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届高三历史上册第一学期8月第一次素质测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汪海峰
  • 文档编号:1704437
  • 上传时间:2021-09-05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445.1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届高三历史上册第一学期8月第一次素质测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doc》由用户(汪海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届高三历史上册第一学期8月第一次素质测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 教育 研究会 2022 届高三 历史 上册 第一 学期 第一次 素质 测试 试卷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数学_高中
    资源描述:

    1、1 1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 2022 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00 分钟 试卷分值: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分为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回答材料解析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2、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代分封首封传说时代及夏商帝王后裔和吕尚等周室功臣,后又扩及秦、楚、肃慎、戎狄 等许多臣服于周天子的异姓异族部落。分封地域除夏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外,还覆盖了黄河、 长江流域主要地区。分封制() A.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C.具有因地制宜的特征D.实现了周王权力集中 2.周人认为,德与祖先关系密切,周王要效法文武之德,贵族要效法祖考之德。这种观念在 延续的同时也在变化。西周中期,周人已对祖先能否效法祖考之德提出了质疑。春秋时期, 德为祖先所独占的观念发生改变,认为自己可以直接有德。这表明

    3、() A.人伦秩序是维系统治的关键因素B.观念革新助推人文精神发展 C.效法祖先之德适应加强王权需要D.礼崩乐坏诸侯权力膨胀失控 3.有学者分析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潮指出:“外在的宇宙仍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天, 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式的概念所表述并渗透到各个领域,人 们已经习惯了这一解释系统,于是就用它作为理解和处理天地人神一切问题的内在理路,由 此衍生出种种知识与技术。”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A.汉代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B.天人感应起源于当时社会思潮 C.儒学独尊地位形成的历史必然D.文化专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西汉对诸侯王葬制有明确的规定,不轨的诸侯王死后不能

    4、使用玉衣。汉武帝时期,畏罪自 杀的济北王刘宽死后就没有使用玉衣,草草下葬;中山靖王刘胜无不轨的行为,他死后得用 金缕玉衣下葬。这说明,当时() A.葬制规定被严格执行B.专制皇权已空前加强 C. 官营手工业技术发达D.地方势力被有效控制 5.魏晋时期,社会舆论发生新的变化,人们将两汉时期品藻人物所推崇的“明经笃行”“孝悌力田”等伦 理道德标准置之而不顾,而是以“颖悟”“远识”“器量”“宏放”等概念作为评论的标准。这说明此时() A.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发生动摇B.文化已具有理性主义精神 C.政局动荡导致思想观念的变化D.三教并行不利于思想统一 6.科举制度的建立是专制政权为广泛吸收下层士人进入官

    5、僚队伍,以便实现权力的再分配和 再调整。唐代进士科录取名额极为有限,另有一部分人通过门荫、年劳、捐纳、杂色入流等 途径进入仕途,这部分人数量大约是进士数量的十倍。据此可知,当时( ) A.官僚政治的贵族色彩浓厚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 2 C.世家大族仍垄断官员选拔D.科举选官加强中央集权 7.北宋宋刑统规定,在物证确凿的情况下,即使没有罪犯口供,也可以根据物证定罪; 南宋法学家郑克在折狱龟鉴中提出了物证优于人证的观点。在司法实践中,即使犯人已 经供认犯罪事实,也要查找相关证据,以免造成冤狱或牵连无辜。这说明() A. 口供作为证据的价值已丧失B.物证是定罪量刑的唯一依据 C.涉案人员权利

    6、得到充分保护D.司法制度在实践中发展完善 8.明朝中后期,苏州府下辖的钱门塘市,是一处重要的棉布集散地,有许多徽商在此租房而 居,收买棉布,也就有了“钱鸣塘市”之称;同为苏州府管辖的平江镇,其经济支柱是米业, 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各城镇。这表明当时( ) A. 徽商是最具影响力的商人群体B.外来农作物改变民众生活习惯 C.商业发展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不断提高 9.康熙时出现了一个特有的职称“内廷行走”,它不是某一固定御用机构官员的特定称谓, 而是对那些虽然身份不同、却拥有同等的在内廷、皇帝身边工作机会的官员的共称。乾隆以 后,这一职称在史料中出现的越

    7、加频繁。“内廷行走”在日值内廷、与谋国事的同时,实际 上在皇帝身边形成了“要职”再聚合的办事机制。这表明当时( ) A. 内廷官员政治地位平等B.君主决策大权的旁落 C.官僚政治体制发生异变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10.清代前中期,各省税款由户部统一调拨。后由于财政困难,1853 年,清廷逾令各省每年 将库款“按年定数指拨解部”,各省督抚筹款上解,形成了以省为单位的地方财政系统。这 说明当时( ) A.中央财权完全转移到地方B.国内政局变动削弱中央集权 C.汉族官僚地主地位的上升D.地方督抚专政局面已经形成 11.1902 年梁启超创作了政治启蒙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在书中他借虚拟的主人公黄克强

    8、之口道出了心目中的“大豪杰”拜伦,“拜伦最爱自由主义,兼以文学的精神,和希腊好像 有夙缘一般。后来因为帮助希腊独立,竟自从军而死,真可称文界里头一位大豪杰”。他此 举意在() A.赞扬个人英雄主义精神B.冲破传统儒家伦理的桎梏 C.引领近代文学发展潮流D.因应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12.1920 年,陈独秀发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对如何继续“运动”提出了三条原 则:一是“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团体的活动”,二是“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创造的精神”,三 是“新文化运动要影响到别的运动上面”。这体现出作者( ) A.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传统国家B.强调新文化运动社会革命的意义 C.肯定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作

    9、用D.说明中共早期组织建立的必要性 13.1928 年,中共六大决定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 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这() A.清除了党内“左”倾错误影响B.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 C.否定了暴力革命选择的必要性D.助推了中国民主革命走向恢复与发展 14.图 1 是抗战时期四川农民购买力指数表(1937-1943),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3 3 A.农民实际收入呈现持续增长之势B.资源短缺加剧四川农村经济调敝 C.粮食价格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D.日军经济掠夺是变化的直接原因 15.1948 年 11 月,中共旅

    10、(顺)大(连)地委在币制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颁布货币改革实 施细则,并设立 102 处兑换所,同时深入群众逐户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妥善地处理 了群众关心的债务和物价问题,改革历时七天顺利完成。这( ) A.体现了中共高效的城市管理能力B.建立了健全的财政制度 C.奠定了辽沈战役胜利的经济基础D.保证了财政收支的平衡 16.1957 年,经济学家顾准发文指出:“社会主义是实行经济核算的计划经济让全社会 成为一个大核算单位是不能的。全社会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经济计划,具体的经济核算单位则 必须划小,至少以每个生产企业为单位进行核算,巨大的生产企业,其具体核算单位还必须 划小。”据此可知,作者意在()

    11、 A.指出“一五”计划凸显经济体制弊端B.提倡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C.阐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价值规律的作用D.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17.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 重要指导方针,三线(西南、西北)建设由此开始。1965 至 1975 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 设投资 1269.67 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 43.5%.全国近 1500 家大型企业中, 三线地区占到 40%以上。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A.完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结构B.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根本提高 C.改变了西部地区落后面貌D.改善了国防实力和经济布局

    12、18.过去钢材生产的计划性是最高的,1979 年调整之后,钢材分不出去,迫于形势,许多企 业领导亲自带队四处推销。1979 年全国自销钢材 81.8 万吨,1980 年上半年达到 84.9 万吨。 江苏省 1979 年冶金产品市场调节部分已占 30%至 35%,成都无缝钢管厂 1980 年自销合同 部分已占到 42%.由此可知,当时(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B.国企改革在重工业领域率先进行 C.企业扩权改革助推市场化启动D.产品销售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19.雅典公民大会规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以便提前了解讨论的事务;非常重要的问 题,公民大会可进行两次投票,第一次所做的任何决

    13、定都可能在下一次会议上被修改;任何 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告等。这些规定基于() A.公民大会缺乏公民监督机制B.通过程序民主保障民主权利 C.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D.直接民主难以形成正确决策 4 4 20.文艺复兴运动效法古典文化而热情讴歌的现世享乐,恰恰就是罗马教皇和有教养的主教 们向往已久的;而人文主义者们所大力弘扬的人性之美,对于教会权威来说也无伤宏旨。因 此,它充其量只是要抛弃基督教的那些早已形同虚设的崇高理想和禁欲主义,但是它并不反 对罗马教会的政治权威和现实统治。据此可知,文艺复兴() A.教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B.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C.与教会的思想主张一致D.

    14、思想解放披着宗教外衣 21.18 世纪下半期,巴黎三分之二的房屋开始有了孩子单独的卧室,七分之一的房屋有专用 的餐厅;1789 年,法国革命政府终止了各种形式的司法酷刑;1792 年,法国首次采用断头 台,减少罪犯痛苦,因为即使死刑犯“亦是血肉之躯”。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人文主义深入到家庭内部B.思想解放影响社会关系 C.革命体现启蒙思想的原则D.民主政治得到快速发展 22.近代早期,英国足球运动备受青睐,但规则尚未健全,比赛充满血腥和暴力。十九世纪 中期经过法律规范,逐渐变成了文明、理性的休闲运动:参赛规则和比赛人数确定,比赛场 馆逐渐向现代方向发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15、.足球运动商业化推动B.通过立法规范体育运动 C.英国社会转型的影响D.体育运动文明化理性化 23.20 世纪 20 年代,电影中“伤风败俗”内容增加,天主教与电影界的矛盾日趋激化。为 避免政府干预,好莱坞片商行业公会成立海斯办公室,并于 1927 年开出包含多种“禁 止”“谨慎对待”事项的清单,即海斯规范。对此,中小电影制片公司不敢懈怠,而八 个垄断电影公司却阳奉阴违,但很快处于下风。海斯规范的颁行() A.表明立法规范了电影评价标准B.说明经济干预思想成为社会思潮 C.有限促进美国社会道德的提升D.反映出天主教对社会控制力增强 24.马萨诸塞州是美国的老工业基地,二战后长期陷于衰退,20

    16、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州创造 了“马萨诸塞奇迹”。表 1 为 1975-1983 年马萨诸塞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 据表 1 可知() 5 5 A.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支柱B.新经济的出现是转型成功的根本 C.传统机械制造业仍居于主导地位D.产业结构换代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合计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合计 52 分,分,25 题题 25 分,分,26 题题 12 分,分,27 题题 15 分)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公文是国家政务活动中产生并使用的文字材料,殷前称书契,周称官书,春秋、战国及 秦统称书,汉以后称文书。秦朝非常重

    17、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的形 6 张式将公文的使 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行书律规定对危 害公文安全与不能准时传递的行为给予惩罚,以保障其机密性与及时性。从里耶秦简来看,当时公 文已经有了明确的分类,公文的书写也有非常固定的格式,同时设有专门的机构书府,以保管政 府机构之间往来的公文。秦朝还在全国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证皇帝和中央的 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摘编自陈治国从里耶秦简看秦的公文制度等 材料二毛泽东主席在 1939 年底中共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号召把陕甘宁边区建成全国抗 日民主模范区,不仅要在民主政治建设、

    18、法制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而且要把公文规范化管理做成 楷模。当时,边区政府使用的公用文书有近 20 种,仅“令”就有命令、指令、训令、通令等。1940 年 9 月,边区政府秘书长谢觉哉制发了公文用纸样式。1942 年 1 月,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签署了陕甘 宁边区政府“关于认真执行新公文程式”命令,交代清楚了推行中应考虑和注意的方面。1945 年 12 月 边区政府办公厅进一步制定了公文处理办法,就收文、发文、处理、归档、借阅等做出明确的 规定。将公文类别分为主要的公文为命令、布告、批答、公函及呈文,辅助的公文为报告、通知、 指示信、签条、快邮代电。各种公文形式上一律使用直起法,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

    19、点符号,并在注 意事项中强调了公文的一事一议原则。 摘编自田惠琴等陕甘宁边区政府推行新公文程式的特点与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公文制度建立的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陕甘宁边区政府新公文制度改革的特点及意义。(12 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公文制度的演变谈谈你的认识。(5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在 1500 年之后的欧洲航海探险时期,欧洲人的思想和技术与亚洲、美洲和大洋洲截然不同 的文化背景发生碰撞。这些碰撞留下了运送者和接受者,作为在一场文化改变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 参与者。但是,如果你认为文化

    20、记忆系统只为保存和促进“传统”服务,那将是一个错误。维持一种有 活力的文化系统,意味着不断筛选新的观点,再用形式表示,将它们变成社会大众所接受的知识容 器。过去的文化不断发生改变,正如今天的文化样。文化记忆系统的功能是协商、调解这些变化。 摘编自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 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一十月革命爆发后,美国通过武装干涉、经济封锁等手段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年轻的苏 维埃意识到要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生存,必须要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21、。但是,俄罗斯帝 国时期建立的工业基础已被战火摧残殆尽,西方国家对苏联又采取经济封锁,工业的发展缺少国内 和国际的有利环境。1929 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大危机,美国等国家自顾不暇、商品滞销,需要 扩展海外市场,这给苏联利用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困境来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装备提供机 会。 6 6 摘编自兰庚泽苏联工业化中的美国因素(1928-1941) 材料二 苏联一五计划开始后,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上由租让、合营公司的形式转为进口机器设备或 者聘请外国公司承建工厂的形式。通过与美国公司签订技术援助协定,设计、装备苏联的重要项目。 1929-1945 年,苏联与西方国家共签订了 217 个技

    22、术援助协定,其中美国 139 个。1933 年,在经贸关 系改善的基础上,苏联和美国建交。当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后,苏联从美国引 进的技术开始减少,1937 年比 1931 年减少了 87%,1937 年进口机器只占国家总需求量的 0.9%. 苏联在引进的项目上,成套设备过多,技术专利较少,消化、创新能力较弱。在引进的效率上, 主管部门层层审批、办事拖拉,基层企业往往也缺乏热情。 摘编自姜凌苏联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特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引进美国技术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苏联对外国技术的引进。(7 分) 安徽

    23、六校教育研究会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 2022 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 历史试题答案解析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BBADBADCCBDB 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答案DBACDCAABCCD 1.答案 B。解析:从材料可知,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既包括古代帝王的后代和功臣, 还包括异族部落,分封区域含统治中心区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为后来的国家统一奠定了一 定的政治、思想基础,故选 B。民族国家是近代的产物,排除 A。无法体现因地制宜,排除 C。D 选 项说法错误。 2.答案 B。解析:材料中周人对祖先

    24、之德的观念变化,即由努力效法祖先之德到提出质疑,再到认为 自己可以直接有德,说明从西周到东周,周人逐渐肯定自身的作用和价值,这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 现,故选 B。A 选项“关键因素”说法错误。西周到东周,王权衰微,C 错误。D 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 7 7 3.答案 A。解析:据材料,秦汉时期社会思潮中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被应用于解释人世间 的一些问题,产生了知识与技术。汉代儒学的经世致用的探索,体现在更注重对时代思潮与政治社 会生活的结合,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正是将材料所述的这种思潮融入理论系统的建造中,并结 合黄老、法、阴阳等各派的理论,最终形成了新儒学思想,适应了当时政治的发展需

    25、要。A 选项正确。 B 选项错误,天人感应思想商周时期已经产生。选项 C 儒学独尊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选项 D 与材 料无关。 4.答案 D。据材料可知,玉衣使用和是否有不轨的行为直接相关,这是汉武帝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 权的措施之一,结果表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地方势力得到控制,故选 D。选项 A 是表面现象。选 项 B 不能完全概括材料主旨意思,说法片面。选项 C 与材料无关。5.答案 B。据材料从两汉到魏晋, 社会舆论品评人才的标准由两汉察举制的儒家伦理道德到魏晋注重个人知识、能力、智慧,这是文 化理性主义精神的体现。C、D 选项是无关选项。6.答案 A。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朝的科举制进士

    26、 科考试录取的比例低,人数少,但为贵族入仕所开的方便之门录取人数近九成,可见,唐朝科举制 度下官僚政治的贵族色彩浓厚,选项 A 正确。选项 B 不符合材料内容,选项 C 垄断说法错误,选项 D 无关。 7.答案 D。解析:材料可知,北宋注重物证,南宋的司法审判“物证优于人证”的做法,说明司法制度 在逐渐发展完善。选项 A“丧失”说法错误,选项 B“唯一”说法错误,选项 C 不符合事实。 8.答案 C。解析:材料说明,明清时期,江南专业市镇出现后,手工业品棉布,农产品粮食(米)商 品化程度提高,市镇成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级市场,城镇成为联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说明商业 发展推动了乡村城市化进程。选

    27、项 A 无法体现。棉布作为外来农作物,但大米是中国本土农作物, 选项 B 说法不符合材料。选项 D 无法概括材料的全部信息。9.答案 C。解析:“内廷行走”的出现,说 明皇帝专制权力加强,他们成为皇帝身边的要职,参与国是决策,C 正确。选项 A 政治地位平等说 法错误,内廷官员只是工作机会平等。选项 B 说法不符合史实,选项 D 是无关选项。 10.答案 B。解析: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导致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下令地 方筹措财政款项,由此,地方掌握了一定的财政大权,故选择 B。选项 A,完全转移到地方说法错误, 选项 C 无关,选项 D 无法体现。 11.答案 D。1902

    28、年,为思想启蒙,唤醒民众,梁启超提倡“小说革命”,通过撰写小说宣传救亡图存 的思想,选项 D 正确。其它选项均不是其行动的宗旨。 12.答案 B。解析: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后期,陈独秀希望把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把新文 化运动和群众运动结合,扩大其影响,强调其社会革命的意义。选项 A 是无关选项,选项 C 不符合 材料,选项 D 无关。 13.答案 D.解析:1928 年召开的中共六大,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 题,即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认为当时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 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

    29、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 量。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 用,选项 D 正确。选项 A 清除说法错误。中共六大仍然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城市,没有实现我党工 作重心的转移,选项 B 错误。中共六大仍然坚持暴力革命,选项 C 错误。 14.答案 B。解析:从图信息可知,A 项错误,1937-1939 年,农民实际购买力指数上升约 10 个百分 点,1939-1943 年有下降和上升。B 项正确,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和国民政府西迁,再加上战争环境, 导致资源短缺, 农民购买商品实际支出增加, 19371943 年 7 年间, 农民购买力平均每年降低 2

    30、.14, 农村经济发展困难。 根据材料, C 项说法错误。 日军的经济掠夺主要在沦陷区, 对四川地区影响有限, D 项错误。 15.答案 A。解析:1948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在接受旅大地区后,通过货币改革,一个星期的时间就 8 8 稳定了物价,说明了中共高效的执政能力,选项 A 正确。选项 B 健全的财政制度说法错误。币制改 革发生在辽沈战役胜利之后,选项 C 说法错误。选项 D 错误,无法体现收支平衡。 16.答案 C。解析:1957 年,顾准指出三大改造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后,企业以具体的生产单位 进行核算,强调经营活动中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选项 C 正确。选项 A 说法错误,

    31、亦不符合材料。 选项 B、D 说法均不符合这一时间段。 17.答案 D。解析: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西南、西北地区进行的三线建设是党中央面对日趋紧张 的国际形势和美、苏的战争威胁做出的决策,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布局考虑,把建设的重点放 在西南、西北。通过集中投资,发展了这一地区的经济,改善了国民经济布局,提高了我国的国防 能力,答案 D 正确。选项 A,完善说法错误,选项 B,根本提高说法错误,选项 C 说法错误。 18.答案 C。解析:材料说明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后,部分钢铁企业产品销售的自主权下放,钢铁企业 面向市场进行生产和销售,选项 C 符合题意。选项 A 与时间不符,选项 B 国企

    32、改革试点之初,既有 轻工业也有重工业,在重工业领域率先进行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说明企业产品销售方式的部分变 革,不是根本变革,选项 D 不选。 19.答案 A。解析:雅典公民大会的这些规定是因为直接民主决策过程中,缺乏对公民的监督机制, 导致民主决策过程中的公民非理性因素成分较大,公民投票决策较随意,选项 A 正确。选项 B 不符 合材料意思,选项 C 无关,选项 D 说法错误。 20.答案 A。解析:材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主张和教会的思想没有根本冲突,因为人 文主义者既信仰宗教也不反对教会统治,反对的只是教会的形同虚设的禁欲苦行等主张,因此不难 理解为什么拉斐尔人文主义色彩浓厚的

    33、圣母像会在教堂频繁出现,教会对人文主义者多是宽容、迎 合的态度,选项 A 正确。选项 B 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说法不符合实际。选项 C 说法错误。选项 D 和材料主旨意思无关。 21.答案 B。解析:18 世纪法国孩子单独卧室、家庭餐厅的出现,以及司法酷刑的废止,说明社会关 系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之下更加文明、理性,是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的表现。选项 A,说法片面, 材料不仅涉及家庭关系还包括其它社会关系。材料与民主、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原则关系不大, 且片面,选项 C 不选。选项 D 和材料无关。 22.答案 C。 材料反映出 19 世纪中期,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 经济发展后英国社会文明程

    34、度的提高, 考查唯物史观。材料和足球运动商业化无关,选项 A 错误。选项 B 所述是手段,但不是主要原因。 D 叙述的是材料现象,不是原因,故错误。 23.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天主教和电影界关于道德认知的矛盾激化,电影 行业公会海斯规范的颁布,规范了电影领域的道德,产生了较大影响,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国 的社会道德,选 C。电影行业公会的行业规范不属于立法,选项 A 错误。此时,美国自由主义思潮 盛行,选项 B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天主教对电影领域的影响,选项 D 以偏概全,且不符合史实。 24.答案 D。解析:材料可知,美国老工业基地马萨诸塞州企业服务、法律服务

    35、等所代表的第三产业 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促进经济高速发展,故选 D。选项 A 材料无法体现,材料反映是经 济增长率,无法反应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新经济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选项 B 不选。选项 C 与 材料无关,且说法不符合实际。 25.(1)建立背景:秦朝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文字,修建了通行全国的驰道;继承 了前代制度基础;重视法律治国;加强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 (8 分,每点 2 分,4 点即可) (2)特点:逐步推行;明确公文类别为主要公文和辅助公文;规范公文处理流程及形式;强调公文 一事一议原则。 (6 分,每点 2 分,3 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有理,

    36、酌情赋分) 意义:精炼了边区政府公文种类;提升了边区政府工作效率;为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公文规范 提供了示范;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公文办理奠定了基础。 (6 分,每点 2 分,3 点即可。其它答案,言 9 9 之有理,酌情赋分) (3)文书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制度建设是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承袭历史上的优 秀文明成果。 (2 点 5 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26.答案示例:论题:文化在继承传统和相互交流中创新发展。 论证:新航路开辟前后的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伴随着商品经济 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意大利众多自治城市的统治者接纳了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

    37、文化学者, 意大利文化在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重新焕发生机,成为近代欧洲文化的源头。思想的解放 促进了欧洲文学、艺术、科技的发展,大大丰富了欧洲各国的文化内容。 17-18 世纪启蒙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伏尔泰等人的思想亦有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例如他利 用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抨击欧洲专制社会。说明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启 蒙思想对中世纪封建专制文化的批判,对新兴资产阶级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宣传,正是这 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典型例证。 结论:综上所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文化发展的动力。27.(1)工业基 础薄弱,技术落后;工业发展人才短缺;稳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利用有利的外部 条件。 (8 分,每点 2 分,4 点即可) (2)积极:促进了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推动了苏联经济发展;扩大了苏美贸易;改善了 美苏外交关系 消极:受到政治环境、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大;技术吸收创新能力较弱;效率低;贸易逆差严重。 (7 分,积极部分 4 点 4 分,消极部分 3 点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届高三历史上册第一学期8月第一次素质测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70443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