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数列知识点、公式总结.docx

  • 上传人(卖家):汀枫
  • 文档编号:1696798
  • 上传时间:2021-09-0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30.0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数列知识点、公式总结.docx》由用户(汀枫)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 数列 知识点 公式 总结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数学_高中
    资源描述:

    1、数列知识点、公式总结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的概念: 一般地,按一定次序排列成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 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123 , n a a aa, 简记为数列 n a, 其中第一项 1 a也成为首项; n a 是数列的第n项,也叫做数列的通项. 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子集)的函 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取值时,该函数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 是这个数列. 2、数列的分类: 按数列中项的多数分为: (1)有穷数列:数列中的项为有限个,即项数有限; (2)无穷数列:数列中的项为无限个,即项数无限. 3、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 n a的第n项 n a与项

    2、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 一个式子表示成 n af n, 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 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 4、数列的函数特征: 一般地,一个数列 n a, 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面的一项,即 1nn aa ,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增数列; 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面的一项,即 1nn aa ,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减数列; 如果数列 n a的各项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叫做常数列. 5、递推公式: 某些数列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这个关系用一 个公式来表示,叫做递推公式 二、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

    3、同一个常 数,那么这个数列久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 的公差. 即 1nn aad (常数) , 这也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 数列的依据.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差数列 n a的首项为 1 a,公差为d,则通项公式为: 1 1, nm aandanm dnmN、. 3、等差中项: (1)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且 = 2 ab A ; (2)若数列 n a为等差数列,则 12 , nnn a aa 成等差数列,即 1n a 是 n a与 2n a 的等差中项,且 2 1= 2 nn n aa a ;反之若数列 n a满足 2 1= 2 nn

    4、 n aa a ,则数列 n a是等差数列. 4、等差数列的性质: ( 1 ) 等 差 数 列 n a中 , 若,mnpq mnpqN、 、 、则 mnpq aaaa,若2mnp,则2 mnp aaa; (2)若数列 n a和 n b均为等差数列,则数列 nn ab也为等差 数列; (3)等差数列 n a的公差为d,则 0 n da为递增数列, 0 n da为递减数列, 0 n da为 常数列. 5、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n S: (1)数列 n a的前 n 项和 n S= 1231 , nn aaaaanN ; (2)数列 n a的通项与前 n 项和 n S的关系: 1 1 ,1 . ,2

    5、 n nn S n a SSn (3)设等差数列 n a的首项为 1, a公差为d,则前 n 项和 1 1 1 =. 22 n n n aan n Snad 6、等差数列前 n 和的性质: (1)等差数列 n a中,连续 m 项的和仍组成等差数列,即 12122 , mmmm aaaaaa 21223mmm aaa ,仍为等差数列(即 232 , mmmmm SSSSS成等差 数列) ; (2)等差数列 n a的前 n 项和 2 11 1 =, 222 n n ndd Snadnan 当 0d 时, n S可看作关于 n 的二次函数,且不含常数项; ( 3 ) 若 等 差 数 列 n a共 有

    6、 2n+1 ( 奇 数 ) 项 , 则 1 1 =, n Sn SSa Sn 奇 奇偶 偶 中间项 且若等差数列 n a共有 2n (偶数) 项, 则 1 =. n n Sa SSnd Sa 偶 奇偶 奇 且 7、等差数列前 n 项和 n S的最值问题: 设等差数列 n a的首项为 1, a公差为d,则 (1) 1 00ad且(即首正递减)时, n S有最大值且 n S的最大 值为所有非负数项之和; (2) 1 00ad且(即首负递增)时, n S有最小值且 n S的最小 值为所有非正数项之和. 三、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同一 个不为零的常

    7、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 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0q ). 即 1n n a q q a 为非零常数, 这也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 数列的依据.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比数列 n a的首项为 1 a,公比为q,则通项公式为: 1 1 , nn m nm aa qa qnm nmN 、. 3、等比中项: (1)若aAb、 、成等比数列,则A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且 2= Aab; (2)若数列 n a为等比数列,则 12 , nnn a aa 成等比数列,即 1n a 是 n a与 2n a 的等比中项,且 2 12 = nnn aaa ;反之

    8、若数列 n a满足 2 12 = nnn aaa ,则数列 n a是等比数列. 4、等比数列的性质: ( 1 ) 等 比 数 列 n a中 , 若,mnpq mnpqN、 、 、则 mnpq aaaa,若2mnp,则 2 mnp aaa; (2)若数列 n a和 n b均为等比数列,则数列 nn ab也为等比 数列; (3)等比数列 n a的首项为 1 a,公比为q,则 11 00 101 n aa a qq 或为递增数列, 11 00 011 n aa a qq 或为递减 数列, 1 n qa 为常数列. 5、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1)数列 n a的前 n 项和 n S= 1231 ,

    9、 nn aaaaanN ; (2)数列 n a的通项与前 n 项和 n S的关系: 1 1 ,1 . ,2 n nn S n a SSn (3)设等比数列 n a的首项为 1 a,公比为0q q ,则 1 1 ,1 .1 ,1 1 n n na q Saq q q 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可知,已知 1, , , , nn a q n a S 中任意三个,便可建立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 6、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性质: 设等比数列 n a中,首项为 1 a,公比为0q q ,则 ( 1 ) 连 续 m 项 的 和 仍 组 成 等 比 数 列 , 即 12122 , mmmm aaa

    10、aaa 21223mmm aaa ,仍为等比数列 (即 232 , mmmmm SSSSS成等差数列) ; (2)当1q 时, 1 11111 1 1 111111 n nnn n aq aaaaa Sqqq qqqqqq , 设 1 1 a t q ,则 n n Stqt. 四、递推数列求通项的方法总结 1、递推数列的概念: 一般地,把数列的若干连续项之间的关系叫做递推关系, 把表达递推关系的式子叫做递推公式,而把由递推公式和初 始条件给出的数列叫做递推数列. 2、两个恒等式: 对于任意的数列 n a恒有: (1) 12132431nnn aaaaaaaaaa (2) 234 1 1231

    11、,0, n nn n aaaa aaanN aaaa 3、递推数列的类型以及求通项方法总结: 类型一(公式法) :已知 n S(即 12 ( ) n aaaf n)求 n a,用作 差法: 1 1 ,(1) ,(2) n nn Sn a SSn 类 型 二 ( 累 加 法 ) : 已 知 : 数 列 n a的 首 项 1 a, 且 1 , nn aaf nnN ,求 n a通项. 给递推公式 1 , nn aaf nnN 中的n依次取1,2,3, , n-1, 可得到下面 n-1 个式子: 2132431 1 ,2 ,3 ,1 . nn aafaafaafaaf n 利用公式 12132431

    12、nnn aaaaaaaaaa 可得: 1 1231 . n aaffff n 类型三 (累乘法) : 已知: 数列 n a的首项 1 a,且 1 , n n a f nnN a , 求 n a通项. 给递推公式 1 , n n a f nnN a 中的 n 一次取 1,2,3,n-1, 可得到下面 n-1 个式子: 234 1231 1 ,2 ,3 ,1 . n n aaaa ffff n aaaa 利用公式 234 1 1231 ,0, n nn n aaaa aaanN aaaa 可得: 1 1231 . n aaffff n 类型四(构造法) :形如qpaa nn 1 、 n nn qp

    13、aa 1 (qpbk,为常 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k的等比 数列后,再求 n a。 qpaa nn 1 解法: 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 1 tapta nn , 其中 p q t 1 ,再利用换元法转化为等比数列求解。 n nn qpaa 1 解法:该类型较要复杂一些。一般地,要 先在原递推公式两边同除以 1n q,得: qq a q p q a n n n n 1 1 1 引 入辅助数列 n b(其中 n n n q a b ) ,得: q b q p b nn 1 1 再应用 qpaa nn 1 的方法解决。 类 型 五 ( 倒 数 法 ) : 已 知 : 数 列

    14、n a的 首 项 1 a, 且 1 ,0, n n n pa arnN qar ,求 n a通项. 1 111 1111 nn n nnnnnnn paqarrqrq a qarapaapapap ap 设 1 1 11 ,. nn nn bb aa 则 1nn rq bb pp , 若,rp则 11 = nnnn qq bbbb pp ,即数列 n b是以 q p 为公差的等 差数列. 若,rp则 1nn rq bb pp (转换成类型四). 五、数列常用求和方法 1.公式法 直接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正整数 的平方和公式,立方和公式等公式求解. 2.分组求和法 一个数列的通

    15、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或等比或可求和的 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而后相加减. 3.裂项相消法 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一些正负项相互 抵消,于是前 n 项和就变成了首尾少数项之和. 4.错位相减法 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 对应项的乘积组成的,此时可把式子 121nnn Saaaa 的两 边同乘以公比(01)q qq且,得到 121nnn qSa qa qaqa q ,两 式错位相减整理即可求出 n S. 5、常用公式: 1、平方和公式: 2 222 121 121 6 n nn nn 2、立方和公式: 2 2 3 333 1 121121 2

    16、 n n nnnn 3、裂项公式: 1111111 ; 11 . 111 1; 1 n nnnn nkknnk nnnkn knnnnk 分式裂项: 根式裂项: 六、数列的应用 1、零存整取模型: 银行有一种叫作零存整取的储蓄业务,即每月定时存入 一笔相同数目的现金,这是零存;到约定日期,可以取出全部本 利和,这是整取.规定每次存入的钱不计复利. 注: 单利的计算是仅在原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 息不再计算利息.其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期.以符号 p 代表本金,n代表存期,r代表利率,s代表本金和利息和(即本利 和),则有s=p(1+nr). 零存整取是等差数列求和在经济方面的应用.

    17、 2、定期自动转存模型: 银行有一种储蓄业务为定期存款自动转存.例如,储户某 日存入一笔 1 年期定期存款,1 年后,如果储户不取出本利和. 则银行自动办理转存业务,第 2 年的本金就是第 1 年的本利 和. 注: 复利是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 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s=p(1+r)n. 定期自动转存(复利)是等比数列求和在经济方面的应 用. 3、分期付款模型: 分期付款要求每次付款金额相同外,各次付款的时间间 隔也相同.分期付款总额要大于一次性付款总额,二者的差额 与分多少次付款有关,且付款的次数越少,差额越大.分期付款 是等比数列的模型. 采用分期

    18、付款的方法,购买售价为a元的商品(或贷款 a元),每期付款数相同,购买后 1 个月(或 1 年)付款 一次, 如此下去, 到第n次付款后全部付清, 如果月利率 (或 年利率)为b,按复利计算,那么每期付款x元满足下列关 系: 设第n次还款后,本利欠款数为 n a,则 1 1,aabx 21321 1,1,1, nn aabx aabxaabx 由 11 11 nnnn xx aabxaba bb 知, 数列 n x a b 是以 1 11 xxx aabxba bbb 为首项, 1qb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 1 1 11 n n n xxx aaqbab bbb 1, nx ab b 1 n

    19、n xx aab bb . 令0 n a 得:1=0 nxx ab bb , 1 11 n n abb x b 数列求和公式总结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 nn na aan S n n 2 ) 1( 2 )( 1 1 2、等比 数列求和公式: ) 1( 11 )1 ( ) 1( 11 1 q q qaa q qa qna S n n n 例 1 已知 3log 1 log 2 3 x,求 n xxxx 32 的前 n 项和. 解:由 2 1 2loglog 3log 1 log 33 2 3 xxx 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 n n xxxxS 32 = x xx n

    20、 1 )1 ( 2 1 1 ) 2 1 1 ( 2 1 n 1 n 2 1 例 2 设 Sn1+2+3+n,nN*,求 1 )32( )( n n Sn S nf的最 大值. 解: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 1( 2 1 nnSn,)2)(1( 2 1 nnSn 1 )32( )( n n Sn S nf 6434 2 nn n n n 64 34 1 50) 8 ( 1 2 n n 50 1 当 8 8 n,即 n8 时, 50 1 )( max nf 二、错位相减法求和 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nbn的前 n 项和,其中 an、 bn分

    21、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例 3 求和: 132 ) 12(7531 n n xnxxxS 解: 由题可知, 1 ) 12( n xn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1的通 项 与 等 比 数 列 1n x 的 通 项 之 积 : 设 n n xnxxxxxS) 12(7531 432 (设制错位) 得 nn n xnxxxxxSx) 12(222221)1 ( 1432 ( 错 位 相 减 ) 再 利 用 等 比 数 列 的 求 和 公 式 得 : n n n xn x x xSx) 12( 1 1 21)1 ( 1 。 2 1 )1 ( )1 () 12() 12( x xxnxn S nn n 例

    22、4 求数列 , 2 2 , 2 6 , 2 4 , 2 2 32n n 前 n 项的和.解:由题可知, n n 2 2 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的通项与等比数列 n 2 1 的通项之积 设 n n n S 2 2 2 6 2 4 2 2 32 1432 2 2 2 6 2 4 2 2 2 1 n n n S 得 143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2 1 1 ( nn n n S 11 2 2 2 1 2 nn n 1 2 2 4 n n n S 三、倒序相加法求和 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 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 ,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

    23、就可以 得到 n 个)( 1n aa . 例 6 求 89sin88sin3sin2sin1sin 22222 的值 解:设 89sin88sin3sin2sin1sin 22222 S. 将式右边反序得: 1sin2sin3sin88sin89sin 22222 S 又 因 为1cossin),90cos(sin 22 xxxx , + 得: )89cos89(sin)2cos2(sin)1cos1(sin2 222222 S89 S44.5 四、分组法求和 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 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 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

    24、 例 7 求数列的前 n 项和:23 1 , 7 1 , 4 1 , 11 12 n aaa n , 解:设)23 1 ()7 1 ()4 1 () 11 ( 12 n aaa S n n 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 )23741 () 111 1 ( 12 n aaa S n n (分组) 当 a1 时, 2 ) 13(nn nSn 2 ) 13(nn (分组求和)当1a时, 2 ) 13( 1 1 1 1 nn a a S n n 2 ) 13( 1 1 nn a aa n 例 8 求数列n(n+1)(2n+1)的前 n 项和. 解 : 设kkkkkkak 23 32) 12)(1( n

    25、k n kkkS 1 ) 12)(1( )32( 23 1 kkk n k 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 Snkkk n k n k n k 1 2 1 3 1 32 )21 ()21 ( 3)21 ( 2 222333 nnn = 2 ) 1( 2 ) 12)(1( 2 ) 1( 22 nnnnnnn 2 )2() 1( 2 nnn 五、裂项法求和 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 裂项法的实 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 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 通项分解(裂项)如: (1))() 1(nfnfan(2) nn nn tan) 1tan( ) 1c

    26、os(cos 1sin (3) 1 11 ) 1( 1 nnnn an(4) ) 12 1 12 1 ( 2 1 1 ) 12)(12( )2( 2 nnnn n an (5) )2)(1( 1 ) 1( 1 2 1 )2)(1( 1 nnnnnnn an n n nnnn n n S nnnn nn nn n a 2) 1( 1 1, 2) 1( 1 2 1 2 1 ) 1( ) 1(2 2 1 ) 1( 2 1 则 例 9求数列 , 1 1 , 32 1 , 21 1 nn 的前 n 项和. 解:设nn nn an 1 1 1 ,则 1 1 32 1 21 1 nn Sn )1()23()

    27、12(nn 11n 例 10在数列an中, 11 2 1 1 n n nn an,又 1 2 nn n aa b, 求数列bn的前 n 项的和. 解: 211 2 1 1n n n nn an ) 1 11 (8 2 1 2 2 nn nn bn 数列bn的前 n 项和: ) 1 11 () 4 1 3 1 () 3 1 2 1 () 2 1 1(8 nn Sn) 1 1 1 (8 n 1 8 n n 例 11 求证: 1sin 1cos 89cos88cos 1 2cos1cos 1 1cos0cos 1 2 解:设 89cos88cos 1 2cos1cos 1 1cos0cos 1 S

    28、nn nn tan) 1tan( ) 1cos(cos 1sin 89cos88cos 1 2cos1cos 1 1cos0cos 1 S 88tan89tan)2tan3(tan)1tan2(tan)0tan1(tan 1sin 1 )0tan89(tan 1sin 1 1cot 1sin 1 1sin 1cos 2 原等式成 立 例 2. 计算: 六、合并法求和 针对一些特殊的数列,将某些项合并在一起就具有某种特殊 的性质,因此,在求数列的和时,可将这些项放在一起先求 和,然后再求 Sn. 例 12求 cos1+ cos2+ cos3+ cos178+ cos179的值. 解: 设 Sn

    29、cos1+ cos2+ cos3+ cos178+ cos179 )180cos(cos nn(找特殊性质项) Sn(cos1+ cos179) + ( cos2+ cos178) +(cos3 + cos177) + (cos89+ cos91) + cos90 0(合 并求和) 例 13数列an: nnn aaaaaa 12321 , 2, 3, 1,求 S2002. 解:设S2002 2002321 aaaa ,由 nnn aaaaaa 12321 , 2, 3, 1可得 , 2, 3, 1 654 aaa , 2, 3, 1, 2, 3, 1 121110987 aaaaaa 2, 3

    30、, 1, 2, 3, 1 665646362616 kkkkkk aaaaaa 0 665646362616 kkkkkk aaaaaa S2002 2002321 aaaa = )()()( 66261612876321 kkk aaaaaaaaaa 2002200120001999199819941993 )(aaaaaaa = 2002200120001999 aaaa 46362616 kkkk aaaa5 例 14在 各 项 均 为 正 数 的 等 比 数 列 中 , 若 103231365 logloglog, 9aaaaa 求的值。 解:设 1032313 logloglogaa

    31、aSn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 qpnm aaaaqpnm和对数的运算性质 NMNM aaa logloglog得: )log(log)log(log)log(log 6353932310313 aaaaaaSn )(log)(log)(log 6539231013 aaaaaa 9log9log9log 333 10 七、利用数列的通项求和 先根据数列的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数列的通项及其特 征, 然后再利用数列的通项揭示的规律来求数列的前n项和, 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例15求 1 1111111111 个n 之 和 . 解 : 由 于 ) 110( 9 1 9999 9 1 1111 11 k

    32、 kk 个个 1 1111111111 个n ) 110( 9 1 ) 110( 9 1 ) 110( 9 1 ) 110( 9 1 321 n ) 1111 ( 9 1 )10101010( 9 1 1 321 个n n 9110 ) 110(10 9 1n n )91010( 81 1 1 n n 例 16已知数列an: 1 1) )(1(, )3)(1( 8 n nnn aan nn a求的值. 解: )4)(2( 1 )3)(1( 1 )1(8)(1( 1 nnnn naan nn ) 4)(3( 1 ) 4)(2( 1 8 nnnn ) 4 1 3 1 (8) 4 1 2 1 (4 nnnn 111 1 ) 4 1 3 1 (8) 4 1 2 1 (4)(1( nnn nn nnnn aan 4 1 8) 4 1 3 1 (4 3 13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数列知识点、公式总结.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9679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