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历史新教材人教 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必修1历史新教材人教 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pptx》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1历史新教材人教 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必修 历史 新教材 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 下载 _人教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 与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 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措施;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 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课标要求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理解政 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 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 风貌;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
2、思想对近 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课标要求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21日、北平。 (2)内容 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等重要文件。 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新课导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知识点一 共同纲领 2.成立: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2)开国大典:10月1日下午三时,在_广场举行。 新课导学 天安门 3.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 期压迫和
3、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_ 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新课导学 社会主义 1.背景 (1)军事: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 (2)经济:新中国面临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 (3)国际: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 新课导学 人民政权的巩固知识点二 2.措施 (1)土地改革 原因: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开始: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4、法。 结果: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_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新课导学 少数民族 误区警示 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性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将土地分给农民 个体经营,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后者则是将分散的生产资料改造为社 会主义的公有制,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 新课导学 (2)“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原因: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乘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 元,加剧物价飞涨。 目的: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 结果:到1950 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 意义:人
5、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新课导学 (3)统一财经: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 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新课导学 (4)抗美援朝 背景: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 挠中国的统一大业;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扩大侵朝战争,严重 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 概况:1950年10月,_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结果:美国不得不在_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可歌可泣的 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
6、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新课导学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朝鲜停战协定 1.外交方针 (1)方针:“_”“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一次建交高潮。 新课导学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点三 一边倒 家国情怀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 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 自己的国家利益。 新课导学 2.日内瓦会议 (1)时间:1954年4月。 (2)内容: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3)结果: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4)意义 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
7、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新课导学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12月,中印两国举行谈判,_第一次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 共处。 (3)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新课导学 周恩来 4.万隆会议 (1)时间:_年4 月。 (2)地位: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3)成果:中国提出并坚持“_”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 向前进。 (4)影响: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更多的亚非欧国家建 立了代办级外交
8、关系。 新课导学 1955 求同存异 1.经济制度的建立 (1)过渡时期总路线 提出: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 内容: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课导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知识点四 手工业 时空观念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 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 新课导学 (2)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
9、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_经济制度在我国初 步建立起来。 新课导学 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 义集体公有制。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 新课导学 (3)“一五”计划 实施: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新课导学 2.政治制度的建立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内容:通过了_,这是一部社会主义
10、类型的宪法。 意义: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2)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课导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误区警示 中国的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多党制。因为在中国,共 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与之密切合作,属于参政党;在西方,各党派之间是执 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靠竞选交替坐庄。 新课导学 3.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新课导学 史料1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 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
11、,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史料2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来完成中国的工 业化;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课中探究 “一五”计划探究点一 史料实证 根据上述史料,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基本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 课中探究 提示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因: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 际形势,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历史解释 全面认识“一五”计划 (1)特点 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工业化建设与
12、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渐进性和长期性。 (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 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课中探究 (3)成因 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 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 快。苏联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课中探究 史料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经
13、济成分比较表 课中探究 三大改造探究点二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史料研读 表格反映了什么主要信息?指出其意义。 课中探究 提示 信息:私有经济在1956年只占7.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 中占绝对优势。意义:表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 基本建立。 历史解释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设
1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 要条件。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 关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 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课中探究 史料前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党派构成表 课中探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探究点三 届数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 代表总人数1226人1226人3040人 中国共产党 党员 668人 (占54.49%) 708人 (占57.75%) 1667人 (占54.84%) 民主党派 274人 (占22.35%) 284人 (占23.16%) 565人 (占
15、18.58%) 其他 284人 (占23.16%) 234人 (占19.09%) 808人 (占26.58%) 史料研读 史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怎样构成的?这反映出我国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课中探究 思考 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党派代表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最大特点:代表阶层的广泛性。 历史解释 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1)不同点 课中探究 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 行使权力 的主体 全体人民资产阶级 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 (续表) 课中探究 比较人民
16、代表大会制度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主要权力 机构的特点 立法机关,除受人民监督外,不受任 何国家机关制约 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 阶级本质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政党活 动方式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采取两党或多党交替执政的方式 (2)相同点 两者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 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 课中探究 史料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 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 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
17、家的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 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 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41955 课中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意义探究点四 史料研读 史料中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这些原则要解决什么问题?它是针对什么 现象而提出的? 课中探究 提示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问题: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 处问题。现象:它是针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而提出的。 历史解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
18、制度不同的 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 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 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与运用,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创举。 课中探究 (2)意义 它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 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 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