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历史新教材人教 第3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必修1历史新教材人教 第3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pptx》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1历史新教材人教 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必修 历史 新教材 单元 辽宋夏金多 民族 政权 并立 元朝 统一 下载 _人教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 的统一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 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 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北宋建立:960年,后周禁军统帅_发动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 都东京,史称北宋。 2.局部统一: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 了_的分裂局面。 易错点拨 979年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不是完成了对全国的 统一燕云十六州、甘肃、吐蕃、云南等地
2、还被少数民族控制。 新课导学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知识点一 赵匡胤 五代十国 3.强化专制集权的措施与影响 (1)措施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设诸路_统 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分散机构权力:在中央, _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 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 无权调兵。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 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_,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新课导学 转运司 枢密院 通判 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实
3、行_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 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2)影响: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 化了专制集权。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新课导学 崇文抑武 思维提升 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分割权力,相互制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新课导学 1.北宋与辽国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 称为“_”。 2.北宋与西夏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 “_”。 3.北宋财政危机: _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
4、况日益恶化。 新课导学 岁币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知识点二 岁赐 养兵 唯物史观 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尽管历史上有友好交往,也有兵戎相见,但 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友好交往,和平相处。各民族间还是一直不断互相交 往、互相借鉴、互相依存,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课导学 1.庆历新政: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曾发起以整顿_为宗旨的改革,史 称“庆历新政”。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很快归于失败。 新课导学 王安石变法知识点三 官僚机构 2.王安石变法 (1)时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2)内容: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 (3)目
5、的:富国强兵。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 等手段,力图在_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 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_制,取代募兵制。 (4)评价: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一些 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 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新课导学 调控经济 征兵 1.南宋建立:_年,宋高宗即位后退保南方,史称南宋。统治稳定后,将都城定 在临安。 2.抗金斗争: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_指挥的 “岳家军”战绩卓著。 3.绍兴和议:1
6、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_一线划 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新课导学 南宋的偏安知识点四 1127 岳飞 大散关 史料1宋建国后,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末五代王纲解纽,武将跋扈,遂推行以文治国的国 策。用天下之士人,以易武臣之任事者,故儒道之振,优于隋唐。史称宋之政治,为士大 夫政治。士大夫政治之基本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优礼士大夫,二是与士大夫共天下。 士大夫政治如何对皇权加以制衡呢?措施有二:一曰理念,二曰制度。 史料2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 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7、朱熹朱子语类 课中探究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探究点一 史料实证 (1)根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大夫政治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课中探究 提示 (1)原因:统治者吸取前代的政治教训,为防止武将干政而重用文人治 国;皇帝对士大夫高度重视;儒家学说的全面回归;北宋士大夫很注重个人气 节和操守。作用: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扩大统治 基础,巩固统治。 (2)根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并 分析作者的看法。 课中探究 提示(2)措施:设诸路转运使综理地方财政;解除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将兵权收归 中央;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作者看法:
8、北宋时期的这些做法 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造成了地方权力过小、财政困难、军 事力量薄弱,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后患,最终北宋被少数民族灭亡。 历史解释 唐朝和北宋加强皇权的比较 (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 北宋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参 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课中探究 (2)不同点 三省设置:唐朝加强三省的职能;北宋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枢 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分别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 最高行政机构设置:唐朝初年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北宋以中书门下 为最高行政机构。
9、 课中探究 史料(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课中探究 澶渊之盟探究点二 史料实证 史料中的“(辽)与朝廷和好”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 该事件的积极作用。 课中探究 提示 事件:澶渊之盟。积极作用:使辽和北宋的人民安居乐业;保持了宋 辽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史料1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史料2北宋禁军人数变化图 课中探究 北宋两次改革的历史背景探究点三 史料实证 史料1、2分别反映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是什么? 针对上述社会问题,北 宋进行了哪两次改革? 课中探究
10、 提示 原因:北宋和辽、西夏作战中败北,签订和约,损失大量财物,导致财政 负担加重;冗兵。 两次改革: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历史解释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教训 (1)改革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 复杂性和艰巨性。 (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 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魅力。 课中探究 史料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 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课中探究 岳飞
11、的历史地位探究点四 史料实证 (1)史料中的“匈奴”是指哪一民族? “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 哪一历史事件?发生于何时? 课中探究 提示 (1)女真族。靖康之变。1127年。 (2)人们为什么立祠纪念岳飞? 课中探究 提示 (2)岳家军纪律严明;抗金斗争使南方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 民的利益。 1.东汉建立后,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宋朝开国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二者都 () A.加强了君主专制B.解决了藩镇割据 C.抑制了土地兼并 D.削弱了君主专制 课堂评价 【解析】“退功臣而进文吏”“杯酒释兵权”都是统治者削弱功臣势力、加强君主专 制中央集权的措施,故 A 正确; 结合
12、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出现割据混战的局面,不符合题意,B错误; “退功臣而进文吏”“杯酒释兵权”都是统治者削弱功臣势力、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措施,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并且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不可避免,C 错误; “退功臣而进文吏”“杯酒释兵权”都削弱了功臣势力,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D 错误。 A 2.宋会要辑稿职官解释某一 官职时说:“贰宰相,批大政,参庶 务。”材料中的“贰宰相”的正式 名称是 () A.同平章事B.参知政事 C.三司使D.中书省 课堂评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分析 材料和正确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 变的史实的能力。宋朝为了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在宰相“同平章
13、事”行使行 政权时,增加了一个“参知政事”作为 副相,以达到分割宰相的行政权的目的。 B 3.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实现和平相处的主要途径 是 () A.战争 B.议和 C.和亲 D.册封 课堂评价 B 4.王安石说:“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 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司马光 说:“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 取民 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据此可知,王安石与 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 () 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 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 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 课堂评价 【解析】 王安石认为政府实施青苗法,
14、 贷款给农民,可以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 剥;司马光认为政府贷款利息偏高,对农 民仍是沉重的负担。可见王安石与司马 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是否真正有利于 助困济贫,A、B、D三项都与材料无关, 因此选择C项。 C 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 课堂评价 B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1.辽朝 (1)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领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 为辽。 (2)官制: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 务,_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
15、务。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 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新课导学 耶律阿保机 辽与西夏知识点一 南面官 2.西夏 (1)建立:_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 称西夏。 (2)官制: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 谓的官称。 新课导学 1038 1.金朝建立:1114年,女真族首领_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 金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上京。 2.对峙局面形成: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1153年,金迁都_,改名为中都。 新课导学 完颜阿骨打 金朝入主中原知识点二 燕京
16、 3.猛安谋克:金朝保持的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 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_。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 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4.“大定之治”:12世纪后期_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 新课导学 猛安 金世宗 1.蒙古崛起: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_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尊 为“成吉思汗”。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招降吐蕃诸部, 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2.元朝建立:1260年,忽必烈即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_ 年,定国号为大
17、元,忽必烈就是_ 。 3.元朝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 完成统一。南宋宰相_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 新课导学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知识点三 铁木真 1271 元世祖 文天祥 4.巩固统一的措施 (1)驿站制度: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 和生活服务,也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2)地方管理 行省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 形成常设机构,称为_,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 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
18、行省。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宣政院:_地区由全国最高佛教机构宣政院进行管理。 澎湖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图经略台湾。 新课导学 行中书省 吐蕃 易错提醒 唐代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不同。唐代的中书省是中央决 策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而元代设置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 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新课导学 1.蒙古族和回族的形成:蒙古族和回族基本上是在_形成的。蒙古原是漠北的 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 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族长期相处,形成了一个新的族群, 成为回族的前身,时称_人。 2.四
19、等人制:为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元朝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政 策,依次为蒙古人、_人、汉人、南人。 新课导学 元朝的民族关系知识点四 元朝 回回 色目 3.阶级矛盾激化:随着时间推移,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 级矛盾却日益严重。_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 4.民族融合:不久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 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以及回回以外的色目人,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新课导学 14 易错提醒 蒙古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实行民族分化政策,这一史 实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四个等级之间的矛盾、蒙古贵族和地 主阶级的矛盾、各
20、民族之间的矛盾。这些社会矛盾的存在不能掩盖事实上 元朝统治的本质,即蒙古贵族勾结各族地主,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农民阶级 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仍然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新课导学 史料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 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 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 课中探究 辽、西夏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探究点一 史料实证 结合史料,分析辽、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历史作用? 课中探究 提示 特点:辽和西夏都沿用唐代官制。辽统治者采取“蕃
21、汉分治” 的政治制度。西夏仿效北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汉法。作用:促进 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 历史解释 少数民族封建化 (1)概念:少数民族封建化是指少数民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体 现为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改进。 (2)特点:在中国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 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中心。 (3)表现:少数民族各族逐渐改变以往的游牧生活,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成为 农业居民;采用汉族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从部落或者奴隶社会 过渡到封建社会。 课中探究 史料1151年,海陵王完颜亮因为上京地处极北,偏僻而且不便统治,于是决 定将都
22、城迁往地点居中的燕京(今北京)。工匠们经过两年的辛勤劳作,终于 大功告成。1153年,完颜亮举行盛大的仪式,浩浩荡荡南迁,进入中都燕京。 从此,金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到了中都。 摘编自金史 课中探究 金朝迁都的原因探究点二 史料实证 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金朝迁都的原因。 课中探究 提示 上京地处极北,不便统治;为了对先进的中原农耕地区进行有效管理, 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 史料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古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 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 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 官员前往督之,其
23、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 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 不逮元。” 课中探究 行省制探究点三 史料实证 史料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课中探究 提示 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 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元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 行有效的统治。 历史解释 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 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
24、免、考核,地方权力 逐渐被分割、削弱,最终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课中探究 史料忽必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利益,实行民族分治,将元朝人分为蒙古人、 色目人(除蒙古族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汉人(主要指北方的汉族,也包 括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南人(指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四等。他 在元大都皇宫内引种漠北“誓俭草”,以“示子孙无忘草地”。 课中探究 元代民族政策探究点四 史料实证 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元世祖忽必烈的民族政策。 课中探究 提示 忽必烈在推行汉法的同时不忘蒙古渊源,竭力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 实行民族
25、分化政策,加剧了民族矛盾,导致人民反抗。 1.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课堂评价 C 2.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重要人物,他 们名字中的“靖”“康”来源于导致北宋政权灭亡的“靖康之变”。灭北 宋政权的是 () A.西夏 B.唐 C.辽 D.金 课堂评价 D 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 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 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D.耶律阿保机 课堂评价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