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篇名句情景默写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篇名句情景默写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篇名句情景默写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2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名篇 名句 情景 默写 专项 练习题 Word 答案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14 页 2022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名篇名句情景默写 专项练习题 1 蜀相 (1) 蜀相中“_?_”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追思 缅怀,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2) 蜀相中描写祠堂内幽静的春景的诗句:“_,_。” (3) 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之口,以“_,_”来隐喻人生的短暂 和渺小,可谓生动形象。 (2) 氓中女子和男子婚后对待感情的不同态度和行为:_,_。 (3)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认为,世界上非常奇特、美好的风光,常常在那险阻、 僻远的地方,是人们很少能到
2、达的,所以“_”。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_。 3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 “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_,_”。 (3) 韩愈写作 师说 一文的缘由是“_, _”。 4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韩愈在 师说 中运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 “古 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 (2) 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
3、想到的是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心 中思绪万千,于是发出了“_,_”的慨叹。 (3) 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在破荆州 之后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2)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 的景象,而“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曾皙的理想是在暮春三月,和几个成年人带几个小孩,“_, 第 2 页 共 14 页 _,咏而归。”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两句表明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 道德准绳而随意歪曲事实,把苟合取悦
4、他人奉为法度。 (2)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_”;而如果 从不变的角度看,“_”,所以不必羡慕江水和明月。 (3) 三峡中,“_,_”两句侧面烘托了三峡两岸群山逶迤 迢递,悬崖遮天蔽日的景象。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告诫最高统治者,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修仁政, 济苍生,他形象地指出“_,_”深刻地表明人民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必须审慎地对待,千万不可轻忽。 (2) 阿房官赋中,作者在总结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 覆辙的句子是“_,_”。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5、诗 句,感叹统治者不以历史为鉴,相继覆亡的诗句是:“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两句,通过“木”与“金” 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_,_”。 (3) 在 劝学 中的“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古讽今,以告诫统治者不以史为 鉴的后果的句子是“_,_”。 (2) 赤壁赋中的“_,_”两句,从侧面描写出客人所奏箫声的
6、哀怨 动人,令闻者落泪。 (3) 次北固山下 一诗中, 表现时序变迁, 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 _”。 10李凭箜篌引 (1) 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_”。交代演奏者姓名和演奏 地点的诗句是“_”。 (2) 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_,_。” 第 3 页 共 14 页 (3) 李凭箜篌引中“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 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4) 李凭箜篌引中“_,_”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 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
7、, 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5) 李凭箜篌引中“_,_”两句,写每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 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也 不肯离去。 11季氏将伐颛臾 (1)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老虎出笼,玉器毁坏在盒子里指出冉有责任的句子: “_,_。” (2)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预示季孙之忧患不在国外而在国内的句子:“_, _,_。” (3)季氏将伐颛臾 中孔子主张治理国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 否则影响安定的句子: “_,_。” 12将进酒 (1) 将进酒中写曹植设宴饮酒、豪情满怀的两句:“_,_。” (2) 将进酒中“_,_”这两句诗运用夸
8、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 生花。 (3) 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_,_。” (4) 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_,_。” (5) 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了黄河的浩大声势的诗句:“_,_。” (6) 将进酒中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奢华生活的鄙弃的诗句:“_,_。”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中曾子“_,_” 这是在告诫我们,人要有远大的目 标和坚忍的毅力,因为任务重大,道路远长。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一句表现了将 士们手持宝剑视死如归的英勇,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一句 写出了北伐将领刘裕指挥的部队装备精
9、良。 (3) 逍遥游中表明宋荣子宠辱不惊原因的两个句子“_,_”。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岳阳楼记中的“_,_”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 个人荣辱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2) 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 第 4 页 共 14 页 _。 (3)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 道德、 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劝学 中说, “金” 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的君子,就要 “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5 孟子一则 (1)在一则 (节选)中,孟子在回答公孙丑“恶乎长”的问题时,用“_, _”提出“浩然之气”的说
10、法。 (2)在一则 (节选)中,孟子认为“浩然之气”的特点是“_”,若想让 这种“浩然之气”充满于天地之间,则需要“_”。 (3) 一则 (节选)中解释“浩然之气”时指出,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 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的句子:“_,_。” (4) 一则 (节选)中,孟子对揠苗助长者做出深刻评价的句子:“_, _。”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阿房宫赋中,作者描写两条大河流经阿房宫,以此表现阿房宫占地广阔的句子是: _,_。 (2) 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表达出(国君)开头做得 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这一哲理。 (3) 六国论中表明六国国
11、君的祖辈父辈开国之艰难,说他们“_,_” 才有了目前的一点地盘,可子孙后代弃之如草芥。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_,_”。 (2) 曹刿论战中曹刿能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_, _”。 (3)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为求谏而设立了上、中、下三赏,其中下赏的要求是: “_,_”。 18静女 (1) 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礼物的句子:“_,_。” (2)静女 中, 描写男主人公爱屋及乌, 表达对女子喜爱的句子: “_, _。 ” (3) 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对女子所赠的彤管的喜爱的句子:“_,_。” 19补写出
12、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荀子劝 学 中所总结的“_, _”, 大致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第 5 页 共 14 页 (2)李白蜀道难中“_”极言蜀道历史久远; “_”则极言山之高峻, 伸手可以触摸天。 两句都运用了夸张, 以扣“蜀 道难”的主题。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概括了 “无声”是音乐的更高境界。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 象。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听了子路的志向后笑了笑,这是因为他 认为“_,_。” (3)
13、六国论中指出后代的统治者如果重蹈覆辙,还比不上六国的句子是:“_, _”。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阿房宫赋 中, “_”一句通过动作描写, 说明了六国获得珠宝玉石的方法, “_”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秦人对待珠宝玉石的态度。 (2)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荀子劝学 中“_,_”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3)二十八星宿,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 在古诗文中多有提及,如苏轼赤壁赋“_”和李白蜀道难中 “_”都有涉及。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
14、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 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的句子是“_,_,_”。 (2) 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湘君和湘夫人相约未见的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 之祖”的诗句是“_,_”。 (3) 长恨歌中通过对比烘托描写杨贵妃貌美无比的名句是“_, _”。 23青玉案元夕 (1)辛弃疾的青玉案中,“_”一句化用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的诗意, 用夸张的笔法展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瑰丽画面; “_”一句则用比 喻手法写出了烟火纷纷的元宵夜景。 (2) 辛弃疾的 青玉案 中, 词人在上阕写出了元夕夜晚人们满城狂欢的景象, “_” 一句从听觉写出了箫声四处回荡的热闹, “_, _”两句则
15、从视觉写出了花灯 瑰丽、人们彻夜狂欢的景象。 第 6 页 共 14 页 (3)辛弃疾的青玉案中,“_,_”两句写众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笑 语盈盈地去参加元宵盛会,反衬下文与众不同的“那人”。 (4)辛弃疾的青玉案中,“_”一句写出了词人对有着独特品味的“那人”的 苦苦追寻,“_,_”两句则点明词人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不慕繁华、自甘寂 寞的“那人”。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描写苏轼夜游赤壁,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美景,于是饮 酒时描写吟诗的语句是:_,_。 (2)渔人来到桃花源,看到平坦广阔,整齐井然景象的句子:_, _。 (3) 离骚中多用比兴手法,其中“_,
16、_”两句就是诗人 用荷叶、荷花装饰衣着来比拟自己的美德。 2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车马舟楫进行比喻之后,得出了“_,_” 的规律,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善于寻求帮助。 (2)苏轼赤壁赋中的“_,_”,写的是诗人乘舟越过万顷江面 时有如御风而行,因而产生的那种飘然欲仙的美妙感觉。 (3)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分析面对两难选择时的取舍态度,提出了为后世所推 崇的“_,_”的观点,赞扬为正义事业牺牲的可贵精神。 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谏太宗十思疏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 _”。 (2) 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
17、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挥霍无度, 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露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_,_”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 回答;“千乘之国,_,加之以师旅,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 勇,且知方也。 27根据语境默写古诗文。 (1) 三峡引用渔歌“_,_”渲染深秋的三峡悲寂凄凉的气氛。 (2)曹刿论战 中曹刿详察敌情后认为可以追逐敌军的依据是“_, _”。 (3) 出师表中诸葛亮赞扬将军向宠德才兼备的诗句是:_,_。 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中,你校足球队连
18、连败北,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葛亮出 第 7 页 共 14 页 师表中的语句说,这真是“_,_”。 (2)李煜的相见欢中,以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藏的不能倾诉的 孤寂与凄婉的词句是:“_,_”。 (3) 渔家傲秋思一词中,写边塞将士思念故乡,却因为边患未平而不能做归家打算的 两句是:“_,_”。 2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 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2) 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 质疑道:“_,_?” (3)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用“_,_”来表现主人公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