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散文阅读 答题技巧与精选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1715659
  • 上传时间:2021-09-13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182.4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散文阅读 答题技巧与精选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散文阅读 答题技巧与精选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小说 阅读 散文 答题 技巧 精选 练习题 汇编 Word 答案 下载 _真题分类汇编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82 页 2022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散文阅读 答题 技巧与精选练习题汇编 小说阅读 答题技巧与精选练习题汇编 (一)分析小说的情节及其作用(一)分析小说的情节及其作用 考法考法 1 1 梳理小说情节梳理小说情节“四步法四步法” 1.1.理理就是理清小说的结构就是理清小说的结构 可以先给文章各段落标上序号, 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来切分文章层次, 进而梳理情节。如枪口下的人格一文就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梳理。 2.2.抓抓就是抓住场面就是抓住场面 抓住不同时间下的重要场面、重要事件,一般情况下,一个场面可以概括为一个情节。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按照林

    2、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 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3 3 寻寻就是寻找小说的线索来梳理情节就是寻找小说的线索来梳理情节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 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 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4.4.避避就是避免交错就是避免交错 由于事件的复杂性,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 梳理小说情节题答题模板: (1)对事情的概括,应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 “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 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 “做何事”不能省

    3、) 。 (2)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故事较复杂,关涉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 错。注意把握住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述,做到前后贯通。常用答题模板:某人做了 哪些事。 考法考法 2 2 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两个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两个“抓手抓手” 1.1.内容方面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 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或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 第 2 页 共 82 页 情节与全文的关系 分析角度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2.2.结构(情节自身)作用结构(情节自身)作用 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设置悬念,激 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线索,贯穿全文。 分析小说情节作用题答题模板: 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模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 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 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考法考法 3 3 突破小说情节类试题的突破小说情节类试题的“四大法宝四大法宝” 1.1.牢记情节的作用牢记情节的作用 情节安排看起来是结构问题,实质上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手段。情节的发展就是典型 人物变化和成长的历史, 也是揭示主题的过程。 因此, 情节的考查离不开人物、 主题两个要素。 2.2.明白情节的一般构成规律明白情节的一般构成规律 从总体上说,小说的结构大都

    5、是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和情节发展的阶段性来安排的,最常 见的有两种:一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从中间说起,然后用插叙的方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是概括写生活的漫长过程,甚至写人物的一生,从头谈起。 3.3.不要忽视小说的线索不要忽视小说的线索 小说中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事件,情节中的一个个场面,都是由情节线索贯穿起来的。抓住 了线索,也就理清了情节。 4.4.构建小说构建小说“情节一环境一人物一主题情节一环境一人物一主题”四级循环答题模式四级循环答题模式 小说的四要素是情节、环境、人物、主题。这四要素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小说答题 自然也应从这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角度人手。答情节题,既要从情节本身来思

    6、考,又要综合环 境、人物、主题这三个要素考虑。答环境题,既要从环境自身特点考虑又要从情节、人物、主 题这三个要素考虑,以此循环往复。但不是所有的题都必须从四要素综合作答,要从题目本身 出发灵活考虑。 (二)分析小说的形象(二)分析小说的形象 第 3 页 共 82 页 考法考法 1 1 “五角度五角度”概括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概括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对主要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阅读考查的热点,在具体命题时,部分考题是只 概括不分析,也有部分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针对一轮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抓住“五 角度”来确保形象概括答题规范、不漏点。 “五角度五角度”概括法概括法 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

    7、身份、地 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 (性格) 从刻画人物的手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 节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 的形象(性格)特征 从分析情节入手 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应抓住情节。情节 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 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 变化来展开的 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 原因,有时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 (评价) 、作品中其他人物的 评价入手 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 征的直接体

    8、现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板: 题干若问“是一个怎样的人” ,常用的一般模式为“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 +(身份地位)的人” 。题干若问“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就需分条作答; “的性 格特点:;。 ” 失分防范: 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 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 4 页 共 82 页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考法考法 2 2 “四方面四方面”赏析次要人物

    9、的作用赏析次要人物的作用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 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而小说中的人物又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高考在人物形象作用方 面的设题很重视次要人物。分析小说次要人物的作用,也是复习的关键所在。 1.1.结合形象类型,分析形象作用结合形象类型,分析形象作用 (1)主要人物揭示主题 小说的人物众多,其中置于中心地位,被作者着力塑造的就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小说主要 人物承担着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如最后的常春藤叶通过对主人公贝尔曼的塑造揭示了人 性之善的主题。 (2) 次要人物 陪衬人物陪衬主要人物 贯穿全文( “我”往往是叙述人、见证人

    10、) 推动情节发展 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凸显主旨 线索人物 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的人物形象“我” 。 “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形 象,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正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因此, “我”既充当小说 中的线索,又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组织文字,展开情节,增强 故事的真实感;通过“我”的所感,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深化中心 思想。 2.2.“四方面四方面”赏析次要人物的作用赏析次要人物的作用 牵线搭桥,推动情节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 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 起,推动情节发展 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

    11、情节衬托得生动活泼凸 现主要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 明清晰 第 5 页 共 82 页 揭示主题,增添魅力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 实则蕴含着厚重的 力量,既揭示小说的主題,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渲染气氛,奠定基础有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 起到了渲染气氛、莫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考法考法 3 3 鉴赏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三步走鉴赏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三步走 人物手法类题 答题三步走 第一步明确指出使用了哪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运用这种手法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人 物的哪种特点 第三步指出使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三)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

    12、(三)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 考法考法 1 1 小说艺术手法赏析小说艺术手法赏析“五角度五角度” 1.1.表达方式角度表达方式角度 看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补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方 法的运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2.2.表现手法角度表现手法角度 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等手法。 3.3.修辞手法角度修辞手法角度 看是否运用了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结合小说原文中的 具体语句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

    13、、简练、生动,揭示表达的情感态度和艺术效果。 4.4.结构安排角度结构安排角度 看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开头结尾各有特色(首尾照应) ;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 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等 等。 5.5.选材剪裁角度选材剪裁角度 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处理是否合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 力。 第 6 页 共 82 页 考法考法 2 2 小说语言赏析的小说语言赏析的“三个抓手三个抓手” 1.1.整体的语言风格整体的语言风格 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 形象、有地方色彩

    14、、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2.2.句式的选择句式的选择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 、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 不一)的运用。 3.3.手法的运用手法的运用 (1)修辞格的选用。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2)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多角度描写、色彩方面、动静方面、点面结合、细描和白描等) (3)其他表现手法。 词语的锤炼: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 词等。 考法考法 3 3 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三法三法” 小说“语句的丰富含意”一是指句子的表面含意,一是指句子的隐含

    15、含意,即言外之意, 包括临时指代义、 比喻义、 双关义、 象征义以及句子中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内涵、 特征和缘由等。 具体分析时注意以下方法: 1.1.关键词语突破法关键词语突破法 高考设置的“重要句子”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含丰富意 味的语句。 一般情况下, 这些语句都有突显其含意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 抓住了关键词语, 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 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2.2.修辞破解还原法修辞破解还原法 对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的意 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

    16、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追寻出其背后隐藏的作者的真实意图,从而转 化语言,规范答案。如果说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 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 第 7 页 共 82 页 3.3.句外阐释剖析法句外阐释剖析法 对含意丰富的语句,文句含有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和多重义,正因如此,为 使读者理解明白,作者必须在前后文加以解析。所以要准确、透彻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必须 把句子放到文章具体的语境中来解读,通过对句子前后内容的分析,来弄清句子的含意,正所 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一般来说,句子含意的答案往往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 面的句子中,学生只要稍加整合即可

    17、。 分析小说艺术手法赏析题答题模板: 表达技巧+具体内容+作用。 (四)小说探究(四)小说探究 考法考法 1 1 主题意蕴类探究主题意蕴类探究 这类探究是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探究, 探究的内容多是小说的主题及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 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它可以要求直接探究主题,还可以要求挖掘主题的丰富 性或深刻性。 1.1.准确把握主题意蕴类探究题的意图准确把握主题意蕴类探究题的意图 判明题 目限制 题干中的限制性条件;文本中的限制性内容;社会道德标准和 公众常理认识的限制性要求 判明文 本限制 理解性探究:文本(或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艺术构思)是不可否 定的,因此,回答问题时只能遵从文

    18、本,适当引申和拓展;选择性 探究:文本(或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艺术构思)可以探讨,允许有 不同的认识 判明答 案来源 答案只能就原文去理解,甚至完全符合作者(作品)的认识;答 案可延伸到文章以外,甚至只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2.2.多层面、多角度展开探究多层面、多角度展开探究 (1)文本层面 从形象看主题。主题总是附着于小说的具体形象的,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 就是两个可以展开的小角度。人物形象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主要人物的经历命运、不同性 格侧面、性格变化原因、性格形成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典型意义,是探究的具体抓手。 从情节看主题。小说写人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又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

    19、故事来完 成的。情节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么发展、怎么解决,无不体现出作者对这些问题的 第 8 页 共 82 页 看法。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 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从环境看主题。不管环境描写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 况下, 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 的场景, 但同时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 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 可以从中揣摩主题。 从语言看主题。小说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往往能体现作者本身对此人物形象的观点态度, 由此可分析出作品的主旨。 从标题看主题。

    20、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 小说的主题。 (2)文外层面 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探究小说的环境观。 从人与历史的角度探究小说体现的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 从人与人的角度探究小说的人生启示。 从人与时代的角度探究小说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考法考法 2 2 人物形象类探究人物形象类探究 1.1.把握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把握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 表现着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 史,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 把握人物 形象特点 寻找小说中

    21、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要素。因 为这些要素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主要人物 的性格走向和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关联着 寻找作者 的评价 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很明显地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倾向性,蕴含 着作品的主题的重要信息 辨析人 物关系 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人物,这都和表现主题 有关联 2.2.把握不同类型人物探究题的关键点把握不同类型人物探究题的关键点 探究目标和方向的不同决定了答题的关键点不同,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 9 页 共 82 页 探究目标与方向解答题目的关键点 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可以从描写谁的篇幅多、谁是主题的集中体现者、谁在

    22、情 节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正面描写的是谁(或谁衬托谁,谁 与谁形成对比)等角度去判定 对某一人物,是该批 评还是该赞颂 可以从时代发展的趋势、作者的评价、其他人物的反应、 人物的结局等角度去分析 小说中某个人物是否 多余 可以从此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衬托、 此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 作用、此人物对主题的丰富等方面进行分析 对某一人物,有不同 认识 可以从人物的不同表现、对人物品行的辩证认识(肯定其 合理的一面,否定其不合理的一面)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法考法 3 3 艺术特色类探究艺术特色类探究 这类探究涉及了小说艺术的方方面面, 如情节线索、 表现手法、 作品风格等, 难度比较大, 但题干往往只要求从某一

    23、方面或角度来探究,因而降低了难度。 1.1.理解艺术特色类探究题的内涵理解艺术特色类探究题的内涵 艺术特色类探究题往往从文本的某一艺术特色切入,要求探究其使用意图或表达效果。对 于这类题,要以“鉴赏表达技巧”题为基础,在包括小说情节、人物、结构、手法、环境、主 题、 风格、 背景、 读者在内的艺术领域内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或深或广的探究, 探究时应把 “特 色”与“效果”紧密联系起来。 2.2.小说艺术特色的探究角度小说艺术特色的探究角度 表达方式角度 看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是否运用自如,灵 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 序的安排,倒叙、插叙、补叙手

    24、法的运用及作用等 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 情、虚实相生等手法,联系小说三要素分析效果 修辞手法角度 看是否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 感等) 。结合小说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简练、 生动,揭示其艺术效果 看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开头结尾各有特色(首尾照应) ;结构 第 10 页 共 82 页 结构安排角度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 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等 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处理是否合理, 主次详略是否得当, 材料是 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语言运用角度看作者的语言风格,

    25、看作者在段落安排、句式选用、词语运用等 方面的特点,看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 考法考法 4 4 标题类探究标题类探究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常见的探究题有三 种:一是侧重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无论是哪种, 都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的联系。 1.1.标题作用探究题的思考角度标题作用探究题的思考角度 (1)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情节角度:设置悬念;作为线索,贯串始终;推动(暗示)情节发展;衔 接照应。 (3)形象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

    26、(4)主题角度: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自身的表达特点角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 (6)读者角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2.标题意蕴探究题的步骤标题意蕴探究题的步骤 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比如:双关、比喻、反讽(反语) 、反问、引用等。 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即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 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进行挖掘。 考法考法 5 5 结尾类探究结尾类探究 1.1.小说结尾的类型及其效果小说结尾的类型及其效果 (1)以故事情节自然收结。 (2)以景作结。

    27、暗示情节发展或故事的结局:升华或深化小说的主题、情感;烘 托人物形象;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首尾圆合之势,首尾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 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 11 页 共 82 页 (3)以人物心理描写或行为神态描写作结。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或矛盾的心理; 展示人物性格,烘托或丰富人物形象;含蓄地表达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2.2.特殊提问方式结尾的探究特殊提问方式结尾的探究 如: “此结尾能否去掉?” “这样安排小说的结尾,合不合理?”思考方向如下:这样的 结尾,是否是情节的必要组成部分,能否推动情节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准确地表现主题、升 华主题;是否有助于突出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或命

    28、运;是否有助于情感的表达。 考法考法 6 6 探究题的答题方式探究题的答题方式 探究题往往要求考生的思考有广度、有深度,由此形成了探究题的两种类型,即“多点” 探究(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和“深点探究(往深处思考) 。两种题型的答案组织方式是不同 的。 1.1.“多点多点”探究探究 答案的组织要求:至少有三个点,这三个点就是三个角度和层面,各角度、层面间不能交 叉,角度不要太大或太小,每个“点” (角度、层面)都由“依据(对文本的分析)+结论” (或 “结论+依据” )组成。其组织形式为: 要点一:结论+依据。 要点二:结论+依据。 要点三:结论+依据。 2.2.“深点深点”探究探究 答案的组织

    29、要求:可以就任何一个“点”深入探究:一般由观点+理由”组成,重点在阐 述“理由”上。 “理由”可以在文本内多角度展开,有时也可以“内引外联” ,联系个人或现实 进一步展开。其组织形式为: 观点。 文本内理由 a+文本外理由 a(联系个人或现实) 。 文本内理由 b+文本外理由 b(联系个人或现实) 。 第 12 页 共 82 页 2022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 精选练习题 一、 (2021 年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 5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文本一: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

    30、我都选了, 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中 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 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 授的课都成。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 。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自由, 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我们当时的系主任 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这话有道理。沈先生自己就没 有上过什么大学。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

    31、教。沈先生的学 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现在的大 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 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 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 的。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 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

    32、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 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 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 第 13 页 共 82 页 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沈先生为 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作一些这样的片段 的习作, 是有好处的, 这可以锻炼基本功。 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 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 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前已说过,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

    33、就这些作业讲 一些问题。他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但并不去翻阅很多参考书。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 典, 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 从来不说亚里斯多德怎么说, 福楼拜怎么说、 托尔斯泰怎么说、 高尔基怎么说。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 些什么。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 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听 “懂”了他的 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 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沈先生关于我

    34、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 容早已忘记干净) ,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 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 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 据我的理解, 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 小说里, 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 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

    35、。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 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 失去了诚意。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 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 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 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 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 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

    36、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 读后感之外, 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记得我写过一篇 第 14 页 共 82 页 不成熟的小说灯下 ,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 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 。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 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 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 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

    37、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 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 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 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 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大好看。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 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 文本二:文本二: 沈先生说:“本人学习用笔还不到十年,手中一支笔,也只能说正逐渐成熟中,慢慢脱去 矜持、浮夸、生硬、做作,

    38、日益接近自然。”( 从文自传附记 ) “虽然如此,我还预备继续我这个工作,且永远不放下我一点狂妄的想象,以为在另外一 时,你们少数的少数,会越过那条间隔城乡的深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 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康健诚实的赞颂,以及对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 这种感情且居然能刺激你们,引起你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的怀疑。” (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沈先生不赞成命题作文,但有时也让学生写写具体的题目,他认为片段的习作很重要, 可以锻炼基本功,如同先学会车零件才能学会组装。 B. 沈先生批评“我”

    39、的写作语言没有“贴着人物写”,像“两个聪明脑壳打架”,并教 导“我”人物对话语言不能太诗意和富有哲理。 C. 沈先生教写作,常在学生习作后写读后感,或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或近似的文章,让 学生对比借鉴,作者认可这种教学方法。 D. 沈先生追求真实、自然,反对生硬、浮夸、做作,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对生活的热情, 有对真善美的追求。 第 15 页 共 82 页 2.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用平缓流畅的笔调回忆恩师,娓娓道出沈先生在西南联大给学生上写作课时的零 散小事平淡简洁,叙述不事铺张,能让读者从多方面了解沈先生。 B. 沈先生湘西口音重,声音又低,再加上他讲课不用手势,

    40、不哗众取宠,没有表演性, 学生往往听不懂他的课。 C. 本文语言朴素、平实,回忆了沈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的往事,刻画了一个认真、谦 和、真诚对待学生并且提携学生的老师形象。 D. 汪曾祺师从沈从文, 二人都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 京派文学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 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3. 联系文本内容,说说沈从文先生是如何教学生“创作”的? 4.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请根据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并以边城为例,谈谈沈先生是如何“贴到人物写”的。 二、 (江苏盐城 2021 届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1、 文本一:文本一: 格诺韦法的时间格诺韦法的时间 【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一九一四年夏天,两名穿浅色制服、骑着马的沙俄士兵来抓米哈乌。米哈乌眼看着他们从 耶什科特菜的方向慢慢向他走来。炎热的空气里飘荡着他们的阵阵笑声。米哈乌站立在自家的 门槛上, 身穿一袭由于沾满了面粉而发白的宽大长袍,等待着虽说他心知肚明这些大兵所 为何来。 米哈乌从他们手上接过一张纸条,拿去交给了妻子。妻子格诺韦法一整天哭哭啼啼,为米 哈乌打理参战的准备工作。由于哭了一整天,她实在太虚弱,身心是那么地疲惫而沉重,以至 于没能跨出自家的门槛,目送丈夫过桥。 当马铃薯的花凋谢,而在开花处结出一些小小的绿色果实的时候,格诺韦法

    42、肯定自己是怀 第 16 页 共 82 页 孕了。她掰着手指头算月份,算出孩子该是五月末割第一批青草的时候怀上的。不错,正该是 那个时候。 现在令她伤心绝望的是,她没来得及把怀孕的事告诉米哈乌。或许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是 某种征兆,说明米哈乌会回来;他必须回来。格诺韦法亲自管理磨坊,就像米哈乌在的时候所 做的那样。她照管工人们干活儿,给送粮食来的农民开收据。她倾听推动磨石的水的喧腾和机 器的轰鸣。面粉落满了她的头发和睫毛,以致她晚上往镜子跟前一站,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个老 太婆。老太婆对着镜子脱衣服,研究自己的肚子。她躺到床上,尽管身边塞了好几个小枕头, 脚上还穿着毛线袜子,可她仍然睡不暖和。因为她总

    43、是像赤着脚跨进水里一样进入梦乡,久久 不能入睡。于是她便有很多时间祷告。她从“我们的天父”开始,念到“圣母马利亚”,最后 到了睡意蒙眬的时候,她以自己所喜爱的对守护天使的祈祷来作结。她祈求自己的守护天使关 照米哈乌,因为战争中的人或许需要不止一位守护天使。后来这祷告逐渐变成了战争的画面 简单又乏味,因为格诺韦法除了太古这个地方,不知还有另外的世界;除了礼拜六在市场 上的斗殴,她不知还有另一个模样的战争。格诺韦法想象的战争,就是那种喝的醉醺醺的男人 在泥泞、水洼和垃圾中间的徒手搏斗,在这种搏斗中所有的问题都能一下子解决。所以她感到 奇怪,战争竟然会持续这么久。 有时,她到小镇购物的时候,偶然听见

    44、人们的交谈:“沙皇比德国人更强大。”他们说。 或者:“到圣诞节,战争就会结束。”但是战争既没有在圣诞节结束,也没有在接下来的四个 圣诞节中的任何一个结束。 就在节日前的某一天,格诺韦法到耶什科特莱去采办过节的用品。市场上男人三五成群都 在谈论战争。许多城市遭到破坏,居民的财产都散乱地堆放在大街上。人们为躲避炮弹的袭击 纷纷逃亡。 妻离子散, 兄弟分隔。 谁也不知究竟是俄国人更坏还是德国人更坏。 德国人放毒气, 一挨着毒气眼就会变瞎。青黄不接的时候将是普遍的饥饿。战争是第一灾难,其他的灾难将随 之而来。 格诺韦法绕过一堆堆马粪,那些马粪融化了中贝尔特商店门前的积雪。门上钉的一块胶合 板上写的是:

    45、 本店只卖一流产品: 肥皂、漂白内衣的群青 小麦淀粉和大米淀粉 橄榄油、蜡烛、火柴 杀虫粉。 第 17 页 共 82 页 “杀虫粉”几个字突然使她感到恶心。她想起了德国人使用的毒气,眼睛一遇上就变瞎。 如果拿申贝尔特的杀虫粉去撒蟑螂,蟑螂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为了不致呕吐,她不得不一连 做了好几次深呼吸。 “太想买点儿什么?”一个肚子挺得老高的年轻孕妇用唱歌似的嗓音问道。她朝格诺韦法 的腹部瞥了一眼,笑了起来。 格诺韦法要了煤油、 火柴、 肥皂和一把新的棕毛刷子。 她用手指去碰了碰尖尖的鬃毛。 “过 节我要大扫除,清洗地板,洗窗帘,清刷炉灶。” “我们不久也要过节, 要净化神庙祈神赐福。 太太是

    46、从太古来的, 对吗?是从磨坊来的吧? 我认识太太。” “现在我们两人已经彼此相识了。太太您的预产期在什么时候?” “二月。” “我也是二月。” 申贝尔特太太开始把一块块灰色的肥皂摆到柜台上。“太太考虑过没有,这儿周围都在打 仗,我们这些傻女人干吗还要生孩子?” “一定是上帝” “上帝,上帝那是个优秀的账房先生,照管着亏欠和盈余项目,必须保持平 衡。既然有人丧命,就得有人降生太太这么漂亮,准会生个儿子。” 格诺韦法拎起了篮子。 “我想要个女儿,因为丈夫打仗去了,没有父亲的男孩不好养。” 申贝尔特太太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送格诺韦法到门口。 “我们压根儿需要的就是女儿。倘若所有的妇女都开始生女儿,世

    47、界上就太平了。” 两个孕妇都笑了起来。 文本二:文本二: 贪婪、不尊重自然、自私、缺乏想象力、无休止的竞争和丧失责任感,这些已使世界沦落 为一个物体,可以被初成碎片、被耗费、被毁灭。编写故事意味着赋予物体生命,赋予世界微 小碎片以存在感,正是这些碎片映照着人类经验、生存境况和记忆。温柔让与之有关的一切个 性化,让这些事物有发出声音的可能,有生存空间和时间的可能,有被表达的可能。温柔是对 另一种存在的深切的情感关怀,关怀它的脆弱、独特,以及无法抵挡痛苦和时间的承受力,温 柔感知我们之间的纽带、我们之间的相似和一致,它向我们展现这世界的生机、鲜活和相互连 接。 第 18 页 共 82 页 【注】奥

    48、尔加托卡尔丘克,波兰女作家,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文本一选自其代表 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文本二选自其诺奖获奖演说灵性消失的时代需要温柔的力量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九一四年夏天”暗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引出下文米哈乌被征参战后, 妻子生活所发生的变化。 B. 文中用“马铃薯的花凋谢”“五月末割第一批青草”等生活场景来标识时间,有助于 表现太古环境的农耕特色。 C. “(战争)也没有在接下来的四个圣诞节中的任何一个结束”,拉长了故事的时间跨 度,拓宽了小说的叙事空间。 D. “二月”和“我也是二月”写出两个新生命都将在初春时节降生,饱

    49、含了作者对旺盛、 蓬勃生命力的热情赞美。 2.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照管工人干活”“给送粮农民开收据”“倾听水的喧腾和机器的轰鸣”,白描式叙 事写出了格诺韦法的辛劳与能干。 B. 格诺韦法“想象的战争”与她看到的战争灾难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太古人的封闭与质 朴,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C. 结尾处关于“生女儿”的对话描写, 与杜甫诗句“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一样,都是对战争的直接控诉。 D.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叙述者灵活自如地周游在小说人物之间,给读者以 客观、真实、有序的阅读体验。 3. 文本一中,“杀虫粉”让格诺韦法几乎呕吐

    50、这一细节,有哪些作用? 4. 根据文本二,你从文本一中读出了哪些“温柔的力量”? 三、 (2021 年重庆一中高三四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文本一: 第 19 页 共 82 页 猪嗷嗷叫(节选)猪嗷嗷叫(节选) 傣李司平 (被丈夫李发顺殴打后,玉旺离家出走) 玉旺走丢的第十天。玉旺走丢后的搜寻工作在搜寻十二天无果后宣告结束,玉旺成为失踪 人口。李发康是躺在病床上被当做问题干部处理的:扶贫的母猪丢了,是工作的错误;处理基 层问题的时候用不当的手段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是严重的工作错误。数错加在一起,他成为特 别严重的、 可以作为其他干部引以为戒的反面典型。革去公职当李发康听到县上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散文阅读 答题技巧与精选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15659.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