可求得与直线 l 垂直的一个单位向量 n 1 A2B2(A,B) (2) 在直线 l 上任取点 M(x,y),可得向量PM (xx0,yy0) (3) |PQ|PQ |PM n|Ax 0By0C| A2B2 . 知识梳理 距离公式:d|Ax 0By0C| A2B2 . 注意点: (1)利用公式时直线的方程必须是一般式; (2)分子含有绝对值; (3)若直线方程为 AxByC0, 则当 A0 或 B0 时公式也成

    4、立, 但由于直线是特殊直线(与 坐标轴垂直),故也可用数形结合求解 二、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简单应用 例 1(1)点 P(1,2)到直线 2xy100 的距离为_ (2)已知坐标平面内两点 A(3,2)和 B(1,4)到直线 mxy30 的距离相等,则实数 m 的值等 于_ 答案(1)2 5(2)6 或1 2 解析(1)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122110| 2212 2 5. (2)依题意得|3m23| m21 |m43| m21 , |3m5|m7|, 3m5m7 或 3m57m, m6 或 m1 2. 反思感悟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解方法 (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只需把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

    5、直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 (2)若已知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参数值时, 只需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出关于参数的方程(组) 即可 跟踪训练 1(多选)若点 P(3,a)到直线 x 3y40 的距离为 1,则 a 的值为() A. 3B 3C. 3 3 D 3 3 答案AD 解析由题意得|3 3a4| 13 | 3a1| 2 1, 解得 a 3或 a 3 3 . 三、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综合应用 例 2已知点 P(2,1),求过点 P 且与原点距离为 2 的直线 l 的方程 解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x2,符合题意 当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1k(x

    6、2),即 kxy2k10,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2k1| 1k2 2, 解得 k3 4,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3x4y100. 故直线 l 的方程为 x2 或 3x4y100. 延伸探究求过点 P(2,1)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 l 的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 解设原点为 O,连接 OP(图略), 易知过点 P 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是过点 P 且与 PO 垂直的直线 由 lOP,得 klkOP1, 所以 kl 1 kOP2.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y12(x2),即 2xy50, 即直线 2xy50 是过点 P 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 最大距离为|5| 5 5. 反思感悟解决有限条

    7、件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问题需注意分类讨论,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直观地观察一些量的变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跟踪训练 2已知直线 l 过点 M(1,2),且点 A(2,3),B(4,5)到 l 的距离相等,求直线 l 的方 程 解方法一当过点 M(1,2)的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x1, 此时点 A(2,3)与点 B(4,5)到直线 l 的距离相等, 故 x1 满足题意; 当过点 M(1,2)的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 设 l 的方程为 y2k(x1), 即 kxyk20. 由点 A(2,3)与 B(4,5)到直线 l 的距离相等, 得|2k3k2| k21 |4k5k

    8、2| k21 , 解得 k1 3, 此时 l 的方程为 y21 3(x1),即 x3y50. 综上所述,直线 l 的方程为 x1 或 x3y50. 方法二由题意得 lAB 或 l 过线段 AB 的中点 当 lAB 时,设直线 AB 的斜率为 kAB,直线 l 的斜率为 kl, 则 klkAB 53 42 1 3, 此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y21 3(x1), 即 x3y50. 当 l 过 AB 的中点(1,4)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x1. 综上所述,直线 l 的方程为 x1 或 x3y50. 1知识清单: (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2)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d|Ax 0By0

    9、C| A2B2 ; (3) 公式的应用 2方法归纳:公式法、数形结合 3常见误区:设直线方程忽略斜率是否存在 1原点到直线 x2y50 的距离为() A1B. 3C2D. 5 答案D 2(多选)已知点 M(1,4)到直线 l:mxy10 的距离为 3,则实数 m 等于() A0B.3 4 C3D2 答案AB 解析点 M 到直线 l 的距离 d|m41| m21 3, 所以 m0 或3 4. 3已知点 M(1,2),点 P(x,y)在直线 2xy10 上,则|MP|的最小值是() A. 10B.3 5 5 C. 6D3 5 答案B 解析点 M 到直线 2xy10 的距离, 即为|MP|的最小值,

    10、 所以|MP|的最小值为|221| 2212 3 5 5 . 4已知直线 l 经过点(2,3),且原点到直线 l 的距离等于 2,则直线 l 的方程为_ 答案x20 或 5x12y260 解析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x2,符合原点到直线 l 的距离等于 2. 当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 设所求直线 l 的方程为 y3k(x2),即 kxy2k30, 由 d|002k3| 1k2 2, 得 k 5 12,即直线 l 的方程为 5x12y260. 综上,直线 l 的方程为 x20 或 5x12y260. 课时课时对点对点练练 1点 P(1,1)到直线 l:3y2 的距离是(

    11、) A3B.5 3 C1D. 2 2 答案B 解析点 P(1,1)到直线 l 的距离 d|312| 0232 5 3. 2点(1,2)到直线 y2x1 的距离为() A. 5 5 B.2 5 5 C. 5D2 5 答案A 解析直线 y2x1 即 2xy10,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d|2121| 2212 5 5 . 3已知点(a,2)(a0)到直线 l:xy30 的距离为 1,则 a 等于() A. 2B. 21 C. 21D2 2 答案B 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1|a23| 11 , 即|a1| 2.因为 a0,所以 a 21,故选 B. 4点 P(x,y)在直线 xy40 上,

    12、O 是坐标原点,则|OP|的最小值是() A. 7B. 6C2 2D. 5 答案C 解析|OP|最小即 OPl, 所以|OP|min|004| 2 2 2. 5(多选)已知点 A(3,4),B(6,3)到直线 l:axy10 的距离相等,则实数 a 的值等于 () A7 9 B1 3 C.1 3 D.7 9 答案AB 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 |3a41| a21 |6a31| a21 , 化简得|3a3|6a4|, 解得 a7 9或 1 3. 6(多选)与直线 3x4y10 垂直,且与点(1,1)距离为 2 的直线方程为() A4x3y30B4x3y170 C4x3y30D4x3y170

    13、 答案AB 解析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4x3yC0. 则|4131C| 4232 2, 即|C7|10,解得 C3 或 C17.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4x3y30 或 4x3y170. 7倾斜角为 60,且与原点的距离是 5 的直线方程为_ 答案3xy100 或3xy100 解析因为直线斜率为 tan 60 3, 可设直线方程为 y 3xb, 化为一般式得3xyb0. 由直线与原点的距离为 5, 得 |00b| 32125|b|10. 所以 b10. 所以直线方程为3xy100 或3xy100. 8经过两直线 x3y100 和 3xy0 的交点,且和原点相距为 1 的直线的条数为 _ 答案2 解析设

    14、所求直线 l 的方程为 x3y10(3xy)0, 即(13)x(3)y100, 因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 d |10| 132321, 所以3,即直线方程为 x1 或 4x3y50, 所以和原点相距为 1 的直线的条数为 2. 9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 A(1,3),B(3,0),C(1,2),求ABC 的面积 S. 解由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得直线 BC 的方程为 y 20 x3 13, 即 x2y30.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BC| 3120222 5, 点 A 到 BC 的距离为 d,即为 BC 边上的高, 则 d|1233| 1222 4 5 5 . 所以 S1 2|BC|d 1 22 5 4

    15、 5 5 4, 即ABC 的面积为 4. 10已知某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点 A(3,1)到该直线的距离为 2,求该直线的方 程 解当该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为 0, 即直线过原点时,设直线的方程为 ykx, 即 kxy0,由已知得|3k1| k21 2, 整理得 7k26k10, 解得 k1 7或 k1, 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x7y0 或 xy0. 当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不为 0 时, 设直线的方程为 xya, 由题意得|4a| 2 2,整理得|a4|2, 解得 a6 或 a2, 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xy60 或 xy20.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 x7y0 或

    16、xy0 或 xy60 或 xy20. 11(多选)已知点 P 在直线 3xy50 上,且点 P 到直线 xy10 的距离为 2,则点 P 的坐标为() A(1,2)B(3,4) C(2,1)D(4,3) 答案AC 解析设点 P 的坐标为(a,53a), 由题意得|a53a1| 1212 2, 解得 a1 或 2,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1,2)或(2,1) 12当点 P(2,3)到直线 ax(a1)y30 的距离 d 最大时,d 与 a 的值依次为() A3,3B5,2 C5,1D7,1 答案C 解析直线 l 恒过点 A(3,3),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当直线 ax(a1)y30 与 AP 垂直

    17、时,距离最大,最大值为 5,此时 a1. 13直线 3x4y270 上到点 P(2,1)距离最近的点的坐标是() A(1,6)B. 3,9 2 C(5,3)D. 7,3 2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过点 P 作直线 3x4y270 的垂线, 设垂足为 M,则|MP|最小, 直线 MP 的方程为 y14 3(x2), 解方程组 3x4y270, y14 3x2, 得 x5, y3. 故所求点的坐标为(5,3) 14已知点 P 为 x 轴上一点,且点 P 到直线 3x4y60 的距离为 6,则点 P 的坐标为 _ 答案(12,0)或(8,0) 解析设 P(a,0),则有|3a406| 3242 6,

    18、解得 a12 或 8,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12,0)或(8,0) 15已知 xy30,则 x22y12的最小值为_ 答案2 解析设 P(x,y),A(2,1), 则点 P 在直线 xy30 上, 且 x22y12|PA|. |PA|的最小值为点 A(2,1)到直线 xy30 的距离 d|213| 1212 2. 16已知直线 m:(a1)x(2a3)ya60,n:x2y30. (1)当 a0 时,直线 l 过 m 与 n 的交点,且它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反,求直线 l 的方程; (2)若坐标原点 O 到直线 m 的距离为 5,判断 m 与 n 的位置关系 解(1)联立 x3y60, x2y30, 解得 x21, y9, 即 m 与 n 的交点为(21,9) 当直线 l 过原点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3x7y0; 当直线 l 不过原点时,设 l 的方程为x b y b1, 将(21,9)代入得 b12,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xy120, 故满足条件的直线 l 的方程为 3x7y0 或 xy120. (2)设原点 O 到直线 m 的距离为 d, 则 d |a6| (a1)2(2a3)2 5, 解得 a1 4或 a 7 3, 当 a1 4时,直线 m 的方程为 x2y50,此时 mn; 当 a7 3时,直线 m 的方程为 2xy50,此时 mn.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讲与练高中数学1·②·必修第一册·BS版第二章 §2.3 2.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16039.html
    四川天地人教育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