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共7课时).doc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1693785
  • 上传时间:2021-09-01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9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共7课时).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苏教版 四年级 数学 上册 第四 单元 统计表 条形 统计图 教材 分析 全部 教案 课时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苏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 条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会分段整理数据,能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 图描述数据;能力结合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对简单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出发,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 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能应用平均数解释一些简 单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 程,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分析问

    2、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使学生在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统计活动的实际 价值,体验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 学的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数据分段统计、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以及平均数的含义 和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初步认识简单 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 1 个单位) ,以及初步认识可能性大小等基础 上学习的。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数据表达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 较复杂的统计图打下一定的基础,并增强统计观念和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

    3、条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会分段整理数据, 能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力结合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对简单数据进 行分析和解释。 2、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能应用平均 数解释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8 课时 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书 P4041 例 1 和练一练,练习七第 1 题。 教材简析:学生已经认识过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习例题要利用学 生已有的学习基础,要求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再组织交 流,让学生继续观察,讨论从条形统计图中是怎样知道这些数据的,还从

    4、图中看 到了什么?使学生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了解统计图的标 题、纵轴、横轴等名称和相应的作用,明确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初步感 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可以直接看出各数量的多少。然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一 练”里的条形统计图,并互相交流,从而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用条 形表示数量的多少,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调查记录的整理,学会填写统计表,认识一格可以表示多少个数量的条 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 2.能读懂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3.经历观察统计表、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

    5、过程,懂得用 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据, 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教具准备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统计。 以前我们通常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呢?(正字法、打钩) 那你知道表格中分别表示多少吗? 二、教学例 1。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电视节目有类别,下面是张丽华同学调查了本 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出示第 1 张表。 2.提问:看统计表,你知道哪些信息? 提问:这种统计表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统计表中填出的数据表示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 设

    6、计说明: 这里主要是呈现了画 “正” 字法记录数据, 这是统计过程的常规方法, 也是收集数据的第一步,用正字法统计好以后,能让学生学会很快的看出具体的 数据。 认识统计表的标题、制表日期,统计表中的项目、合计栏。 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3.除了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出示条形统计图。 提问:这张条形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的? 认识统计图的标题、制图日期、纵轴、横轴的含义。 4.根据题中数据分别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反馈、讲评。 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几人?是怎样确定直条高度的, 为什么要在直条上

    7、标出相 应的人数? 5.分析数据。观察完成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说从中能知道什么? 预设:喜欢某一类电视节目的各有多少人? 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数最多?最少呢? 喜欢不同类节目的人数相差多少? 小结:通过统计,可以知道许多想知道的信息,不同的统计可以知道不同方 面的信息。 6回顾、反思。 谈话: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统计表是用表格呈现数据的,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呈现数据的;统计表和 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而条形统计图能更直观、更形象地表示 数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出示题目要求,理解题意。 讨论: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进行

    8、调查,怎样表示调查得到的数据。 各小组按要求开展调查活动。 组织交流:说说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完成练习七第 1 题。 读题。 提问:统计图的纵轴、横轴各表示什么?纵轴上 1 格表示多少? 讨论题中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标题和日期 横轴表示项目 纵轴表示数量,每格高度表示 2 人 最后画直条表示数 反思: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统 计表的组成部分和条形统计图横轴、 纵轴表达的意义及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对应数 据和名称。 学生在作业中出错率很高, 虽然在课堂上强调画条形统计图的注意点, 但还是会有一些孩子将制

    9、表日期或数据漏写。 2、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 教学内容:书 P4243例 2 及练一练,练习七第 2 题。 教材简析:教材首先安排学习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例题提出为每位鼓号队员购 买合适服装,说明身高和服装号的对应关系,并提供一组鼓号队员身高的数据, 提出大小不同的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的问题。 这是学生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经验的 问题,可以使学生想到解决的方法: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然后引导学生 根据队员身高的原始数据,进行相应的整理和统计,并填写统计表,确定每种服 装各要购买多少套,从而初步学会将数据整理、进行统计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统 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教学目标 1、

    10、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 据分段进行整理。 2、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等简单的统计过程,能结合统计表思考一些简单的问题。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 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教具准备例题图、统计原始数据、整理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每个星期一,大家都会穿班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 想一想,在每次买班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我们每个同学的身高, 测量身高这个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 买班服之前的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出示全班的身

    11、高记录单,请大家观 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 设计说明:例题提出为每位鼓号队员购买合适服装,说明身高和服装号的对应关 系,我在教学的时候把这一说法改成了为本班学生换校服的话题,这样更贴近学 生的实际。需要在事先提供全班学生的身高的数据。这是学生比较熟悉并有一定 经验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想到解决的方法: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二、教学新知 服装厂不可能按照我们每个人的身高来定做,也不可能做同样大小的校服, 一般 分为“小号、中号、大号”三种尺寸。根据儿童服装制作标准,一般 10 厘米为 一个号。 出示:小号:120129 厘米 中号:130139 厘米 大号:140149

    12、厘米 3、根据厂家提供的型号,想一想,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工作?(统计适合穿大、 中、小号校服的各有多少人?) 为了弄清适合穿大、中、小三种校服各有多少人,就需要对记录单上的数据分段 整理。 (板书:分段整理) 那你能把队员们的身高数据整理一下吗?你有什么好办法? (因为所有数据都是 一百多厘米,所以可以只看十位上的数快速进行分类。画“正”字法) 设计说明:分段整理数据,除了用画“正”字的方法外,孩子们还能用不同的符 号来分段整理数据,观察数据的特征,例如确定了分数段后,直接观察十位或百 位等等来整理。 学生分段整理并统计。 这里统计这些数据怎么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你有什么好方法吗?你是怎么做的,

    13、你 怎么确定自己是对的。 谁愿意把你整理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上台利用实物投影进行交流) 4、 我们能不能把你们这张统计表直接交给服装厂呢?如果你是服装厂的统计员, 希望看到这样的表格吗?为什么?(太麻烦了)还应该怎么办?(制成统计表) (板书制成统计表) 现在就请你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表格(二)中。 (学生动手完成统计表) 5、提问:这里的合计()人你是怎样得到的,它和我们原始数据中的人数一 样吗?那么你们想一想,表中的“合计”起了什么作用?(既能反应总人数,又 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6、出示多张表格:现在每个班的表格都送到了服装厂,可是统计员又傻眼了, 哪一张是我们班的呀?怎

    14、么办呢? 7、还要写上名称,怎样给这份统计表命名呢?学生写上标题。 最后不要忘了写上日期,这就是一张完整的统计表,有标题、制表日期,还有统 计的数据。 服装厂看到这张统计表, 会明白哪些问题呢? (每个数据段有多少人, 即: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的套数 、合计有多少人,即:一共要做多少套。服装 的工人师傅通过这张统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 一共要做多少套 校服,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数据。 (板书:分析数据) 这里请大家读一读,不管统计图还是统计表,读的时候注意顺序,一定是先读标 题,然后是时间或者日期,这里的日期是制表的日期,也就是今天,然后是下面 的内容。 8、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

    15、刚才是如何解决添置校服的问题的?我们经历 了一个怎样的过程?(1)收集数据(2)分段整理(3)制统计表(4)分析数据。 小结:像这样把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有助于我们快速而准确地解决问 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据的分段整理。 (板书: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初步学会将数据分段整理、进行 统计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三、解决问题。 完成“练一练” ,练习七第 2 题。 四、课堂总结。 板书: 收集数据-分段整理-制统计表-分析数据 小号:120129 厘米 中号:130139 厘米 大号:140149 厘米 反思: 本课是在学

    16、生多次经历过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学 会分段整理数据,在教学中我注意做好以下两方面。 一、注重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是有吸引力的 书上例题提出为每位鼓号队员购买合适服装,说明身高和服装号的对应关 系,我在教学的时候对例题进行创编,把这一说法改成了为本班学生做新班服的 话题,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在事先准备好全班学生的身高的数据。这是学生 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经验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想到解决的方法:要合身的班服需要 知道什么?你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吗?自然引发学生产生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必要,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把学生的身高按大、中、小号校服各适合的身高 范围进行分段整理。然

    17、后引导学生根据队员身高的原始数据,进行相应的整理和 统计,并制成统计表。从而初步学会将数据分段整理、进行统计的方法,进一步 体会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二、促进自主学习,让学生感觉学习过程是具有挑战性的 统计的学习,本质上是统计活动的学习,要特别注意统计的过程,让学生经 历“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制成统计表分析数据”的全过程。重点 学习如何“整理数据” 。教学中,既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全过程,又要凸显出 现如何整理数据这一统计活动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按各段统计, 用打 “” 的方法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但很可惜在这重点地方没有留孩子真实 完整表达思维的过程,要让孩子说说为什

    18、么这样做?比比哪个学生的方法更科 学,统计起来最方便?对各种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凸显画“正”字统计,不能光 追求结果。教师要“顺学而导”不能就孩子的方法而方法,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 提升,比较。 3、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课(1) 教学内容:练习七第 35 题 教学目标: 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 图的特点,不断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经验,感受统计知 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教具准备统计图(表) ,课前调查我国在第 2430 届奥运会获得金牌的

    19、数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并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条形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根据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要分几步进行? 二、完成练习。 1.练习七第 3 题。 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我国四条主要河流的长度分别是多少,怎样用条形统计图 表示这一组数据。 出示题中的统计图,提问: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什么?横轴上 1 格表示多少千 米?为什么横轴上刻度的最大值要定为 7000? 怎样找到 5464 表示的长度? 学生绘制表示其他三条河流长度的直条。 说说用统计图表示题中的数据有什么好处。 2.练习七第 4 题。 了解题目要求。 说说是怎样收集到这些数据的,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展

    20、示、交流学生作业。 说说从统计图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练习七第 5 题。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并记录每个同学单脚站立的时间。 说说本小组开展活动的过程,并展示记录的数据。 说说怎样对小组里同学单脚站立的持续时间进行整理,可以分几段进行整理。 学生独立完成整理,并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 观察表中数据,分别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 对不同小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中的有关习题。 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课(2) 教学内容:4647 页,练习七第 6、7 题。 教学目标: 继续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进一步了解统

    21、计表和条形 统计图的特点,不断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经验,感受统 计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教具准备统计图(表) 、1 元硬币、滴管、一块干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并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班级里进行统计,对于全班都要参与的统计活动,你认 为怎么样统计比较好? 二、完成练习。 1.练习七第 6 题。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学期阅读了几本课外书, 再讨论如果要了解班级同学阅读 课外书的情况,可以怎样做。 明确:为了方便收集数据可以用调查表进行调查。 出示题中的调查表,让学生说说调查表中有哪几个项目,可以怎

    22、样用调查表进行 调查。 用全班起立的方式进行统计。 完成表格。 看着统计表,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阅读情况有哪些了解? 2. 练习七第 7 题。 出示题目。 让学生说说准备从哪些方面了解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 怎样根据要调查的内容设 计调查表。 出示调查表,让学生选择一个项目进行调查,记录并整理调查结果,完成书上的 统计表。 组织交流,让学生展示调查得到的数据,着重说说是怎样用调查表收集数据的, 怎样整理和汇总数据的。 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分析,并对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作出评价,提出一些 改变不良习惯、注意用眼卫生的建议。 统计我们班级的情况,有利于我们更了解自己,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提出一些好的 建议

    23、。 三、 “动手做”活动。 通过示范向学生说明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估一估像这样往 1 元的硬币上滴水,最多可以滴多少滴。 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结果。 组织交流,比较每次实验的结果,说说有什么发现。 (如每次实验的结果不完全 相同,但最多能滴的滴数都差不多。 ) 如果用一个数来表示实验结果,选择哪个数比较合适。 四、学习“你知道吗” 。 先让学生说说每幅图表示的是什么,分别是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可以从图中了 解到哪些信息。 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有特色的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 平均数平均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 4950 页例 3 和“练一练”练习八第

    24、 14 题。 教材简析:例 3 利用套圈比赛,引导学生探索“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 让学生体会求平均数只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本 质特征,体会平均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 考虑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 分析和处置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同学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操

    25、作和考虑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 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具准备课件、男女生套圈成绩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很多同学都知道套圈游戏,一起来看。 (媒体出示:四年级第一小组的男 女生进行套圈竞赛,每人套 15 个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 )想请 大家来当裁判,愿意吗?可要比比哪个裁判最公正哦!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两队人数相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不同。 屏幕出示第一小组男、女生套圈成果统计图。 提问:要知道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认为可以比什么呢? 同学回答后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人数相同,比总数 (二)两队人数不同,每队中每

    26、人套中的个数相同。 屏幕出示第二小组男、女生套圈情况统计图。 请同学一起回答是哪个队套得准一些。 提问:有同学认为可以比比他们套中的总个数,你们觉得公平吗? 结合媒体演示小结。 人数不同,比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三)两队人数不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也不完全相同。 1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出示第三小组的套圈成果图(例题) ,引导比较,得出与第二小组套圈结果图的 异同。 每小组四位同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比的结果。 指出:其实,象这样移了以后再比,是分别求出了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再去 比的。 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或者是“匀” 结合电脑演示教师讲解揭示平均数的含义。 2提问:你还

    27、能用其他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吗? 指名列式并说说想法。 我们也可以先算出总数在求平均数,这叫“先和后分” ,或“算” 同学们要能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算出平均数 3女生呢?你能估计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吗? 女生套中的平均数,可能大于 10 个吗?可能小于 4 个吗?为什么? 试一试,把你的方法与同学交流。 4 小结: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这里平均每人套中 7 个,是每个人都套中了 7 个吗? 谁比 7 多,谁比 7 少?也有人正好是 所以平均数代表的是平均水平。一定比最多的少,比最少的多。 设计说明:让学生估计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并在交流中体会平均数一定介 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8、之间的特点,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平均数的感 知,同时渗透了估计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完成“练一练” 。 你是怎么想的?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 “想想做做”第 1 题。 说说你怎么算的? 3 “想想做做”第 2 题。 先估计平均数是多少,再计算。 4、 “想想做做”第 3 题。 平均身高 160 厘米说明了什么? 可以结合画图表示。 说说你怎么想的? 5、“想想做做”第 4 题。 出示题目。 先估计平均每天卖出的箱数。什么卖出的多?再计算。 回答问题。 四、全课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第 44、45 页。 平均数练习课平均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

    29、习八第 510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记录自己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揭题,并板书课题。 怎样求平均数? 平均数是 5 ,代表了什么? 现在我们进行报数,平均数是 5,我报 3,你报?我报 8,你报? 同桌合作游戏。 二、完成书上练习。 1.练习八第 5 题。 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 练习八第 6 题。 先让学生看图回答第(1)题,明

    30、确:平均每个小组植树的棵树在 6 棵和 10 棵之 间。 再让学生看图进行估计,并通过计算检验。 组织交流,让学生具体说说估计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以及这样做的理由。 3. 练习八第 7 题。 引导学生讨论:题中的 5 个橘子是怎样得到的?任意取出 5 个橘子表示什么意 思?为什么可以根据任意取出的 5 个橘子质量的平均数,来推算一箱橘子的质 量?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说说算出的一箱橘子的质量表示什么,它与这箱橘子的实际质量有什么关系。 4. 练习八第 8 题。 先让学生说说表中的数据表示什么。甲、乙、丙三人在这 6 场比赛中各上场多少 场,怎样比较三人在 6 场比赛中的表现。 学生分别

    31、口算出三人每场比赛得分的平均数。 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 5. 练习八第 9 题。 先读一读第 53 页的“你知道吗” ,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比赛时是怎样计算选手 成绩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出示题目,找出 7 位评委评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按规 则算出吴萌诗歌朗诵比赛的最终得分。 反馈交流。 算一算,如果不用这一方法计算,吴萌的平均成绩应该是多少分。 说说两次计算的成绩相差多少,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 练习八第 10 题。 先让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算出平均数,再和小组里的同学比一比,看自己每天做 家庭作业所用的时间在小组里所处的位置。 组织交流。 三、你知道吗? 阅读你知道吗? 现在

    32、你知道为什么国际大赛中,都要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再算平均分吗? 四、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第 46、47 页。 运动与身体变化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学内容:54,55 页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平均数等有关 知识和方法,探索和发现运动前后脉搏跳动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 均数的意义, 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 教材设计了“提出问题实验讨论引申反思”三个环节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自 主探索探索和发现运动前后脉搏跳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巩固有关平均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解决实际 问题。 2.在

    33、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 一步掌握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进入“实验讨论”阶段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现象,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秒表、跳绳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健康。你知道在运 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 教师:这些变化需要一些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运动与 身体变化” 二、动手操作,活动讨论 研究运

    34、动时间的长短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刚才我们知道了,运动之后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证实是否会有变化。 第一步:伸出你的右手中间三个手指,放在左手手腕上,我们可以感觉到脉搏在 跳动。老师喊开始的时候,你们数一数脉搏跳动了多少次,在测量的过程中,要 保持安静,这样才能准确的测出脉搏跳动次数。 第二步:全体起立,老师喊开始的时候,原地高抬腿跑 30 秒后,立即测出 1 分 钟脉搏的次数。 第三步:休息 2 分钟后,再测出 1 分钟脉搏的次数。 第四步:学生记录活动数据 四人一组完成实验表格 教师:测量脉搏时方法要正确,第一次原地跑步后要休息 2 分钟,等脉搏恢复正 常后测出 1

    35、分钟脉搏的次数. 提问:运动后脉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研究运动方式的不同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用同样的 1 分钟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记录脉搏的变化情况 选两名同学进行测试,其余学生记录活动数据 教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做个小测试,请两位同学上台, 老师喊开始,你们在原地坐上下蹲 60 秒,测脉搏一分钟跳动次数。休息几分钟 后,再跳绳 60 秒,测脉搏一分钟跳动次数。 提问: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小结:通过这一组实验,我们发现运动时间的长短和运动方式的不同都会引 起脉搏的变化,变化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同学们课后可以向体育老师了解在体育课上我们每分钟脉搏的跳动次数达到多 少最合适。 三、结束本课 通过实验,你对运动与身体的变化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共7课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69378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