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简答题.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生物化学简答题.pdf》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答题
- 资源描述:
-
1、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他主要有哪几种?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他主要有哪几种?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不包括侧链的构象。它主要有-螺旋,-折叠,-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四种。 简述简述-螺旋结构特征:螺旋结构特征:1、在-螺旋结构中,多肽链主要围绕中心轴以右手螺旋方式螺旋上升,每隔 3.6 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螺距 为 0.54nm2、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伸向螺旋外侧。3、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亚氨基上的氢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羟基上的氧形成氢键,以维持 -螺旋稳定。 简述常用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简述常用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盐析、透析、超速离心、电泳、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
2、 简述谷胱甘肽的结构和功能简述谷胱甘肽的结构和功能:组成:谷胱甘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构成的活性三肽,功能基团:半胱氨酸残基中的巯基。功能: 1、作为还原剂清除体内 H2O2,使含巯基的酶或蛋白质免遭氧化,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2.具有嗜核特性,与亲电子的毒物或药物结合, 保护核酸和蛋白质免遭损害。 哪些原因影响蛋白质哪些原因影响蛋白质-螺旋结构的形成或稳定?螺旋结构的形成或稳定?1、一条多肽链中,带有相同电荷的氨基酸彼此相邻,相互排斥,妨碍-螺旋的形成。 2、含有大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彼此相邻,空间位阻较大也会影响-螺旋的形成。3、脯氨酸为亚氨基酸,亚氨基酸形成肽键后,没有了 游离的氢,不
3、能形成氢键,因此不能形成-螺旋。 酶的化学修饰的特点是什么酶的化学修饰的特点是什么:在化学修饰过程中,酶发生无活性和有活性两种形式的互变该修饰时共价键的变化,最常见的是磷酸 化和去磷酸化修饰常受激素的调控是酶促反应有放大效应 酶的变构调节特点是什么酶的变构调节特点是什么:细胞内一些中间代谢产物能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以非共价键可逆结合,使酶构象发生改变 并影响其催化活性,进而调节代谢反应速率,这种现象为变构反应,其特点是变构酶常由多个亚基构成变构效应剂常结合在活性中 心以外的调节部位,引起酶空间构象的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变构效应剂与调节部位以非共价键结合酶具有无活性和有活性两种
4、方式互变不服从米曼氏方程,呈 S 型曲线 酶和一般催化剂比较有何异同酶和一般催化剂比较有何异同:相同点:反应前后无质和量的改变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只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反应都是通过降低 反应活化能而增加反应速率的 不同点酶的催化效率高酶对底物有高度特异性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酶的催化作用多受多种因素调节 酶是蛋白质,对反应条件要求严格,如温度、pH 等 简述简述 Km 和和 Vmax 的意义的意义:Km 的意义:Km 等于反应速率为最大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一些酶的 K2K3,Km 可表示酶和底物 的亲和力Km 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它与酶结构,酶所催化的底物和反应环境如温度、pH、离子强度等有关,而与酶
5、浓度无关 Vmax 的意义:Vmax 是酶被底物完全饱和时的反应速率 简述何谓酶原与酶原激活的意义简述何谓酶原与酶原激活的意义:一些酶在细胞合成时,没有催化活性,需要经一定的加工剪切才有活性。这类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 酶原。在合适的条件下和特定的部位,无活性的酶原向有活性的酶转化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的意义:酶原形式的存在及酶 原的激活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消化道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避免了胰腺细胞和细胞外间质的蛋白被蛋白酶水解而破坏,并保证酶在特 定环境及部位发挥其催化作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凝血酶原不被激活,则无血液凝固发生,保证血流通畅运行。一旦血管破损,凝血酶 原激活成凝血酶,血液凝
6、固发生催化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阻止大量失血,起保护机体作用 举例说明什么是同工酶,举例说明什么是同工酶,有何意义有何意义:同工酶使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等不同的一组酶 意义: 同工酶可存在于不同个体的不同组织中,也可存在于同一个体同一组织中和同一细胞中。它使不同的组织、器官和不同的亚细胞结构具 有不同的代谢特征。例如:LDH1 和 LDH5 分别在心肌和肝脏高表达还可以作为遗传标志,用于遗传分析研究。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 段,同一组织也可因基因表达不同而有不同的同工酶谱,即在同一个体的不同发育阶段其同工酶亦有不同同工酶的测定对于疾病的诊 断及预后判定有重要意
7、义。如心肌梗死后 36 小时血中 CK2 活性升高,24 小时酶活性到达顶峰,3 天内恢复正常水平 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有哪些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有哪些: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因参加反应,传递电子作为连接酶与底物的桥梁,便于酶和底物密 切接触为稳定酶的空间构象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的静电斥力 酶的必需基团有哪几种,酶的必需基团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各有什么作用:酶的必需基团包括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和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有 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结合基团结合底物和辅酶,使之与酶形成复合物。能识别底物分子特异结合,将其固定于酶的活性中心。催化基 团影响底物分子中某些化
8、学键的稳定性,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产物。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为维持酶活性的空间 构象所必需 何谓酶促反应动力学,何谓酶促反应动力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酶促反应动力学是研究酶促反应速率及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各因素的科学,影响 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及激活剂等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的变化对反应速率影 响的作图时呈矩形双曲线的底物足够时, 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呈直线关系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具有双重性pH 通过改变酶和 底物分子解离状态影响反应速率抑制剂可逆或不可逆的降低酶促反应速率激活剂可加快酶促反
9、应速率 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以磺胺类药物为例: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在生长繁殖时,不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 而是在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底物合成二氢叶酸。二氢叶酸是核苷酸合成过程中的辅酶之一四氢叶酸的前 体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对氨基甲苯酸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细菌则因核苷酸乃至核酸 的合成受阻而影响其生长繁殖。人类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叶酸,体内的核酸合成不受磺胺类药物的干扰。根据竞争性抑制剂的特点, 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必须保持血液中药物的高浓度,以发挥其有效竞争性抑菌作用 许多属于
10、抗代谢物的抗癌药物,如氨甲喋呤、5-氟尿 嘧啶、6-巯基嘌呤等,几乎都是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它们分别抑制四氢叶酸、脱氧胸苷酸及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相似,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抑制作用大小与抑制剂和底 物的浓度以及酶对它们的亲和力有关。Km 升高,Vmax 不变非竞争性抑制 : 抑制剂与底物结构不相似或完全不同,只与酶活性中心外 的必需基团结合。不影响酶在结合抑制剂后与底物的结合。该抑制作用的强弱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Km 不变,Vmax 下降反竞争抑 制剂: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生
11、成的三元复合物不能解离出产物。Km 和 Vmax 均下降 生物氧化的特点生物氧化的特点:1、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中(提问,PH 接近中性):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进行:能量逐步释放有利于 ATP 的形成; 广泛的加氢脱水反应使物质能间接获得氧,并增加脱氢的机会;产生的水是由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生的,CO2 由有机酸脱羧产生。 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有哪些,请举例说明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有哪些,请举例说明:1、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粉蝶霉素 A、异戊巴比妥、抗霉素 A、二巯基丙醇、CO、 CN-、N3 及 H2S。2、解偶联剂:二硝基苯酚。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 NADH 呼吸链的电子传递顺序呼吸
12、链的电子传递顺序 ; 如果加入异戊巴比妥结果将如何?如果加入异戊巴比妥结果将如何?NADHFMN(Fe-S)CoQCyt bCyt c1Cyt cCyt aa31/2O2, 异戊巴比妥与 FMN 结合,从而阻断电子传递链,使电子传递终止,细胞呼吸停止。 体内生成体内生成 ATPATP 的两种方式的什么的两种方式的什么, 以哪种为主?以哪种为主?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前者指直接将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给 ADP(或者 GDP) 而生成 ATP(或 GTP)的过程。后者指代谢物脱下的 2H 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 ADP 磷酸化而生成 ATP 的过程,这是产生 ATP 的主要 方式。
13、简述胞液中的还原当量(简述胞液中的还原当量(H+H+)的两种穿梭途径的两种穿梭途径:在胞液中生成的 H+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经呼吸链氧化,需借助穿梭作用才能进入线粒体 内。其中通过-磷酸甘油穿梭,2H 氧化时进入琥珀酸呼吸链,生成 1.5 分子 ATP; 进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的穿梭作用,则进入 NADH 呼吸 链,生成 2.5 分子 ATP。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1)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 (2)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a.NADP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 的供氢体,如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b. NADPH 参与体内羟化反应,与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有关.
14、c. 用于维持 GSH 的还原状态,保护-SH 基 蛋白和-SH 酶免受氧化及的损坏:保护红细胞膜的完整性. TCA 循环的要点循环的要点: a 乙酰 CoA 经 TCA 循环被氧化成 2 分子 CO2;b 有 4 次脱氢反应,其中 3 次由 NAD+接受,1 次由 FAD 接受:c 有 3 个不 可逆反应,分别由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d 消耗 2 分子水(柠檬酸合酶及延胡索酸酶反应);e 发生 1 次底物 水平磷酸化反应(由琥珀酰 CoA 合成酶催化) 糖异生的关键酶反应糖异生的关键酶反应: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CO2+ATP草酰乙酸+ADP+Pi 磷酸烯醇式丙
15、酮酸羧激酶:草酰乙酸+GTP磷酸烯醇式丙 酮酸+GDP 果糖双磷酸酶-1: 1,6-双磷酸果糖+H2O6-磷酸果糖+Pi 葡萄糖-6-磷酸酶:6-磷酸葡萄糖+H2O葡萄糖+Pi。 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及其在糖代谢中的作用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及其在糖代谢中的作用:1 来源:a 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中的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催化磷酸化反应生成;b.由糖原 分解产生的1-磷酸葡萄糖异构生成;c非糖物质经糖异生途径由6-磷酸果糖异构生成. 2.去路:a经糖酵解生成乳酸;b.经有氧氧化彻底分解为 CO2 和水;c.由变位酶催化生成 1-磷酸葡萄糖,参与糖原合成;d.在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催化下进入磷
16、酸戊糖途径;e 异生为葡萄糖. 3.由此 可见,6-磷酸葡萄糖是糖代谢多种途径的交叉点,是各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去向取决于各代谢途径中相关酶的活 性大小. Cori 循环形成的原因及其生理意义循环形成的原因及其生理意义:形成是由于肝脏和肌肉组织的代谢特点所致.肝内糖异生活跃,有葡萄糖-6-磷酸酶水解 6-磷酸葡萄糖, 释放出游离葡萄糖.而肌肉组织不能进行糖异生,没有葡萄糖-6-磷酸酶.因此,肌肉组织内生成的乳酸既不能异生成糖,又不能释放出游离葡 萄糖. G-6-P 在肝脏的代谢去路在肝脏的代谢去路:1 经糖酵解生成乳酸;2 经有氧氧化生成 CO2 和水;3 通过异构变成
17、 G-1-P,进而合成糖原;4 进入磷酸戊糖途径;5 糖 异生途径中经葡萄糖-6-磷酸酶水解成葡萄糖.膜受体介导信息传递膜受体介导信息传递;激素 膜受体 G 蛋白 酶 信使 蛋白激酶 酶或功能蛋白磷酸化 生物 学效应 高血糖使血糖升高机制高血糖使血糖升高机制 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受体结合激活 Ga,在通过腺苷酸环化酶使 ATP 环化为 cATP 继而活化 PKA,可促进磷酸 化酶 b 激酶的磷酸化而火花,后者又使磷酸化酶 b 磷酸化而活化为磷酸化酶 a,磷酸化酶 a 可促进肝糖原降解为 1 磷酸葡萄糖,在转变 为游离葡萄糖而提供血糖,促进糖原分解, ,另一方面,PKA 还可使糖原合酶磷酸化而失活
18、,从而减少糖原合成,促使血糖升高 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 类固醇激素进入核内 与相应受体结合,受体构象发生变化,导致热休克蛋白解聚,暴露出受体核定位区及 DNA 结合区,使激素受体复合物向核内转移,并结合靶基因临近的激素反应原件上,进而改变基因表达谱,诱导合成特异蛋白质而表现其生 理作用 简述细胞内小分子第二信使共同特点简述细胞内小分子第二信使共同特点 1 在完整细胞内, 该分子浓度或分布在细胞外信号作用下发生迅速改变 2 该分子类似物可模拟细胞 外信号的作用 3 阻断该分子的变化可阻断细胞对外援分子的反应 4 作为别构效应剂在细胞内有特定的靶蛋白分子 简述简述 Ca 依赖性蛋白
19、激酶途径的信号转导过程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的信号转导过程 激素与受体结合为激素受体复合物,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 G 蛋白,G 进一步激活 PI-PLC, 水解细胞膜上的 PIP2,生成 IP3,DG。IP3 与内质网和肌浆网上的受体结合,促使该迅速释放,使胞内钙浓度升高, 钙一方面可和 DG 磷脂酰丝氨酸一同激活 PKC,发挥生物学作用,另一方面和钙调蛋白结合激活 Ca-CAM 激酶,使靶蛋白分子发生磷酸化,从而发挥生物 学作用。 受体配体结合特点受体配体结合特点 1 高度专一性,受体选择性与特定配体结合,这种选择性由分子空间构想决定,这种识别与结合的特异性保证了调控 精确性 2 高度亲和力,体内
20、化学信号存在浓度非常低,受体与信号分子高亲和力保证了很低浓度信号分子也可以起充分调控作用 3 可饱 和性,无论细胞内外表面受体数目都是有限的,当受体全部被配体占据时,在提高配体浓度也不会增加细胞效应 4 可逆性 受体配体已 非共价键结合飞,当生物效应发生后,配体即与受体分开 5 特定的作用模式,受体分布含量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并呈现特定作用模式, 受体配体结合后可引起某种特定生理学效应 G 蛋白结构特点分类作用机制蛋白结构特点分类作用机制 G 蛋白是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简称,居于细胞膜上是一种传导体,可将外来的信号装化为传向细胞内的信 号,有三种亚基组成,可分为兴奋型抑制型磷脂酶 c 型传导素型等
21、,G 蛋白有两种形式,非活化型三聚体与 GTP 结合为活 化型,G 蛋白与蛇形受体胞浆面的第三个环偶联,当有信号作用于受体后,促进与 GTP 结合,G 蛋白发生变构,亚基脱落成为活性 型 G 蛋白后者进一步激活其他酶,促使细胞产生第二信使 复制与转录过程异同复制与转录过程异同 1 都是酶促的核苷酸聚合过程,都以 DNA 为模板依赖 DNA 聚合酶,聚合过程都是核苷酸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都 从 5-3 方向延伸成新链多聚核苷酸,都遵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原核真核生物原核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不同聚合酶不同 原核生物 RNA-pol 有多个亚基构成,2成为核心酶,2称为全酶,真核生物有 三种分别转
22、录 45S-rRNA,hnRNA 小分子 RNA(5s-RNA,tRNA,snRN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 RNA-pol 特异性抑制剂分别是利福平和鹅 膏蕈碱,原核 RNA 聚合酶直接结合 DNA 模板,真核 RNA 聚合酶需转录因子共同与 DNA 模板结合 原核生物非依赖因子转录终止机制原核生物非依赖因子转录终止机制 1 接近终止区的一段碱基可形成茎环结构或发夹结构,其后多发现多个连续 U 这种结构终止转录机 制可理解为 1RNA 分子中形成的茎环结构可改变 RNA 聚合酶的构象,导致酶和模板结合方式改变,使酶不再向下游移动,于是转录停 顿 2DNA RNA 个自形成自身双链使杂交体不稳
23、定而分离 3,3端一连串 U,rU/dA 配对最不稳定,易从模板上脱落 说明原核生物说明原核生物 mRNA 与核蛋白体小亚基结合的机制与核蛋白体小亚基结合的机制在原核生物各种 mRNA 起始 AUG 密码上游约 8-13 核苷酸部位, 存在 4-9 个核苷酸 一致序列,富含嘌呤,以 AGGA 为核心称 S-D 序列,可与原核小亚基 16S-rRNA3端富含嘧啶的短序列互补结合;mRNA 上紧接 S-D 序 列后的小段核苷酸序列,可被核蛋白体小亚基蛋白 rpS-1 识别结合. 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在双链 RNA 存在时,干扰素能诱导特异蛋白激酶活化,使真核 eIF2 磷酸化失活,抑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