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2年高中历史部编版选修第一册互动课件: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2022年高中历史部编版选修第一册互动课件: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ppt》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新教材】2022年高中历史部编版选修第一册互动课件: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2022 年高 历史 部编版 选修 一册 互动 课件 中国历代 变法 改革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 第第4 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 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 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 次发生于公元前次发生于公元前221221年,第二次发生年,第二次发生 于于19111911年,第三次在年,第三次在19491949年年”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哪三次社会转型?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哪三次社会转型? 是如何进行的?是如何进行的? 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了解中国历代重要的变
2、法和改革特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了解中国历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特 征、趋势与影响。征、趋势与影响。 1.1.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变法的概况,让学生从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变法的概况,让学生从“时空观念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这的角度了解这 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 2.2.从从“史料实证史料实证”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变法成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史料分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变法成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史料分 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3.3.从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近现代改革的特点。的角度认识近现代改革的特点。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
3、我们一起让我们一起 吧!吧! 进进走走课课堂堂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1)背景背景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 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 剧变动之中。剧变动之中。 这一时期,兼并战争不断。这一时期,兼并战争不断。 (2)目的: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目的: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 实现富国强兵。实现富国强兵。 铁器、牛耕使用铁器、牛耕使用 私田增多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4、生产力生产力 决决 定定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经经 济济 基基 础础 决定决定 上上 层层 建建 筑筑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3)概况概况 内容内容意义意义 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 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 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 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 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就统一霸业
5、奠定了基础 【情境探究】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简述商鞅变法中推动秦国社会转型的【情境探究】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简述商鞅变法中推动秦国社会转型的 关键措施。关键措施。 ( (历史解释)历史解释)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 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 够。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 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
6、传统相一致的。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彭安玉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政治:废分封,行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废除政治:废分封,行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废除“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 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初步建立职业官僚制。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初步建立职业官僚制。 经济: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经济: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两晋南北朝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背景 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由西部
7、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 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于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年重新统一北方。 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 展的潮流。展的潮流。 (2)内容内容 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 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 话、通婚姻。话、通婚姻。 (3)作用作用 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
8、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 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北宋北宋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 (1)背景背景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北宋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 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 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改
9、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进行改革,但新法仅推行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进行改革,但新法仅推行 了一年多就因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失败。了一年多就因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失败。 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2)目的:富国强兵。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内容: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 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 (4)作用: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作用: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 (5)结果:因变
10、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结果: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 而失败。而失败。 4明朝明朝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改革 (1)背景背景 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明世宗宠信道士,烧炼丹药明世宗宠信道士,烧炼丹药 引起社会上炼丹求仙风气之盛。引起社会上炼丹求仙风气之盛。 (2)内容内容 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裁减开支,清丈
11、土地。裁减开支,清丈土地。 改革税制。改革税制。 (3)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 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4)结果: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结果: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 几乎全部废止。几乎全部废止。 (1)(1)看改革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一般而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成功的希望比看改革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一般而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成功的希望比 较大。较大。 (2)(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看当时力
12、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 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若是两种力量对比悬殊,那么成功和失败的可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若是两种力量对比悬殊,那么成功和失败的可 能性都比较大。能性都比较大。 (3)(3)看改革的政治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必须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看改革的政治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必须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4)(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者的素质往往对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者的素质往往对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13、(5)(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只有有利的内外环境,才能促使改革走向成功。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只有有利的内外环境,才能促使改革走向成功。 【拓展提升】【拓展提升】 认识中国古代改革成败的原因认识中国古代改革成败的原因 二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背景背景 (1)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面临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一些爱国的 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有识之士求变
14、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4)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 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2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1)时间:时间:1898年年69月。月。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 (3)结果: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结果: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 对。慈禧太后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对。
15、慈禧太后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4)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袁世凯奉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袁世凯奉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 3清末新政清末新政(1901年开始年开始) (1)背景: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16、背景: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3)评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评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 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 4民国时期的改革民国时期的改革 (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 个方面。个方面。 (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 现实质上的统一,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